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天災人禍

這一行數百騎全是人馬飽食輕裝上陣,絳州離長安六七百里地,以這些良馬的行進速度又走的官道,一般不太趕都能三四天趕到。但是李恪顯然有些心急,發了狠,下令日夜兼程,務必兩天內趕到絳州。

秦慕白是無所謂了。以火雲馬的腳力,如果不是天氣太過惡劣道路太崎嶇難行的話,一天跑個六百里輕鬆沒問題。古人云好馬“日行千里”雖是個虛數,但換算作現在的五六百里的確是不難。

絳州離李唐發家起源之地太原很近,武德年間曾設絳州總管府,轄下十餘州縣,其中就有晉州太原。後來太原改爲府成了大唐北都,絳州降成了州,轄下共有五縣,但仍是晉並之地的一處重要州縣,爲人所重視。

這一次遭災比較嚴重的就是絳州治下的稷山縣。

秦慕白等人飛馬急電的趕路,步入絳州境內就明顯感覺到氣象不同。時常可以在官道上看到許多百姓扶老攜幼的成羣遷移,一片悲愴哀號宛如兵荒馬亂,成了流民一般。

貞觀大唐一向是太平盛世民生安樂,這樣的情景非常少見。李恪與權萬紀等人都感覺很震驚。停下隊伍,他們叫住幾名流民問話。那幾流民見他們衣飾華貴氣宇不凡又帶着兵,自然明白他們是官家人,於是痛哭流涕的哭訴說,稷山縣的縣令祝成文將他們強制趕出家門,他們頗於無奈只好流浪出來另尋住處。可是房子和土地全都沒有了,今後還不知如何生活。

李恪又詢問,那邊的洪災現在如何了。流民回話說,前天和明天這兩天的時間,絳州府和附近的府兵陸續趕來了近一萬人,水患已經暫時解除。但是災民成堆根本無人安置,百餘軍馬沒了飯吃,就來搶劫百姓僅有的存糧,甚至是來年的種子和耕牛也不放過。

現在,整個絳州已經亂成了一團,如同亂世降臨兵荒馬亂。官吏不作爲忙於推諉責任,帶兵的縱容兵馬私掠百姓。其中,以稷山縣的情況最爲嚴重。

李恪和權萬紀聽完這些話,已是怒氣盎然。李恪二話不說翻身上馬:“走,去稷山!”

秦慕白一直跟在李恪身旁沒有吭聲,大衆場合之下,他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職責——李恪救災,他負責保護李恪與鎮劾那些地方官吏與將軍。

奔馬走出一段時,秦慕白見李恪的怒氣有所平息,才說道:“殿下,稷山縣的情況比較詭異。”

“怎麼說?”

“既然水患已經解除,縣令就該配合州官和府兵們,開始撫民,安頓這些災民的生活。可是那個縣令非但沒有這樣做,反而將百姓們趕走。你不覺得這很反常麼?”

“那個祝成文大約是活膩了。”李恪冷哼一聲道,“如此虐待百姓,就不怕皇威降臨粉身碎骨麼?”

秦慕白搖了搖頭:“如果我是祝成文,肯定也明白這樣的道理。但我爲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李恪略一怔,偏過頭來問道:“爲什麼?”

“那是因爲,我肯定有難言的苦衷。”秦慕白說道,“我寧可冒着被王法治罪的危險,也不得不將稷山的百姓們都趕走,遷離這塊地方。”

李恪的眉頭聳動了一下,若有所思的沉默了片刻,說道:“那你的意思是說,稷山縣現在仍然非常之危險?”

“有可能。”秦慕白說道,“殿下你想想,既然水患已除,就該迅速救災撫民,重造房舍整頓農田。可是祝成文沒有這樣做,他將百姓趕走了——注意,是趕,不是遷!也就是說,肯定是沒有得到上一級的州府同意與安排的情況下,私自強行將百姓全部趕走了。這是爲什麼?那個祝成文既犯王法又忤逆上官擅做主張,就真的不怕大禍臨頭麼?”

“聽你這麼一說,稷山縣的事情還真有幾分蹊蹺。多謝你的提醒,我剛纔一時怒氣上揚,倒有些失察了。”李恪點了點頭,說道,“好了,到了便知。我們加緊趕路!”

不久以後,秦慕白一行人等進入了稷山縣。

隔得老遠,衆人就聞到一股濃厚的泥水氣息。縣城的城牆顯然都被水泡過了,能看到幾尺高的牆上留下的水褪後的痕跡。無數的房屋被沖垮了,整個城裡都是一片狼籍模樣,間或還能見到淹死的牛羊豬狗,聞到一股刺鼻的浮屍臭味。

若大的一座縣城,宛如死境!

“看來災情比我想像的要嚴重。”李恪濃眉緊鎖,“怎麼不見一個州縣官員衙役或是府兵將士在此救災?”

“大約都是去了城郊吧?”權萬紀說道,“水患是從城郊的大湖泊開始的。縣城中地勢較低才受到波及,但洪水衝到這裡已經變緩。因此,真正災情嚴重的是在郊外農野之地。”

“那我們先不進城了,徑直去郊野湖泊那邊!”李恪說道。

“殿下慎重!”權萬紀說道,“洪澇之後易發瘟疫,在下看這稷山縣中一片死寂,城中居民肯定是逃難躲瘟去了。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找到稷山縣縣令祝成文,問清楚這裡的狀況之後再行定奪。”

“不必說了。本王奉旨前來救災,豈懼瘟疫?”李恪斬釘截鐵道,“去郊野!誰怕瘟疫的誰留下,本王並不勉強!”

“殿下無懼,在下又有何懼哉?!”權萬紀正色道,“有危險,在下必須提醒。殿下既然不怕,縱是赴湯蹈火,權萬紀也必當相跟!”

“走——”

一行人馬數百人,踩着泥濘的道路又朝郊野湖泊奔去。走了十餘里,總算看到飄起的煙霧。

“那是軍隊吧?在埋鍋造飯?”李恪舉目看了一眼,說道,“原來他們駐紮在這裡!”

“殿下,容某先上前去!”這個時候,是輪到秦慕白上場了。李恪點頭應允,秦慕白便帶着百騎將士先行上前。

駐紮在這裡的軍隊不少,少說也有三千人馬。營寨顯然是新近拉起的,比較簡單和粗糙,但巡查的探馬與守寨的兵丁卻不少,秩序井然戒備森嚴,像是臨敵時的狀況。

秦慕白等人上前沒多遠,就被一隊探馬攔住。

“站住!”對方小校喝道,“來者何人,軍機重地不得擅闖!”

秦慕白身邊的旅帥大喝一聲:“大膽!皇家衛率百騎的旗幟你們都不認得麼?百騎使秦將軍在此,速速下馬拜迎!”

“皇家衛率百騎使?!”那小校和衆軍士都愣了一愣——這種東西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天上的鳳凰一樣那麼遙遠,如今卻突然出現在了眼前!

一羣軍校急忙翻身下馬拜迎。秦慕白說道:“免禮。進去通報,說吳王殿下率麾下將士,在百騎護衛之下前來探軍。請你們的主事將軍出來拜迎!”

“是!”

探馬軍士們慌忙掉頭就跑,沒多久整座軍營之中吹響號角,人馬飛速集結,軍中飄起的炊煙也熄了,旌旗飄揚鼓角暄天,人馬軍陣很快就布好,開出轅門來迎接李恪了。

李恪遠遠的看着這副情景,不禁婉爾一笑對權萬紀道:“權長史,有百騎隨行還真是好辦事。你我都對軍隊不熟,和將士們打交道也會有些生疏。但秦慕白卻在這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可是百騎使,雖然官品不高,但卻是皇帝陛下身邊的親勳衛隊統領。他出來辦事,那背後站着的就是皇帝呀!再怎麼橫的驕兵悍將,那也不敢不給陛下面子!”

“殿下說得極是。”權萬紀說道,“天生萬物,一物降一物。殿下身份尊貴而且精熟於官場,對付那些州縣官員綽綽有餘。但這些府兵軍校向來不受殿下節制而且自有行事規則,未必會將殿下放在眼裡,陽奉陰違的事情恐怕難以杜絕。陛下派了個熟知軍事又身份特殊的百騎使來助你,可謂是一出妙招啊!”

“的確。”李恪點頭笑了笑,心想,你權萬紀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要派個懂軍事的來,直接派個十二衛的什麼將軍就足夠了。興師動衆的派出了百騎,哪裡只是這麼簡單的原因……

府兵將士們排好陣列已然出迎,排頭走出三個人來,一個穿甲披鎧,一個穿緋袍官服,另一個綠色官服。按大唐官服例制,五品以上穿緋紅官袍,五品下着綠。

秦慕白騎在馬上帶領百騎將士布開一字陣,後面李恪策馬走上前來。那三個人便迎頭拜倒。

“卑職絳州刺史成鬆年、絳州府都尉馬昆、稷山縣縣尉廖立榮——恭迎吳王殿下!”

李恪下了馬走到他們身前,擡了擡手:“都起來吧!非常時期,不必如此繁禮。”

“謝殿下!”三人都起了身,李恪指着一旁秦慕白道:“這一位,百騎使秦慕白。”

三人整齊的看了秦慕白一眼,急忙低頭抱拳拱手:“見過秦將軍!”

“不必多禮。”秦慕白還了禮,心想怎麼絳州刺史和稷山縣的縣尉一起到這裡來了?——爲什麼是縣尉,而不是縣令呢?

縣尉,就是一縣之令的佐官,主管武事,相當於副縣長,職能則是一個縣武裝部的部長。

李恪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引薦寒暄後他問道:“成刺史,爲何稷山縣縣令何在?”

“他……”成鬆年略一怔,面露難色的左右各看了馬昆和廖立榮一眼,低頭拱手說道:“稷山縣縣令祝成文,已於今日……畏罪自殺了!”

“什麼?!”

.com??,!

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209章 長安貴主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329章 意外的發現第282章 高陽的婚事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33章 新官上任第212章 異鄉遇故知第102章 錦囊妙計第144章 回報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150章 不說分離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485章 狼心如鐵第315章 殺意!第7章 拳法切磋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558章 長安,長安第75章 徹夜不歸第208章 明察暗訪第329章 意外的發現第433章 舉孝出擊第388章 八方雷動(二)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296章 小試牛刀第1章 前世今生第421章 上兵伐謀第135章 一波又起第20章 同舟共濟第63章 深層的想法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334章 徹頭徹尾第104章 臉第288章 踏征程第101章 順坡下驢第508章 驚魂第442章 妖星,血光,天殤第358章 煉蠱第138章 高陽的執着第55章 李泰的用心第267章 我不傻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217章 較量第125章 神秘刺客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240章 尋寶第276章 高陽的決意第87章 皇帝要嫁女第51章 壯心不已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564章 永不後悔第564章 永不後悔第147章 大唐義商第420章 驚豔火神第534章 蛛絲馬跡第31章 授印封官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281章 重新來過第369章 力壓羣雄第198 皇族家宴第89章 疏不間親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406章 大漠鷹揚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129章 攜手合作第221章 離間計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205章 水鬼之牢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449 章 天威惶惶,莫可觸逆第215章 暗夜花香第3章 勳門立戟第128章 情義無雙第522章 驚豔第504章 獨屬江山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225章 與虎謀皮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161章 回長安(2)第269章 人生如賭第164章 高陽,高陽第562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209章 長安貴主第5章 將門虎子第27章 擇木而棲第155章 女諸葛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446章 擂鼓,聚將!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442章 妖星,血光,天殤第211章 百騎威武第373章 最君子第224章 狡兔三窟第91章 找尋第470章 西域大計第35章 軍令如山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456章 歸家
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209章 長安貴主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329章 意外的發現第282章 高陽的婚事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33章 新官上任第212章 異鄉遇故知第102章 錦囊妙計第144章 回報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150章 不說分離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485章 狼心如鐵第315章 殺意!第7章 拳法切磋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558章 長安,長安第75章 徹夜不歸第208章 明察暗訪第329章 意外的發現第433章 舉孝出擊第388章 八方雷動(二)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296章 小試牛刀第1章 前世今生第421章 上兵伐謀第135章 一波又起第20章 同舟共濟第63章 深層的想法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334章 徹頭徹尾第104章 臉第288章 踏征程第101章 順坡下驢第508章 驚魂第442章 妖星,血光,天殤第358章 煉蠱第138章 高陽的執着第55章 李泰的用心第267章 我不傻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217章 較量第125章 神秘刺客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240章 尋寶第276章 高陽的決意第87章 皇帝要嫁女第51章 壯心不已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564章 永不後悔第564章 永不後悔第147章 大唐義商第420章 驚豔火神第534章 蛛絲馬跡第31章 授印封官第460章 驚才絕豔第281章 重新來過第369章 力壓羣雄第198 皇族家宴第89章 疏不間親第317章 千年一嘆第406章 大漠鷹揚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129章 攜手合作第221章 離間計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205章 水鬼之牢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449 章 天威惶惶,莫可觸逆第215章 暗夜花香第3章 勳門立戟第128章 情義無雙第522章 驚豔第504章 獨屬江山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225章 與虎謀皮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161章 回長安(2)第269章 人生如賭第164章 高陽,高陽第562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209章 長安貴主第5章 將門虎子第27章 擇木而棲第155章 女諸葛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446章 擂鼓,聚將!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442章 妖星,血光,天殤第211章 百騎威武第373章 最君子第224章 狡兔三窟第91章 找尋第470章 西域大計第35章 軍令如山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456章 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