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雄徵萬里

蘭州大校場,鐵蹄飛揚黃沙滾滾,旌旗招展雄風威壯。

休養了幾個月並且得到了新鮮血液補充的關西軍,精神飽滿士氣高漲,正在進行野戰操練。

今天是休戰之後的第一次校場演武閱陣,秦慕白與李道宗,以及關西軍中除蘇定方以外的三庭柱,八軍臺全部到場,乃至刺史肖亮與大都督府治下的五品以官佐一應出席觀摩。也吸引了一些百姓爬到遠遠的山巒之遠眺軍威,百里之內人聲鼎沸。

聲勢不凡,盛況空前。

歇戰多日的蘭州,不僅僅是從戰亂之中恢復了元氣,軍民之間感情更深凝聚力也更強。蘭州百姓皆以關西軍爲自豪,誰家兒郎若能參軍入伍,便是舉家的光榮。

塞外民風本就彪悍,經過平滅吐蕃一役,蘭州尚武之焰空間高熾,軍人在這裡享有得天獨厚的地位與尊榮。過往商旅更是將這裡當作樂土與港灣,不僅僅是因爲蘭州的商業再度恢復了生機,更主要的是因爲沒有肖小敢在蘭州放肆作亂。

短短不過半年時間,戰亂後的蘭州以驚人的速度安撫了民生、恢復了生機。過往的商旅們都說,雖然蘭州這裡沒有長安的奢華與繁榮,但這裡的寧靜與安全,卻是最能滋養財富帶來商機的。商人們,都十分樂意前往蘭州這個絲路中轉站來經商,在這裡,他們能得到最好的保護與最多的便利。於是,也就給蘭州大都督府,帶來了滾滾的商業稅收。

也正是因爲如此,儘管現在蘭州對比戰前增兵十餘萬,但又能自給自足不需要巴盼着朝廷供給軍需了。除此之外,還頗有盈餘。秦慕白下令,讓刺史府將大部分的稅賦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第一要務就是要保證烈士家庭的及時撫卹,然後就是加速修復,因爲戰亂而損壞的商肆旅驛與農田水利建設。

這樣既撫慰了民心,又恢復了生產。

如今的蘭州,軍民一心生機勃勃,城市日漸繁榮,軍隊日漸威壯,形成了一個極佳的良性循環。

秦慕白在蘭州的人望聲威,更是達到了巔峰極致。在關西軍中,秦少帥幾乎已經成了“神砥”的代名詞。只要他振臂一揮,千萬人赴湯蹈火再所不辭;在民間,秦叔寶的‘戰神祠’祠堂已是隨處可見;而在戰神祠的旁邊,必有一處“少帥祠”的生祠——蘭州百姓,都把秦慕白當作神一樣的貢奉了。

而秦慕白自己,也把蘭州當作了第二個故鄉。今生今世,恐怕是再也難以割捨與蘭州之間的這份特殊情感。

關西軍原有老兵十四萬左右,平蕃一戰時新募六萬新兵,現在也操練得差不多了。最近,朝廷又撥來了十萬生力大軍,其中有七成是昔日噶爾欽陵的麾下親勳,崑崙鐵騎。

三十萬大軍,兵強馬壯,士氣高漲。

秦慕白從中擇優挑選了二十萬人馬,以備西征。然後將這二十萬人分爲戰時八部——前後左右軍,左右虞候軍,以及中軍與翊府,每部各由一軍臺統領。而薛仁貴、宇文洪泰與龐飛,則是元帥麾下的三員直嫡大將,負責平日的操練管理和後勤物資的分撥。

休養生息後的關西軍,機制以往日更加健全與完備,就如同一個人由生猛的青少年長到了穩重壯年,更顯得成熟與老道。

生於戎武用兵半生的李道宗說,現在的關西軍,才稱得是真正的“百鍊成剛”、“虎狼之師”。這支軍隊,是大唐至開國以來極爲少見的——集成熟、穩定、剽勇與團結爲一身的軍隊。

要得到李道宗這樣的評價,可不容易。當年,他可是與皇帝李世民一同並肩奮戰過的一代名帥。李道宗說出這樣的話,那就意味着秦慕白手下帶出的這支關關西,已經能夠比肩當年李世民與李靖手下的軍隊。

閱兵進行得正火熱,都督府的小吏來報,說有來自邏些城的吳王信,直送秦少帥。

秦慕白拆開來看,若大的一張白紙,面只寫了幾個張牙舞爪的大字——“給我弄兩包茶葉來”!

旁邊李道宗和薛仁貴等人也看見了,紛紛大笑,說吳王這是怎麼了,就兩包茶葉,至於專程派人跑一趟送信幾千裡嗎?還把字寫得橫七豎八的十足誇張。

秦慕白笑而不語,他幾乎已經想到李恪在高原的抓狂情景了。

李恪何許人?風流皇子也!

至從來了蘭州,拘於身份他就沒開過葷;後來隨軍就不用說了,只能眼巴巴的饞着秦慕白每天摟着雪蓮睡大覺;現在在高原……天可憐見,那地方只有徒手解宰羊的吐蕃威武妹,哪來千嬌百媚的美嬌娘?

秦慕白收起信也不聲張。閱兵罷了叫來龐飛,吩咐他說去給吳王找一些好的“嬌嫩”茶葉,專程派人送去邏些。

龐飛跟隨了秦慕白這麼久,最是機靈又懂事,都不用秦慕白將話挑破,他晚就變戲法兒似的帶了幾個女人到館驛。秦慕白吃完飯出去蹓躂順便進去瞅了一眼,找來的幾個妹妹還真不錯,自己都有興趣調戲一下。於是吩咐龐飛趕緊安排人給李恪送去。

辦完事情,龐飛就對秦慕白笑道,“恩師,你與吳王真是默契。”

“呵,他就這麼點花花腸子,我哪能不知道?”秦慕白也笑道,“不過他這封來信也向我吐露了另外一個信息。”

“就這短短一句話,還另有玄機?”

慕白輕嘆了一聲,說道,“吳王,在邏些城待得有些不耐煩了。”

“他想回京城?”

“可不是。”秦慕白笑了一笑,說道,“但他對誰都不敢說,更不敢報怨,就連給我寫信都不敢明說,於是信的那幾字寫得張牙舞抓,顯然就是在發泄心中的鬱氣。”

“那倒也是。畢竟,吳王至幼習慣了錦衣玉石的生活,到了邏些城,飲食不習慣連呼吸都不順暢,那地方沒人喜歡久留。”龐飛道。

秦慕白麪帶微笑輕輕的搖了搖頭,說道:“如果僅僅是這些原因,吳王當初何苦隨軍前去?這一點皮肉之苦他肯定是受得住的。他只是心裡着急了,呵呵!”

“着急什麼?”

“着急有人近水樓臺先得月唄!”秦慕白笑道。

龐飛頓時醒神,急忙點點頭道,“學生明白了……學生問得太多了,恩師恕罪!”

“沒關係。”秦慕白大度的笑了一笑,說道,“其實此刻吳王的心情誰都能猜得到。雖然他一直都矢口否認對太子之位沒興趣,但那隻能自欺欺人。現在他遠在邏些,魏王每日常伴皇帝陛下。據說,監國晉王已經久疏朝堂不爲重視,那麼,魏王入主東宮的機會將會大增。吳王,他能不着急嗎?這時候還不急,那就真是虛僞了。”

“其實,對我們這些將軍們來說,吳王當太子自然是有莫大的好處。但是,我們又不能左右朝廷的想法。就算是想幫忙,也幫不吳王什麼啊!”龐飛面露難色的說道。

秦慕白微然一笑,說道:“我始終都是那一個說法,不爭,即是大爭。以前如此,現在仍是如此。現在表面看來是到了寸土必爭的關鍵時刻;但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沉住氣。所以我勸吳王,繼續乖乖的呆在邏些,不要多想,也什麼多餘的事情也不必幹。這時候如果有任何異動,那就是受人以柄不打自招。其實,我們越是遠離長安手握權柄,反而越是安全,手中也越有勝算;反之,如果這時候朝廷招我與吳王回京,反而是大不妙的事情。所以,我必須儘快動身,遠征西域。”

龐飛臉色微變,低聲道,“恩師你說是……朝廷有可能在這時候招你回京,就爲了削你兵權、剪除吳王羽翼?”

秦慕白擡了擡眉梢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道:“朝廷,遠比戰場要兇險得多。戰場的刀槍箭矢,都是眼睛看得到的;朝廷的陰謀與陷阱,往往構成無法偵知的步步殺機,有時候就連刀架在了脖子也沒回過神來。不是我信不過朝廷,我只是去做我該做的事情。原本我就是安西大都護,這時候舉兵去西域,並無不妥。”

“學生明白了!”龐飛眼睛一亮,低聲竊語道,“原來吳王這封信,也是在催恩師早早起兵離開蘭州,就爲了保存實力!他可能也是預料到了朝廷會有可能在這時候削你兵權,就算不是特意針對你,也是爲了將一切主動權握之在手,從而就可以不受你這個封疆大吏的影響!——那也就是說,朝廷極有可能快要立定儲君了!吳王現在十分擔憂在這關鍵的時候,失去你這個最大的靠山!他這封信,就是提醒你來的!”

秦慕白微微一笑拍了拍龐飛的肩膀,“有長勁!”

龐飛忙拱手拜道:“是恩師點化得好!——恩師與吳王,真是默契啊!一封短信外人皆是看不出端倪,你們二人之間卻像是推心置肺暢談了一番!”

秦慕白笑了一笑,說道:“其實吳王不是這麼沉不住氣的。希望他接到我送過去的幾個美女之後,會心中釋然一點。順便你讓隨行之人告訴吳王,說我已經舉兵去西域了,他自然就放心了。”

“是,學生照辦!”

“另外,我走之後由你來留守蘭州。戰爭結束之後我回歸本職,江夏王這個代理大都督就已賦閒,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回長安。”秦慕白說道,“蘭州是我們的大本營,不容有失。交給任何外人我都不放心,你留在這裡好好經營,不可出錯。”

“是!學生誓不辱命!”龐飛鄭重應諾,又道,“恩師準備什麼時候動身?”

“後天。”

“這麼快?今天剛剛纔閱兵,後天就走?”

秦慕白仰頭看了看天色,長吁一口氣說道:“龐飛,別看現在一切平靜,平蕃大捷之後也多是喜事。但你看這天,眼看即是烏雲蓋頂風雨欲來。我早走一天,手中就多一分主動權。”

“那恩師就儘快動身!學生回去之後馬打點後勤物資,以備後天出征!”

“嗯,去辦!”

回到家裡,秦慕白將後天出征的事情,告訴了家人。

家裡頓時就炸開了鍋,高陽公主急道,剛剛打完吐蕃還沒歇息幾個月,又要走?你不是還派人去接母親和霜兒了嗎?她們還沒過來,你卻又要走!

血蓮摸着大肚子,沉默不語。一向不干預秦慕白正事的陳妍也提醒說,我們幾個要生孩子的時候你都不在身邊。現在眼看血蓮要臨盆了,你卻要走,能稍晚幾天嗎?

秦慕白說,不能。

衆女也就不多說了,高陽公主咬着銀牙跑回房間,一頓粉拳恨恨的砸在被子。

秦慕白沒有費脣舌去勸說誰或是安慰誰,因爲他知道,這些事情陳妍肯定會去替他辦妥。身邊的這幾個女子,也都是通情達理之人。就算高陽公主平常有點小脾氣喜歡胡鬧,但到了關鍵的時候也是從來不會拖後腿或是感情用事。

遠走西域,迢迢萬里,再相見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秦慕白也很捨不得家人,尤其是幾個年幼的孩子。

一家人在一起依依不捨的度過了兩天時間,秦慕白準時動身,掛帥出征。

二十萬關西軍,遠涉西域,雄徵萬里。

網站地圖:??????????

第102章 錦囊妙計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234章 齊王李佑第415章 兵不厭詐第85章 皇宮急召第1章 前世今生第329章 意外的發現第179章 跳槽計劃第475章 十三字遺言第346章 玲兒不死,慕白休亡第106章 天災人禍第332章 一力壓百巧第434章 彌天大謊第15章 牆裡鞦韆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267章 我不傻第521章 藍圖末筆第318章 蘭州鴻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262章 風波驟起第341章 白衣勝雪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73章 臭丫頭第241章 大出意料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413章 聖旨降臨第98章 引以爲戒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71章 麻煩上身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287章 新的挑戰第56章 大唐鋼琴師第506章 似曾相識第389章 八方雷動(四)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13章 門庭若市第506章 似曾相識第487章 滴血狼牙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394章 挑燈把酒,共赴黃泉第482章 恐狼之慌第250章 大腕駕到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38章 如父如師第386章 五百火神第384章 梧桐第217章 較量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416章 奇計鋪陳第260章 齊王有請第249章 皇帝的賞賜第8章 吳王李恪第533章 風雲動第28章 萬里挑一第498章 瘋狂血戰第501章 涅盤第22章 校場比槍第179章 跳槽計劃第278章 領悟第496章 生死決戰第395章 江山如畫,傾城傾國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313章 門庭若市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116章 女劍客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第98章 引以爲戒第51章 壯心不已第33章 新官上任第124章 大開殺戒第297章 此消彼長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43章 長孫無忌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13章 門庭若市第106章 天災人禍第336章 襄陽過新年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404章 獨行萬里,鷹擊長空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508章 驚魂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84章 稀客臨門第61章 小惡魔截道第120章 龍門薛仁貴第496章 生死決戰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16章 一紙婚約第524章 彷徨第267章 我不傻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204章 階之下囚
第102章 錦囊妙計第375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234章 齊王李佑第415章 兵不厭詐第85章 皇宮急召第1章 前世今生第329章 意外的發現第179章 跳槽計劃第475章 十三字遺言第346章 玲兒不死,慕白休亡第106章 天災人禍第332章 一力壓百巧第434章 彌天大謊第15章 牆裡鞦韆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267章 我不傻第521章 藍圖末筆第318章 蘭州鴻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262章 風波驟起第341章 白衣勝雪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73章 臭丫頭第241章 大出意料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413章 聖旨降臨第98章 引以爲戒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71章 麻煩上身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287章 新的挑戰第56章 大唐鋼琴師第506章 似曾相識第389章 八方雷動(四)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13章 門庭若市第506章 似曾相識第487章 滴血狼牙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394章 挑燈把酒,共赴黃泉第482章 恐狼之慌第250章 大腕駕到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38章 如父如師第386章 五百火神第384章 梧桐第217章 較量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416章 奇計鋪陳第260章 齊王有請第249章 皇帝的賞賜第8章 吳王李恪第533章 風雲動第28章 萬里挑一第498章 瘋狂血戰第501章 涅盤第22章 校場比槍第179章 跳槽計劃第278章 領悟第496章 生死決戰第395章 江山如畫,傾城傾國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313章 門庭若市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116章 女劍客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第98章 引以爲戒第51章 壯心不已第33章 新官上任第124章 大開殺戒第297章 此消彼長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43章 長孫無忌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273章 兵發鄧州第13章 門庭若市第106章 天災人禍第336章 襄陽過新年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404章 獨行萬里,鷹擊長空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508章 驚魂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84章 稀客臨門第61章 小惡魔截道第120章 龍門薛仁貴第496章 生死決戰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16章 一紙婚約第524章 彷徨第267章 我不傻第264章 千鈞一髮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204章 階之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