第392章 借你一百萬,還我個江南

“聖上親征志堅,行如雷電,臣等不及籌措,雖糧秣車馬無虞,將士薪餉撫卹尚差。今國庫尚豐,卻爲備西北戰事而難再挪騰。唯有援平三藩及治河工事,廣納報效……”

河南開封府龍亭,親征鑾駕行在,康熙又在重讀之前收到的京中奏摺,心緒無比複雜。這一份是馬齊遞的,意思很簡單,沒錢了,趕緊開捐納吧皇上,不然大軍就得喝西北風了。

他出京沒多久,代理國政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就頻頻遞本,都在說銀子的事。這事一堆泥胎菩薩可做不了主,都趕緊朝康熙的親征鑾駕推。

從李肆舉旗到現在,一年半過去了,之間還夾纏着西北兵事,銀子如瀑布一般飛泄而下。原本國庫就是一堆爛帳,撞上這實在光景,頓時漏了底。去年宜章之戰後,大將軍胤禎報上奏銷,原本戶部書辦不敢駁這皇子的帳目,可看到七百萬兩的數字,也被嚇住,趕緊推了出來。

國庫爛帳,康熙是沒那個心力去清理了,也來不及。不得不調劑四川、江西和湖北幾省錢糧,抹掉了原本的減免政策,胤禎再精打細算,將奏銷縮到五百五十萬。父子兩頭用力,外加李煦等內務府包衣的報效,這才勉強抹平。

現在康熙親征,大軍匯聚湖南,這一戰的開銷,怎麼也得奔千萬兩以上,馬齊獻策說開捐納,此事勢在必行。

可李光地的摺子說得更透,“捐納事煩,案牘繁瑣,若開速途,倚其爲獨木,恐傷吏治……”

捐納肯定要開,但康熙一力親征,戰局已經轉動,怕是有些晚了。而且也不能光靠捐納。之前康熙平三藩,捐納得了接近三百萬兩銀子,那是兩年積累下來的。當時許捐州縣實缺,禍害不淺,吏治一塌糊塗,花了十來年才大致理清遺患。

李光地自然反對雜途塞了正途,可捐納也確實遠水救不了近火,就說幾路兵馬匯聚嶽州,行賞銀子就少不了。特別是京中旗營,那是見不到銀子不邁腿的主,雖不敢明面上違逆,可諸事拖沓懈怠,氣得康熙咬了一路牙,連帶倚他們爲此戰長城的信心都消了大半。

大軍剛出京城時腳程還快,可進了河南,就如老牛拉破車一般,一天走個二三十里就是神速了。照這速度,要趕到湖南戰場,怕不得三四月之後。

康熙嚴令,各旗正副都統協領佐領,各營統領參領全力督促,卻還是快不起來,爲何?因爲出發前允諾的行賞銀子沒發下來……這行賞是歷來的規矩,康熙也抹不下顏面不認。再說旗營本就是靠着朝廷鐵桿莊稼從小養到大的,沒一點自己找食的本事,朝廷不餵飽,又怎麼讓他們做事?

整場大戰的開銷都還是其次,現在康熙頭疼的是行賞所需的一百來萬兩現銀。沒這筆銀子,旗營怎麼也難在六月趕到湖南。這數目對康熙也不算什麼,可眼下帳目紛雜來回,他的內帑在萬壽節也花銷頗巨,要墊這一百萬,可就週轉不開了。而周邊各省忙着供應軍需,連江南的藩庫都被掏空了,急切間竟是拿不出來。

“奴才恨不能抵家報效,然身家淺薄,難濟大事。聽聞江南票行存銀頗豐,奴才曾勸其報效朝廷。票行掌櫃言,若是朝廷願借,票行可貸,以錢息報效……”

這是蘇州織造李煦的摺子,康熙第一次看時,氣得當場就想撕了,他貴爲天子,統領華夏,居然還要找商人借錢?荒唐!

可現在面臨這樁急難之事,康熙也不得不認真考慮這個提議,李煦聲言,只要願借,一百萬兩該是沒問題。

問題是……那江南票行,背後的東主不是李肆麼?康熙就覺匪夷所思,那李肆,能容許自己的產業,向自己這個生死大敵借錢!?這人腦子怎麼長的,是不是真中邪魔了?

此事太機密,康熙不好找他人商議,就叫來被擼了兵部尚書之職,隨軍效力的趙弘燦。這傢伙對廣東之事很熟悉,李肆跟商人的關係更是門清。

趙弘燦的回答多少緩解了康熙的疑惑,按趙弘燦的說法,李肆也非票行一家獨主,不是什麼事都能做主。江南票行在江南自己作自己的生意,李肆未必能有效約束。

這概念康熙熟悉,那不就跟滿洲人以前的八旗議政類似麼,李肆即便是共主,也不是事事都一言九鼎。

康熙不屑地道:“果然是起於工商的婪賊!今曰他倚此立業,異曰他也就因此潰滅!商人唯利是圖,爲在我朝廷治下邀恩,竟連敵我都不分,那李肆……”

他都在爲李肆感到不值:“若是聽到他旗下產業,居然還向朕貸銀輸誠,還不知臉上會是何等精彩顏色。”

康熙搖頭慨嘆不已,這李肆該是被工商挾制住了,竟然連這等生死事都不能掌控,你不是重工商麼?重到後來,反而淪爲工商的傀儡,這就是你的下場,活該!

這就是昭山大營裡,李肆那番表情的由來,那確實是相當精彩。

康熙當然不會直接說借,帝王尊嚴絕不容許他朝商人低頭。但一方面是救急,一方面也抱着“打擊”李肆的心理,他許可了此事。讓李煦給出一個既可以保存皇帝顏面,又能拿到錢的解決方案。

李煦能有什麼方案,還不得看李肆的臉色行事。透過江南票行,李煦急急向彭先仲這邊作了通報,等着李肆的回話。

李肆很俐落地點頭:“借,康麻子的面子,我還是要給的。”

彭先仲是商人出身,沒感覺有太大問題,若是換了其他人,比如說一般的英華文武官員,準會一跳三丈高,當李肆是“通敵分子”。

爲什麼不借!?他李肆不借,康熙照樣有辦法解決,現在只是不想過多動搖朝政根基而已。再說了,這可是康熙主動送上門來的一個絕佳機會,給李肆佈置“江南攻略”打開了一扇側門。

李肆悠悠道:“而且這筆錢借出去,我也不想着讓他還回來,他得還我……”

李肆冷笑:“還我一個江南。”

方案很快就訂好了,半年期,一百萬兩無息貸款,但清廷得以臨清、淮安、揚州、滸墅和北新五關一年關務作抵押。

李煦在蘇州很快收到江南票行的回信,看到這條件,不由自主地抽了口涼氣。借貸有抵,天經地義,但這抵押品,讓李煦想起了當年韶州太平關的舊事。這一百萬兩銀子,頓時變得無比燙手。

再一細想,自己若是短時間就搞到這筆銀子,解了皇上的燃眉之急,聖眷怎麼也能再增幾分,更能穩穩把住江南這肥厚的生財之地。至於李肆在這一百萬兩銀子上包藏着什麼禍心,只要不是奪州佔縣,惑官反亂,想必皇上都不在乎。即便局勢有差,皇上一紙詔書就能把關務收上去,江南終究是大清的江南,不是李肆的江南。

康熙也很快收到了李煦拿出的解決方案,對江南票行索要五關明年一年的關務,他也很理解。這五關一年上稅六十多萬兩,算上陋規雜收,翻一倍,正好合官貸一年三成六分利錢,也就是一百三十多萬兩。若是朝廷還不出這一百萬兩,就將這五關交給江南票行經營一年,恰是在商言商的嘴臉,再“職業”不過。

“看來這一百萬兩,竟是不用還了,到時將五關暫交給那票行管一年即可……”

康熙也撥起了小算盤,江南票行拿得五關,朝廷不過是還六十多萬兩銀子。直接還錢是一百萬兩,是個人都知道該如何選擇。

可康熙不是尋常人,是治天下的帝王,總得多想一層。深下去一層,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他是絕不疑李肆透過江南票行,在這一百萬兩借款上打着什麼主意。就算有什麼禍心,一紙諭令,江南票行都要關門,艹心那麼多幹嘛?

康熙更關心的是怎麼馬上拿到這筆銀子,同時還不讓自己沾手,想了半天,終於拿出了方案。

皇帝是不知道此事細節的,就交由內務府和江南地方一併緊急籌措這一百萬兩。內務府以李煦爲代表,江南地方以兩江總督張伯行爲代表,由兩人出面跟江南票行締約借錢,同時給朝廷上一個題本,含糊地說是以關稅爲抵。注意,是關稅,不是關務,朝廷自然不會讓國政握於商人之手,嗯嗯。

這題本上來,他康熙裝作事務繁忙,未究細節,畫一個圈,寫下“知道了”,這事皆大歡喜。他既是認可了此事,卻也沒沾事情內裡,是李煦和張伯行“擅作主張”向商人借的錢嘛,到時候臣子覺得朝廷向商人借錢太丟臉面,鬧出了大動靜,就處置這兩個人好了。

得了密諭的李煦一天之內就辦好相關文書,然後去找張伯行。張伯行也接到了密諭,正覺納悶不已,聽李煦這麼一說,心中惡寒,這是皇上要他背這個黑鍋啊。可他敢不背麼?只好捏着鼻子籤認了文書。

這麼一趟來回,李肆的銀子就落到了康熙的手裡,再被分發到旗營將兵的手裡。衆人山呼萬歲,士氣大振,腳下也快了許多,六月初出了河南,直奔湖北武漢。此時李肆已在昭山下等得骨頭髮癢。

()

第640章 魔龍與苦逼的薩摩藩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225章 加班加點安全期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53章 恢恢密網第729章 白蓮聖姑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943章 國民共責,白蓮宗之危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35章 徐靈胎問道:官儒篡神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413章 計劃之中第1011章 大爭之世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779章 朝鮮風雲:雄赳赳氣昂昂,打到鴨綠江第九百九十九章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789章 韃靼人的決戰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770章 朝鮮風雲: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826章 誰是罪人誰啓禍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420章 你是無可替代的……豬頭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357章 要戰人心 先上馬甲第971章 中秋團圓夜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894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340章 湖南大決戰:憋不住了,那就射吧。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322章 諜戰密雲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850章 清宮碎夢:弘曆的恐懼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16章 我要他死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1012章 寰宇新世之心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156章 我們什麼都不怕,除了主子第773章 朝鮮風雲:血雨腥風又一村第731章 生機勃勃第242章 清遠驚魂:難解的仇恨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224章 下刀還是下藥第71章 成材要純粹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767章 朝鮮風雲:歪打正着第240章 混沌難明的渦流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65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706章 長江大決戰:天塌了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490章 一人,一教,一國第476章 權術非常道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718章 炮轟大沽口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9章 黑礦場,真的很黑第802章 南洲記:陌生的老天,未知的禍福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23章 北風將起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288章 從軍心如鐵,三娘自斷髮第99章 不速之客第526章 波爾多之耀
第640章 魔龍與苦逼的薩摩藩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225章 加班加點安全期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53章 恢恢密網第729章 白蓮聖姑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943章 國民共責,白蓮宗之危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35章 徐靈胎問道:官儒篡神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413章 計劃之中第1011章 大爭之世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779章 朝鮮風雲:雄赳赳氣昂昂,打到鴨綠江第九百九十九章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789章 韃靼人的決戰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770章 朝鮮風雲: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826章 誰是罪人誰啓禍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420章 你是無可替代的……豬頭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357章 要戰人心 先上馬甲第971章 中秋團圓夜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894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340章 湖南大決戰:憋不住了,那就射吧。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322章 諜戰密雲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850章 清宮碎夢:弘曆的恐懼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16章 我要他死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1012章 寰宇新世之心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156章 我們什麼都不怕,除了主子第773章 朝鮮風雲:血雨腥風又一村第731章 生機勃勃第242章 清遠驚魂:難解的仇恨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224章 下刀還是下藥第71章 成材要純粹第909章 定西域還得定西域之西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767章 朝鮮風雲:歪打正着第240章 混沌難明的渦流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65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706章 長江大決戰:天塌了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490章 一人,一教,一國第476章 權術非常道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718章 炮轟大沽口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9章 黑礦場,真的很黑第802章 南洲記:陌生的老天,未知的禍福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23章 北風將起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288章 從軍心如鐵,三娘自斷髮第99章 不速之客第526章 波爾多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