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王道之始

“通事館謝知事曾在政事堂講《寰宇政志》,王道社更直接列出我英華百年的陸海大敵,那就是不列顛和羅剎。臣雖不諳外事和商事,但以史爲鑑,以我映外,也有一些心得。”

陳萬策半路出家,投段宏時門下,以真理之學重讀歷史,加之本就熟悉鬼谷子謀術,這些年經手政務,也已立下名聲。目前以門下侍中之職,跟江南行營總管劉興純、川陝總督吳崖,以及各省巡撫一同靖平國中,朝野都認爲他很有可能入閣,成爲第四位次輔。

陳萬策這一開口,顯然是要從歷史人文的角度談,李克載恭恭敬敬地伺立聆聽。

“不列顛,居於歐羅巴西北,區區島國偏隅,素無傳承,乃蠻荒而起。葡萄牙、西班牙乃至荷蘭人出歐羅巴,行船寰宇,不列顛人才銜尾而追。前三國相繼敗落,不列顛人雄踞歐羅巴,此時已有與法蘭西人分居雙極之勢。而其霸業東西急進,王道社以不列顛爲海路宿敵,雖失偏頗,但觀西洋和天竺之勢,也不無道理。”

“羅剎,居於歐羅巴東北,亦然如此。羅剎之地本就苦寒,其國其民彪悍無畏,此時其國之所以能敗瑞典等北方大國,多賴其王彼得一世雄武大略,厲行變革。此外羅剎人還據東正教一脈,國中無道統之爭,與拒羅馬公教,自立國教的不列顛人份外相似。”

“寰宇大爭之勢,恰如我春秋戰國之爭,謝知事和王道社都言不列顛爲海上秦國,羅剎人爲陸上秦國,臣深以爲然。秦國何以一統天下,這十多年來,人人都持天道和真理重解,該是已經說透了。”

說到秦國,李克載也露出了有些不以爲然的神色,的確,英華一國重究歷史,秀才這一級的讀書人都已經有很深刻的認識。

秦國爲什麼能一統天下?傳統認識無非是地利、人和,然後得了天時。

而如今的知識分子,經歷了從滿清到英華的轉變,對這個歷史過程看得更深了。簡要地總結,根本原因在於秦國是“舊世界”的邊緣,外於上個時代的利益格局。

當時勢變幻,特別是人口越來越多,社會關係越來越複雜,貧富越來越與傳統的等級制脫節,舊時的分封制再難維繫住整個社會的運轉時,舊世界不得不革新求變。

此時中原各國不約而同地走向郡縣制,但作爲“舊世界”的中心,中原各國的利益格局已積澱太深,包袱太重,變法都不完整,而秦國作爲後起的學徒,卻能變法到底。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反正低,卯足了勁向前搏,不行的話也總比別人血流得少。

不僅是基礎好,秦國變法的動力也足,跟富庶而優雅的中原各國相比,秦國算是一幫苦逼加粗人,爲了過上好日子,一國同心,不以學習他人爲恥。

“歐羅巴與我華夏各有不同,最大一樁差別是他們族羣各異,言語相差。不像我華夏,書同文、車同軌,天下行郡縣已近兩千年,早立起了大一統的大義。歐羅巴諸國此時都還是分封制的底子,因此不管是不列顛還是羅剎,都不可能如秦國一般一統歐羅巴,但其國崛起的道理,卻跟秦國沒有太大區別。”

“羅剎雄主彼得一世的革新,有如秦國變法,所行樁樁新法,都學自歐羅巴的‘中原’。一旦他新制既成,自然要向外擴張。”

陳萬策以秦國代入,談了羅剎人爲何能崛起,這只是背景,接着他話鋒一轉,回到了李克載的問題上。

“方纔臣講的是羅剎人爲何能有佔土之力,而殿下問爲何羅剎人如此熱衷於佔土,即便踞了整個極北之地,還如豺狼一般,南下侵邊?答案很簡單,殿下該很清楚,極北之地甚虛,土地遼闊,所產卻不多,羅剎人對土地的渴求自非一般人所能體會。”

“這就像我華夏各地的農人,對土地也有不同感受一樣。西北貧瘠之地,數十畝才能養活一戶人,可江南腴膏之地,不到十畝田就能讓一家飽暖,甚至還能讀書。大家都道西北人粗曠,江南人秀致,卻不知在西北,不粗曠不足活,在江南,失小即是貪心不足。”

“恕臣說得粗俗,羅剎人久居苦寒,對土地的垂涎已深透骨髓,可他又不是瘋子,而是有章法。這種餓殍,入了酒宴,第一件事不是踞案大嚼,而是跑到每張桌子上去吐唾沫,先趕跑客人,再慢慢來吃。他想要的不是一頓飽,而是一輩子飽。”

陳萬策說得形象,李克載也嘿嘿笑了起來,覺得這比喻格外形象。

“臣接着說殿下問的第二個爲什麼,爲什麼我華夏做不到?”

“這一問本就問錯了,我華夏已經作到了啊。昔日黃帝出渭河,並炎帝,驅九黎,方有我今日華夏!不僅是佔地,從關內到中原,再到江南乃至嶺南,本是煙瘴荒莽之地,今日也已阡陌縱橫,縱觀寰宇,有哪一族能如我華夏這般開疆拓土,立下數千年之業?”

“如今我華夏獨踞寰宇東極,便是人口繁衍,也有南洋諸地可容億民。極北之地,若不是粗曠於西北人十倍的苦民,又怎會看得入眼?既無慾,則無求,極北之地本就不是我華夏所需,我們當然做不到羅剎人那般地步。”

陳萬策這一說,李克載楞住,聽起來倒真是很有道理呢。老祖輩打下了偌大的家底,後代要振作,首先考慮的是光大祖業,其次是挑着沾邊的新業發展。跟羅剎人那種苦逼去爭凍土荒原的事,就像是去搶叫花子的飯碗,這不合道理啊,除非這後代腦殼被門夾了。

再品了好一陣,李克載皺起了眉頭,陳萬策這話雖然有道理,卻不合他的心意。所謂腦子長在屁股上,他想要贏賭約,因此說什麼“我們就是當不了秦國,學不了羅剎人”這種話,再有道理,對他來說都是錯的。

更何況,陳萬策說的這番道理,恐怕也是“道理長在屁股上”,陳萬策的立場很清晰,即便不反對北進,也反對以北進爲主。李克載再想得深一些,覺得這傢伙本就是術儒出身,跟國中的腐儒,以及都察院那幫儒黨都是一個德性,總要批評父皇當作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用兵西北之策,在朝野都不乏反對之聲,陳萬策顯然也是其中之一。

“陳侍中說不列顛和羅剎這兩個海陸秦國的根底,說得很是透徹,不過就這般說服殿下放棄琢磨北庭的念頭,怕還是不夠的。”

另一個聲音響起,卻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宋既。見得宋既,陳萬策苦笑道:“宋學士又是準備說一通商貨之道麼?”

宋既搖頭:“商貨背後自有大道,我英華現在就是靠着這般大道重組一國,變化比秦時變法還要來深透,侍中何以還如此輕賤?侍中方纔說到羅剎人變法,我看還有商榷之處。羅剎人哪裡是變法呢?彼得一世新政多在強軍上,不及其國政根底,未削貴族,未釋農奴,實質不過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姿態優雅,言語從容,可兩人卻是針尖對麥芒,正是一場舌戰,李克載心中歡悅,看樣子宋既該是支持自己的。

宋既繼續道:“侍中說到羅剎人的貪婪,讓宋某想到了一個詞:矯枉過正,還有俗語叫餓殍亡於暴食,可這些話大家之所以老說,就是因爲事實即是如此,變革總是要多走幾步,擴張也總要超於極限。秦因徹法而興,也因徹法二世而亡,隋因起大業而定勢,也因急功亡於煬帝,大家因此而似乎有了定論,凡事過猶不及。”

“可此論是否放之四海而準呢?宋某覺得,並非如此。”

“以羅剎人而言,爲何他們能佔了極北之地,還在不斷東進和南下?不僅是想要得商貨,還在於羅剎人想要得商路,尤其是海路。在西面他們跟北方諸國大戰,在東面他們一路東進,佔了堪察加半島,他們的探險家還在極北之緣的冰洋中摸索海路,這都因他們想要掙脫陸域的束縛,躋身成爲寰宇自立之族。”

這說得有些遠了,李克載開始撓頭,他不太懂,海路?

宋既卻沒理會大皇子跟不跟得上,自顧自地說着:“如今天下是商者之世,寰宇一家,互通往來。有殖民而聚財貨的,有往來販運生利的,但都要借海路而爲。海路就如大道,在這商者之世,誰偏了遠了這大道,就如被繩索勒頸,一國一族的命運再難自定!”

“海路並非簡單的海域或者港口,還包括來往之路是否受他國鉗制,羅剎人先是爲毛皮,而後是爲土地,到此時,東洲,也就是歐人所稱的美洲已不是生地,羅剎人在歐羅巴雖爭得了出海口,海路卻異常狹窄,還受多個強國挾制,他們自然會想在東面獲得通向美洲的海路。”

宋既搖頭道:“土地生利,不僅在於土地本身是否能耕種,能養活人口,是否有礦產百物,還在於土地是否如關隘大道一般,在格局中另有利害。這利奪下,不止是農人有利,工商乃至一國諸民都有利。兼具此利的土地,便是荒漠,能奪的也該去奪。羅剎人之所以對土地如此熾熱,背後是還被這種利推着啊。”

說到這個,李克載明白,插嘴道:“這就像是漠北和馬六甲,他們本身是沒什麼利的,可要過漠北才能北進,要制住南洋,就得封住馬六甲那道門戶,所以纔會去佔。”

陳萬策當然不服宋既的觀點:“我們華夏本就有海路,羅剎人自去尋他的海路,我們何至於與羅剎人在極北荒原相爭?這是損他人而不利己之爲啊。”

宋既呵呵笑道:“寰宇一家,東西相近,靠的是商路。不管是海路還是陸路,商路靠地利而成。而地利本天成,他人得了,我就失了。就這事上來說,他人得利就是損我!理儒經常說的一句話,在這事上很貼切,天下之利本是定數……”

這辯論有些深了,主題已經轉到“生存空間”,李克載懵懵懂懂的,就覺得自己好像掀開了一層神秘的幕布,幕布後那五彩斑斕的新世界,正在呼喚着他一步步深入。

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896章 你逮住我了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353章 熟悉的戰爭即將開幕第613章 江南路,國與民第794章 王道之始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547章 都是被逼的……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534章 浴血的天枰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407章 戰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931章 崤山古道,迷霧修羅場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的歷史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614章 江南路,混沌之戰第771章 朝鮮風雲:算這筆帳上要後悔的第972章 歷史在愛恨中螺旋上升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823章 重新擺正自己的位置第826章 誰是罪人誰啓禍第584章 呂四娘趕上這趟亂子第746章 全新的開始第210章 在地獄仰望天堂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26章 小粉筆,大變革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303章 將心十萬值不值第747章 窮則變第1005章 政治的智慧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174章 我這叫飛蛟船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325章 黑貓白貓抓耗子第748章 變則通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646章 日本的歷史新篇第987章 我們喜歡戰爭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280章 坐看小醜跳樑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1006章 東洲與美國第236章 徐靈胎問道:理學蔽知第804章 南洲記:噩夢真的醒了嗎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350章 曲線救……,不,曲線建國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1007章 北美的新時代之門第940章 遼東驚變,北方鬥人心第42章 天涯斷腸人第548章 咱們先來個南洋共榮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839章 獅虎黨爭:汪瞎子的決斷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807章 南洲記:聖心和天威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87章 死亡轉輪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451章 大掃除,以理服人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297章 鼓風熔鑄鋼之國第37章 鐵火與罌粟
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896章 你逮住我了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353章 熟悉的戰爭即將開幕第613章 江南路,國與民第794章 王道之始第606章 江南路,敵友難辨第547章 都是被逼的……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534章 浴血的天枰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407章 戰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931章 崤山古道,迷霧修羅場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的歷史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614章 江南路,混沌之戰第771章 朝鮮風雲:算這筆帳上要後悔的第972章 歷史在愛恨中螺旋上升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823章 重新擺正自己的位置第826章 誰是罪人誰啓禍第584章 呂四娘趕上這趟亂子第746章 全新的開始第210章 在地獄仰望天堂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26章 小粉筆,大變革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303章 將心十萬值不值第747章 窮則變第1005章 政治的智慧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174章 我這叫飛蛟船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325章 黑貓白貓抓耗子第748章 變則通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646章 日本的歷史新篇第987章 我們喜歡戰爭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280章 坐看小醜跳樑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1006章 東洲與美國第236章 徐靈胎問道:理學蔽知第804章 南洲記:噩夢真的醒了嗎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350章 曲線救……,不,曲線建國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1007章 北美的新時代之門第940章 遼東驚變,北方鬥人心第42章 天涯斷腸人第548章 咱們先來個南洋共榮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839章 獅虎黨爭:汪瞎子的決斷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807章 南洲記:聖心和天威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87章 死亡轉輪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451章 大掃除,以理服人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297章 鼓風熔鑄鋼之國第37章 鐵火與罌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