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萬里挑一

。cOm

秦家的新年過得很熱鬧很溫馨。長子秦通和次子秦斌,都帶着妻兒回家一起過了年。一家子其樂融融。

秦叔寶淡出朝堂多年了,很少與誰有什麼走動,過年期間來串門拜年的人很少,也就只有程知節等寥寥幾個。貞觀時官場風氣廉潔,官員之間的走親訪友,也很少奉送什麼貴重禮品。像程知節這樣的大人物來拜年,也就是送了一包從普州帶來的土特產,然後秦家置酒相待。

除了享受親情,秦慕白比所有人都要忙,因爲正月十五的皇帝選兵日已經越來越近了,他要抓緊時間練好武藝。因此,哪怕是大年三十或是新春初一,他也要練上好幾個時辰,不敢怠慢。

看到他如此用功,秦叔寶和程知節自然是滿意,就連秦通和秦斌這兩個兄長,也對秦慕白徹底刮目相看讚口不絕了。

秦家,整體來說家庭還是很和睦很溫馨的,嫡庶之間也沒什麼大的隔閡。兩個哥哥都在朝堂上混了幾年了,一個從文一個從武,他們的經驗和見識對秦慕白來說大有裨益。過年一段時間的相處,秦慕白和兩個兄長之間的感情也有所增進,三兄弟經常湊在一起品酒敘話,無所不談。

眼看着元宵節一天天臨近,秦慕白的心中的忐忑一絲絲增加。倒不是因爲皇帝選兵引起的緊張,而是大神棍袁天罡預言的秦叔寶的壽命……這些日子以來,秦慕白時時留意秦叔寶的一舉一動,發現他非但沒有任何油盡燈枯壽元將盡的徵兆,反而越活越精神,身體越來越好。有一次,秦叔寶喝了一點小酒興致起來,還讓秦慕白三兄弟合戰他一人,居然力戰不輸!

一家人歎爲觀止,個個心中暗暗歡喜。

正月十四日晚,秦叔寶將秦慕白叫到房中,問話。

“三郎,明天就是皇帝選兵日了,我看你的武藝,應該是差不多了。不出意外的話,年輕一輩的人當中勝過你的應該少。”秦叔寶說道,“不過,李恪那邊,你準備怎麼跟他說?就算離開吳王府去皇帝身邊當差是名正言順,你也不要得罪他的好。畢竟,他對我們秦家也只有好意,沒有惡意。”

“爹,這件事情,其實早就解決了……”秦慕白便將年前那天,他和李恪談話的事情跟秦叔寶說了。當然,其中省略了有關四妹霜兒的事情。

“李恪,真是聰明人,他這一點簡直像極了皇帝陛下!”秦叔寶聽完後,嘖嘖的搖頭讚歎。

“怎麼說?”秦慕白問道。

秦叔寶撫着長髯,悠然說道:“三郎啊,你雖然聰明但畢竟還年輕,仕途經驗短淺。有些事情當你身在局中的時候,你是看不明白的。或許爲父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父了,但你難道沒有感覺到,李恪這是在欲擒故縱麼?”

“有麼?”秦慕白微然一怔,問道。

秦叔寶微自笑了一笑,說道:“但凡上位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御下之術。皇帝如此,皇帝的兒子李恪,也是如此。不約而同的是,他們都用上了最強有力的武器——感情!”

“爹,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秦慕白微皺了一下眉頭,說道,“你的意思是說,李恪聽說了我要去參加選兵的事情後,知道留不住我,所以做個順水人情表示樂意送我走,讓我在感情上虧欠他,是麼?”

“是啊,這與皇帝處理武媚娘一事,何等的相似?”秦叔寶微笑道,“不過,也唯有雄才大略心胸如海的上位者,纔有可能使用這樣的御下之術。當年陛下還是秦王時,他手下的臣將包括爲父在內,誰不是對他感恩戴德死心報效呢?原因就是,皇帝陛下最善長在感情上征服屬下,‘拘其身不如誅其心’,這是何等高妙的手段啊!”

“父親說得是。”秦慕白輕嘆一聲,說道,“現在,孩兒就有點虧欠了李恪的感覺。他舉我入仕,給我說媒,又承諾給我加官,平常又對我禮遇有佳待我如兄弟,從不把我當屬下或是奴僕。現在,我卻要跳槽離開他去攀高枝,從感情上講,我的確是欠了他的。”

“大丈夫知恩圖報,以後有機會你還恩就是了。”秦叔寶說道,“成大事者,不拘泥於小節,尤其是這種小恩小惠兒女心思。李恪對你做下這麼多恩情,一個重要的原因還不是因爲四丫兒?所以,他也是有所圖的,你也沒必要背上什麼情感上的包袱。明天,你輕裝上坦然的去參加皇帝選兵吧——必須奪魁,否則你不用回家了!”

“是,父親!”

貞觀十一年春,正月十五,晴,微風。

關內的早春,仍如同冬天一般的寒冷徹骨。皇城的朱牆綠瓦上仍有沒解凍的冰溜子。陽光照射之下,五顏六色的光芒折射開來,一串串細密的水珠緩緩流下,在下方的雪地裡濺起小坑,匯成細縷的水流。

第一次進皇城,秦慕白大飽了一回眼福,大唐的宮殿羣氣魄之恢弘,遠比上輩子見過的什麼滿清紫金城要強大十倍不止了。

皇帝選兵的地點,設在皇城太極宮北面,一個名聲赫赫的地方——玄武門,左監門衛大校場上。此時,已是人滿爲患,數以千計的御林軍,嚴格控制着現場秩序,有着近萬人的場地當中,秩序一派井然絲毫不見雜亂。

在去年的時候,李世民對大唐的軍制進行了一次對大唐來說有“劃時代”意義的改革。即,實行了帝都和皇城禁衛軍南北衙建制。

其實說白了,就是將兵權更多的集中在了皇帝和朝廷的手中。

北衙,就是皇宮御林軍的統稱。親自導演了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比誰都深刻理解皇宮禁衛軍的厲害之處。以往,大唐皇宮的禁衛軍如同其他府兵一樣,實行的是上番制,經常更換不同的將領和府兵來輪流值守。現在則是固定了下來,防衛皇城的御林軍,基本上全是在仕族子弟當中挑選,其中的將領也相對固定,由皇帝親自指派心腹將軍來統領。

而南衙,則是各路府兵上番到帝都的兵馬統稱,包括戍衛在皇城十餘里開外的野戰軍,和把守長安九門的兵馬。

這一次,李世民再度對軍制進行創造性的改革——創建一支隸屬於皇帝親勳、不屬於大唐十二衛六率任何建制、只聽命於皇帝一人的御前精衛部隊,號稱:百騎!

實際上,百騎就是皇帝的私人護衛,擁有獨特的身份和地位。由於是新鮮事物,所有人感興趣之餘,也都紛紛躍躍欲試,想要進入這樣一支新軍,去皇帝身邊當差。能在皇帝眼前頻頻出現,覲升的機會遠比在任何軍隊當中苦熬都要大得多,這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皇帝挑選百騎的標準,相當之苛刻,擺出來的五大條件,最先就讓大多數人望洋興嘆只能卻步不前。

第一條,前來參選百騎者,首先必須是大唐的仕族門閥子弟,軍武世家的子弟優先,年齡在十八到四十歲之間。平民出身的不要,哪怕你本人現在是軍隊的軍官。大唐就是重視門閥出身,這沒辦法。

第二條,參選者的嫡親當中,必須有一人是現任的七品以上京城職事官,或者本人是七品以上京城職事官。也就是說,要想參選百騎,還得有人做擔保,有點像現在申請貸款的抵押。

第三條,品行檢點,而且參選者自己和嫡親當中無任何犯案紀錄。皇帝的身邊可不能有作奸犯科男,否則皇帝肯定不放心自己後宮的那些妃嬪兒女和財產安全。這條似乎容易理解。

第四條,外貌出衆。大唐一向注重儀容,女人長得好自然不用說,男人如果高大威猛也是件無形的資本。這次選兵明文列出了外貌標準:首先,身高六尺(一米八)以上,身體挺拔五官勻稱。如果是駝背彎腿、殘疾缺陷或是嘴歪眼斜的歪瓜裂棗,哪怕你是宰相或大將軍的兒子也最好別來,一棍子打出去可不好看。

第五條,能文。身爲仕家子弟,如果是個文盲可就說不過去了。據說,皇帝會在最後親自考驗每個入選者的文化程度。如果敢循私作弊結果肯定很慘。

這大概是天底下最難的選兵了。好在秦慕白都能符合這五條標準。

第一天,在大多數人看來最難的第一道“政審”與“體檢”,他算是輕鬆的過了。光是這一輪,就淘汰了數以千計的人,望而卻步不敢來參選的,就更加不計其數了。

然後皇帝就放出話來了,此次挑選百騎,他會在最後親自把關。兵丁的人數,嚴格控制在六百人。另外最受衆人矚目的,是這支百騎的高級軍官,一共四人。以“百騎使”爲長,官職正五品上,和州刺史、十二衛翊府中郎將平級,相當於正團級幹部。而且,百騎使的待遇,比這些普通的正五品官員都要高;百騎使以下有三名“百騎副使”做副手,官職從五品下;接下來,是六名旅帥和十二名隊正。

這所有的二十二名武官,都要在這一次的選兵當中確定人選。而且,參選軍官的人,條件更加苛刻——參選百騎使和副使的,必須是三品以上朝廷大員或是目前關內勳門望族的子侄。其他的各級軍官,也必須是有京官大員作爲後盾支持。

說白了,就是百騎的軍官,只要李世民自己身邊信得過的大臣的子侄。那些遠任州官或是將軍的子侄,就不要幻想了。而且,參選軍官的人,也要像其他的普通參選者一樣,先要進行初審,沒有特權。

一天的遴選下來,近萬人被淘汰,剩下不到三千人。明天,這些人就要進行武課比試,從中挑選六百名軍士和二十二名武官。

敢前來參選的,本身就不是乏乏之輩了,就是那些被苛刻條件淘汰的人當中,就不乏軍隊中的高官級軍官。誰要是能在入選百騎,堪稱“千里挑一”。如果能在最後脫穎而出成爲軍官,無疑便是萬里挑一。

而秦叔寶對秦慕白的唯一要求,就是奪魁——成爲唯一的百騎使!

第一天參選後,秦慕白看到萬人的隊伍,無數的青年才俊,一時間感覺壓力頗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看來必須得盡力而爲了!

從第二天開始,便是正式的武課考驗,並實行“將兵分試”。也就是說,有資格參贊軍官的,與普通的兵丁分離開來在另外的場地進行淘汰賽。

武課考驗其中包括:翹關、射箭和馬戰。

翹關即是舉重。靈魂穿越的秦慕白,本身就相當於有兩個人的力量,力大無窮,這一關輕鬆闖過。在挺舉大石鎖時簡直不費吹灰之力,比那些牛高馬大的巨漢還要輕鬆,引起了若大的一片喧譁。

箭藝測試就更不用說了。不管是定點的“步射”、“長垛”遠射還是頗有難度的騎射,秦慕白都以第一的成績昂然出線!

兩輪測試後,秦慕白的成績獨佔鰲頭,煞是引人注目。

第三輪的馬戰測試,則是相對複雜一點。參試者策馬奔入木偶叢中,必須在疾奔的馬上刺中木偶身上放置的小木塊。誰刺中得更多,用的時間更少,也沒有失誤的撞倒木偶,誰就優勝。這一關,秦慕白的測試成績照樣優秀。在所有參選者當中極爲引人注目。

第二天的資格淘汰賽結束。參選軍官的淘汰了一大半,只剩不到四十人。而六百名軍士已經確定下來,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接下來,便是最爲引人注目的軍官選拔——將由皇帝親自出題來考驗!

秦慕白已然入圍最後的軍官選拔賽,按理說應該非常高興,可心中隱約有一團陰影揮之不去,讓他難以高興起來。

因爲今天便是正月十六了。待到夜半子時,便是大神棍袁天罡給秦叔寶算定的壽終之時。

秦慕白回到家,看到父親與平常沒有任何兩樣,而且聽說了他在校場的表現後頗爲高興,晚上還多飲了一些酒。

晚上,秦慕白藉故跑到父親房裡,纏着他東聊西扯,秦叔寶攆都攆不出去。直到熬過了子時,秦叔寶都已經睡着了,秦慕白方纔略略放心的退出來。

“居然沒事兒!”

在房外聽着父親均勻的鼾聲直到天邊泛白,秦慕白方纔真正的吁了一口氣,心中暗道:難道是我的穿越帶來了蝴蝶效應,改變了冥冥之中的一些定數,讓父親的壽命都延長了?

.com??,!

第134章 朝廷使者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461章 不殺一人,勝似屠城第22章 校場比槍第241章 大出意料第25章 小小詭計第8章 吳王李恪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236章 坐地分贓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81章 田園野遊第34章 先入爲主第32章 大唐皇宮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100章 新的去處第490章 不死不滅第245章 受命於天第57章 妖精闖宮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509章 驚濤弄險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362章 狐狸尾巴第201章 再會,長安第384章 梧桐第16章 一紙婚約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73章 臭丫頭第381章 與刀爲伍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461章 不殺一人,勝似屠城第326章 無理可講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292章 逼宮第251章 誤打誤撞第301章 用兵之時第91章 找尋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143章 做客第501章 涅盤第120章 龍門薛仁貴第346章 玲兒不死,慕白休亡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第24章 真的戰神第116章 女劍客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308章 小惡魔的怪癖第15章 牆裡鞦韆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209章 長安貴主第130章 江夏王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401章 昏明難定,孰妖孰神第486章 梟雄歸來第310章 突發事件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368章 峰迴路轉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220章 轅門立威第276章 高陽的決意第148章 再見媚娘第486章 梟雄歸來第465章 自掘墳墓第426章 懂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456章 歸家第182章 玉帳經第253章 故人重逢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461章 不殺一人,勝似屠城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337章 誓言第140章 四有新人第381章 與刀爲伍第194章 不忍離去第150章 不說分離第369章 力壓羣雄第159章 溫柔一刀第21章 瓦崗舊友第531章 截殺第47章 賓至如歸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414章 “爲國爭光”第292章 逼宮第480章 輕狂依舊第27章 擇木而棲第564章 永不後悔第213章 設計定謀
第134章 朝廷使者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360章 赤子之心第461章 不殺一人,勝似屠城第22章 校場比槍第241章 大出意料第25章 小小詭計第8章 吳王李恪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236章 坐地分贓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81章 田園野遊第34章 先入爲主第32章 大唐皇宮第136章 一物降一物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100章 新的去處第490章 不死不滅第245章 受命於天第57章 妖精闖宮第491章 義薄雲天,鐵心鐵血第509章 驚濤弄險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362章 狐狸尾巴第201章 再會,長安第384章 梧桐第16章 一紙婚約第546章 帝王心術第73章 臭丫頭第381章 與刀爲伍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461章 不殺一人,勝似屠城第326章 無理可講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292章 逼宮第251章 誤打誤撞第301章 用兵之時第91章 找尋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143章 做客第501章 涅盤第120章 龍門薛仁貴第346章 玲兒不死,慕白休亡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第24章 真的戰神第116章 女劍客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308章 小惡魔的怪癖第15章 牆裡鞦韆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209章 長安貴主第130章 江夏王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401章 昏明難定,孰妖孰神第486章 梟雄歸來第310章 突發事件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368章 峰迴路轉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220章 轅門立威第276章 高陽的決意第148章 再見媚娘第486章 梟雄歸來第465章 自掘墳墓第426章 懂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456章 歸家第182章 玉帳經第253章 故人重逢第272章 千里贈刀第461章 不殺一人,勝似屠城第366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上)第337章 誓言第140章 四有新人第381章 與刀爲伍第194章 不忍離去第150章 不說分離第369章 力壓羣雄第159章 溫柔一刀第21章 瓦崗舊友第531章 截殺第47章 賓至如歸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414章 “爲國爭光”第292章 逼宮第480章 輕狂依舊第27章 擇木而棲第564章 永不後悔第213章 設計定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