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自掘墳墓

長安帝都,皇城之內。

正月初二,正是皇族家宴的日子。大清早,大明宮後宮的蓬萊殿裡就熱鬧上了,諸王公主與妃嬪國戚絡繹到場,向皇帝李世民拜年。長孫無忌這位權重位高的國舅自然也將到場,令人矚目的是,他居然是與魏王李泰並駕而行一同到達的。

此外,後宮四妃九嬪等人一應到場,一年到頭難得公然露一次面的韋貴妃、燕賢妃、陰德妃、楊淑妃分座次而排定。不過,四妃一同亮相,還不如一個新人奪目,那就是近來最爲李世民所寵愛的九嬪之一,徐惠。據說這個小女子,聰慧過人博學多才,過目不忘出口成章,於詩賦書法有極高造詣。性格上又是溫婉淑良雍榮大度,還頗有政見並能勸諫皇帝,大有長孫皇后當年的風範。起初她只是個才人,因深得李世民歡心與之相見恨晚,很快提升爲婕妤,後又升充容,現在已是僅次於四妃的九嬪之一。

不管立後,還是立儲,非但是皇帝的家事,也是國家之大事。古來中華至有皇帝開始,歷來是“母以子貴,子以母貴”,長孫皇后故後李世民一直沒有再立皇后,諸臣猜測,他是不想因爲立後而影響立儲。

許多人暗暗揣摩,至從長孫皇后故去之後,後宮一直無主。地位僅次於皇后的韋貴妃從未得到授權接替長孫皇后來統領後宮。雖然‘城南韋杜去天五尺’,韋家是長安的顯赫大家族之一,但韋家卻沒有出過一兩個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來執掌大旗,杜家還曾出過一個杜如晦呢!再加上韋貴妃色衰而愛馳,近年來已不受李世民寵愛,她生的兒子也比較平庸沒一個入了李世民的法眼,根本不在立儲的考慮範圍之內。因此人們猜測,將來韋貴妃被扶正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燕賢妃就更不用說了,早已失寵,有傳聞李世民還有意將她降爲嬪,而立徐惠爲賢妃,因此本就孃家乏人的燕賢妃一直如履薄冰,更沒了立後的可能。

剩下的兩位皇妃,陰德妃與楊淑妃。

這幾年來,一向低調隱忍的陰德妃似乎一直都處於風口浪尖,可惜全是“負面新聞”。女兒鬧婚,兒子反叛,她現在還能存於後宮,簡直已是一個奇蹟。毫無疑問,這位身世可悽的傾國名媛如今僅僅擁有的,可能就是皇帝對她的寬容不棄、世人對他的憐憫尊敬,以及青燈古佛。

剩下楊淑妃,也就是吳王李恪的,母親。她是前隋末代皇帝楊廣的親生女兒。至從被李世民納爲妃子後,雖然因爲進門較晚在四妃之中僅排末尾,但卻是後宮之中最受尊敬的女人之一。就連當初長孫皇后在世之日,也與其姐妹相稱同輦出入,幾乎平起平坐。不過,楊淑妃這個亡國公主,顯然是沒有什麼政治野心,這麼多年來從未聽說她張揚跋扈或是過問國事。她的低調與沉默,比之陰德妃過之而無不及。若非她有個耀眼的兒子時常出沒於政治與朝堂,她幾乎都要被人所淡忘了。

由此看來,四妃要被立後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人們不由得將眼光轉投到最近風頭勁盛的徐惠身上,料想,要是她能給皇帝生個龍子,還真不排除她後來居上被立爲皇后的可能。但是,皇帝已經有幾個兒子成年,正爲爭儲奪嫡打得頭破血流。就算將來徐惠能生個皇子,一旦皇帝殯天,這一對根基淺薄的孤兒寡母還能存活嘛?

這也就難怪,李世民爲什麼一直沒有重新立後了。說得好聽是懷念長孫皇后,實際上,是他也決斷不了。這皇后,沒法兒立。沒有皇后,後宮就亂,這又毫無疑問的。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李世民,是當真頭疼。

大唐周邊烽煙繚繞戰火紛飛,朝堂之上黨閥爭奪冷槍暗箭,就連後宮之中,也是雲波詭譎暗流洶涌。

平靜了十餘年的大唐,迎來了多事之秋。

今日皇族家宴,曾經老死不相往來的長孫無忌與魏王李泰,如今卻是談笑生歡共進共出。許多人看在眼裡,悟在心頭,心想這同病相憐的兩個人肯定是要媾和結盟了。現在軍方實力極大膨脹,連長孫無忌的風頭都被壓了下去。曾經李承乾還在東宮的時候,李世民可是想過要改立李泰爲嗣的,之所以沒有決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長孫無忌不同意。

現在倒好,這舅甥倆變臉比翻書還快,居然就聯盟了。但,李泰已經有些失寵,長孫無忌也不如當初那樣權傾朝野。他們這種隨時可能破裂的臨時聯盟,能夠打動皇帝的心嗎?

李承乾倒臺後,似乎已經明朗的朝堂格局,現在又歸於一片混沌。誰會是東宮太子,誰在將來領袖朝班,沒人知道。

看着宴會上貌似融洽推杯換盞的“家人”們,李世民笑在臉上,苦在心頭。在他看來,這些人兩塊臉上掛着的哪裡是微笑,分明是陰陽二謀;嘴裡吃嚼着的哪裡是酒肉珍饈,分明就是權勢與利益。

可他也無法指責這些人,因爲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人活在這利益場上,便如逆水行舟,身不由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陰德妃那樣心靜如水無慾無求的。

想及此處,李世民舉杯,對陰德妃道:“愛妃,朕敬你一杯。”

“臣妾敬謝陛下。”陰德妃起身舉杯而飲,喝完了坐下,依舊風清雲淡。

李世民暗暗嘆息一聲,心中憋悶。

近日來,邊關連送軍情奏報,亦喜亦憂。北方草原那邊,李勣報捷,詳細敘說了薛仁貴率關西一旅殘兵,愕爾渾何一戰大破夷男的戰事。如今,李勣統率大唐王師匯同草原九姓鐵勒聯軍,征伐薛延陀連連得勝,破敵擒酋只在朝夕。

李世民已經在着手準備料理草原的善後之事,同時也開始關注薛仁貴這個曾經籍籍無名的關西軍將領。聽說他一反常規臨機決斷,一路北上破關斬將轉戰千里穿越大漠,最終將那支西征軍的實力保存了下來,大破薛延陀後還從回紇那裡借了幾萬兵馬回援關西收復失地,草原諸部對他敬畏如神……凡此種種,皆是名將奇才所爲。

這是好消息。壞消息是鄯州李道宗上奏,幻月谷大捷後不久,陽關失守薛萬徹戰死殉國,秦慕白已經親率人馬去救應了。

李世民清楚,陽關丟在幻月谷大捷之後,其實並不打緊。主戰場仍是大非川,只要那邊的局面沒有失控,就算玉門關與陽關一同淪陷,那一方的吐蕃人也主宰不了勝負了。更何況還有秦慕白親自領兵去救,定能扭轉局勢力保無虞。

讓李世民心頭壓抑的是,薛萬徹之死。曾經他就親口說過,如今(李靖退隱後)本朝名將無外乎三人,李勣,李道宗與薛萬徹。而薛萬徹作戰,‘不是大勝就是大敗’。如今果應此言,他失關戰死。

薛萬徹,可是李世民的妹夫。現在,薛萬徹的妻子、高祖李淵的女兒丹陽公主,可就剛好位列席間,正在笑吟吟的與衆人把盞進酒,她還不知道薛萬徹戰死的消息。

“罷了,還是等幾天春節過了,薛萬徹的靈柩送到長安了,朕再告訴她吧!”李世民如此暗忖。

在這皇宮禁內,就算是家宴,也是等級分明規矩森嚴,氣氛不可能有多熱烈,頂多算是平和。王公貴戚們依次來與李世民恭賀新春,私下裡更是忙着彼此推杯換盞交流感情,與其說是家宴,不如說是一輪政治資本交流會。

心頭有事,李世民有點高興不起來。喝了幾杯酒,寡然無味。正準備更衣離席出去透個氣,他的近侍宦宦輕手輕腳的走到他身邊,耳語道:“陛下,弘文館留守褚遂良說前線送來緊急軍報,因此求見陛下。”

李世民心裡突了一突,心想若非是重大軍情,褚遂良不會在這種時候,把軍報送到了後宮來。於是他不動聲色的起了身往外走,暗中囑咐近侍,叫褚遂良到大明宮紫宸殿御書房見駕。

稍後不久,李世民到了紫宸殿,褚遂良已經等在御書房門外了。剛一見面,褚遂良就低聲驚道:“陛下,西疆有變、十萬火急!”

李世民心裡一堵,“西疆?不是關西、不是漠北也不是劍南?”

“洮州!!”

“進御書房!”

君臣二人快步而入,褚遂良送上軍報,李世民火急拆開坐下來看。剛一坐下,突然又站了起來。

褚遂良緊張的看着皇帝,君臣二人的臉色都變了。

“這……怎麼可能?”李世民的臉色,驚怒交加,“噶爾欽陵怎麼打到了洮州?”

“微臣也不得而知!可是,這分明就是擺在眼前的事實!”褚遂良急道,“洮州城破,治下洮陽、臨潭二縣被血洗屠城,軍民共計一萬三千餘人,無一倖存,城池也被焚燒!事發之後,劍南道行軍總管尉遲敬德火速率軍去救,但撲了個空。噶爾欽陵率軍撤走,轉撲河州。尉遲敬德率軍追擊,並號令臨近軍府兵馬嚴加防範禦敵,以防噶爾欽陵轉襲關中!”

“糊塗!”李世民突然大喝一聲,“尉遲敬德怎麼如此糊塗!”

“怎麼了,陛下?”褚遂良驚訝道。

“他被噶爾欽陵,牽着鼻子走了!”李世民雙眉立豎,沉聲道,“噶爾欽陵故意放火屠城,目的就是要吸引臨近的劍南軍來救,他是在調虎離山!”

“但尉遲將軍,也不敢不救啊!萬一噶爾欽陵仍舊在附近血洗城池甚至轉襲關中,如何是好?”褚遂良驚訝道,“噶爾欽陵戰敗之後一直退守晴羅原,奇襲洮州已是驚人之舉,難道他還有能力調虎離山然後分兵取川蜀?”

“那倒不會。斬關奪城,並不是噶爾欽陵的最終目的。”李世民臉色已沉,說道,“否則,他就不會飛蛾撲火一樣的往我腹地殺來。除非他瘋了,否則,僅憑他那麼一點人馬,還能滅了我大唐不成?”

褚遂良恍然大悟,說道:“這麼說……他是另有目的?他是爲了攪亂我軍西疆防線?”

“他是想逃跑!”李世民斬釘截鐵的道,“但,後有大非川追兵,前有劍南軍阻攔,他不敢輕易撤退!於是,他以攻代守轉移我軍注意力並牽引我們的兵力,爲自己撤逃營取時間與空間!”

說罷,李世民大步走到御書房後的屏風前,命人取來西疆軍政地誌圖掛上,將手往洮州一指,說道:“看吧!他打下洮州,屯兵於鬆州的尉遲敬德必定來救,因爲這一塊防區本就是屬於他轄下的。如你所言,現今這裡被攻破,萬一噶爾欽陵揮兵直指關中兩京,尉遲敬德萬死難辭其咎。與此同時,後院失火蘭州也會震動,大非川、蘭州定會全線而動,不得不由攻轉防,兵力重心轉向洮州腹地方向。你看——洮州一破,我大唐西疆全盤崩壞,不管是關西還是劍南,此前的戰略部署全部被打破!雖然噶爾欽陵魚死網破殺向關中的可能性極小,但也不得不防。關中兩京,也會一片風聲鶴唳!”

褚遂良的臉繃得緊緊的了,大氣都不敢喘。剛剛接到軍報時,他知道情況很嚴重,但沒想到會嚴重到這份上。現在聽皇帝這一分析,他的心都突突的在跳了——都威肋到帝都了!噶爾欽陵這手閃電般的奇襲,就如同一把尖刀突然扎入了大唐的心窩腹地,當真厲害!

“這個噶爾欽陵!……”李世民咬牙吐出這幾字,臉色越來凝重與嚴峻。停頓了片刻,他問道:“大非川守將好像是侯君集,對吧?”

褚遂良隱約從李世民這話中,聽出了不善之意!

“回陛下,正是侯君集。”

“他鎮守大非川鉗制噶爾欽陵敗軍殘部,怎麼就眼睜睜的由着他,從自己眼皮底下給溜走了呢?”李世民沒有咆哮,可是一字一眼,簡直就同寒冰堅刀一樣的冷咧鋒銳。

褚遂良心中一涼——殺氣!皇帝陛下……動了殺機!

李世民一手剪背一手指着軍政地誌圖,沉思。褚遂良不敢多嘴插言,只是輕聲道:“陛下,是否通知閣部丞宰,召開緊急御前軍事會議?”

李世民彷彿沒有聽到,依舊是臉色嚴峻的看着地圖,手指在上面緩緩的移動,口中唸唸有詞道:“攻下洮州,他可以轉道河州繼續屠戮,或是橫渡洮水直插蘭州身後,或是轉道襲取岷州,火速拿下城池之後以此爲據對抗前來援救的尉遲敬德所部,甚至是劍指秦州殺向關中,危害兩京。洮州四通八達水陸兩便,這樣一處軍事樞紐之地,秦慕白和尉遲敬德,怎麼就沒重視呢?”

褚遂良沒敢搭話。若論軍事造詣,本朝能與皇帝並駕齊驅者,差不多也就只有李靖一人而已。他在分析戰局,能搭上話的人當真少。但褚遂良隱約聽到了皇帝口中的念詞,似乎對尉遲敬德與秦慕白,相當不滿!

“叭!”

李世民一巴掌拍在了地圖上,把褚遂良嚇了一跳,那羊皮紙地圖都被砸出了一個窟窿!

“必須剿滅噶爾欽陵!否則,遺害無窮!”李世民沉聲道,“現在,他就像是一隻冬天的跳蚤,溜進了人的厚裘內祅之中,何其可惡!”

“陛下,是否通知閣部丞宰,召開緊急御前軍事會議?”提不出什麼有用的軍事建議,褚遂良只得將此話再復敘了一遍。

李世民頓了一頓,這一次彷彿是聽見了,他說道:“先要嚴守消息不可泄露,以免引起百姓恐慌、惑亂兩京。御前軍事會議一時開不起來了,正值春假,多數大臣都在省親過節。這樣,你去將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大亮、李君羨給朕叫來,這幾個人現在不是在皇城就是在長安。”

“是!”

“慢着!”褚遂良正要走,李世民喚了一聲,猶豫了半刻,說道,“還有晉王和魏王,一併叫來。”

褚遂良心中略驚不敢多言,應了諾急忙走了。

李世民長吸了一口氣沉沉吐出,擰眉看着破了個窟窿的大地圖,自語道:“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急襲洮州逆轉局勢,噶爾欽陵,的確是個軍事上的天才!……秦慕白、尉遲敬德,讓朕說你們什麼好呢?”

“不過,噶爾欽陵此舉,也恰是爲吐蕃挖好了墳墓!!”李世民雙眼之中寒光凜冽,“是想置之死地而後生嗎?——朕要你們,只有死地、沒有後生!”

第463章 玉門除夕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227章 一樓棲雙鳳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35章 軍令如山第98章 引以爲戒第535章 則天女王第68章 英勇跳河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352章 真小人,僞君子第336章 襄陽過新年第278章 領悟第32章 大唐皇宮第36章 殺雞儆猴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490章 不死不滅第30章 智破鐵陣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564章 永不後悔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197章 極品賢內助第68章 英勇跳河第149章 一紙休書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540章 歸途第33章 新官上任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1章 前世今生第129章 攜手合作第20章 同舟共濟第51章 壯心不已第425章 陰謀,陽謀第44章 魏王李泰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312章 故地重遊,帝國不寧第321章 事有蹊蹺?第292章 逼宮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71章 麻煩上身第138章 高陽的執着第3章 勳門立戟第169章 裝瘋賣傻第106章 天災人禍第324章 疑竇第412章 公事公辦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116章 女劍客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第520章 隻手遮天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198 皇族家宴第252章 小惡魔駕臨第11章 東閣祭酒第212章 異鄉遇故知第238章 挖牆角第533章 風雲動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67章 妖孽鬥法第225章 與虎謀皮第13章 門庭若市第20章 同舟共濟第102章 錦囊妙計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11章 東閣祭酒第11章 東閣祭酒第165章 爲你畫眉第508章 驚魂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65章 喜羊羊與灰太郎第94章 親情與霸業第123章 東宮來客第377章 誰,願死於無名?!第484章 烈酒,花香,流氓第377章 誰,願死於無名?!第6章 武無第二第232章 天網恢恢第159章 溫柔一刀第307章 駙馬難當第343 鐵血,懷柔,推背第407章 神將鋒芒第33章 新官上任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435章 征服天堂第231章 暗渡陳倉第489章 孤狼之絕唱第142章 王府赴約第75章 徹夜不歸第71章 麻煩上身第257章 打你屁股第71章 麻煩上身第207章 蛛絲馬跡第188章 皇帝與公主第344章 蘭州戰事
第463章 玉門除夕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227章 一樓棲雙鳳第192章 共聚一堂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35章 軍令如山第98章 引以爲戒第535章 則天女王第68章 英勇跳河第554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352章 真小人,僞君子第336章 襄陽過新年第278章 領悟第32章 大唐皇宮第36章 殺雞儆猴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490章 不死不滅第30章 智破鐵陣第254章 王妃之死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564章 永不後悔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197章 極品賢內助第68章 英勇跳河第149章 一紙休書第545章 勝券在握第540章 歸途第33章 新官上任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1章 前世今生第129章 攜手合作第20章 同舟共濟第51章 壯心不已第425章 陰謀,陽謀第44章 魏王李泰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312章 故地重遊,帝國不寧第321章 事有蹊蹺?第292章 逼宮第340章 陰差陽錯第71章 麻煩上身第138章 高陽的執着第3章 勳門立戟第169章 裝瘋賣傻第106章 天災人禍第324章 疑竇第412章 公事公辦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116章 女劍客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第520章 隻手遮天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198 皇族家宴第252章 小惡魔駕臨第11章 東閣祭酒第212章 異鄉遇故知第238章 挖牆角第533章 風雲動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67章 妖孽鬥法第225章 與虎謀皮第13章 門庭若市第20章 同舟共濟第102章 錦囊妙計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328章 一抹神韻第11章 東閣祭酒第11章 東閣祭酒第165章 爲你畫眉第508章 驚魂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65章 喜羊羊與灰太郎第94章 親情與霸業第123章 東宮來客第377章 誰,願死於無名?!第484章 烈酒,花香,流氓第377章 誰,願死於無名?!第6章 武無第二第232章 天網恢恢第159章 溫柔一刀第307章 駙馬難當第343 鐵血,懷柔,推背第407章 神將鋒芒第33章 新官上任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435章 征服天堂第231章 暗渡陳倉第489章 孤狼之絕唱第142章 王府赴約第75章 徹夜不歸第71章 麻煩上身第257章 打你屁股第71章 麻煩上身第207章 蛛絲馬跡第188章 皇帝與公主第344章 蘭州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