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吳王回京

幾乎是在秦慕白接到聖旨的同時,長安城東三裡外的官道轉角處,風塵樸樸奔來的數十騎勒馬停住了。

爲首一名白馬華裘腰束玉帶的男子,將縛在頭上的綿繡披風頭蓋掀開,露出金燦燦的三樑進賢冠和一張英武剛毅的臉龐。

“長安!”

兩個字意味深長的從他口中吐出,隨即臉上綻放出飽含眷戀又帶一絲莫名憂傷的微笑。

“吳王殿下,我們終於到了!”一騎從他旁邊緩步上前幾步,聲音略顯蒼桑並透出疲憊與嘶啞,說道,“從接到聖旨那一日算起,十二天,我們行程五千餘里。真可謂歸心似箭、披星戴月啊!”

爲首男子,正是吳王李恪。與之敘話的則是吳王傅,權萬紀。

“父皇急召我回京,調我前往蘭州監軍。”李恪轉過頭來,以往只是單純英俊的五官,因爲脣邊多了一圈黑短的鬍鬚,加之這幾年的歷練與蒼桑,平添了許多內斂穩重與成年男子的獨特魅力,他說道,“軍情如火,我不得不加緊趕路。只是辛苦了老師一路與我餐風宿露。待回京之後老師先請好生安歇數日,休要累壞了身體。”

“有勞殿下掛懷,臣下這把老骨頭暫時還經得起這區區旅途波奔。”權萬紀面露欣慰的笑容,拱手拜了一拜說道,“此時正當午時,想必皇帝陛下應該仍在武德殿御書房中批閱奏摺。殿下可儘快進宮面聖,臣下與殷將軍等人先回王府,靜候殿下佳音。”

恪應了一聲,正待勒馬而走,突然又停住了,聲音低下來一些與權萬紀說道,“老師,學生有一事與您相商。”

“殿下請講。”

“這一次我回京之後,想辦一件私事。”李恪說到這裡,輕擰了一下眉頭稍作停頓,然後眉眼一展微然一笑,說道,“我要立妃。”

“這是好事啊!”權萬紀欣然笑了,說道,“吳王妃仙去已久,殿下身邊一直缺乏賢內良助。此前臣等也多次規勸殿下早早立妃以正後闈,今次回了京恰好可以請得皇帝陛下與淑妃娘娘做主,爲殿下選立王妃。”

“不必選了,我心中已有最佳人選。”李恪說道,“就是不知道,父皇與母妃是否會同意?”

權萬紀怔了一怔,恍然道,“殿下所言,莫非是……秦家之女?”

“不錯,正是霜兒!”

“這!……”權萬紀一時啞然,眉頭也皺了起來。

“老師,有何不妥嗎?”李恪耐心的問道。

“殿下,臣下知你與秦姑娘青梅竹馬情深意重,早有婚嫁之意。奈何這麼多年來因爲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如今王妃仙逝霜兒未嫁,以秦家如今的名望地位,霜兒姑娘雖是庶女卻也坐得穩這吳王妃之位,想必陛下與娘娘也不會反對;秦家如今有殿下摯友秦慕白做主,更是無人提出異議。凡此種種,看起來現在提出婚事並無不妥,但實際上……”權萬紀欲言又止。

“老師有話,不妨直言。”李恪問道。

“殿下應該多加考慮纔是。”權萬紀壓低了一些聲音,但很嚴肅的說道,“陛下突然急召殿下回宮前往蘭州監軍,這一舉動着實透着詭異,而且相當的驚人。不難想像,朝上大臣都會心中臆想,陛下是否要借蘭州戰事而確定儲君之位?——衆所皆知,蘭州主帥是秦慕白,殿下與之早早便是摯交好友。如今又要提出迎娶他親妹子,這一舉動,難道不會引人懷疑嗎?”

“懷疑什麼?”李恪嘴角輕揚無所謂的笑了一笑,“懷疑我李恪要聯合秦家圖謀不軌嗎?還是懷疑我李恪這個落水之人好不容易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便要緊緊抱住不肯鬆手?”

權萬紀擰着眉頭,眼神嚴峻的點了點頭,“話粗理不糙,正是此意。”

“唉!……”李恪長吁一口氣,臉色舒展面露微笑,說道,“老師,世人都道王侯好,可是誰又知道王侯的悲哀?身在帝王家,本就難覓真情。我與霜兒自幼結識兩小無猜……如果我李恪今生還能體會什麼是真正的愛情,那肯定只能跟霜兒。我知道,此時此刻我提出迎娶霜兒,會引來許多的風言風語和猜忌懷疑。但我李恪行得正走得直,不怕這些。父皇派我去蘭州監軍,我便去監軍。除此之外我什麼也不多想,什麼出格的事情也不去做;而迎娶霜兒,是我多年夙願,與任何事情都不搭界。以前秦家沒落的時候我是這個態度;如今秦家興旺了,我依舊是這個態度。將來不管再發生任何事情,我仍然是這個態度。霜兒等了我這麼多年,我不能再辜負她——別人要如何猜測,都隨他去!”

說罷,李恪手中的馬鞭突然脆響一聲,揚塵疾馳而去。

“哎……”權萬紀看着一串煙塵中漸漸消散的李恪身影,嘆息一聲悠然道,“經歷了這麼多的磨勵,殿下成熟了,睿智了,穩重了,但依舊是那個用情至深,卻又情無歸處的可憐兒男。也罷,也罷,與其畏畏縮縮藏頭露尾,不如坦坦蕩蕩大氣磊落一點。話說回來,以吳王與秦慕白的交情,他並不需要用聯姻的方式來鞏固他與秦家的關係。反正現在,連皇帝陛下都公然的宣佈讓吳王與秦家聯盟了,再加上一個聯姻,又有何妨?——是到了真刀明槍上陣博殺的時候了!”

“權長史,是否現在進長安?”吳王府典軍校尉,殷揚拍馬上前來問道。

“走,跟上吳王殿下,進城!”

半個時辰之後,李恪來到武德殿御書房門外,求見聖駕。

李世民正在批閱奏摺,聽聞吳王求見,當即喜出望外的放下了筆來,“恪兒這麼快就從幽州趕回來了?——快叫他進來見朕!”

李恪快步而入,當堂就雙膝跪倒在地,“兒臣拜見父皇!”

“三郎!”李世民起身下了御陛走上前來,彎腰下身握住李恪的雙臂,“回來了!回來了!”

“是,兒臣回來了!”李恪擡起頭,眼圈通紅聲音哽塞,“父皇,一向安好?”

“好,朕很好。”李世民上下仔細打量李恪,頗爲動情的點頭道,“三郎離京多時,出使高麗鎮邊守疆,辛苦了。朕看你都瘦了許多,也黑了。朕的聖旨發出不到二十天你就從幽州趕了回來,定然辛苦——來,你快起來!”

“謝父皇!”李恪起了身,轉過頭,不輕意的揮了一下袖子抹去了眼瞼的淚花。

李世民哈哈的笑,重重的拍了幾下李恪的肩膀,“沒出息,哭什麼!”

“兒臣……見了父皇,高興!”李恪轉過臉來,雙眼泛紅有點尷尬的笑道。

“回來了就好。”李世民輕嘆了一聲,悠然道,“關山萬里骨肉分離,朕,也想你啊!”

“父皇,皇兒無是不刻,不在思念父皇與母妃,還有長安故土!”說着,李恪無法自抑的潸然淚下。

幾年了,也只有此刻、在自己的父親面前,李恪能夠如此不顧形象的、像個孩子似的肆意淚流。輾轉他國顛沛流離,冷月邊關思鄉情懷,全都淋漓盡致的揮灑了出來。

看到一向剛毅堅強又平添了成熟穩重的兒子,在自己面前兩次流淚,李世民也有些觸動肝腸差一點流出眼淚來,他走到李恪側身連連拍他肩膀,“好了,好了,三郎不必如此。”

“是,父皇……”李恪再度揮袖抹淚,強力的壓制自己的情緒。

背對着李恪,李世民深深的呼吸,抑止到了眼眶邊的淚水。

“三郎,此番朕調你回京,一則是因爲朕與你母妃都對你十分思念;二則,也是因爲國事。”李世民平緩了情緒之後,說道,“大唐已經正式與吐蕃宣戰,朕奮起四十萬大軍,征討高原。此一役,只許勝不許敗。箇中利害,想必你是清楚。”

“皇兒明白。”李恪拱手拜言。

世民點了點頭,“這一場重大國戰,朕本當掛帥親征,但又抽不開身。因此派你代替朕,前往蘭州督軍。主帥是秦慕白,你擔任行軍長史。”

“皇兒遵旨。”

李世民停頓了半分,說道:“此一役,比之當年北伐突厥,無論是用兵規模與獲勝難度,都過之而無不及。朕,也幾乎是將整個大唐的氣數命脈,都押注在這一戰了。因此朕希望你到了蘭州之後,要時刻保持冷靜,着眼大局。凡一戰之得失不必你計較,你要着眼看重的,是整個大唐王朝的國運與我華夏種族的未來。”

聽到這一番話,李恪不由得心中一緊,忙拱手道,“皇兒定當夙興夜寐不敢絲毫放鬆,會盡職盡責的履行好行軍長史一職,不令父皇失望!”

聽到李恪的答覆,李世民表情未變,眼神之中卻平添一絲柔和與欣慰的神采,輕輕的點了點頭。他暗忖道:這些年來恪兒的轉變很大,沒有了以往的鋒芒畢露與驕奢放縱,而是一直嚴於律己韜光養晦,各方面的行爲與表現都當得起朕賜他的一個‘恪’字——恪守己德,恪守本份。但知子莫若父,他再如何低調韜晦,朕也知道他文武雙修能成大器。經歷了這麼多的磨勵與苦難,朕也是時候給他一個機會了;同時,這也是給朕自己一個機會。方纔朕用言語激他,故意將話說得很深,將責任、壓力與前途都說得很大,他既未惶恐不安也未激動萬分忘乎所以,只是着眼於行軍長史——這很好!踏踏實實不忘本分,這就是朕想要的!

“看你風塵樸樸滿面倦容,定是累壞了。”李世民拍了拍李恪的背脊,溫言道,“先行回府好生歇息幾日,再行前往蘭州赴任吧!對了,稍後你可以去含冰殿拜望你母妃。想必此刻,她定是倚門而盼望穿秋水啊!”

“是,父皇。”李恪拱手應了諾,猶豫了一下,方纔說道,“其實這次回來,兒臣還有一件私事,想要請父皇與母妃做主。”

“嗯,說來聽聽。”李世民面帶微笑問道。

“兒臣……想要立妃。”

“可以。”李世民不假思索的說道,“這件事情朕與你母妃說起過不止一次了,早就有心替你擇選良偶立爲王妃。但你遠離京城,因此一直未能如願。今日難得你主動提及,那朕就趁你人在長安,抓緊替你辦了。”

“謝父皇!”李恪欣喜的拜了下來。

“起來起來,父子之間何須如此多禮?”李世民呵呵的笑,說道,“兒子娶媳,做父親的高興還來不及!——朕即刻就下旨,令宗正寺在長安的勳略望族之中替你挑選賢德兼備之女,立爲王妃!”

“父皇容稟……其實兒臣,已有心儀的人選想要娶爲正室王妃。只是不知,父皇是否同意。”李恪小心翼翼的問道。

“哦?恪兒已有心儀之人?只要門當戶對品行德淑,那也便行。”李世民笑容可掬的道,“說來聽聽,是誰家的女兒?”

“是……秦家的女兒。”李恪小心答道。

“哪個秦家?”李世民一時沒反應過來。

“就是已故翼國公秦叔寶之女,秦霜兒。”李恪答道。

“哦?”李世民頗感意外的皺了一下眉頭,然後背剪起手踱起了步子,沉默不言心中思忖。

李恪的心絃繃得緊緊的,大氣都不敢出。

半晌後李世民才道:“這個秦霜兒,朕倒是見過幾次。她好像是庶出之女,但她母親已被扶正了,因爲秦家父子功勳卓著,朕還曾經賜封其母爲二品夫人。如此說來勳烈秦家,倒是與我李氏皇族門當戶對。不過,這個秦霜兒年齡應該不小了吧,德性如何?”

“回父皇,其實兒臣早已與霜兒情投意合私定終身。霜兒苦苦等候兒臣都已經好幾年了。如今她正當雙十妙齡,容貌嬌好儀態得體,正與皇兒般配。”李恪一聽李世民這話,好像有希望,心中頓時有點激動急忙答道,“皇兒自幼便與她相識,彼此十分了解。兒臣深知她善良溫婉孝順真誠,又對皇兒情深意濃,因此……”

李世民不露聲色的微然笑了一笑,“你,真的想清楚了?”

李恪不由得心中一彈,咬了咬牙,跪倒下來拜言道:“求父皇成全!”

“要朕成全你這棕婚事,並不難。”李世民走上御陛坐下來,意味深長欲言又止的拖長了聲調說道,“但是……”

李恪擡起頭來,瞪大眼睛豎起耳朵,滿心忐忑的等候下文。

李世民笑了一笑,拿起筆竿作勢要批處奏摺,隨口道,“但是,還得你母妃和秦家的人同意啊!”

“謝父皇!!!”李恪頓時驚喜萬分,連連磕頭。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世民呵呵的笑,“朕這一關,你算是過了。好哪,去找你母妃商量吧!”

“謝父皇!兒臣告退,這就去含冰殿肯求母妃!”李恪起了身來,激動的拜道。

“去吧!”李世民擺了擺手,臉上一直帶着微笑。

出了御書房,李恪心花怒放身輕如燕,感覺眼前一片明媚燦爛,旅途的勞累一掃而空,急忙就去大明宮含冰殿,拜見他母親楊淑妃了。

李世民卻在御案邊握筆而笑無心看什麼奏摺了,於是索性放下筆,自語道:“傻小子,雖然是心急毛躁了一點,卻不失磊落大氣,有幾分你老子當年的氣度!”G!~!

第164章 高陽,高陽第93章 皇帝出招第96章 連環計第118章 約法三章第95章 絕地反擊第50章 兄弟聚首第8章 吳王李恪第88章 小惡魔的眼淚第558章 長安,長安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543章 棋局,棋子第284章 帝王與軍神第164章 高陽,高陽第397章 春風不度,烈火如洪第230章 明修棧道第91章 找尋第564章 永不後悔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563章 說好的一生一世第411章 爲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387章 八方雷動(一)第46章 粉墨登場第210章 強龍VS地頭蛇第481章 高原狼蹤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269章 人生如賭第465章 自掘墳墓第227章 一樓棲雙鳳第365章 無把握的戰爭第76章 受人之託第320章 不忍觸碰第414章 “爲國爭光”第108章 抽絲剝繭第44章 魏王李泰第214章 法則第258章 二女同臺第466章 狼性乍現第556章 逍遙行第10章 技驚四座第134章 朝廷使者第527章 長安風聲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402章 勳門之戟,龍顏之怒第21章 瓦崗舊友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408章 大唐王師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322章 失而復得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96章 連環計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304章 扼其喉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168章 權宜之計第348章 龍蛇出山,風雨欲來第347章 引蛇出洞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69章 後宮探病第151章 羨煞旁人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99章 天堂之音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104章 臉第438章 退無可退第38章 如父如師第403章 陰謀如鬼,陽謀如洪第241章 大出意料第92章 殃及池魚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196章 老虎不發威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102章 錦囊妙計第515章 暗流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206章 跟我走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251章 誤打誤撞第318章 蘭州鴻第104章 臉第334章 徹頭徹尾第449 章 天威惶惶,莫可觸逆第358章 煉蠱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259章 無處不長安第276章 高陽的決意第199章 盛世長安第9章 御駕親臨第207章 蛛絲馬跡第383章 瓊樓玉宇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260章 齊王有請
第164章 高陽,高陽第93章 皇帝出招第96章 連環計第118章 約法三章第95章 絕地反擊第50章 兄弟聚首第8章 吳王李恪第88章 小惡魔的眼淚第558章 長安,長安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543章 棋局,棋子第284章 帝王與軍神第164章 高陽,高陽第397章 春風不度,烈火如洪第230章 明修棧道第91章 找尋第564章 永不後悔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563章 說好的一生一世第411章 爲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387章 八方雷動(一)第46章 粉墨登場第210章 強龍VS地頭蛇第481章 高原狼蹤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269章 人生如賭第465章 自掘墳墓第227章 一樓棲雙鳳第365章 無把握的戰爭第76章 受人之託第320章 不忍觸碰第414章 “爲國爭光”第108章 抽絲剝繭第44章 魏王李泰第214章 法則第258章 二女同臺第466章 狼性乍現第556章 逍遙行第10章 技驚四座第134章 朝廷使者第527章 長安風聲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402章 勳門之戟,龍顏之怒第21章 瓦崗舊友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408章 大唐王師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322章 失而復得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96章 連環計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304章 扼其喉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168章 權宜之計第348章 龍蛇出山,風雨欲來第347章 引蛇出洞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69章 後宮探病第151章 羨煞旁人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99章 天堂之音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104章 臉第438章 退無可退第38章 如父如師第403章 陰謀如鬼,陽謀如洪第241章 大出意料第92章 殃及池魚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196章 老虎不發威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102章 錦囊妙計第515章 暗流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206章 跟我走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251章 誤打誤撞第318章 蘭州鴻第104章 臉第334章 徹頭徹尾第449 章 天威惶惶,莫可觸逆第358章 煉蠱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259章 無處不長安第276章 高陽的決意第199章 盛世長安第9章 御駕親臨第207章 蛛絲馬跡第383章 瓊樓玉宇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260章 齊王有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