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荊州變(三)

劉表頭七日間臨近。

襄陽在惶恐不安之中,迎來了荊州各方豪強代表。劉表在荊州經營十餘載,雖算不得政績卓絕,卻也保得荊州一地平安。小規模的戰事雖然不斷,但在大體上,卻沒有出現什麼戰亂。

特別是劉表好文學,爲當時江夏八俊之一,令荊襄文風鼎盛,甚得文士所讚賞。

諸葛亮爲劉備謀劃荊州,可謂是佔盡天時……劉表病故,荊州惶恐。

各方人士各懷心思,尚未形成統一的主意,所以是一盤散沙。如果劉備能奪取了荊襄,則可憑藉荊襄九郡爲根基,東聯孫吳,西取巴蜀,北據曹操。諸葛亮下的是一盤大棋,如果成功了,則天下三分,將爲定局。只是,諸葛亮也很清楚,這其中隱藏着巨大的風險,不得不小心謹慎。

總體而言,荊襄分爲三派。

其中,劉表從老家帶來的山陽舊部,支持劉琦,願意和劉備合作。

而其餘兩派,分別是蔡瑁張允爲首的劉系,以及蒯氏兄弟爲首的本土系。相比較而言,蔡氏是希望能扶立劉琮,繼位荊州,依託曹操,保持一定程度的自主;而蒯氏呢,則和蔡氏一系又不同。他們願意聽命朝廷,同時維護荊襄世族本土利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蒯氏和蔡氏即爲一體,又有所不同。但就目前而言,蒯氏兄弟和蔡氏的政治主張,基本上一致。

諸葛亮,不敢小覷蒯氏兄弟。

此二人是荊襄名士的代表人物,有着非同尋常的智慧。

所以,他謀取荊州的計劃,除了劉備和伊籍之外,再也沒有和其他人商議。甚至連趙雲,也不清楚他來襄陽的目的是什麼。劉備只叮囑他,聽從伊籍的調派,絕不可以暴露出行藏。

就這樣,趙雲在伊籍府上,神不知鬼不覺的住下。

而伊籍呢,則好像沒事人一樣,協助蔡瑁準備劉表喪事,但暗地裡,卻悄然聯絡山陽舊部成員。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

眼見着劉表頭七日益臨近,襄陽城內變得熱鬧非凡。

蔡夫人領着劉琮,出面接待各方來客。與此同時,蔡瑁也在動用族中力量,緊鑼密鼓的與各方聯絡,遊說荊襄世族,扶立劉琮爲荊州之主。就這一點而言,不在襄陽的劉琦,明顯佔據了下風。就在劉表死後的第二天,劉琦派人前來襄陽,請求蔡夫人等允許他返回襄陽。

可是,蔡夫人卻以江夏戰事緊張,劉琦身負重任,不宜擅離爲藉口,拒絕了劉琦的請求……隨後,劉琦退而求其次,言真意切的勸說蔡夫人:我可以不做荊州之主,但請夫人能尊重家父辛苦才創下的基業,不要投靠曹操。荊州凝聚了家父心血,怎能輕易的就讓與其他人呢?

更何況,那人還是一個國賊!

蔡夫人沒有回答,只是把使者打發離開……也就是在劉表故去的第三天,江東孫權卻突然有所行動。任海昌長陸遜爲蕪湖令,又派出程普黃蓋,在春谷縣集結兵馬,對淮南虎視眈眈。孫權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令淮南三郡頓時緊張起來。甘寧立刻派出信使,火速通報許都荀彧,同時又使人與于禁聯繫,告之實情。

于禁正在鄳縣,與關羽對峙。

關雲長奉命前來江夏,協助劉琦守衛,與于禁李通數次交鋒,給於禁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于禁正感爲難,忽聞江東起兵,立刻改了主意。

他和李通商議之後,決定暫時退出江夏,返回弋陽郡。若孫權大舉用兵,則淮南必將危急。

宛城,郡廨。

賈詡端坐門廊上,狀似若有所思。

手指在身前的古琴上拂動,不時發出一兩聲悠揚琴聲。

他眉頭緊蹙,另一隻手則捻着鬍鬚。庭院裡,幾朵墨菊盛開,爲這暮秋平添了幾分生氣……“太中可在?”

庭院外,突然傳來了羊衜的聲音。

賈詡猛然揚眉,從沉思中清醒過來,舉目向庭院外看去,“是子路嗎?可是有什麼消息傳來?”

羊衜步履匆匆,走進庭院。

“太中,平春急件。”

“講!”

羊衜深吸一口氣,低聲道:“江東孫權屯兵春谷,同時向蕪湖調集糧草。

於文則擔心弋陽郡有失,故而決意放棄鄳縣,撤兵返還。文達太守派人來詢問,他可否撤出平春。”

賈詡聞聽,卻臉色一變。

那雙眸子陡然間閃過了一抹冷芒,呼的一下子站起身來,厲聲道:“立刻派人回覆李文達,並請他轉告於文則。他二人就算是戰死,也要給我釘死在江夏……孫仲謀還真是會找時機出兵,只是……哼,告訴他二人,若丟了鄳縣和平春,他日我必將上書丞相,治他二人畏戰之罪。”

羊衜嚇了一跳!

很少見賈詡有如此激動的模樣,他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按道理說,孫權出兵並無稀奇,于禁撤兵,也在情理之中,賈詡何故如此激動?臉上甚至有一絲凝重之色?這裡面,恐怕另有文章……羊衜嘴巴張了張,似乎是想要開口詢問賈詡。

只是,見賈詡面色陰沉,他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匆匆離開庭院,他將李通的信使找來,把賈詡的原話複述一遍。不過,措辭間明顯婉轉了許多,只是說荊襄破局在即,無論如何,李通和于禁二人,不可在這時候退兵,否則就有可能耽誤了大局。至於淮南戰局,不必他二人擔心。賈太中已和許都聯繫過,早有了腹案。

反正,言下之意就是告訴李通和于禁:你們不能撤兵。

不但不可以撤兵,相反還要死死的守住鄳縣平春兩地,否則軍法從事……這一旦牽扯到軍法從事,就算于禁是老資格,也不得不掂量一下其中的份量。信使戰戰兢兢告辭離去。羊衜剛準備去公房處理公務,卻被人攔住,說賈詡有事情找他,請他立刻前往。

羊衜不敢遲疑,連忙趕奔賈詡的住所。

再見賈詡,他已經恢復了平常的模樣,看上去非常冷靜。

“江東,有賢人乎?”

“啊?”

羊衜被賈詡這一句沒頭沒尾的話,說的一愣。

卻見賈詡嘴角一翹,勾勒出一抹古怪的笑容,“孫權選擇這時候出兵,絕非他本意……以我之見,他甚有可能已與劉備聯手,否則斷然不會在此時出兵。主公遼東大勝,孫權正欲求和,又怎可能在這時候出兵來犯?依我看,他出兵是假,解江夏之危是真……春谷屯兵,只是掩人耳目,爲的是讓劉琦能從江夏脫身出來。淮南,有甘興霸足矣,另外再派人前往徐州,使周倉自東陵島出擊,威脅丹徒,則淮南之危自解。不過,我更感興趣的,是誰爲孫權出了這一計……周公瑾,張子布?亦或者另有他人?

子路,此事你不必插手,專心於荊襄事務。

友學那邊,行動在即,切不可掉以輕心……至於江東方面,我自會留意,你不必爲此擔心。”

羊衜猶豫了一下,輕聲道:“那文達太守和文則太守……”

“讓他們向我稟報。”

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88章 皇親國戚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一)第662章 荊南(三)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240章 生擒第242章 虎豹騎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1章 龐德公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259章 冢虎第261章 愛蓮說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473章 曹之殤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478章 雲動(五)第207章 偷營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544章 史老大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391章 無題第207章 偷營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556章 卞夫人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54章 同行第232章 抉擇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653章 嚴黃會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104章 河一工坊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260章 學做人第519章 疏離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512章 龍鳳怨第260章 學做人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55章 回家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624章 短歌行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660章 荊南(一)第560章 張菖蒲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698章 漢軍來了!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534章 南陽太守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52章 夏侯蘭(二)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476章 雲動(三)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74章 案中案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207章 偷營第351章 三年後第235章 老嫗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479章 雲動(六)第373章 尋釁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56章 張家桃園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
第110章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88章 皇親國戚第650章 益州來使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一)第662章 荊南(三)第120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三)第401章 是敵是友?第574章 荊州事,荊人治第240章 生擒第242章 虎豹騎第449章 建安問對第301章 官渡之延津第21章 龐德公第145章 千古紅顏第536章 見錢眼開郭奉孝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259章 冢虎第261章 愛蓮說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473章 曹之殤第135章 誰贊成,誰反對(三)第493章 涼州大決戰(十二)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334章 粉墨登場第478章 雲動(五)第207章 偷營第343章 泰山駕臨第544章 史老大第434章 一夜築城第327章 衝冠一怒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391章 無題第207章 偷營第347章 風雪遇故人第199章 堅定之心第556章 卞夫人第83章 名,妙不可言(二)第54章 同行第232章 抉擇第286章 賈詡歸降第653章 嚴黃會第344章 喜事登門第104章 河一工坊第276章 真相,初顯端倪第260章 學做人第519章 疏離第371章 千古紅顏絕唱第512章 龍鳳怨第260章 學做人第315章 延津大撤退(九)第55章 回家第269章 願爲公子朝第418章 河西第二彈(七)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第289章 舉賢何需避親請假髮燒了暈的不行第325章 父子皆兩千石第140章 照夜白(二)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246章 青梅煮酒(一)第100章 宿衛之責第389章 馬家子弟第624章 短歌行第254章 漢時雒陽城第427章 鳳雛初鳴(二)第660章 荊南(一)第560章 張菖蒲第101章 惡來鬥虎癡(一)第698章 漢軍來了!第364章 瞞天過海第534章 南陽太守第318章 延津大撤退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52章 夏侯蘭(二)第317章 延津大撤退(十一)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251章 吾家萬里侯第394章 野心勃勃第476章 雲動(三)第294章 玄德何以證明?第274章 案中案第303章 圍魏救趙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499章 涼州大決戰(十八)第207章 偷營第351章 三年後第235章 老嫗第326章 生死之間,曹朋回許都第195章 駐馬東陵亭第358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91章 做一輩子兄弟第479章 雲動(六)第373章 尋釁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56章 張家桃園第666章 益陽之戰(二)第85章 名,妙不可言(四)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