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老兵不死

前段時間眼睛做了個手術,又腫又疼不能看電腦因此斷更,給大家致歉了!

翌日黎明,秦慕白從溫柔鄉的好被窩裡鑽出來,平常最愛嬌滴滴撒野的高陽公主也沒有造次,而是像個小媳婦一樣,生平頭一次親自給秦慕白打來洗臉水,並小心細緻的替他整理衣甲鎧袍。八度吧)

秦慕白一時心動,拿起珍藏在箱櫃裡的聖獸玲瓏雙翎冠戴上。高陽公主見了好不異訝,笑嘻嘻的道:“慕白,你何時喜歡擺弄這種東西了?好長的兩根孔雀尾巴吧,走起路來一搖一搖的,不過還蠻好看的,配你。”

秦慕白笑了一笑,說道:“一會兒要校場誓師點兵,我身爲領兵主帥顯眼一點也沒什麼,你沒見過吧?一般只在出征誓師的時候主將才戴這東西,上陣肯定不會戴的,都戴盔甲。”

“噢……”高陽公主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心中只想,萬千人中要顯露出主帥的特殊,是不容易,戴這樣一頂高高豎着長翎的帽子興許就是這個用意吧!

秦慕白看着鏡中的自己,其實感覺挺滑稽,這有點像戲劇中的三國呂布造型。

其實,他是無意中,想起了許久不見的陳妍。

至從妖兒去世後,秦慕白格外珍惜自己的親人朋友和紅顏知己們。現在自己要出征了,母親小妹和兄長們都在,高陽公主與武媚娘肯定也會送行,去了蘭州也能見到父親,唯獨陳妍一直杳無音信。

於是戴上她贈送的這頂雙翎冠,算是一個惦念吧!

不多時,一百名百騎衛士與蘇定方、秦通秦斌兄弟以及武媚娘都來了。秦慕白也吃過了母親準備的早餐,準備出門。

兒行千里母擔憂,臨走時,秦母免不得又要傷心落淚,並千叮萬囑的要秦慕白出征在外要保重身體,並囑託他好生照顧年邁的父親,讓他不要逞能。秦慕白勸慰了陣,總算讓母親止住了哭泣。

秦慕白對二位兄弟長,自己追隨父親遠征在外了,家中要託二位兄長好生照顧。二人打了包票應承下來,長兄秦通還說:“三弟,你就安心出門吧!到了蘭州,好生伺候父親周全。長安這裡,你不必任何擔心。這一次你大難不死,我秦家必有後福。至從那天公主殿下對我說過一句話後,我就幡然醒悟了。打從今日起,你大哥豁了這條性命,也要保全咱們老秦家的安全與榮耀。今日大哥就當着你與母親及公主諸位面前發個毒誓,你走後,若是老秦家有任何閃失,秦通自刎以謝罪!”

“大哥不必說得如此嚴重。”秦慕白笑道,“公主跟你說了什麼,讓你觸動如此?”

秦通的表情卻很嚴肅,對高陽公主正拜了一手,說道:“那一日公主殿下去闖宮要見你時,我阻止她不讓她進。她對我說,我李玲兒爲了秦三郎尚且能捨了這公主不做也不要這性命了,你這做大哥的還捨不得這百騎副使一職嗎?”

此言一出,全場寂靜,都看向了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的臉頓時紅了,有點尷尬的嘿嘿笑道:“大哥別往心裡去,我當時也就是……一時激憤,胡亂說話了。”

“不,你說得很好。”秦通說道,“既是一家人,就要牢牢抱成一團。一根筷子好折斷,一捆筷子就不那麼容易了。我這做大哥的其實應該十分慚愧,這麼多年來沒爲老秦家添光加彩也就算了,臨到危難之時首先也就只想着自己的生死榮辱與家宅妻小,畏手畏腳貪生怕死。父母賜我這堂堂一表凜凜一軀,我反倒還不如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子。哎……慚愧啊!三郎,你安心去蘭州吧!此後,老秦家就託於我與你二哥照顧了。咱倆這兩個做兄長的別的本事沒有,做個看家犬,總沒問題!”

“大哥言重了!”秦慕白拱手回禮道,“有大哥二哥在長安照顧家門,小弟也纔好安心追隨父親征戰疆場。好了,閒話休絮,我該走了。”

秦慕白最後四個字出來,秦母、霜兒還有高陽公主,眼圈都不自覺的紅了。高陽公主一把抓住秦慕白的胳膊肘兒,咬了咬嘴脣,貼到他耳邊恨恨的說道:“慕白,你聽好了。你一定要凱旋安然歸來。到時你若是少了一根毫毛,我與這肚子裡的孩子,都饒不得你!”

“什麼,你有身孕了?”秦慕白一時惶然,馬上驚喜道,“什麼時候的事情?”

周圍還有秦母及霜兒等許多人,大家都驚訝又欣喜的看着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的臉紅到了脖子根兒,低下頭來囁嚅道:“你這麼大聲幹什麼?……我也不清楚!昨天咱們不是……那樣那樣了嘛,應該能懷上吧?”

秦慕白和旁邊的人頓時都哭笑不得。秦慕白乾咳了兩聲,笑道:“好吧,我答應你,我一定一根毫毛也不少的安然歸來!”

“還有,不許在外拈花惹草!”

“說什麼呢!”秦慕白把臉一板,說道,“我是出門打仗,又不是出遊或是做官,真是的!軍營裡只有五大三粗的漢子!”

“嘻嘻!”高陽公主竊笑。

秦慕白又對蘇定方與武媚娘道:“師兄,媚娘,你們也要抓緊準備。我看朝廷那邊給文成公主籌辦嫁妝的事情進行得很,你們也別落下了。師兄,我分一半的百騎衛士給你,專門用來貼身保護江夏王父女。此外還有三千鐵騎護駕。媚娘,你準備糧草的事情可得抓緊。”

“放心。”二人一起應了諾,武媚娘說道,“這一次鄭家也是全力出動了,各州各縣的商行分號,都在緊鑼密鼓的籌措糧草。關內兩京之地能徵集的民夫都在聚集,車馬也準備得差不多了。有鄭家這個堅實的後盾,你不用擔心什麼。”

秦慕白想了一想,點點頭道:“我對他們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都不擔心。但我有一個要求,你得依了我。”

“你講。”

秦慕白說道:“到時押運糧草,你不必親自去。”

武媚孃的眼睛微微瞪大了一些閃過一些不快,擰下眉頭,說道:“到時看情況,現在我不能答應你。”

秦慕白張了下嘴準備再說什麼,一見在場人多,只得按捺了下來,點了點頭道:“也好。你自己省時度勢而行,我不勉強你——好了,就這樣,諸位,我要告辭了!”

“好走!”

“保重!”

“記得早些回來啊!”

……

跨上火雲戰馬,秦慕白將這一串叮嚀與牽掛拋在了身後,帶着五十名百騎衛士,出了長安城直奔軍營。

一萬鐵甲精銳騎兵已經集結完畢,大校場上也搭好了點將臺與祭祀臺,由監國晉王在褚遂良的協助之下主持祭禮,連房玄齡和李勣、尉遲敬德、程知節等一些文武要員也來了。

秦慕白注意看了一下,長孫無忌沒有來。

祭祀罷後,褚遂良宣份皇帝的制誥襲文,並賜予秦慕白節鋮將旗。一來是當衆明確主帥身份給予權威,二來也是鼓舞三軍士氣。

趁這空當,秦慕白低聲問身邊的晉王李治,道:“晉王,我有件小事要問你。”

“恩師請講。”李治十分客氣的道。

“那一日閣部會議進行到最緊要關頭時,房玄齡突然出現,力挺我們主站派,從而風水逆轉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我記得當時他說了一個書生在外求學的故事,來比喻蘭州的戰和。”秦慕白問道,“當時他說,他與皇帝一同聽了這個故事。我很好奇,這個故事是誰講給他們聽的?皇帝陛下的病榻之前,可是沒幾個人能進去,總不是褚遂良吧?房玄齡說,我們誰也猜不到講這個故事的人是誰。你能猜出麼?”

“我不用猜,因爲我知道呀!”李治憨厚的笑道,“是兕子啊!”

“啊,晉陽公主?”秦慕白吃驚道,“那的確是誰也猜不出!——奇了怪了,晉陽公主年紀,怎麼會講這種故事?不對,肯定是有人先說給她聽過了!”

“嘿嘿,恩師你好聰明,是有人先講了這個故事給她聽”李晉警惕的左右看了一眼,壓低聲音道,“這個人,那就更沒有人可能猜到了。絕對沒有。”

秦慕白擰了下眉頭,低聲道:“莫不是……護國天國寺的清善大師?”

“啊!”李治失聲驚叫了一聲,“恩師……你如何知道的?”

“猜的。”秦慕白笑了一笑,淡淡道。

李治十分驚訝瞪大眼睛看着秦慕白,喃喃道:“太不可思議了!你怎麼可能猜到?……那一日我與兕子閒來無聊在後花園裡逛玩,正遇到陰德妃娘娘。她便邀我二人到護國天王寺去走走,我們便去了。爾後便有了天國寺的清善大師給我們說故事聽。兕子聰明記性好又聽得認真,聽完後竟能一字不漏的複述,陰德妃與清善大師都一併稱讚。後來回來後,兕子就喜滋滋的說要回去把這個故事也說給父皇聽。我沒在意,她便去說了。事情就是這樣。”

“哦,我知道了。”秦慕白輕描淡寫的笑了一笑點點頭,心中暗道:繞了這麼大一個彎子,原來,是陰德妃在暗中助我……臨行之時,我怎麼就沒去和她道別一聲呢?

“晉王,我轉託你辦件事情成不?”秦慕白說道。

“恩師儘管吩咐。”

秦慕白笑了笑說道:“也不是什麼大事。我與清善大師素有一面薄緣,曾許諾她要給天王寺的佛像鍍金身。現在我眼看就要離開長安,這事怕耽擱了忘記,你就替我辦一下吧!要多少錢,去找武媚娘便是。”

“恩師你這麼說可就見外了。護國天王寺是皇族寺園,哪能叫你出錢呢?”李治一板一眼說道,“你放心,這事我回去就辦了。我也不動用朝廷國庫,就從我的私緍支出。我會跟清善大師說,是以恩師的名義辦的。”

“嗯,那便多謝了。”秦慕白也沒跟他計較推辭,微笑謝過。心道,如此一來,陰德妃與清善大師也當知道我對她們的謝意了……那個的兕子,滿身靈氣,當真可人。李世民說得沒錯,若是兕子生作一男兒,估計這接班人的差事多半就沒李治李泰這些人什麼事了。

祭禮及壯軍等一些儀式,進行了約有一個時辰。天色大亮吉時已到,大軍終於開拔。

秦慕白方纔騎上馬準備揮軍而走時,有一快馬驛卒從手持軍報從轅門奔入。褚遂良上前接住,頓時面露喜色,先拿與晉王李治看了,然後二人一同走到秦慕白的馬前說道:“秦將軍,大吉!大軍出征之時得遇捷報,真是上上大吉啊!”

“什麼捷報?”秦慕白問道。

“令尊大人率兩萬精騎西征,連戰十六捷已出陽關收復玉門,兵鋒直抵蒲昌海。相信我們接到這捷報的同時,他已拿下古樓蘭整好兵馬師出高昌了!”

“威武!威武!秦大帥威武!”三軍將士聽到捷報後大受振奮,高聲歡呼。

秦慕白從褚遂良那裡接過捷報看了看,心中既歡喜又擔憂。歡喜自不必說,老驥伏勵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父秦叔寶威風不減當年,連戰十六捷打出了大唐的國威,也殺出了秦家的鋒芒。擔憂的是,這遠襲千里連戰十數陣已是人困馬乏,老父比較年歲已高,身體吃得消嗎?再者,一旅騎兵孤軍深入高昌腹地,若背腹受敵如之奈何?

褚遂良心細如髮,顯然是看出了秦慕白的心思。他轉眼看了看四周大受鼓舞的士兵,低聲道:“秦將軍不必憂慮。翼國公虎威不減當年,更兼有薛仁貴、宇文洪泰爲之輔翼,料也不妨。如今陽關與玉門關已盡屬大唐蘭州都督府治下,只要後續補給與援軍及時開抵互爲犄角,便可步步爲營絕不閃失。”

“嗯。”秦慕白點了點頭,心中也有點佩服褚遂良的冷靜與睿智,對他說道,“前軍得勝當然是的消息,我只是擔心父親的身體能否吃得消。再者,蘭州都督府治下幅員遼闊戰線較長,都督府治下雖有十萬大軍,若吐蕃多番滋擾估計,蘭州兵力也會捉荊見肘。再者,我父親遠征在外蘭州無主,薛萬均雖是一員沙場宿戰,可是大局觀欠佳,調兵譴將的能力我也不太樂觀。他能否及時調動蘭州全盤的兵力合理佈防接應我父前軍,還尤未可知。”

“秦將軍所慮甚是。”褚遂良輕輕的撫了撫鬍鬚,眼睛一亮,說道,“既然將軍有此憂慮,何不想個辦法?”

“言之有理!”秦慕白被一語點醒,看到站在一旁的晉王,下了馬來對他道,“晉王,我要拜託你一件重要軍國大事!”

“請假。”李治正色道。

秦慕白拱了下手,說道:“臣下有請晉王回朝之後下道赦令,八百里加急送往蘭州都督府,令代理大都督薛萬徹調撥兵馬駐守陽關、玉門關及蒲昌海,原有的鄯城、涼州及崑崙山隘兵哨可暫時減薄兵力。也就是說,讓他放棄原有軍鎮據點擴大蘭州防線,以陽關、玉門關、蒲昌海及原有的大非川軍事重地爲主。”

李治眨了眨眼睛表情有點茫然,急問身邊褚遂良:“褚中書,你聽清楚記完全了麼?”

“臣下已然聽清楚、記明白。”褚遂良面帶微笑拱手應道。

秦慕白心中苦笑:這個李治,的確是木訥了一點!

“那好,恩師放心。小王回朝之後立刻着褚中書擬旨,八百里加急送往蘭州,讓薛萬徹立刻執行不得有誤!”李治正式道。

“多謝晉王!”秦慕白輕吁了一口氣,抱拳謝過再上了馬,麾旌西指,大軍開拔。

李治與褚遂良等文武官將站在點將臺上,目送大軍遙遙而去。

李治問身邊的褚遂良,輕聲道:“褚中書,方纔這道旨意,是否要通過我父皇首肯或是經由我舅夫大人定奪呢?”

褚遂良輕擰了一下眉頭,說道:“晉王殿下,請恕臣下說句違逆的話。你既是監國皇子,此等小事能拿主意的,就自己拿了吧!皇上與司徒那處你須得尊重,但也不必時時事事去煩他們。否則,他們何必要讓你來監國呢?”

“也是、也是……”李治有些尷尬和慚愧的笑了一笑,說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件事情……本王,就做主啦!”

“殿下英明。”褚遂良拱了下手,卻是暗自搖頭苦笑。

秦慕白率領大軍,一路前行已走了三四天。這一日夜晚大軍方纔紮下營盤準備暫歇,前方來一斥候快馬,手執前方軍情快報直奔中軍說要換馬。

秦慕白問那斥候是何軍情,可是前方秦大都督的軍報?那斥候是蘭州軍校自然認得秦慕白,忙答說是,更把軍報拿與秦慕白看了。

這一軍報,秦慕白是看得心驚肉跳!

原來,秦叔寶率領兩萬精銳騎兵大軍西征連戰十六捷後,兵鋒直抵樓蘭古國。在這裡,遭遇了吐蕃與高昌聯軍的強烈抵抗。一場慘烈的大戰拉開帷幕。先鋒薛仁貴僅率三千鐵甲殺入了兩萬餘聯軍叢中,苦戰兩個多時辰,三千先鋒幾乎折損殆盡只餘百餘近衛。薛仁貴依舊仍頑強作戰,憑藉蓋世武勇在敵軍叢中殺了數個來回,力斬敵方大將十數員,令敵軍上下將士心驚膽裂無人敢纓其鋒芒。正當薛仁貴一身血袍戰馬都斃於陣中之時,老帥秦慕白親率生力大軍殺到,一鼓作氣將敵兵聯軍擊潰,追殺六十餘里斬敵首四千餘!

此一戰,薛仁貴憑三千疲憊之卒力抗敵軍兩萬餘衆,苦戰了兩個多時辰,給秦叔寶主力大軍爭取到了極佳的休整時間。戰後總計,大唐損兵約四千,敵方聯軍傷亡過半近萬餘,折損大將十餘員,高昌國更是折了主帥與一名王子。

經此一戰,吐蕃在高昌及河隴一帶的兵力部署徹底土崩瓦解;高昌國元氣大傷,高昌王麴文泰驚聞噩耗一病不起,令其子麴智盛監國掌權。麴智盛恐懼秦叔寶的兵威,又兼吐蕃人倉皇敗走失了強援,於是親赴唐軍營中向秦叔寶俯首認敗。

秦叔寶大軍離高昌國尚有數百里之遙,高昌已平!

隨捷報一同送往長安的,還有高昌王麴文泰的請降書,以及獻上的戶口本籍牛羊雜冊等物,以示高昌從此歸附大唐。

……

秦慕白看完這些東西,將它們輕輕放好,輕擰眉頭長吁了一口氣,暗道:父親威武!仁貴威武!樓蘭一戰,高昌大局已定。沒能親自參與這場戰爭,沒能目睹當時的慘烈與壯烈景象,真是我人生一大憾事……

大唐秦瓊,老兵不死!

第540章 歸途第408章 大唐王師第248章 託孤第427章 錦囊妙計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526章 物歸原主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7章 拳法切磋第49章 李恪的請求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202章 漕運碼頭第417章 會戰晴羅原第397章 春風不度,烈火如洪第438章 退無可退第560章 生是唐人,死是唐鬼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165章 爲你畫眉第155章 女諸葛第524章 彷徨第349章 妖星跋扈第307章 駙馬難當第13章 門庭若市第165章 爲你畫眉第332章 一力壓百巧第277章 共謀一醉第101章 順坡下驢第230章 明修棧道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325章 妖孽紅杏第414章 “爲國爭光”第396章 血火天山,白袍無雙第228章 痛並快樂着第47章 賓至如歸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229章 翻臉第399章 爲騅子死,爲萬人屠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65章 喜羊羊與灰太郎第61章 小惡魔截道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438章 退無可退第95章 絕地反擊第482章 恐狼之慌第88章 小惡魔的眼淚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139章 王爺的請柬第96章 連環計第393章 關西鐵軍第566章 一起私奔第104章 臉第309章 長安依舊第493章 沒有但是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377章 誰,願死於無名?!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391章 盼父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186章 長安再聚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397章 春風不度,烈火如洪第234章 齊王李佑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10章 技驚四座第18章 喜事盈門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28章 萬里挑一第407章 神將鋒芒第349章 妖星跋扈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74章 私奔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232章 天網恢恢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507章 遍插茱萸少一人第25章 小小詭計第516章 神蹟第34章 先入爲主第303章 天雷待發第161章 回長安(2)第227章 一樓棲雙鳳第446章 擂鼓,聚將!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434章 彌天大謊第321章 事有蹊蹺?第147章 大唐義商第300章 我不活了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110章 能者多勞第65章 喜羊羊與灰太郎第467章 瘋狂的狼第487章 滴血狼牙第290章 初來乍到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130章 江夏王第331章 鄭家赴宴
第540章 歸途第408章 大唐王師第248章 託孤第427章 錦囊妙計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526章 物歸原主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7章 拳法切磋第49章 李恪的請求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202章 漕運碼頭第417章 會戰晴羅原第397章 春風不度,烈火如洪第438章 退無可退第560章 生是唐人,死是唐鬼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165章 爲你畫眉第155章 女諸葛第524章 彷徨第349章 妖星跋扈第307章 駙馬難當第13章 門庭若市第165章 爲你畫眉第332章 一力壓百巧第277章 共謀一醉第101章 順坡下驢第230章 明修棧道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325章 妖孽紅杏第414章 “爲國爭光”第396章 血火天山,白袍無雙第228章 痛並快樂着第47章 賓至如歸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229章 翻臉第399章 爲騅子死,爲萬人屠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65章 喜羊羊與灰太郎第61章 小惡魔截道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438章 退無可退第95章 絕地反擊第482章 恐狼之慌第88章 小惡魔的眼淚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139章 王爺的請柬第96章 連環計第393章 關西鐵軍第566章 一起私奔第104章 臉第309章 長安依舊第493章 沒有但是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377章 誰,願死於無名?!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391章 盼父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186章 長安再聚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397章 春風不度,烈火如洪第234章 齊王李佑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10章 技驚四座第18章 喜事盈門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28章 萬里挑一第407章 神將鋒芒第349章 妖星跋扈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74章 私奔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232章 天網恢恢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507章 遍插茱萸少一人第25章 小小詭計第516章 神蹟第34章 先入爲主第303章 天雷待發第161章 回長安(2)第227章 一樓棲雙鳳第446章 擂鼓,聚將!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434章 彌天大謊第321章 事有蹊蹺?第147章 大唐義商第300章 我不活了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110章 能者多勞第65章 喜羊羊與灰太郎第467章 瘋狂的狼第487章 滴血狼牙第290章 初來乍到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130章 江夏王第331章 鄭家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