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絕望的結束和開始

修長戰艦護衛着七艘高幹舷,寬船身,至少三千料的三桅大海船,能載二三十人的小船正由船舷兩側的低矮吊車綴下海面,漁網般的繩梯掛在船身上,步槍、毛毯、水壺、彈藥袋的士兵擠在船邊,藉着繩網換乘小船。

“每條子母艦載四百兵,搭八條小船,三個波次就能把所有兵和四門四斤炮送上岸。最多兩個時辰,仁川岸上就有齊裝滿員的兩個營,加上艦炮的掩護,就算有兩萬敵軍阻擊,也能輕鬆當面打垮。”

韓再興已換乘小船上岸指揮,鄭永對留在戰艦上指揮補給運送的副帥張應這麼介紹着。

“海軍這幾年沒造戰艦,就造這種運兵船了?”

張應對這種運兵船讚歎不已,就靠這種船的高效率,登陸仁川才從紙面計劃變成現實。

眼下是聖道十二年七月底,六月時,接報錫保所部“聯軍”入朝,同時年羹堯也在調度兵馬,準備渡海蔘戰,韓國崇道皇帝有些發慌,韓再興和張應兩帥也認爲,繼續這麼由北向南平推划不來,畢竟“韓軍”還不堪大用。

於是登陸仁川的計劃就浮上水面,但根據之前羅五桂所掌握的仁川水文來看,這個計劃很難實現。

由海到陸,即便還不是機械化時代,要運的只是兵丁、火炮、槍彈和糧草,事情也沒那麼簡單。仁川海道狹窄,潮汐落差大,行船靠岸的窗口時間短。要成建制地送上大軍,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只是送兩個營的先頭部隊上岸就要至少一整天,而守軍因前次福華公司船隊登陸的經驗已有所準備,這種上岸速度,難以及時形成戰力,驅逐可能多達兩萬的守軍。

仁川就在朝鮮的腰眼上,離漢城不過六十里地。從仁川上岸,直逼漢城,這是剛出爐的參謀都能給出的必選方案。但鑑於陸軍上岸的速度,以及仁川複雜的水文,韓再興的方案最初還被不少部下暗中置疑,乃至懷疑韓再興這員宿將的能力。

羅五桂的仁川水文資料解決了第二個顧慮,而第一個顧慮,則由海軍的運兵船和登陸方案打消了。

鄭永道:“蕭老大說了,咱們海軍不僅要管海上,所有艦炮能轟到的範圍,也都歸我們管。現在海面上沒什麼威脅,海軍的另一樁工作,就是在最快的時間裡,用最直接的路線,把儘可能多的兵和輜重由海送上陸地。”

他的話語裡還含着發自肺腑的期待:“香港船廠還在琢磨宋代的子母船,想讓小船直接從大船的肚子裡吐出來呢。”

張應欣慰地點頭,這下他總算能在朝鮮拿到戰功了。他這個皇帝的老班底,蕭勝的老兄弟,一直在軍中默默無聞,跟康熙和雍正的歷次南北大戰,都沒能獨擋一面,大多時候還坐守腹地。

這次他終於撈到了出戰的機會,皇帝允了他,也是看在他更長於交際,因此派他爲副手,負責協調志願軍和韓人的關係。

韓再興比他“從龍”晚得多,跟皇帝的關係也遠得多,說張應心中沒有疙瘩,那是虛僞。但入朝一大堆事,乃至整個志願軍的成敗都押在了主帥身上,習慣了敲邊鼓的張應也暗自慶幸。

四斤炮的清亮嗓音在岸上吼了起來,接着是雨點般的排槍聲,想着韓再興此刻已在前線,張應就道,這種身先士卒的勇氣,自己是怎麼也聚不起的。

灘頭上,韓再興的勇氣,隨着麾下官兵的槍炮聲一分分繼續提升,而遠處朝鮮人潰敗的身影,更讓他心中大石落定。

仁川登陸並非一帆風順,今天已是第三次嘗試,前兩次都因風浪太大而取消,今天的登陸也付出了不少代價,兩條海鯉艦急於轟擊岸上守軍,靠得太近而擱淺,一艘運兵船因偏離海道而觸礁。

這倒不是最關鍵的,韓再行最揪心的還是能不能在灘頭站穩。因爲水文複雜,只能靠海鯉艦的小炮支援登陸。而朝鮮人在岸上佈置了上萬軍隊,其中至少有三千火槍兵和十多門大炮,小號火炮更不計其數。

還好,麾下的第一波突擊隊全是日本兵,就跟打了雞血似的,硬頂着炮火,沖垮了朝鮮人的灘頭防線,爲後續人馬上岸奪得了陣地。

此時前方遠處還隱約飄揚着“鴨子給給”的呼號聲,朝鮮人的勇氣說不定還是被這呼號給奪走的。

計算着人馬上岸集結的速度,再看看後方朝鮮主力的動向,答案在韓再興胸腔中歡快地打着滾,代價不會再明顯上升了。沒錯,他沒懷疑過失敗,而只是希望死傷能儘可能少。到目前爲止,己方損失似乎還沒超過兩位數。

三個小時後,三千人馬全上了岸,而對面原本該有兩萬朝鮮兵,露面的只有一萬,此時已經盡數崩潰。在仁川沿海十里的範圍內。留下了三百多具屍體,以及近兩千俘虜。

這僅僅只是先頭部隊,還有船隊載着五千人和大批輜重在後方等待登陸戰的成功。韓再興當天最費力氣的工作,就是訓誡因輕易獲勝而有躁狂跡象的日本兵。這個薩摩營在勃泥殺土人殺得手順,到了朝鮮,下意識地就要拿朝鮮戰俘開刀,十多個薩摩兵因違軍令而剖腹,腦袋高掛在轅門,終於讓整營冷靜下來。

志願軍踏足仁川的第二日,也就是七月二十三日,還未天亮,原本祥和寧靜的漢城沸騰了,倭寇自海上而來,兩萬大軍轉瞬灰飛煙滅的消息傳到了漢城,當然,兇悍而殘暴的敵軍已到漢城西面三十里、二十里、十里乃至城門外的謠言,也跟着真實軍情,一併煮熟了漢城。

“北、北……北退!”

慕華館裡,左未生驚得話都說不利索了,滿腦子就轉着“怎麼可能”、“怎麼會”、“怎麼敢”的駭異。大軍由海上陸不稀奇,可之前範四海就已經上演過一次,漢城也爲之而亂,爲此李光佐特地遣了親信大將和精銳大軍去守着,結果別說守住海岸,連一天都沒拖住敵軍。

朝鮮人羸弱如斯,就不該指望他們……

左未生悲哀地暗道,朝鮮之路到底走不走得通,他已經開始有了動搖。

“去景德宮!帶着朝鮮王一起走!李光佐呢!?”

左未生倉促出逃,卻還想到了朝鮮傀儡王,而朝鮮的曹操李光佐,卻已不知去向。三天後,左未生纔在北面開城見到了李光佐,見到左未生還帶着傀儡國王,李光佐還滿臉不豫。

“朝鮮人心已經潰亂,在下本準備自立而起,重建朝鮮帝統呢。”

李光佐一臉計劃趕不上變化的遺憾,左未生抽了口涼氣,忽然覺得,李光佐可能已經瘋了。

黃海右道正西外海,船帆相織,炮火沖天,焰光似乎點燃了海面。

海河號巡洋艦的舵臺上,白延鼎放下望遠鏡,搖頭道:“瘋了……”

羅五桂在一邊聳肩,表示贊同。

三艘怪模怪樣的大海船從正面撲了下來,又寬又胖又扁的船體,黑黢黢的船身,形若龜背的甲板,頂在龜背上的硬帆,諸多特徵清晰無誤地將其身份展現出來:一百三十多年前,朝鮮得以在海上擊敗日本艦隊的神器,龜船。

三艘碩大的龜船帶着兩翼的上百條戰船,形成一股浩浩蕩蕩的船流,似乎能將前方四艘巡洋艦和十艘海鯉艦所組成的艦隊當頭壓碎。艦隊左右還有數十條朝鮮戰船在極近的距離猛烈發射着古老的弗朗機炮、大發貢乃至虎蹲炮,不死不休。

以一般戰船爲誘餌,纏住英華海軍,再動用定海神針,剛造好的龜船,近戰勝敵,這就是朝鮮水師的打算。

所以白延鼎才說朝鮮人瘋了,用之前對陣範四海武裝商船的經驗,來跟英華海軍鬥?海軍的船板比商船厚一半,火炮不管是數量還是口徑,都倍於商船。誘餌船隊的悽慘遭遇,還沒提醒朝鮮人,這場海戰完全不同,已不是百多年前的時代了麼?

白延鼎也有自己的神器,眼見三條龜船相向而來,逼近到了兩裡的範圍,他抱着胳膊道:“亮法寶!”

對面領頭的龜船上,少了一條胳膊的朝鮮水師都統制使李泰參拔刀狂呼:“衝上去!”

時代當然不同了,看着戰船在一兩百丈外,就如紙糊一般地被炮彈撕裂,李泰參已經明白,這支艦隊,比範四海的戰船隊還要兇狠十倍。即便是自己的法寶龜船,多半也是有去無回的下場。

那就戰死在這裡吧,勇敢地走上李舜臣的前路,這樣纔不枉自己李舜臣第二的美名。

而且……龜船終究是神器,說不定還能靠它製造出奇蹟,贏得這場海戰的勝利呢。

“將軍……我們會贏的!”

部下淚流滿面地應和着,李泰參忽然想起了之前聯合日本叛徒,擊敗範四海船隊的勝利。朝鮮的命運,好像就是因那場勝利而開始轉變的,那真是場勝不起的勝利啊。

嘶嘶的異物破空聲響起,數條水柱猛然在靠近船身的海面炸起,接着蓬、轟兩聲連響,左側一側龜船的厚厚龜背像是薄木一般,炸裂出一個口子,焰火自龜背兩側噴出,再掀了小半龜背。這條龜船如真正的烏龜一般,被殘忍地一刀削掉小半片背甲,露出血淋淋而雜亂不堪的內裡。

不過十來息時間,再一波轟擊破空而來,緩慢而碩大的龜船不斷噴發出碎木雜物加人體,原本在船體兩側有力而急促划動着的船槳也凌亂起來,一支支地不斷消失。

李泰參真像是瘋了,座舟的船身不斷顫抖着,水手的淒厲慘呼不絕於耳,他還在哈哈大笑。

“這是什麼……這一定是天降之物!”

也許是李泰參接受不了現實,也許是他已經徹底覺悟,反正他沒被這猛烈的炮火嚇住,依舊驅策着部下,直愣愣朝前衝鋒。

“我就不信了,新的三寸炮都打不廢你!”

白延鼎老神在在,沒有發出戰艦機動避讓的指令,正式定型的十二年式三寸炮可不是吃素的,每門七千兩的價錢,也讓蕭老大吐光了老血。

三寸炮爆裂彈高達七成的發火率,在龜船身上炸開一團團烈焰,?不多時,左右兩艘龜船已被打得漂在半路上,而中間的一艘,卻因李泰參的瘋狂驅策,官兵鼓起了決死之心,朝着海河號衝來,眼見已近到了半里之地。

“撞……撞沉英夷!”

此刻立在龜船船頭的李泰參,真如一尊獨臂戰神。

咚咚咚……

周圍的尋常戰船大半已被驅散,四艘巡洋艦並肩而立,船頭各兩門三寸炮,同時瞄準了那艘破爛得幾乎只剩一半的龜船,然後同時開炮轟擊。

水柱,焰火,瞬間淹沒了這艘龜船,李泰參啊啊大叫着,似乎仙佛都要讓路。

噗的一聲,一枚炮彈砸進他身側不遠處破爛龜背的縫隙,就這麼卡住了。

“朝鮮……永不亡……”

似乎意識到了什麼,李泰參在這瞬間冷靜了,還用獨臂順了順鬍鬚。

轟……

因工藝精度依舊不太理想而晚炸的炮彈,裂作十數塊碎片,頃刻間,一片切掉了李泰參的半邊頭蓋骨,一片割走他的獨臂,數片幾乎同時扎入後背,將脊骨斬成幾截,最大的一片掠頸而過,將頸椎和氣管截斷。

接着焰火順着衝擊波而來,將剛剛飆射出的血水蒸發,再把碎裂的人體高高拋上天空,散作漫天禮花。

聖道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下午,李泰參所部朝鮮水師,全軍覆沒,正準備渡海直入朝鮮的年羹堯部被迫轉走平安西道,李光佐、左未生和已到黃海道的錫保部倉皇退守平壤府。

黃埔無涯宮肆草堂,李肆對一個華髮老者道:“真遺憾,這一國,本該放禮花來迎接你的。”

老者正是範四海,他苦笑道:“草民捅了大簍子,蒙皇上遮護,才能保住這條老命。”

範四海在朝鮮販運鴉片的“罪行”被東院某股人馬揭得一清二楚,終於惹了衆怒,以致各家報紙都大呼不殺範四海不足以平民憤。福建財團也遭遇巨大的輿論壓力,不得不逼迫福華公司跟範四海劃清界限,以便輕身上陣,在西洋賺取鴉片暴利。

意識到自己行事破了底線,範四海只能認命,卻不想皇帝出手遮護了他,但這遮護,說實話,當初他還很有些猶豫是不是該接受。

封賞“東洲伯”民爵,表彰爲國爭利,開朝鮮國門之功。皇帝這處理,居然沒讓國人不滿,原因是,皇帝同時頒發給他“東州公司”特許狀,讓他攜帶家眷族人去東洲拓荒。

東洲……就是洋人所說的美洲,去一趟三個月,回來六個月,這是流遣三萬裡啊。

國人怒氣消了,範四海是來辭行的,他馬上要滾蛋了,永遠離開神州。

“那是一個新的天地,朕相信,只有你這樣的人,才能在那裡開創出不世之業。”

李肆真誠地鼓勵着,範四海品了片刻,釋然地笑了,接着笑容轉爲得意。

沒錯,範四海,就喜歡挑戰……

【第十四卷終】

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484章 狠人備有盤算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570章 大國無信不立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598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416章 狂風驟雨,三龍奪嫡第383章 歷史再次得到證明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474章 鍾老爺的大轉進第316章 恢恢天網,總有延遲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976章 棋局的坍塌第133章 這裡沒有女人第241章 誰還值得信任?第256章 千萬官兵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973章 已知和未知的背叛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321章 四人三刀,湖南的陰謀詭計第598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675章 武死戰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919章 人間天國的真相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495章 燒了她!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407章 戰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552章 最後時刻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78章 戰衡州:這是值得我親臨的聖地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17章 肉在跕板上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654章 政治、商業和信仰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79章 猛火去強毒第291章 知己知彼對陣不知己也不知彼第126章 我就是反賊,怎的?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372章 有錢纔好辦事第717章 等待太久的終結第260章 綿拳連連,勢在指掌間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767章 朝鮮風雲:歪打正着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420章 你是無可替代的……豬頭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785章 居延之血第952章 偉業將成,誰擔百萬命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897章 世界之門正式開啓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639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588章 醬油打成黴油第376章 戰衡州:代理戰爭的初體驗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23章 北風將起第791章 爲了蒙古,請你去死!第55章 帝王三等第945章 君民搶恩,此世還未足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346章 總有一種職業叫臨時工第147章 想通泰得通泰第241章 誰還值得信任?第413章 計劃之中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287章 啊……海軍!
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484章 狠人備有盤算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570章 大國無信不立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598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416章 狂風驟雨,三龍奪嫡第383章 歷史再次得到證明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474章 鍾老爺的大轉進第316章 恢恢天網,總有延遲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976章 棋局的坍塌第133章 這裡沒有女人第241章 誰還值得信任?第256章 千萬官兵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973章 已知和未知的背叛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321章 四人三刀,湖南的陰謀詭計第598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675章 武死戰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919章 人間天國的真相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495章 燒了她!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407章 戰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552章 最後時刻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78章 戰衡州:這是值得我親臨的聖地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17章 肉在跕板上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654章 政治、商業和信仰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79章 猛火去強毒第291章 知己知彼對陣不知己也不知彼第126章 我就是反賊,怎的?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372章 有錢纔好辦事第717章 等待太久的終結第260章 綿拳連連,勢在指掌間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767章 朝鮮風雲:歪打正着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420章 你是無可替代的……豬頭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785章 居延之血第952章 偉業將成,誰擔百萬命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897章 世界之門正式開啓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639章 琉球之事要掘根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588章 醬油打成黴油第376章 戰衡州:代理戰爭的初體驗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23章 北風將起第791章 爲了蒙古,請你去死!第55章 帝王三等第945章 君民搶恩,此世還未足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346章 總有一種職業叫臨時工第147章 想通泰得通泰第241章 誰還值得信任?第413章 計劃之中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287章 啊……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