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

當朝宰相、也是後人一致稱讚的貞觀名相房玄齡,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與第一智囊有句話經常掛在嘴邊:“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拼的就是錢糧!”

李世民說他是大唐王朝的當家小媳婦,揶揄之餘,其實也是對他的認可與誇獎。

秦慕白讀的多是兵,但對房玄齡這句至理名言也是深爲贊同。尤其是行軍半月開抵蘭州之後,他深深覺得,在蘭州這邊的邊塞之地,錢糧是爲要任務。

他也非常清楚,皇帝那天在衛公府中,對他說的每句話都不是廢話。之所以將蘭州複雜的周邊形勢以及將來的國家大計,說給他這個未及上陣的後生來聽,便也是深有用意的。

一來,秦慕白的身份特殊。先,他是秦叔寶的兒子,而且秦叔寶一向對他這個兒子比較器重,對他的意見不會過分反對。這就了卻了李世民的後顧之憂——朝中不乏能臣幹吏,比秦慕白能幹和熟練不少倍的,大有人在。但若是派這些人去與秦叔寶搭檔,以秦叔寶孤傲卓絕的性格,說不定根本不把人家當一回事。派去的人沒了他這個都督做後盾,必然處處掣肘;二來,秦慕白已與高陽公主定婚,算是皇親國戚,背後有了皇帝這塊金字招牌與大靠山。就算他沒有資歷無以服衆,地方官吏也必須看在皇帝的面子上,予以配合,這便非常有利於他到了地方大刀闊斧的來幹事;其三,秦慕白年輕,有闖勁,有衝勁,而且敢於標新立異。這也正是李世民最看重他的地方。

李世民登基已有十餘年,當年西擊薛舉拿下蘭,還可以往前多追朔一些年月。這麼多年來,蘭州不說積弱,但總是一副老樣子。力守有餘,開拓不足。歸根到底,就是這地方的自給不足,全賴後方補給。再如何善戰的將軍如何英勇的士兵,離開了後續錢糧的支持,也是難以成事。於是,李世民想要實現他的帝王霸業,想要以蘭州作爲跳板以備將來雄霸河隴經略西域,就必須打破這一格局。

在這樣的時候,啓用一個沒有經驗但是敢於創新的新人,李世民無疑是在打賭。

這是一場,將整個帝國的輝煌,押注在一個弱冠青年身上的,豪情之賭!

恐怕,也只有李世民這樣的雄心帝王,敢於博彩這樣的賭局。

然而,壓力更多的是壓在了秦慕白的肩膀上。

來了蘭州半個月,他一直都在諸多官將的懷疑與猜測之中渡過。他也不着急,更不急於表現與證明什麼。每天,都是按部就班的上午練兵,下午在都督府理政。

若大的一個蘭州都督府,治下有四州之地,方圓數千裡,治下軍民共計十萬之衆。政務自然繁多,關乎錢糧的摺子佔了大半。此外,河隴之地向來是漢胡雜居的典型地域,尤其是早年大唐平定突厥之後,遷居了許多突厥百姓到河隴一帶來居住,或農或牧,人口不少。這裡面就有許多關乎民族矛盾的敏感問題,處理起來必須慎之又慎。

蘭州本地的官吏們,看到秦慕白來了這麼久,也沒放出一兩個響屁,心中紛紛冷笑:孺子,不過如此!看來,蘭州還是得看咱們的,別指望他了!

須不知,這是秦慕白一慣行爲處事的風格。每每到了一個新的環境,他總是潛心學習與適應一段時間,以瞭解和熟悉周邊的環境,掌握這裡的諸項規則。謀定而後動,靜如泰山巋然,動如疾風掠林,李靖的兵法神髓,被他融合在了政務之中。

這一天,秦慕白突然將蘭州刺史府裡的刺史、司馬、長史、諸曹參軍以及各縣縣令、縣丞等重要官員,都招集到了都督府政事堂來。

刺史肖亮等人不以爲意,還在打趣笑談的說:這新來的別駕少將軍,最大的喜好就是——議政。無非就是擺兩碗茶,談天說地胡扯一頓,然後吃個飯,回家睡大覺。要都像他這麼執政施政,官兒也未免太好當了!

可是今日方纔一進政事堂,肖亮等人就有些驚異。

因爲堂中,既未擺下桌几坐榻,也沒有茶水瓜點等物。相反,秦慕白一身戎裝披掛,身後還侍立着翊府的兩員大將宇文洪泰與薛仁貴,另有百騎十人隨後佐駕。

“爲何擺出這番陣勢,難不成還是鴻門宴?”肖亮等人狐疑不定,進了堂門,平日裡經常浮現的倨傲神色,也在這肅殺的兵威之下收斂了起來。

“諸位同僚。”待衆人到齊後,秦慕白朗聲道,“本官上任已逾半月,但未施一政,未下一令,諸位以爲如何?”

肖亮等人都是官場老人精,雖是腹誹,嘴上卻是漂亮,紛紛說道,這是秦別駕少年老成,腹中自有韜略謀定而後動,云云。

秦慕白淡然一笑:“答對了,本官還真是謀動而後動。沒有調查,就沒有言權。本官胸中已有施政方略,但苦於沒有實地堪查,於是今日特意約上衆位同僚,一起到蘭州都督府治下的所有州縣,都去走走。”

“所有州縣?”衆人一聽,不禁傻了眼。

時下正是隆冬,蘭州已是潑水成冰沙塵敝日。這時候出去“實地堪查”,不是自找苦吃麼?還要走遍所有州縣……那可不是一旬半月的事情,說不定就得三兩個月。

“沒錯,所有州縣。”秦慕白說得很肯定,“怎麼,諸位有疑慮?”

肖亮遲疑了一下,拱手道:“秦別駕,請恕卑職多言。卑職等人在蘭州經略多年,對本土風土水文吏治民生,瞭如指掌。別駕想知道什麼,只需下問則可,完全沒有必要行此無妄之舉。”

“無妄之舉?”秦慕白呵呵一笑,說道,“肖刺史,論年齒,你是前輩,我本不該說出此等不敬之言。但我等既是封疆大吏,就不得不公事公論了——依我說,諸位同僚在蘭州經營多年,可有起色?可有出彩?蘭州還是那個窮蘭州,戶不滿萬,貧不自給。吃的用的穿的,人啃馬嚼,全靠後方接濟運輸。諸位若是不知運輸之艱難、糧米之珍貴,大可以像本官那樣,押送一回糧草試試。”

肖亮臉色一變,心中自然大惱,但又不敢出言頂撞,只得生生的將悶氣嚥了回去。

“本官知你不服。薛中郎何在?”秦慕白道。

“末將在。”薛仁貴出列,抱拳。

“將此行糧耗,報予諸位同僚們聽聽。”

“是。”薛仁貴便將早已準備好的摺子清單鋪陳開來,說道,“此行,秦將軍率一萬兵騎涉遠一千四百里而來,押運糧草十萬石,隨行腳伕民夫近萬餘衆。另有戰馬騾匹二萬餘。抵達蘭州時,糧草只剩五萬餘石。譴返民夫送給糧草二萬餘石,實際入庫糧草只餘二萬四千六百五十六石。完畢!”

薛仁貴說完,現場鴉雀無聲。

“都聽見了?”秦慕白淡淡道,“若是有人懷疑這些數據的真僞,大可以詳查帳目開庫覈實。若是有人貪墨了一粒糧食,軍令,斬令決!”

肖亮好不容易擠出一絲笑容來,說道:“秦別駕說笑了,還是言歸正傳吧!秦別駕要率領我等下屬周遊地方州縣,究竟所爲何事?”

“可不是周遊,而是查訪。”秦慕白淡淡的微笑道,“歷來,我們這些做上官的,一些消息也多半來自下屬官員的彙報,那也就是道聽途說。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屈尊下訪,去體查民情,此其一。其二,蘭州都督府治下,幅員遼闊,又兼地廣人稀,多戈壁而少青田,多風塵而少農墾,渠水不利青禾不接,是出了名的窮苦貧寒之地。但是這些,都是可以改變的。植樹造林防禦風沙,開荒墾土屯田自給,養畜牲口富民濟軍,開阜引商活源節流,勸課農桑吸引牽居以擴充人口,無不是良善之策。諸位以爲如何?”

衆官一聽,居然都笑了。

笑得還非常的明顯,而且輕蔑。

立在秦慕白身後的兩大金剛之一,脾氣火爆的宇文洪泰就惱了:“你們這般鳥人,笑個甚?我家秦將軍說得在理,你們爲何不聽,反而恥笑?真是氣煞我也!”

他這幾嗓子如同平地驚雷的一吼下來,嚇得一羣文人官員們都打起了寒噤,笑聲立絕。

“洪泰,不得無禮!這是議政堂,不是軍營之中,斯文一點。”秦慕白說道。

“哦,那老子就斯文一點。”宇文洪泰罵罵咧咧道,“這以後不罵人了。再有誰敢放聲恥笑對你不敬的,直接拎出去,打板子!”

肖亮等人紛紛心中鄙夷,卻又只敢苦笑。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無非就是這等狀況。人家秦慕白不僅是別駕佐官,還是帶兵的將軍……拿他沒輒!

“諸位,宇文將軍是個粗人,大家別在意,我們繼續議事。”秦慕白說道,“肖刺史,你以爲本官方纔說的這些方略,妥當麼?”

肖亮苦笑了一聲,說道:“秦別駕,卑職若是說了實話,會否被宇文將軍拎出去打板子?”

“自然不會。”秦慕白微笑,“有話就講。”

“那卑職便說了。”肖亮道,“秦將軍的這些方略,拿到任何一個地方州縣,那都是行得通的上上之策。但是在蘭州,那是大大的行不通。”

“爲什麼?”秦慕白也不着急,耐心的問。

“原因很簡單。”肖亮道,“蘭州,從大唐建國之初時起,既是軍鎮,兵家必爭的咽喉之地,戰事頻仍民風彪悍,而且頗多胡人雜居。要勸課農桑,可以,那先等要讓胡人知道何謂農桑;要興修水利,也可以,那得招募到民夫徭役;要引商引民,也可以——那得人家商人和百姓樂意來,難不成還派人把他們逮來嗎?數十年來,蘭州就是個純粹的軍鎮,不產糧,不自給,戶不滿萬,民不農耕,歷來皆是如此。因此,方纔聽到秦別駕的施政方略,我等忍不住笑了出來,以致宇文將軍大怒。實則,我們沒有惡意,只是略感……荒誕而已!”

“荒誕嗎?”秦慕白微然一笑,說道,“我不否認你說的這些事實,但是,這世上有些東西,總是需要改變的。習慣了因循守舊的人,總是懷揣着一個無過即是大功的思想,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何嘗正爲大唐的長遠之計想過?肖刺史,本官既受聖命而來,可不是來帶着你們吃這碗安逸的閒飯的。我方纔說的這些事情,每件必做。成與不成,我亦不知。我秦某人年輕歷淺,處處還要仰仗肖刺史與諸位同僚的幫襯扶植。但是,如若有人不願與我同流,我亦不會強求。自會上書陛下,給予調官別任,絕不爲難。此爲誓!”

衆人聽了,心中紛紛打鼓——這可真是一臺鴻門宴了!這小子,手腕夠狠辣!眼下的情形就是:要麼跟着他幹,要麼滾蛋走人!二選一,絕不容許中間派與兩面派!

“我話說完,諸位表態吧!”秦慕白在當先那個軍中專用的太師椅上坐了下來,靜靜看着肖亮等人。

肖亮等人面面相覷,紛紛猶豫不定。

“不着急,你們去商議一下也可。”秦慕白雙手交叉放在小腹上,面帶微笑道,“諸位,請便吧!一個時辰後,本官仍在此處恭候諸位!”

肖亮等人求之不得,紛紛應了諾來到別堂,焦急又緊張的商議起來。

堂中只剩下秦慕白等人,薛仁貴便道:“秦將軍,我看肖亮等人一時難以信服。他們習慣了舊有的理政方略,這全新的方略一出臺,左右都不適應。而且,秦將軍的這些方略,一反蘭州常態,他們肯定懷疑不定。”

“那是自然。”秦慕白微笑的點點頭,“所以我給他們選擇的機會。要麼,跟着我秦某人大刀闊斧的改造蘭州;要麼,別來摻這灘混水,調到別任州縣,依舊做他們因循守舊的閒散之官去。”

薛仁貴擰了下眉頭:“萬一,肖亮等人同氣連枝,合起來以示抗拒,全體提出辭呈怎麼辦?”

“那就全體撤換!”秦慕白說得斬釘截鐵,“蘭州,寧願只剩我一人,也絕不收一名庸吏與俗臣!”

“秦將軍,請恕卑職多言。”薛仁貴道,“將軍以往在襄州,可不是這樣的。那時,你只是在適應襄州的環境,對地方官員也多是撫慰與勸勉。爲何來了蘭州?……”

秦慕白微然一笑:“那是因爲,襄州不需要多大的改變,而且當時我只是個帶兵的都尉,與治吏治民扯不上多大關係;而蘭州,必須改頭換面!我既然來了,就不怕得罪人,就不怕他們把彈劾我的摺子似雪片般扔到皇帝陛下的案頭上!”

“好氣魄!”薛仁貴不禁讚道,“且不論事情成與不成,但凡成大事者,開頭必須要有秦將軍這般的氣魄!”

“呵呵!……別說了,他們回來了。”

肖亮等人原封不動的人馬,全部重回議政堂。

秦慕白背剪着手走到他們面前,微笑道:“怎麼樣,肖刺史,商議得如何了?”

肖亮拱手答話:“秦別駕,我等議之再三,一致認爲秦別駕高瞻遠矚勇氣可嘉。蘭州,正需要秦別駕這樣敢爲人先的能人智仕,領導我們重朔這一重要關河邊塞要地。我等議定,無一例外都願跟隨秦別駕,施行新政!”

“好!”秦慕白大笑兩聲,也不多言,“那麼,諸位同僚就都請回去準備一下吧!——將政務事體交由副吏佐官,打點行裝自備騾馬,隨本官先去查訪蘭州各地州縣!明日此時,本官在此恭候諸位大駕!”

“是……卑職等告退!”

肖亮等人紛紛退了去,纔出堂門沒幾步,宇文洪泰就扯着嗓子哈哈大笑起來:“秦將軍,這班鳥人怎麼突然又變得乖乖的聽話了?方纔不是還都在恥笑你嗎?”

“現在仍在恥笑,只不過是悶在了心裡。”秦慕白不以爲意的淡淡一笑,說道,“他們都是當了不少年官了,最善長的就是看風使舵。眼下的情形是,要麼跟着我幹,要麼滾蛋走人。傻子都知道怎麼選。”

“呃……那就是連傻子也不如了?”宇文洪泰鬱悶的嚷嚷道,“既然事實都已經是這樣了,你又何必整這一出呢,不是多此一舉嗎?直接下令不就得了!”

“當然不同。秦將軍這一手,意義重大。”薛仁貴笑道,“這叫開誠佈公,擺明立場。今日之事後,以後再要推行新政,不管這些官員心裡怎麼想,那也必須老老實實勤勤懇懇先把事情給辦了。否則,就是違備前言推翻自己的立場。到時,秦將軍就能名正言順的收拾他們了。若是今天不出這一手,到時候他們大可以紛紛抗拒陽奉陰違,以舊有成例爲由牴觸新政。其實,這跟治軍有異曲同工之妙。軍中軍令森嚴,條例條款都擺在那裡。誰要是犯了事,依律懲戒。要是沒有這些軍令軍規事先明令,號令也就無從談起了。”

“嗯,仁貴多有見識!”秦慕白笑道,“洪泰,你這大老粗,多學學。”

“俺不學!”宇文洪泰虎眼一瞪,“這聽都聽得頭昏腦脹了,學個鳥!俺只待知道如何砍人便是了!”

“哈哈!”堂中一片大笑。

第二天,肖亮等人都回來了。各自帶了車馬幫隨,準備跟着秦慕白去做“河隴數日遊”。

秦慕白留下了宇文洪泰統領中軍訓練人馬,和薛仁貴一道帶了一旅越騎甲兵,和這些官員們一道浩浩蕩蕩的出了。

一行共計三百餘人,出了蘭州州城,直奔東面的荒野之地。隨行帶了多名嚮導與本地土官,每行到一處,就在地圖上做下標記。何處可以開荒,何處可以引渠注水,何處可以植草養牧,何處可以開礦冶煉,何處可以築建鎮甸搭起村落,容人居住或是開阜經商,全都做下了重點標記。

順便,每逢遇到零散的牧民或是農戶,都進行走訪與詢問。問問他們本地的風土人情,瞭解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最想做的事情又是什麼。

一連兩個多月,秦慕白等人沒有回州城,連新年都是在外面,和牧民一起渡過了。

轉眼,即是開春。

秦慕白的新政實施,到了正式鋪陳開來的時候了。一行人輾轉千餘里,終於回到了蘭州州城。

那些官員們跟着秦慕白在外面流浪了這麼久,吃盡了苦頭自不必說,但紛紛心中對他產生了許多認同。畢竟,現在像秦慕白這麼務實又肯吃苦的王公貴族,可是不多了。而且,他的許多見解與主張,也的確是頗爲獨到。雖然年輕經驗淺薄,但好在謙虛勤學。

兩三個月的苦行與實地調查,也讓秦慕白對蘭州這一大片疆土,有了最直觀最深切的瞭解。當初閉門造車想出的一些施政方略,也因地制宜進行了許多大範圍的修改。

回城之後,秦慕白馬不停蹄,馬上召集蘭州都督府治下所有縣丞以上級別的官員,來都督府議政。一連七天,將所有新政細則都商議妥當,然後便將這些政令,鋪陳下達到了所有州縣地方。即日起,開始實施。

蘭州河隴,這個古老又滄桑的地域,因爲秦慕白這個弱冠仕子的到來,颳起了一陣前所未有的新政旋風。

按照新政的中心思想,蘭州治下所有人口,包括軍隊的士兵,都必須參與農墾與桑耕。這事本不新鮮,歷來有許多邊塞都曾這樣幹過。但是,蘭州歷來是個飽戰之地,士卒無不雄心萬戰,好戰心切。讓他們暫時放下刀槍拿起鋤鐮去種田養桑,心裡憋屈的可是大有人在!

新政頒佈不到三日,秦慕白就遇上了第一個大麻煩。

鄯城前線統兵大將、左威衛將軍薛萬均,涼州都督兼任左威衛將軍薛萬徹,兄弟二人一起跑到了蘭州,氣勢洶洶怒氣充盈,興師問罪來了!

第376章 蘭州新主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79章 不虛此行第501章 涅盤第341章 白衣勝雪第432章 天驚變第194章 不忍離去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198 皇族家宴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123章 東宮來客第515章 暗流第110章 能者多勞第204章 階之下囚第304章 扼其喉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527章 長安風聲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485章 狼心如鐵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260章 齊王有請第45章 百騎軍魂第562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14章 花開堪折第472章 當局者迷第322章 失而復得第215章 暗夜花香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303章 天雷待發第81章 田園野遊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148章 再見媚娘第448章 天雪築京觀,萬骨爲我枯第36章 殺雞儆猴第397章 春風不度,烈火如洪第202章 漕運碼頭第407章 神將鋒芒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520章 隻手遮天第75章 徹夜不歸第213章 設計定謀第97章 不罰卻賞第247章 王妃的遺願第1章 前世今生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509章 驚濤弄險第204章 階之下囚第505章 西域真神第91章 找尋第24章 真的戰神第43章 長孫無忌第275章 阻礙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114章 衝突火暴第105章 整裝出發第390章 八方雷動(五)第190章 等酒香醇第447章 大反擊!十萬生靈助妖焰第5章 將門虎子第182章 玉帳經第95章 絕地反擊第311章 帝心已老?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141章 花前月下第258章 二女同臺第348章 龍蛇出山,風雨欲來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415章 兵不厭詐第428章 不見不散,莫失莫忘第50章 兄弟聚首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351章 破東宮第257章 打你屁股第106章 天災人禍第133章 熱鍋烹魚第431章 布達拉宮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92章 殃及池魚第48章 再見媚娘第406章 大漠鷹揚第158章 戀愛假期第31章 授印封官第144章 回報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559章 將我埋葬第373章 最君子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404章 獨行萬里,鷹擊長空第146章 意氣相投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565章 思念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
第376章 蘭州新主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79章 不虛此行第501章 涅盤第341章 白衣勝雪第432章 天驚變第194章 不忍離去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198 皇族家宴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123章 東宮來客第515章 暗流第110章 能者多勞第204章 階之下囚第304章 扼其喉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527章 長安風聲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485章 狼心如鐵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260章 齊王有請第45章 百騎軍魂第562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14章 花開堪折第472章 當局者迷第322章 失而復得第215章 暗夜花香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303章 天雷待發第81章 田園野遊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148章 再見媚娘第448章 天雪築京觀,萬骨爲我枯第36章 殺雞儆猴第397章 春風不度,烈火如洪第202章 漕運碼頭第407章 神將鋒芒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520章 隻手遮天第75章 徹夜不歸第213章 設計定謀第97章 不罰卻賞第247章 王妃的遺願第1章 前世今生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509章 驚濤弄險第204章 階之下囚第505章 西域真神第91章 找尋第24章 真的戰神第43章 長孫無忌第275章 阻礙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114章 衝突火暴第105章 整裝出發第390章 八方雷動(五)第190章 等酒香醇第447章 大反擊!十萬生靈助妖焰第5章 將門虎子第182章 玉帳經第95章 絕地反擊第311章 帝心已老?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141章 花前月下第258章 二女同臺第348章 龍蛇出山,風雨欲來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415章 兵不厭詐第428章 不見不散,莫失莫忘第50章 兄弟聚首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351章 破東宮第257章 打你屁股第106章 天災人禍第133章 熱鍋烹魚第431章 布達拉宮第183章 再狠一點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92章 殃及池魚第48章 再見媚娘第406章 大漠鷹揚第158章 戀愛假期第31章 授印封官第144章 回報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559章 將我埋葬第373章 最君子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404章 獨行萬里,鷹擊長空第146章 意氣相投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565章 思念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