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蘭州新主

數日後,一路輕兵兼道的秦慕白,率部抵達蘭州都督府境內。離蘭州州城尚有八十里之遙時,前方出現大隊人馬,旌旗張天兵戈煞雪。細眼一看,是唐軍。

原來,是代理蘭州大都督薛萬均,離大隊人馬出郭相迎的來了。

秦慕白按住兵馬掌旗上前,薛萬均等人已下了馬,與蘭州刺史肖亮等一衆官吏立於道旁拱手而拜道——

“鄯州都督薛萬均!”

“蘭州刺史肖亮!”

“涼州都督薛萬徹!”

“率蘭州都督府轄下衆將弁,恭迎秦少帥!”

衆人身後約有兩三千騎兵,一同下馬行軍禮,齊聲大諾——“恭迎少帥!”

秦慕白一時有些茫然,以往,他們都習慣稱呼自己爲“少將軍”,這個少帥的稱呼倒是新鮮。而且,自己不過是回了趟京城再返回蘭州,根本用不着出郭八十里擺開三千軍陣這樣的陣仗來相迎。

這禮數,有些過了。

“諸位太過客氣,折煞秦某了。”秦慕白連忙下馬還禮,說道,“二位將軍,肖刺史,秦某不過是蘭州都督府四品別駕,官職品銜猶在諸位之後,如此大禮相迎如何敢當?諸位若是來迎接江夏王與文成公主,那恐怕要失望了。他們的隊伍還在老遠的後面,估計現在剛剛纔從長安出發。”

薛萬均等人相視而笑,說道:“少帥,我們這麼做自然有我們的道理。放着是江夏王父女來了,我們也頂多就是在城內歡迎,用不着出郭八十里軍陣迎接。就因爲秦少帥是蘭州新主,所以我等必須這麼做。”

“哦,這話怎麼說的?”秦慕白驚訝的問道。

肖亮便帶着一名青衣官員一同走上前來。青衣官員捧出一個精緻的錦盒雙手遞給秦慕白,說道:“秦少帥,在你到達蘭州之前,朝廷派卑職快馬先行一步到達蘭州下達了聖旨,任命你爲蘭州大都督!因此,從現在起,你就是蘭州新主。”

“哦?那我爹呢?”秦慕白再度驚訝。

“少帥何不請天使宣讀聖旨?”薛萬均等人笑道。

“請!”

於是那青衣官員便宣讀了聖旨。

原來,朝廷下達誥命,任命蘭州大都督秦叔寶爲“關西道行軍大總管”兼攝“安西大都護”職事,總攝河西關隴諸道行政軍事大權,並經略西域。秦慕白到達蘭州之後,接任秦叔寶的蘭州大都督一職,管繕蘭州治下一切軍政要務,並授“關西道行軍大總管”麾下行軍長史,也就是軍師、參謀。

這個用於軍事的關西道之“道”,不同於地理行政區域劃分的“江南道”之道。前者差不多是“軍區”的意思,經常用軍區所在的地名命名,比喻“關西道”從理論上講就是指淆關以西的大片區域,這個官職就相當的大了,幾乎相當於頂起了大唐的半壁江山。狹意上講,就是指黃河以西的關隴一帶與西域。

關西道行軍大總管,就是大唐在關隴與西域所鎮一切兵馬的總司令。

另外,原蘭州大都督府治下的重要人物,各自有了新的封赦與使命。薛萬均授西海道(河西與青海湖一帶)行軍總管兼鄯州都督,主管鄯州軍政與大非川軍區軍事;薛萬徹授玉涼道(蘭州到玉門帶)行軍總管兼涼州都督,主管涼州一帶軍政並統領祁山連到玉門帶大軍區。原蘭州刺史肖亮兼任秦慕白空留出來的蘭州大都督府別駕,協助秦慕白處理大都督府治下的民生政務;即將來蘭州的蘇定方被任命爲蘭州大都督府長史,參謀大都督府軍事。

這樣一來,老帥秦叔寶升了級,成了與李勣並駕齊樞的人物,統管大唐黃河以西的半壁江山並總司十數萬兵馬;秦慕白與薛萬均等人,則成了秦叔寶麾下的軍分區司令員,同時秦慕白還兼負了蘭州的行政大權。

如此一來,秦慕白的確就是“蘭州新主”了!

接過了聖旨,秦慕白沒急着歡喜,而是問道:“朝廷任命我父爲‘安西大都護’,這是何意?”

薛萬均上前一步,答道:“高昌請降後,大帥獻捷朝廷。朝廷命大帥在高昌故地建起西、庭二州,劃州縣治軍鎮,並在庭州設立安西大都護府,統領河隴與西域軍政大權。如此一來,蘭州大都督府便隸屬於安西大都護府治下了。”

秦慕白擰了擰眉頭,說道:“設立安西大都護府?眼下這不是癡人說夢麼!剛剛經歷諸般血戰,才擊潰了吐蕃與高昌聯軍。雖是勝了,猶是慘勝。大唐在玉門關以西的力量根本還不足以設立什麼都護府來鎮轄西域,甚至可以說,大唐在那邊根本就還沒有站住腳!吐蕃是敗了,但難保會不會捲土重來。麴智盛是降了,可是高昌國除了他們麴姓一家,還有另外三家高昌王國。四國才平定了一國,而且是面服心不服,談何設立都護府?大唐在西域的勢力纔剛剛萌牙,現在其實是最敏感也最危險的時期!不過是慘勝一場就飄飄然了,真不知道朝廷上那些人怎麼想的!”

衆人見秦慕白非但無喜還有些慍怒,不禁紛紛錯諤。薛萬均左右看了一眼,輕聲道:“少帥息怒。人多耳雜,且回都督府說話如何?”

秦慕白無所謂的冷冽一笑,對那青衣使者道:“你跟你說實話,這旨意是出自誰的主意?”

“這個……卑職只是弘文館跑腿的小吏,不知詳情。”青衣官吏小心翼翼道。

秦慕白眯了一下眼睛俾睨道:“是不是長孫無忌的餿主意?”

衆人聽從秦慕白的嘴中傳出“長孫無忌”的字眼而且頗爲不屑,紛紛變色,鴉雀無聲。

青衣官員怔了一下,不吭聲。

薛萬徹沉喝一聲:“我們少帥在問你話,說!”

“是!……是司徒之意!”

秦慕白點了點頭:“果然如此。你跟我回蘭州歇息兩日,我會好生招待你的。養足了精神你回長安,便把我剛纔的話原數轉達給長孫無忌。並告訴他說,他要幹什麼,我一清二楚;你讓他放心,秦氏一族心在社稷志在疆野,沒功夫跟他瞎扯談鬥心眼!”

這下,連薛萬均都變了臉,忙道:“少帥何出此言,莫非你此次回京,與長孫無忌翻了臉?……這樣的話,還是謹慎一點的好吧——你,聽着!一句也不許傳回去!否則改天讓老子知道了,割了你的鳥頭!”

“啊!”青衣官員嚇得倒退了兩步。

“別嚇他。”秦慕白擺了下手示意薛萬均退開一步,自己上前道,“你只是個跑腿的使者,我說什麼話,你就幫我轉達。不用模糊言辭,也不得添油加醋。明白了?”

“明、明白了。”

“好了,回蘭州!”

秦慕白翻身上馬,薛萬均等人各自滿腔狐疑,也不好多問,於是紛紛上馬,匯同秦慕白所率的大軍一起,回到了蘭州。

原來的蘭州軍區的翊府親勳兵馬,已經在薛仁貴與宇文洪泰的率領之下,隨同秦叔寶遠征西域了。這一次秦慕白親自帶來的一萬精銳越騎,正好組建新的翊府親勳。於是,先行一步隨秦慕白所來的七千騎兵,便駐紮到了城內,住進了原來的翊府軍營之中。

從軍多年,秦慕白終於有了一隻真正屬於自己的親勳兵馬。他將心腹的老百騎衛士們紛紛任命爲大小將佐,輔助自己統領操練這支兵馬。自己本人,則是住進了原來父親的居所之內,取而代之,成了蘭州新主。

剛到蘭州就接到升官的聖旨,在別人看來秦慕白怎麼都該高興。可是他當衆就發了飆,讓薛萬均等人着實有些摸不着頭腦。

許多話,秦慕白也不便跟他們說,他們也不敢問。眼見少帥心情不佳火氣很盛,原本定好的揭風洗塵宴也只得罷了。

蘭州無主多日,代理大都督薛萬均多半時間都在大非川處理那邊的軍政,分身乏術。因此大都督府內積壓了許多的軍政要務有待處理。因此一連數日,秦慕白忙得焦頭爛額,在肖亮等人的協助之下總算將手頭的行政民生工作處理得差不多了。

軍事方面,大非川那邊有薛萬均統率大軍並有紅衣大炮坐鎮,安如磐石吐蕃人不敢前進一步,事情比較少;麻煩一點的是甘涼一帶的軍事換防。此事由薛萬徹負責,因軍區挪移事情繁冗,進展比較緩慢。

涼州都督薛萬徹是個打仗的好手,一干這些瑣碎的事情就嫌麻煩,一個頭兩個大,整天叫嚷忙不過來。秦慕白只得親自督促每日過問,並將大都督府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甘涼一帶。

好在薛萬徹也知道一些輕重,收到秦慕白委託李治發出的朝廷誥命後,第一時間屯兵於玉門關與陽關,並鎮戍蒲昌海,與遠在高昌的秦叔寶所部遙相呼應連成一線,讓他們不再像一隻斷線的風箏飄懸海外。

蛇不頭不行,鳥無頭不飛。

蘭州有了新主,一切漸漸歸於正常。蒲昌海大捷(蘭州人習慣稱之爲‘樓臺大捷’)之後,蘭州內部的臨戰緊張局勢也趨於緩合,原來被扣留在此的商人紛紛被放行,往來商旅終於可以流通,並比以往更加活躍了。

商人逐利,其實越是戰亂之時物價越高,越有利可圖。

經歷了一段緊張與壓抑之後,蘭州斗然爆發出可怕的活力,商旅如流民衆漏*點,比以往和平之時更有欣欣向榮之勢。

往往在經歷了戰亂之後,百姓也更加渴望和平與安寧,活下來的更加熱愛生活更有營生與向上的漏*點。

這大概是爲什麼,往往一個亂世初定的國度,總能在建國之初實現“大治”的原因——人心思定。

秦慕白回到蘭州短短十天的時間,關隴脫胎換骨,步入正軌一片繁榮。

但秦慕白知道,真正等着他辦的“大事情”,纔剛剛開始。

這一日,半月一次的大都督府重臣會議就要招開,當然是秦慕白主持。薛氏兄弟與肖亮等人都來了。

秦慕白留了個心眼觀看了門吏清點的來者名單,該來的人都來了,獨獨缺了一個人——

涼州司馬,侯君集。

那一日衆官將出郭相迎的隊伍中,也不見侯君集。

秦慕白不作聲色,按原定計劃開完了會議,商議了一些軍政要務。散會之後他將薛萬徹請留下來,問他,爲何侯君集沒來開會。

薛萬徹面露難色,搖了搖頭道:“我就知道,少帥會問起他。”

“他怎麼了?”秦慕白問道。

“哎!……”薛萬徹嘆息了一聲,說道,“他的情況,少帥可能比我們更加了解,當時少帥就在長安,不是嗎?”

“嗯,長安的事情我知道。我問的是,他來涼州之後,怎麼樣了?”秦慕白問道。

“從他到了涼州之日起,就沒穿過一日官袍,沒理過一日政事。每天摟紅買醉夜不歸宿,濫賭濫嫖聲名狼藉。”薛萬徹搖頭,嘖嘖道,“堂堂的開國元勳、沙場宿將,淪落到今日這般田地,怎能不叫人唏噓啊?”

秦慕白擰了擰眉頭,說道:“他居然會破罐子破摔?這還真是有點出乎我的意料。侯君集是與我父親同輩的軍中老宿。若當真論起資望名輩來,開國之後的侯君集,地位遠在我父親之上。他與我同出衛公門下,算來,又是我的師兄。不過,對他我不盡然瞭解,只是道聽途說了一些關於他的傳說。總而言之,他不是那種放浪形骸自報自棄的人。”

薛萬徹猶豫了一下,欲言又止。

“想說什麼,就說吧,不必隱晦。”秦慕白說道。

“嗯……”薛萬徹點了點頭,說道,“衆所皆知,侯君集是在朝廷黨爭之中落敗,受殃於太子之變才被長孫無忌藉口拿下,貶官至此的。司馬,誰不知道州城司馬、尤其是我們這種邊關的軍鎮司馬,就是個吃閒飯的官職?——侯君集,算是落馬了,今生怕是難有翻身之日。能落得一個有用之身已是慶幸。我猜,他這樣自報自棄應該是故意的,故意做給朝堂之上的長孫無忌那些人看,好讓他們放過自己不再趕盡殺絕,好留得一條性命。”

秦慕白眼前一亮,說道:“你是說,侯君集這是爲了韜光養晦?”

“難道不是嗎?”薛萬徹反問了一句,說道,“原本,像侯君集這樣的太子遺黨,是絕沒可能逃過長孫無忌的刀斧的。如今僥倖逃得一條性命,多半還是皇帝陛下念他往日功勞法外開恩。若非如此,他真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現在外貶到涼州,他哪敢再鋒芒畢露,當然只能糊塗度日混淆視聽了。若非如此,長孫無忌便認爲他仍有野心仍有威脅,如何是好?”

“言之有理。”秦慕白擰着眉頭,點了點頭,吟哦道,“可是他這樣的有用之才,每天荒廢在聲樂犬馬之中,豈非是我蘭州最大的損失?”

薛萬徹吃了一驚,“少帥莫非是……要啓用此人?”

“有何不可?”秦慕白笑道,“統兵打仗上陣殺敵,侯君集比你們兄弟二人如何?”

“衝鋒陷陣,他不如我們;運籌帷幄,我們不如他。”薛萬徹倒是答得真誠。

“那不就是了。”秦慕白笑道,“蘭州新定,正當用人之際,他這樣的大才不用,用誰?你可別忘了,不光是打仗,出身軍旅的侯君集還在長安擔任過吏部尚書,棄武從戎也幹得有聲有色。上馬治軍下馬治民,他的本事,我是肯定不及萬一的。薛將軍,你安排一下。我想私服去一趟涼州,親自去拜訪侯君集。但請不要事先驚動他。”

“呃……這不好吧?”薛萬徹說道,“少帥是上官,他是屬下,怎麼能屈尊到訪還不讓迎接?”

“無妨,就這樣安排。”秦慕白微笑道,“就當是,我去拜訪我的世叔、師兄好了。純粹私人的,拜訪。”

“好,卑職安排。”薛萬徹應了諾,仍是猶豫了一下,說道,“少帥,卑職有句多嘴的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秦慕白笑言道,“你能多嘴,說明至少你有心關心我,我當然要聽一聽了。”

薛萬徹也笑了,便說道:“卑職以爲,侯君集是因爲太子一案波及所累,被長孫無忌貶出長安的。長孫無忌視他爲眼中刺肉中釘,而若礙於皇帝情面與他往日功勞,恐怕早就除之而後快了。現在,少帥卻想要啓用侯君集,這是否……”

秦慕白笑了一笑,說道:“要是侯君集不是被長孫無忌趕出朝廷貶到涼州的,我恐怕還沒這麼有興趣用他了。”

“此話何意?”薛萬徹驚道,“難道少帥,非得跟長孫無忌背道而馳,與之爲敵?”

“非也。”秦慕白說道,“你想想,長孫無忌貶侯君集,我用侯君集……侯君集對長孫無忌恨之入骨這是一定的,是否對我感恩戴德我不希罕,但我知道,他一定會拼效死力!於公於私,侯君集都會堅定不移的和我們站在一起。如此,蘭州必多一員上將!這豈非是如虎添翼?”

“少帥英明!”薛萬徹恍然大悟,說道,“但是,因此而與長孫無忌翻臉成仇,是否划算呢?”

“早就翻了不止一次了,不怕多一回。”秦慕白嘴角一咧,冷冽的一笑,說道,“誰都可以怕長孫無忌,唯獨我,不能怕,也不會怕!”

“這……”薛萬徹既驚且疑,滿頭霧水,也不好再多問下去。

秦慕白笑而不語,心中暗道:我若是不幹一點與長孫無忌心願相悖的事情,怎麼讓皇帝看出我的堅定決心?要是因爲迫於長孫無忌的壓力就畏手畏腳,我憑什麼讓李世民,對我有信心、對蘭州有信心?

侯君集、蘇定方再加上我秦慕白,衛公一門三徒,用不了多久,就要攜手沙場了!

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334章 徹頭徹尾第267章 我不傻第193章 多情之冬第531章 截殺第337章 誓言第434章 彌天大謊第397章 春風不度,烈火如洪第358章 煉蠱第413章 聖旨降臨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141章 花前月下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10章 技驚四座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280章 破繭成蝶第71章 麻煩上身第378章 無野心,不誅心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550章 君心似鐵,父愛如山第339章 前無古人第561章 絃斷有誰聽第114章 衝突火暴第157章 賢內助第416章 奇計鋪陳第335章 廟堂高遠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130章 江夏王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25章 小小詭計第309章 長安依舊第391章 盼父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292章 逼宮第361章 與虎謀皮第562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215章 暗夜花香第233章 成人之美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428章 不見不散,莫失莫忘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26章 媚娘從商第442章 妖星,血光,天殤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381章 與刀爲伍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246章 玉井之龍第89章 疏不間親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205章 水鬼之牢第158章 戀愛假期第229章 翻臉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2章 霸王卸甲第508章 驚魂第206章 跟我走第228章 痛並快樂着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167章 朝如青絲暮成雪第300章 我不活了第480章 輕狂依舊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530章 非常手段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308章 小惡魔的怪癖第222章 魔高一丈第47章 賓至如歸第253章 故人重逢第134章 朝廷使者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454章 號令天下第282章 高陽的婚事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456章 歸家第221章 離間計第433章 舉孝出擊第46章 粉墨登場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381章 與刀爲伍第454章 號令天下第461章 不殺一人,勝似屠城第350章 天子劍第35章 收拾人心第531章 截殺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426章 懂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277章 共謀一醉第122章 勝南侯第435章 征服天堂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第481章 高原狼蹤第23章 程老妖精第11章 東閣祭酒第238章 挖牆角第385章 英雄志,梟雄膽
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334章 徹頭徹尾第267章 我不傻第193章 多情之冬第531章 截殺第337章 誓言第434章 彌天大謊第397章 春風不度,烈火如洪第358章 煉蠱第413章 聖旨降臨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141章 花前月下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10章 技驚四座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280章 破繭成蝶第71章 麻煩上身第378章 無野心,不誅心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550章 君心似鐵,父愛如山第339章 前無古人第561章 絃斷有誰聽第114章 衝突火暴第157章 賢內助第416章 奇計鋪陳第335章 廟堂高遠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130章 江夏王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25章 小小詭計第309章 長安依舊第391章 盼父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292章 逼宮第361章 與虎謀皮第562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215章 暗夜花香第233章 成人之美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428章 不見不散,莫失莫忘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26章 媚娘從商第442章 妖星,血光,天殤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381章 與刀爲伍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246章 玉井之龍第89章 疏不間親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205章 水鬼之牢第158章 戀愛假期第229章 翻臉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2章 霸王卸甲第508章 驚魂第206章 跟我走第228章 痛並快樂着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167章 朝如青絲暮成雪第300章 我不活了第480章 輕狂依舊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530章 非常手段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308章 小惡魔的怪癖第222章 魔高一丈第47章 賓至如歸第253章 故人重逢第134章 朝廷使者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454章 號令天下第282章 高陽的婚事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456章 歸家第221章 離間計第433章 舉孝出擊第46章 粉墨登場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381章 與刀爲伍第454章 號令天下第461章 不殺一人,勝似屠城第350章 天子劍第35章 收拾人心第531章 截殺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426章 懂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277章 共謀一醉第122章 勝南侯第435章 征服天堂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第481章 高原狼蹤第23章 程老妖精第11章 東閣祭酒第238章 挖牆角第385章 英雄志,梟雄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