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帝王心術

龐飛問秦慕白想知道什麼,秦慕白劈頭就問出一句——

“有吳王的確切消息嗎?”

“沒有。**()”龐飛爲難的搖頭,他的回答讓秦慕白有點失望。

秦慕白擰了擰眉頭,說道:“難道吳王,當真遇刺身亡了?”

龐飛答道:“聽聞此事後,我馬上派心腹之人秘密前往涇州案之地調查。結果,涇州官府將消息封鎖得十分嚴密。我只查知,朝廷派了褚遂良來親查此案。此外,吳王隨行有一個倖存者,那就是吳王府典軍校尉,殷揚”

“殷揚?”這個消息讓秦慕白有點意外的驚喜,他道:“我倒是跟他很熟。起初,我與他還的宇文洪泰,一同在吳王府共事,也算是兄弟一場交情不錯。那他現在人在哪裡?”

“不知道。”龐飛搖頭,“有可能仍然留在涇州,也有可能隨褚遂良回了長安。我派出的人在涇州費盡心力的打探,卻很難查出什麼有價值的消息,更無法與殷揚那幾個知悉案情的人接觸。”

秦慕白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良久後,他說道:“長安派人去了沒有?”

“去了,還沒回來。”龐飛面露難色,壓低了一點聲音道,“吳王一案案後,關西通往關內的所有通道上,都加強了警戒,嚴密盤查過往行人。尤其是蘭州大都督府治下的所有官員將軍,要去關內十分困難,要受到層層盤查,如同監管犯人一般。因此我猜測,我派往長安打探消息的人沒那麼快回來。”

“他們這是什麼意思?”秦慕白不禁有點惱火,“把我關西軍、蘭州大都督府當賊防了嗎?”

龐飛嘆息了一聲,說道:“還有一件事情我若是告訴恩師,恩師聽了肯定會更加生氣……”

“說”

“我有幾位一同出身於百騎的同僚,恩師也認識,他們分別在西疆一帶的隴州、涇州、岐州軍府效力。我們時常有信往來,交情極好。”龐飛說道,“就在吳王案後不久,他們有人密信告訴我說,朝廷已經下達了旨令,召集關中大部分軍府的府兵,前往長安加強駐防。此外……西疆一帶明增崗哨暗加盤查,隱約就有防範我們關西軍的意思”

聽到龐飛這幾句話,秦慕白的心裡都寒了半截去。

不過,龐飛也說了這一切不過是“隱約”,尚不足爲證。秦慕白一向沉得住氣並沒有作,只是淡淡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咱們人正不怕影斜,隨他們去——不過,朝廷既然做出了這樣的反應,我就更加感覺吳王的現狀恐怕不容樂觀。要麼是已經遇刺身亡了,朝廷卻嚴密封鎖消息秘而不;要麼,是朝廷上本身出了大問題,爲防止京都動亂才做出了這樣的應急反應”

“京都動亂?”龐飛眨了眨眼睛在尋思,說道,“其實謠言止於智者,只要朝廷上還有皇帝陛下這位主心骨在,就亂不了。還有,就算吳王真有了什麼意外,只要查明真相捉到兇徒給天下人一個交待,再對各方施以安撫,也不會生出什麼大的亂子。現在雖然我們還沒有長安的確切消息,但看西疆到關內一帶如此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我有一個不祥的預感……”

“莫非你以爲,皇帝出事了?”秦慕白眼中綻出一抹精光。

“正事如此”龐飛驚詫的低聲道,“除非是皇帝陛下出了什麼意外,朝廷失主,纔會顯得如此緊張紛亂”

秦慕白雙眉一擰,臉上的神色更加冷肅,點了點頭沉聲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大唐的江山,可就真要亂了”

看到秦慕白這樣的臉色,龐飛都深吸了一口涼氣——看他這情形,可不就是準備針對朝廷的這些舉動,也做出一點應急自救的“反應”了

“就如你所說,不管吳王生死如何,謠言怎麼盛傳,只要皇帝陛下仍在主持朝堂,那就有驚無險萬事無憂。”秦慕白神色嚴肅的道,“但如果皇帝陛下倒下了不理政事,那朝廷大權必定落入魏王與長孫無忌等人手中……這樣的局面,將對我們十分的不利”

龐飛的神色也緊了一緊,接話道:“再加上現在盛傳關於恩師的謠言,我很擔心朝廷上有人會因此借題揮,遲早就要對我們下手因爲,如果吳王不在了,將來的太子與皇帝必是魏王無疑。那麼,頭一個要剷除的絆腳石,就是恩師、就是我們關西軍的這些人”

“但——如果吳王沒死呢?”秦慕白反問一句。

龐飛一時愕然不知如何作答,遲疑道:“那可就是另一番局面了。但看現在這情形,吳王就算沒死,也一定是躲起來了沒在長安,或者是被綁架而失去了自由否則,長安何必如此劍拔弩張防範我關西?”

“聰明”秦慕白點頭而贊,“龐飛,你現在是越來越長勁了,分析得十分有道理。沒錯,如果吳王雖然遇伏但並未身亡,那麼,涇州那邊也就犯不着將消息封鎖得如此嚴密。從而,長安也不至於現在這一片風聲鶴唳的景象。之所以這樣,無非兩種可能。其一,吳王已死;其二,吳王就算未死,也是失蹤了就連朝廷上的人包括皇帝,也不知道吳王身在何處”

“沒錯,這樣一解釋,就合理了。”龐飛說道,“吳王要是有了什麼三長兩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恩師會做出什麼反應,於是朝廷對我關西軍嚴加防範”

秦慕白的眼睛,都眯了起來。眼縫之中,一抹殺氣隱隱溢射。

“嚴加防範?”秦慕白一字一頓的道,“我秦某人是忠心於大唐的功臣,何時就成了亂臣賊子?”

“哎……”龐飛無奈的嘆息,說道,“恩師,我關西軍上下數十萬將士,包括蘭州所有的仕民百姓,無不是忠於大唐。這些年來,我們在蘭州這裡出生入死,多少兄弟血染黃沙埋骨疆場;又有多少百姓爲了支持我軍奮戰,獻夫獻子傾盡所有?當我們歷經苦難戰勝強敵,爲大唐平定四方開疆拓土完畢之後,朝廷卻像對待賊寇一樣的防着我們……這真的是很讓人寒心哪”

秦慕白閉上眼睛長長的吁了一口氣,“算了……這就是政治”

“恩師,那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龐飛問道。

“兩件事情,我交給你去辦。”秦慕白說道,“第一,繼續派譴得力之人,前往關內調查吳王下落,打探朝廷風向;第二,張榜示民,告知蘭州大都督府治下所有軍民百姓,說我秦慕白已經征服西域凱旋歸來然後籌備,在蘭州大都府舉行慶功大會,邀請都督府轄下所有的七品以上官員,與仕紳百姓代表參加。餘下的事情,容我思量再說。”

“好,學生馬上着手去辦。”龐飛應了諾,心中雖然焦急,但既然秦慕白已經回來了那麼蘭州就有了主心骨,他這心中也算是有了底,不再那麼彷徨。他知道,秦慕白一向不喜歡張揚炫耀,這次之所以特意舉行“慶功會”,就是爲了向蘭州上下的各界人仕,表明自己對朝廷的忠心,粉碎市井間的謠言從而穩定民心軍心。

只要蘭州內部不亂,外界的事情,龐飛相信秦慕白都可以解決。

從龐飛那裡大致瞭解了一些情況並吩咐下幾項事件後,秦慕白準備離開軍營。走的時候,他特意在軍營四處看了看,感覺還不錯。自己離開蘭州多時將軍政大權交予龐飛代理,這小子看來十分努力。留在蘭州的十萬大軍有七成是新軍,經過這段時間的操練已經有了幾成火候,精氣神也十分充足,很好的繼承了關西軍的奮激情與彪勇血性。

看着眼前的大軍屯,秦慕白不自禁的暗自思忖,蘭州這裡有十萬大軍,加上後方薛仁貴與宇文洪泰正揮師而回的三十萬,蘭州不久就將擁有四十萬大軍,而且是歷經百戰的精銳之師

換個角度來想,假如自己是皇帝是朝臣,在李恪出事之後的確不可能對關西四十萬大軍視而不見。衆所皆知,近年來大唐周邊多戰事,內地兵馬多數調往邊疆戰場,現在關內空虛,所有兵馬加起來,頂多只有關西軍數量的一半

而且,除了一些皇城御衛的募兵精銳,其他的閒散府兵就算數量龐大,又怎麼能和關西軍這種經歷過血戰粹煉的虎狼之師相提並論?

假如關西真要造反,長安還真是未必就招架得住

恰是想到這裡,秦慕白眉頭一擰心中生出疑竇,暗道:以李世民的睿智,既然明知道長安與關西的兵力戰力都如此懸殊,爲何還要擺出一副“防賊”的架式來刺激我?這不是更容易傷我之心將我逼反嗎?雖然我不會天真的以爲,李世民就是個聖人絕對不會忌憚手下的臣子功高震主,但,以他一向的手腕與作風,在這時候先聲奪人的對我加官進爵的進行安撫褒獎,然後召我這個大功臣進京“勤王保駕”,纔是上上之策。

可爲什麼,皇帝在這關鍵的時候,下了這樣一着其昏無比的臭棋呢?

“這太不合理了”秦慕白的心中,斗然升起這樣的驚問,繼續尋思道,“這實在不像皇帝一貫的手腕。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我猜有兩種可能。一是李世民突然病倒甚至駕崩了,朝廷大權落在了長孫無忌與李泰等人手中。他們肯定是害怕我興師問罪爲李恪報仇的,於是先下手爲強擺下了防守陣勢嚴陣以待。照這麼一分析,李恪倒是極有可能真的已經死了,而且就是死於這二人之手;第二種可能,那就是……皇帝這是在用一種極爲危險與刻薄的方式,在試探我”

想到此處,秦慕白的心中就像一道閃電掠過,既驚且亮,眉宇一擡自語道:“如果是第一種可能,沒得說,大唐天下可就真要亂了。就算我秦某人不興兵問罪,那長孫無忌與李泰也壓不住其他各地的封疆大吏與將軍元帥們,天下必將大亂,甚至落得像隋末一樣遍地反王四處烽火。要是這樣,我反而不怕。關西四十萬虎狼之師在握,西域萬里疆土做後盾,另有漠北李勣、遼東李道宗都與我關係匪淺,誰能動我?如果是第二種可能……那麼”

“那麼李恪就沒有死”

“李世民,是在考驗我對大唐帝國的忠誠與爲人的胸襟與底線他是想要趁亂剪除一些阻力然後立李恪爲儲,並在將來讓我成爲李恪的輔弼與大唐軍界的砥柱領袖”

秦慕白閉上了痠痛的眼睛,仰起頭,深深的呼吸,喃喃自語道,“就如同歷史上的李世民對待李勣一樣。在立了李治這個懦弱的兒子當太子之後,李世民找了個莫須有的小罪名就把當時的軍界腦李勣,給貶了官罷了兵權。然後等太子上位後再給李勣官復原職委以重任,從而讓新君對李勣施以恩德,以便駕馭。同時,那也是在考驗李勣的忠誠與底線。在那緊要關口,如果蒙冤被貶的李勣沉不住氣叫屈報怨,或是做出什麼別的出格舉動,那就意味着將來新君肯定也管不住他,那李勣就是死路一條李世民必定會除之而後快,爲未來的新君剪除後患”

“這就是所謂的,天降降大任於斯人嗎?”秦慕白深深的嘆息了一聲,喃喃道,“莫非這一切,都只是帝王心術在作怪?”

(未完待續)

第350章 天子劍第515章 暗流第262章 風波驟起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99章 天堂之音第224章 狡兔三窟第53章 曲水流觴第509章 驚濤弄險第300章 我不活了第429章 商君願,梟雄志第292章 逼宮第42章 暗藏隱患第48章 再見媚娘第511章 新月女王第161章 回長安(2)第80章 四人相聚第259章 無處不長安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400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第364章 何似在人間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111章 騎虎難下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第149章 一紙休書第352章 真小人,僞君子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第493章 沒有但是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375章 老兵不死第214章 法則第64章 暗香浮動第527章 長安風聲第78章 怒不可遏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197章 極品賢內助第384章 梧桐第513章 鳳翔西野第166章 希望第406章 大漠鷹揚第338章 狼狽爲盟第148章 再見媚娘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170章 麻煩人物第565章 思念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338章 狼狽爲盟第125章 神秘刺客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296章 小試牛刀第101章 順坡下驢第432章 天驚變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267章 我不傻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343 鐵血,懷柔,推背第326章 無理可講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395章 江山如畫,傾城傾國第144章 回報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292章 逼宮第286章 皇宮之行第262章 風波驟起第160章 回長安第335章 廟堂高遠第456章 歸家第493章 沒有但是第238章 挖牆角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508章 驚魂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361章 與虎謀皮第88章 小惡魔的眼淚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第476章 大唐亮劍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259章 無處不長安第361章 與虎謀皮第154章 葬兔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338章 狼狽爲盟第492章 龍泉,殘書,烈酒第501章 涅盤第268章 高陽的決擇第447章 大反擊!十萬生靈助妖焰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123章 東宮來客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266章 情與法第402章 勳門之戟,龍顏之怒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18章 喜事盈門第27章 擇木而棲第202章 漕運碼頭
第350章 天子劍第515章 暗流第262章 風波驟起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99章 天堂之音第224章 狡兔三窟第53章 曲水流觴第509章 驚濤弄險第300章 我不活了第429章 商君願,梟雄志第292章 逼宮第42章 暗藏隱患第48章 再見媚娘第511章 新月女王第161章 回長安(2)第80章 四人相聚第259章 無處不長安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400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第364章 何似在人間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111章 騎虎難下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第149章 一紙休書第352章 真小人,僞君子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第493章 沒有但是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375章 老兵不死第214章 法則第64章 暗香浮動第527章 長安風聲第78章 怒不可遏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197章 極品賢內助第384章 梧桐第513章 鳳翔西野第166章 希望第406章 大漠鷹揚第338章 狼狽爲盟第148章 再見媚娘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170章 麻煩人物第565章 思念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338章 狼狽爲盟第125章 神秘刺客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296章 小試牛刀第101章 順坡下驢第432章 天驚變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267章 我不傻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343 鐵血,懷柔,推背第326章 無理可講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395章 江山如畫,傾城傾國第144章 回報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292章 逼宮第286章 皇宮之行第262章 風波驟起第160章 回長安第335章 廟堂高遠第456章 歸家第493章 沒有但是第238章 挖牆角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508章 驚魂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361章 與虎謀皮第88章 小惡魔的眼淚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第476章 大唐亮劍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259章 無處不長安第361章 與虎謀皮第154章 葬兔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338章 狼狽爲盟第492章 龍泉,殘書,烈酒第501章 涅盤第268章 高陽的決擇第447章 大反擊!十萬生靈助妖焰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123章 東宮來客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266章 情與法第402章 勳門之戟,龍顏之怒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18章 喜事盈門第27章 擇木而棲第202章 漕運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