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這個說法顯然不是成形於唐時-在唐人的眼界裡,只有“天下”一說,沒有“世界”的概念。

在吐谷渾與吐蕃的接壤之處,有一處高原地帶由唐古拉山與崑崙山橫亙而過,崇山峻嶺氣勢磅礴,雪峰連綿冰川廣佈,再加河流縱橫湖泊密佈還是長江與瀾滄江的發源之地,水草豐美牛羊肥壯還多有鹽田,於是成了吐蕃最重要的一處農畜草場與產鹽之地。更因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儼如高原門戶,因此又是一處重要的軍事基地。

吐蕃人稱此地爲“高魯木斯”,意爲河流衆多的荒漠明珠,即現今之“格爾木”;而唐人,則給他取了一個意味深長的雅號——“天下之巔”。

天下之巔,自然是不可攀登和無法逾越的。惡劣的自然環境與天氣原因是一方面,這裡盤踞了吐蕃三分之一的高原雄兵,則是另一層主要原因。

吐蕃,幾乎全民皆兵。年輕的吐蕃贊普棄宗弄贊即後世所稱松贊干布一統高原之後,仿效大唐的府兵建制將全高原六十萬的兵馬以“茹”爲單位,分成一千餘部。大茹部有元帥與副元帥統兵管理,但如同大唐軍制中的“行軍道總管”一樣在平常並不設立,只在出征時由贊普親自封授。

但是,在格爾木這裡,卻有一個特殊的吐蕃“元帥”常年在制。他統領着二十萬高原鐵騎以格爾木爲營雄踞天山之麓,與大唐的大非川軍區遙相對峙,如同一頭獠牙雪亮的藏獒,把守着雪域高原的門戶領地。

吐蕃格爾木大軍區的元帥,能與吐蕃王朝的大論宰相平級,一人之下萬人之。現如今的格爾木元帥,卻是一名不及而立的青年——噶爾?欽陵。而他的父親,便是現如今吐蕃王朝一人之下萬人之、鼎鼎大名的大論宰相,噶爾?東贊宇鬆,唐人則稱之爲“祿東贊”。

噶爾家族本是吐蕃王朝的貴族,現今這父子二人分別執掌朝綱統率兵馬,噶爾家族達到了鼎盛。也正是在大論祿東讚的輔佐之下,13歲即贊普位的棄宗弄贊才一統吐蕃高原。

棄宗弄贊這個名義的第33任吐蕃贊普,便是實際意義的吐蕃王朝的開國之君!

噶爾家族,煊赫一時;年輕的軍事統帥噶爾?欽陵意氣風發,如同一隻羽翼豐滿的青壯雄鷹,在格爾木的高枝鷹視天下躍躍欲試,等待着一鳴驚人的那天到來。

大唐出使吐蕃的使者鴻臚寺少卿劉善因,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噶爾家族在吐蕃的顯赫無人可及,但欽陵決不是因爲父親與家族的關係,才成爲吐蕃第一軍事元帥的,這一點他相當的清楚。

吐蕃人普遍早熟,滿十歲就可成親生子陣殺敵。年方二十餘歲的欽陵已經在沙場之徵戰了十幾年,稱他爲沙場宿將恰如其分。而且,他那個並不識字的吐蕃宰相父親,偏就生出了他這個精通漢學與兵法的軍事天才!

從軍十餘年,勇冠三軍所戰無不最前;統兵打仗大小百餘陣,未嘗一敗!——欽陵能有今日之地位,全是憑自己一刀一槍殺出來的。從而,贊普便將全國三分之一的兵馬與整個王朝的最重要之門戶,放心的交給了欽陵。

冰川入雲,寒風如刀。

劉善因眯着眼睛看着眼前茫茫雪域千里冰川,禁不住深吸一口氣大聲叫道:“大好河山!大好河山哪!”

然後,劇烈的喘息。

雖然在大非川生活了一個月才往格爾而來,但他仍然無法適應此處稀薄的空氣。

“劉鴻臚,咱們就在這兒傻等他們來迎接,不自己進吐蕃的軍營嗎?”隨行的小吏有些擔擾的道,“再過三兩個時辰不來,這天就黑了,我們要被活活凍死的!”

“哈哈,你怕了!”劉善因放肆的大笑,說道,“我諒他吐蕃蠻子,還沒膽量凍死我劉善因!要是一個時辰之內噶爾?欽陵還不出郭相迎,我就打道回府。”

“打道回府?”隨行的一衆人等都甍了——這也太兒戲了!

“少說廢話,一個時辰!等!”

幾乎是話剛落音,前方一片白茫茫的雪域之中,出現若干醒目的黑點,有近百騎如旋風般疾馳而來。

“呵呵,來了!”劉善因撫髯長笑,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兒看着前方,若有所思。

隨行之人都鬆了口氣。這冰天雪地撒尿都能凍成刀的鬼地方,誰願久留?

那羣騎兵奔到近前,果然是吐蕃的騎兵。他們散作扇形將數十人的大唐使者圍在中間,爲首一名大鬍子青年前兩步,用蕃語說了一通。

劉善因擺了下手,身邊的隨行嚮導譯官前表明身份。那青年便策馬前幾步對他施了一禮,請他前往吐蕃軍營。

“告訴他,若非噶爾欽陵親自出營相迎,本使拒不前一步。”劉善因道。

驛官猶豫了一下,如實回覆。那青年明顯有了一絲火氣,一羣騎兵都冷冰冰的眯着眼睛瞅了他們一陣,又揚長而去。

過了半個時辰,前方出現大批的騎兵,約有遷人。彩旗林立號角喧天,當先若大一面帥旗領頭,噶爾?欽陵親自出迎了。

劉善因叫住衆人,只帶三名譯官前。

帥旗招展,欽陵匹馬當先緩步前,看着劉善因略帶嘲諷的似笑非笑,用馬鞭指了指劉善因,用流利的漢語說道:“你就是唐廷使者?”

“正是本官。”劉善因用同樣的表情看着他,不卑不亢悠緩的道,“鴻臚寺少卿,劉善因。”

“從四品少卿,官小了點。”欽陵冷笑一聲,說道,“見了本帥,還不下馬奉拜?”

“國使者不拜下國之君,更何況你只區區下國之臣?”劉善因搖頭而笑,說道,“欽陵,此刻休說你是吐蕃元帥,便是贊普在此也只得對本使以禮相待。你如此冷漠刁刻,有失國體。本使很想問問,你們贊普平常就是這麼教導你們這些屬臣待客之道的麼?”

“脣槍舌劍,果然厲害。”噶爾?欽陵滿不在乎的笑了一笑,翻身下馬立於道旁,撫胸彎腰施了一禮道,“有請天國使臣劉鴻臚,入營暫歇!”

“好說,好說。”劉善因笑了一笑,說道,“敢問貴國贊普何在?本使奉皇命而來,大小事宜只應與贊普商議。”

“漢人有言,君不問臣。”噶爾?欽陵嘴角一挑冷笑道,“贊普何在,且是臣下能管能問的?”

“那就有意思了。”劉善因深吸了一口氣,大聲道,“早在兩個月前,大唐已派信使告知貴國,本使將要出使高原並在今日抵達專程商議講和賜婚一事。現如今,將軍卻不知贊普去向。如此本使便以爲,貴國贊普並無半分誠意接受議和與賜婚。那本使還去你軍營幹什麼?——不勞遠送,本使回去便了。”

“脾氣還挺大。”噶爾欽陵半分也不動怒反而笑道,“國事爲重,貴使切不可意氣用事。贊普貴爲一國之君忙於軍政,總不能在軍營裡苦等貴使?貴使就請入營暫歇,待本帥即刻差人去請贊普便是。”

“這還像句人話。”劉善因大咧咧的冷笑一聲,抖了抖自己的馬繮說道,“本使的手要被這高原凍裂了,把不住馬繮。你前來,牽馬。”

這話一說出,劉善因身後的驛官們臉色就變了!

噶爾?欽陵的臉有一抹慍色轉瞬即逝,但馬又恢復了不露聲色的笑臉,前兩步接過馬繮,牽馬前行。

在場的一千餘吐蕃鐵騎與數十人隨行使者,都懷疑自己眼花了。已有好多名吐蕃騎兵就差要拔出彎刀前來,將劉善因立斃於刀下!

噶爾欽陵卻是談笑自若輕鬆自如,揮了下手示意兩邊兵馬開道護送,自己牽馬行於劉善因的馬旁,笑道:“貴使是高高在的天國使臣,本帥能替你牽馬墜蹬便是一種福份。本帥自幼研讀漢家典籍,記得史有載韓信曾生受跨下之辱。今日本帥受你馬下之辱,你以爲如何?”

“將軍放心,你自比淮陰韓信是淮陰人且封號淮陰侯的事情本使是不會說出去的。”劉善因笑道。

欽陵怔了一怔,問道:“何意?”

“恐將軍爲天下人所笑啊!”劉善因放聲大笑道,“若僅能堪受污辱便可比及淮陰侯,那讓你們吐蕃人都去鑽別人褲襠就好了。由此,高原之必淮陰無數啊!”

“哈哈!”噶爾欽陵仍舊沒有生氣,反而放聲大笑,說道,“貴使果然極善詭辯,不失唐人之習。本帥讀《左傳》之時看到一句話甚是不解,因此想要請教貴使——‘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語何意?難道就是說你們唐人,吟詩作對無人可及,行軍打仗百無一能?自視甚高以爲國,視我等爲茹毛飲血的蠻荒之輩?”

“將軍果然有點學問,還將《左傳》都讀過了。”劉善因大肆感慨的笑道,“《左傳?成公四年》有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此間深意,只可意會不得言傳。”

“先生既爲國使臣,該是博學多才見識淵遠,奈何敝帚自珍不肯賜教?”欽陵昂首看着前方,腳下一停勒馬不行,說道,“貴使來時,曾經過蘭州?”

“那是自然。”

欽陵突然一扭頭,眼神如刀的看着劉善因道:“那貴使是奉皇命辦事,還是聽秦慕白號令而行呢?”

劉善因很不自然的身寒了一寒。

眼前的這個年不及三十、在吐蕃一人之下萬人之的軍事統帥,顯然有着超乎他預料之外的胸襟、學問與城府。而他身的那股不怒自威的氣勢與鋒芒,即刻是在他給人牽馬墜蹬之時,也讓他顯得從容高大。

“本使既是國使,自然是奉旨辦差,將軍何必多此一問?”劉善因極作鎮定的答道。

“那便好。那便好。”噶爾欽陵笑哈哈的道,“如此,貴使尚能安然完成使命。”

“咦,將軍這話有趣了。”劉善因說道,“聽將軍這話,本使若是聽了秦慕白的話又當如何呢?”

“很簡單。”噶爾?欽陵微微一笑,說道,“縱然我不殺貴使,貴使必屍橫高原。”

劉善因的表情,很不自然的僵住了。

“怎麼,被本帥說中了心事?”噶爾?欽陵哈哈的大笑道,“貴使你該不會是想以身殉國橫死高原,然後壞了這講和賜婚之事挑起兩國戰火?這可是大大的罪過啊!貴使三思,切勿與那秦慕白同流合污禍及邦國啊!”

“好厲害的小子!”劉善因禁不住暗歎一聲深吸了一口涼氣,強顏一笑,說道,“將軍這是在對本使用激將法嗎?看得出來,將軍也沒有半分誠意要講和賜婚哪,不是嗎?”

“明人不說暗話,貴使還真就猜對了。”噶爾?欽陵冷冷的一笑,斜睨着劉善因說道,“若非贊普與我父親力主議和通婚,本帥麾下二十萬鐵騎早已踏破蘭州直取中原。如此,也不會有今日本帥替貴使牽馬一事了,該是那驕橫跋扈的秦慕白跪在本帥面前,給本帥舔淨鞋襪!”

“癩蛤蟆打哈欠,口氣不小哇!”劉善因放聲的大笑,“大非川一役,將軍數萬兵馬被秦少帥百餘人一擊而潰,此等奇恥大辱難道這麼快就忘記了?”

“便如同我不會忘了今日馬下之恥。”噶爾?欽陵不以爲意的牽馬前行而且面帶微笑,悠然自得的一字一頓道:“你我,拭目以待。”

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490章 不死不滅第412章 公事公辦第350章 天子劍第4章 秦府大院第423章 妖刀出鞘第155章 女諸葛第343 鐵血,懷柔,推背第258章 二女同臺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497章 如若滅亡第195章 挑戰命運第37章 風波驟起第144章 回報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64章 暗香浮動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544章 我命,卿命第530章 非常手段第314章 狼多肉少第300章 我不活了第330章 芳影無蹤第470章 西域大計第429章 商君願,梟雄志第463章 玉門除夕第248章 託孤第191章 喬遷之喜第323章 臨家有子喚稚奴第368章 峰迴路轉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第225章 與虎謀皮第296章 小試牛刀第16章 一紙婚約第197章 極品賢內助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213章 設計定謀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81章 田園野遊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456章 歸家第163章 君心,父心第1章 前世今生第266章 情與法第222章 魔高一丈第248章 託孤第459章 大唐霸業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231章 暗渡陳倉第467章 瘋狂的狼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392章 把酒奉陪第276章 高陽的決意第30章 智破鐵陣第395章 江山如畫,傾城傾國第3章 勳門立戟第34章 先入爲主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242章 大殺器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403章 陰謀如鬼,陽謀如洪第267章 我不傻第13章 門庭若市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64章 暗香浮動第65章 喜羊羊與灰太郎第486章 梟雄歸來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47章 賓至如歸第22章 校場比槍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560章 生是唐人,死是唐鬼第392章 把酒奉陪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2章 霸王卸甲第35章 收拾人心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28章 萬里挑一第31章 授印封官第19章 異變鬥生第160章 回長安第390章 八方雷動(五)第21章 瓦崗舊友第532章 鹿手誰死第324章 疑竇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318章 蘭州鴻第293章 信任與博弈第446章 擂鼓,聚將!第159章 溫柔一刀第252章 小惡魔駕臨第121章 池中非物第456章 歸家第475章 十三字遺言第424章 成人之美第298章 皇帝的家信第438章 退無可退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520章 隻手遮天
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490章 不死不滅第412章 公事公辦第350章 天子劍第4章 秦府大院第423章 妖刀出鞘第155章 女諸葛第343 鐵血,懷柔,推背第258章 二女同臺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497章 如若滅亡第195章 挑戰命運第37章 風波驟起第144章 回報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64章 暗香浮動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544章 我命,卿命第530章 非常手段第314章 狼多肉少第300章 我不活了第330章 芳影無蹤第470章 西域大計第429章 商君願,梟雄志第463章 玉門除夕第248章 託孤第191章 喬遷之喜第323章 臨家有子喚稚奴第368章 峰迴路轉第388章 八方雷動(三)第225章 與虎謀皮第296章 小試牛刀第16章 一紙婚約第197章 極品賢內助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213章 設計定謀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81章 田園野遊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218章 大鬧軍營第456章 歸家第163章 君心,父心第1章 前世今生第266章 情與法第222章 魔高一丈第248章 託孤第459章 大唐霸業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231章 暗渡陳倉第467章 瘋狂的狼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392章 把酒奉陪第276章 高陽的決意第30章 智破鐵陣第395章 江山如畫,傾城傾國第3章 勳門立戟第34章 先入爲主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242章 大殺器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403章 陰謀如鬼,陽謀如洪第267章 我不傻第13章 門庭若市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64章 暗香浮動第65章 喜羊羊與灰太郎第486章 梟雄歸來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47章 賓至如歸第22章 校場比槍第547章 伊人猶在第560章 生是唐人,死是唐鬼第392章 把酒奉陪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2章 霸王卸甲第35章 收拾人心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28章 萬里挑一第31章 授印封官第19章 異變鬥生第160章 回長安第390章 八方雷動(五)第21章 瓦崗舊友第532章 鹿手誰死第324章 疑竇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318章 蘭州鴻第293章 信任與博弈第446章 擂鼓,聚將!第159章 溫柔一刀第252章 小惡魔駕臨第121章 池中非物第456章 歸家第475章 十三字遺言第424章 成人之美第298章 皇帝的家信第438章 退無可退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520章 隻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