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挖牆角

吳王府近千名兵卒,正在進行操練。親兵不同於府兵,沒有嚴格的越騎、步射、排手這些兵種的區別。他們都是募兵,因此個人能力的要求比普通府兵要高,不管是騎射還是步戰,都要有一定的水準才行。

此刻,四個團的兵士,在各團校尉的帶領下分別練習不同的科目。或騎術,或箭藝,或翹關,或刀槍。薛仁貴正在指導一批軍士練箭,親自做着演示。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看到薛仁貴用箭的姿勢與動作,秦慕白就不禁眼前一亮:是個高手!

“將軍三箭定天下,將士長歌入漢關。”秦慕白不禁想起這一句流傳千古的民謠,那就是用來歌頌薛仁貴的戰績與箭術的!他心忖,論武藝,我絕對不是薛仁貴的對手;但是箭術嘛,或許還能與他抗衡一下。好像和他比起來,我也就只剩這一招鮮可以上一上臺面了。

衆軍士多半認得秦慕白,看到他來,紛紛打招呼。薛仁貴也注意到了,急忙親自來迎。

“難得秦將軍大駕光臨,不如就指導一下我們吧?”薛仁貴謙虛的道。

“談不上指導。”秦慕白微笑道,“大家都是軍武之人,切磋一下心德倒是不錯。仁貴,想不到這才短短几個月時間,你就把王府親兵操練到這樣的水準了。不錯,果然有天賦,是個將才。”

“將軍過譽了。”薛仁貴謙虛的笑道,“末將既無經驗也無能耐,全仗着殷揚與宇文洪泰二位將軍襄助指點,才略微識得一點門道。二位將軍常說,他們的一點東西,還都是跟你學的。末將也時常在想,若能有秦將軍這樣的高人在此坐鎮指點,必定事半功倍。別的不說,將軍親手打造的百騎,那可是方今天下屈一指的精銳之師啊!”

“哈哈,我纔沒這麼神奇。”秦慕白大笑了幾聲,說道,“不過話說回來,仁貴,王府親兵畢竟不是正規的軍隊。你要學習更多的軍事技能,增長軍事才幹,還得到軍府或是衛率裡多多深造。”

“不瞞將軍,末將也早有此心了。”薛仁貴說道,“來了王府這麼久,我的確學不到不少東西。但仍然感覺到許多的不足。更多不懂的東西,只能和殷揚、宇文洪泰二位將軍一起自己摸索,無人指點。如果能到軍府或是衛率之中,這些問題都將不是問題。如此,必然一日千里的精進。非是末將見異思遷,只是想增進本領後更好的爲吳王殿下效力。”

“我理解的,你不必解釋。”秦慕白點頭微笑,說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可以把你暫調到襄州軍府來供事。正好我現在也正缺人手,你意下如何?”

薛仁貴喜上眉梢,爽快的應道:“甚好!只要殿下同意,末將恭敬不如從命!”

“好,此事交由我來處理。”秦慕白點頭笑了一笑,說道,“方纔我見你教習將士射箭,技藝不凡。怎麼樣,較量一下?”

薛仁貴微然一怔,急忙抱拳道:“末將安敢?”

“有何妨?”秦慕白微笑道,“軍武之人,切磋武藝太正常不過了。上馬,比一回騎射!”

說罷,秦慕白就叫小卒去牽馬。

“好、好!”一旁的將士們聞說二人要比箭,都大聲叫好的圍攏了過來。

“將軍既然有雅興,那末將就奉陪了!”薛仁貴翻身上了馬,背一壺箭,綽一張弓,對秦慕白拱手而拜。

秦慕白打量了一眼,驚歎道:“好弓!”

“將軍果然好眼力!”薛仁貴便將自己的弓遞了過來給秦慕白看。秦慕白接過來掂了一掂,極爲沉重——名符其實的鐵胎弓!

大唐多用複合式反射弓,弓身多用竹木與動物的角質物混合而成。真正用鐵胎鑄弓的,極爲稀少。一來,這種弓造價極高,更爲重要的是,能有幾人拉得動?別說是拉,如果是行軍奔襲起來,扛着這樣的弓行軍都夠嗆!

薛仁貴的天生神力,秦慕白是早有所聞。雖然秦慕白自己重生之後幾乎是融合了兩個人的力量,變得力大無窮,他自忖恐怕也比不上薛仁貴的力道來得強橫。

戰馬旁邊的將士們就在議論,說道:“薛將軍的弓,全營除了他自己,無一人能拉開!就連宇文將軍也拉不開啊!”

“一般的黃楊大弓那種硬弓也就二石之力吧,薛將軍的弓怕是要三四石的力道才能開張啊!”

“哪裡,我看要五石之力!”

“鬼扯!人又不是牛,雙臂哪來五石之力?”

秦慕白聽到了,也笑道:“仁貴,你老實說,你這一雙臂膀,有多少斤的力氣?”

薛仁貴笑了一笑,說道:“末將曾經試過,將軍寨大門口的石獅舉起,但無法走動,只能原地放下。想必,那該是極限了。”

秦慕白便順眼看了過來,不由得咋了咋舌:差不多有一人高的石獅,至少有千斤之重,他居然能舉起——那豈不是有那麼一點霸王舉鼎的風範了?

“厲害!”秦慕白由衷的讚了一句,深吸一口力,卯足力氣拉起弓弦。

只聽一陣沉悶的咂咂聲響,薛仁貴的鐵胎巨弓被秦慕白拉了一個滿月!

“哇!——”衆軍士驚嘩的大叫,紛紛瞪大了眼睛。

秦慕白收起弓弦,長長的吐出一口氣:“這弓太硬。我雖是拉得開,但最多隻能射三箭,就會虛脫無力。仁貴,看你也不是十分的壯碩,身板比起宇文洪泰來算是差遠了,沒想到居然有這樣的天生神力!”

“秦將軍也是深藏不露啊!”薛仁貴接過秦慕白扔回來的弓,笑道,“人人只道秦將軍是個風度翩翩的美公子,且料卻也是身負神力武藝羣!”

“哈哈,就不必再相互吹捧了,開始嘍!”秦慕白大喝一聲“駕”,策馬就朝靶場飛奔而去。薛仁貴也快馬跟上,二人騎術皆是不凡,如兩道疾風在衆軍士眼前飛馳而去。

軍中比箭,自有一套成例。

一般來說,會有三種競技方式。一是步射,就是最簡單的原地站定了,比試誰的箭射得更準更好看。比喻以前在家中時,秦慕白就與二位兄長比試過“參連”,這種比試娛樂的成份更大一些;二是長垛,就是步站遠射,這個就需要一點技術含量了,比的就是精準,中紅星。三是騎射,就是最高等級的箭術比試。騎在飛奔的馬上射箭,先要馬術精湛,至少能在空出雙手的情況下保持平衡,眼力要好,要能在飛移動的情況下看清目標。再者,箭術要熟練精深無比,才能在自身不斷飄移的情況下射中目標!

騎射比試,就好比是籃球比賽中的灌籃大賽,非高手不能參與,觀衆必然大呼過癮!

前段日子秦慕白在軍營中呆了半月有餘,每日帶着軍士們練武,把有些生疏的武藝都熟練了起來。這一手從前世帶來的絕技,大約就成了他現在的最強技能。雖然還沒有揮過重大作用,但他深知,總有一天會大有用處的。

“着!”一聲清斥,秦慕白手起弦響,箭如奔泓,直中數十步外的一靶紅心!

“好——!!”衆軍士大聲叫好!

薛仁貴眼前一亮——“真神技!”

“到你啦!”秦慕白在馬上大呼道。

“好!”薛仁貴也不含糊,搭弓上箭,手中的鐵胎巨弓如同玩物一般輕鬆拉到滿月,呼風帶響疾如電掣進奔靶心。

“篤”!

重重的一聲悶響,薛仁貴一箭亦中靶心,和秦慕白射出的那一支緊緊挨在一起。而且,他射出的箭幾乎直入沒柄,只剩了箭尾留在靶心。

“好!!!”衆軍士大呼過癮。

“真厲害!”秦慕白也驚歎的瞪大了眼睛。這樣是一個人敵人站在那裡,假如薛仁貴再認真的用上幾分力道,恐怕就要將人洞體穿過了!

“再來!連射!”

秦慕白大喝一聲,加快了馬。這樣一來,騎射的難度又提高了。手起弦落,他飛快的連續操起三支箭射出。“篤篤篤”連續三聲悶響,分別中了三枚箭靶。

“哇!神乎其技!!”衆軍士齊聲驚呼。

薛仁貴只落後數個馬身,衆軍士的歡呼聲還沒停歇,他也連續三箭命中。如法炮製,三枚箭同樣都和秦慕白的箭插在一起,只剩了箭羽留在靶心,兀自顫抖。

“看來我要贏你,是不大可能了。”秦慕白在馬上回過頭來,大聲道,“仁貴,你仍有保留,對不對?”

薛仁貴只是微笑。

“使出你壓箱底的絕活兒吧!”秦慕白大聲道。

“好!”薛仁貴爽快的大喝一聲應道,雙腿一夾馬腹,飛馳上前跑到了秦慕白的前面去。

秦慕白放慢了一些馬,細心的留意,看他能使出什麼絕活。

突然,跑在前面有薛仁貴猛然大喝一聲,舌綻春雷綻地開花,雙腿怒夾馬腹手中力勒起繮繩,那匹軍馬受了驚嚇吃了痛,斗然停住人立而起。幾乎是在同時,薛仁貴一腳套在馬蹬中一腳踩上了馬鞍,人如飛燕斜刺裡朝後反身,也不知是什麼時候他取了三箭同時上弦。一聲厲喝,三箭同!

瞬時,前方數十步開外的三面箭靶,同時傳來一聲篤響,居然全中紅心!

一切,不過生在電光火石之間,秦慕白的馬匹緊隨其後,若非他反應夠快還真得撞上去。待秦慕白勒住馬看清靶面時,薛仁貴已經落回了鞍上。

圍觀的衆軍士都被驚呆了,居然忘了歡呼喝彩!

“神乎其技,自嘆弗如!”秦慕白驚詫的嘆道,“仁貴,我輸得心服口服!這一招若是用在戰陣之中,或是與人生死相搏之時,定然防不勝防,無人可敵!”

“秦將軍過譽了。”薛仁貴收起弓箭,謙虛的拱手拜道,“薛某伎倆,不過匹夫之勇。秦將軍的智謀,纔是真正的大智大勇。薛某再強,不過十人敵,百人敵。秦將軍智勇雙全運籌帷幄,彈指可爲萬人屠。”

秦慕白呵呵的笑,說道:“仁貴,你想學兵法嗎?”

薛仁貴頓時眼前一亮:“想!”

“我手中有衛公李藥師傳授的半部《玉帳經》,日夜研讀仍有許多不解之處。仁貴若有興趣,可與我一同研讀。”秦慕白說道。

“這!……不妥吧?”薛仁貴驚詫的道,“衛國,軍中之神,兵家之聖,他傳授的兵法,豈是薛某敢於覬覦的?”

“無妨。”秦慕白微笑道,“衛公敢於將兵法傳我,就是信得過我;我敢拿來與你一起研讀,就是信得過你。”

薛仁貴驚喜的翻身下馬,單膝一拜:“薛某,拜謝秦將軍!”

“哈哈,你我之間就不必如此客氣了!”秦慕白跳下馬來,將弓箭扔給小卒,將薛仁貴扶起道,“薛兄,算來,是秦某將你請出山來,也是秦某舉薦你進的吳王府。我對你一見如故,只希望從此能有一個肝膽相照的好兄弟,除此之外別無他意。”

“將軍拳拳之意,薛某深知。”薛仁貴誠懇的點頭,說道,“只是薛某木訥,不善表達。”

“大男人,不必什麼話都掛在嘴上,心裡清楚就行。”秦慕白呵呵的笑,說道,“稍後我就去找吳王,讓他准許你到我軍府中去,你和我二人也好日夜相伴,一同參研兵法修習武藝,豈不快哉?仁貴的箭術,堪稱登峰造極,令人望塵莫及。沒說的,你一定得要好好點撥我的武藝,多教我幾手。”

“好!”薛仁貴爽快的笑道,“將軍授我兵法與軍事,薛某忝耳,也來點撥將軍的箭術武藝!”

“哈哈!還要一同喝酒一同大醉!”

“薛某極少飲酒,酒量更是小得嚇人。但若是與秦將軍對飲,定當捨命相陪!”

“哈哈,那就這麼說定了!”

少時過後,秦慕白來到刺史府府衙裡,找到忙得焦頭爛額的李恪。

本來就是初來乍到,許多政務都要從頭開始接手與熟練,再加上水鬼一案牽連甚廣,至今仍有許多後續工作沒有完成。因此連日來,李恪都極爲忙碌。眼看最重要的助手權萬紀還要押解犯人前往京師了,李恪更覺棘手與忙碌。

看到秦慕白進到衙屬,李恪都只擡頭看了他一眼,點了一下頭算是打過招呼,繼續埋頭奮筆疾書,在批理各種文案。

秦慕白見他忙,也就沒有急於開口說事,而是走到他旁邊,拿起他桌頭堆積如山的文案翻看了一下,隨口道:“要幫忙麼?”

李悟手中的筆一滯,仰頭看向秦慕白,略帶詫異的點頭:“求之不得!不過,那一堆都是關於刑案訴訟的狀子,你行麼?”

“試試。萬一不行,大不了你再修改。”秦慕白笑道。

“也行。這裡有律法文籍,你可以翻看。”說罷,李恪從後身後的書架上,搬來好大一摞書給秦慕白,全是大唐的律法條文。

“好,你忙你的。”秦慕白也沒多說,拿了好大一摞訟狀坐在了另一張幾桌邊,開始批閱。

在長安時,秦慕白每日讀書,經史子集看得少,研究最多的就是律法章程這種東西。一開始他就想得很清楚,自己來到這個崇尚孔孟儒學的古代世界,想要一夜之間變成一個鴻儒是不大可能的。要想安生立命,就得多瞭解這個新世界的法則。要想了解法則,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學習律法章程。

於是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秦慕白把自己當成了一個“法律系”的學習,孜孜不倦的學習研究這些東西。若有不懂之處,就問父親秦慕白,或是請教他在宮裡認的便宜老師虞世南。一來二去,雖是談不上精通律法滾瓜爛熟,卻至少已將許多主要的律法條文背頌與理解得差不多了。

看訟狀,蓋批辭,秦慕白都很少翻動那本大部頭的律法書籍。很快,一口氣就批下了十幾份民事訟狀。李恪忙着自己手頭的事情,不時好奇的朝秦慕白瞟一眼。到後來按捺不住好奇心,索性走到他身後看他批閱。

只見秦慕白隨手揮毫信筆寫來,條條款款的律法引據如同行雲流水一般背默在訟狀批覆上,對於案件的審批也是合情合理。

李恪不禁大爲驚詫,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拿起一旁秦慕白已經批閱的訟狀細細翻看,沒有哪一狀批得不合理,引據的律法條文詳實準確,連那筆小楷也書寫得極爲出色漂亮。

“慕白,你可以啊!”李恪驚歎道,“我好像只當過將軍吧,難不成百騎使還得兼修律法?”

“藝多不壓身嘛!”秦慕白笑道,“哪天我不做將軍了,倒是能去縣衙做個主薄或是書吏什麼的,總不至於沒了飯吃。”

“扯淡!”李恪沒好氣的笑罵,說道,“正好,權萬紀要去京城了,刺史府裡能用的人不多,辦事讓我放心的更是少之又少。不如你就多抽點空,來幫我幾天?”

“哈哈,行哪!”秦慕白爽快的應了下來,但話鋒一轉,說道,“但是,請我做事,可是很貴的,你請得起嗎?”

“開玩笑!”李恪鼻子都要氣歪了,哭笑不得道,“你就開價吧!金錢土地美女,只要你敢開口,我就敢給!”

“這些我都不要。我只要找你借一個人來用一用。”秦慕白詭譎的笑道。

李恪警惕的輪了輪眼睛,心道:讓這傢伙開口討要的人,肯定不是普通角色,我得想清楚……

於是他道:“看你要誰,不必客氣。但是有三個人我不能出借。”

“哪三個?”

“王妃,女兒,還有就是……”李恪笑得有些狡猾了,說道,“薛仁貴!”

“巧了。”秦慕白也笑了,“我要的就是薛仁貴。”

“不行,這沒得商量!”李恪毫不猶豫的擺手,“我只是臨時請你來幫忙,你卻倒好,還要挖牆角。”

“你多慮了。”秦慕白笑道,“你難道不想讓薛仁貴學到更多的本事麼?我把薛仁貴帶去,無非是爲了讓他學到更多的東西。他自己也說了,希望能到軍府裡走走,增廣見聞提高自己。再說了,這襄州軍府又不是我開的,怎麼挖你的牆角?薛仁貴始終還是你吳王的嘛!”

“嘿嘿!”李恪抹了抹鼻尖,笑道,“我知道你的一番好意,我故意逗你的。其實不管是人是物,我的就是你的。你都開口了,我敢不放人麼?一會空閒了我寫個表文上奏朝廷,讓兵部給薛仁貴調個職就行了。人交給你,我肯定放心嘛!”

“大功告成。”秦慕白麪帶喜色的拍拍手,站起身來就朝外走,“既然你這麼忙,我就不打擾了。少陪少陪!”

“喂,你什麼意思!”李恪急惱的喊道,“剛不是還答應給我幫忙的嗎?”

“那也得要我有空啊!”秦慕白賊兮兮的笑道,“好不容易偷個空跑出軍營來一趟,我總該去看一看陳妍吧?”

“見色忘義!重色輕友!不講信用!卑鄙無恥!色中餓鬼!”李恪氣惱的直跺腳,“秦慕白,你真不是個好東西!”

“哈哈!等我明天再來給你幫忙!”秦慕白將他的一串長罵扔在了腦後,揚長而去。

“這廝,居然訛詐我!我說他怎麼那麼好心來幫我處理公務了,原來是有所圖謀,就衝薛仁貴來的。果然是無事獻殷情,非奸即盜啊!”李恪哭笑不得的搖頭,拿起秦慕白批覆的訟狀看了幾眼,嘆道:“哎,同樣是人,憑什麼他就生就那樣一副腦袋,幹什麼都比別人強?真是豈有此理!早知今日,當初他在我府裡當職時,我就算冒着再被父皇禁足一年的風險,也不放他離府啊!”

網站地圖:??????????

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135章 一波又起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248章 託孤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559章 將我埋葬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469章 玉門雄兵第537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222章 魔高一丈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390章 八方雷動(五)第325章 妖孽紅杏第214章 法則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470章 西域大計第29章 龍旗之爭第420章 驚豔火神第110章 能者多勞第85章 皇宮急召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212章 異鄉遇故知第474章 風雲突變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523章 長相思,再相見第270章 送瘟神,迎死神第19章 異變鬥生第472章 當局者迷第367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下)第421章 上兵伐謀第204章 階之下囚第385章 英雄志,梟雄膽第285章 秘密武器第334章 徹頭徹尾第28章 萬里挑一第124章 大開殺戒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502章 巍巍崑崙第480章 輕狂依舊第279章 別襄陽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122章 勝南侯第268章 高陽的決擇第326章 無理可講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91章 找尋第325章 妖孽紅杏第367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下)第385章 英雄志,梟雄膽第210章 強龍VS地頭蛇第34章 先入爲主第509章 驚濤弄險第378章 無野心,不誅心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第113章 好戲開臺第158章 戀愛假期第85章 皇宮急召第19章 異變鬥生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228章 痛並快樂着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98章 引以爲戒第93章 皇帝出招第158章 戀愛假期第503章 西域雄風第304章 扼其喉第9章 御駕親臨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452章 天殺之罪,何錯之有!第236章 坐地分贓第127章 欲擒故縱第16章 一紙婚約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90章 失蹤的高陽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431章 布達拉宮第311章 帝心已老?第50章 兄弟聚首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39章 西市偶遇第135章 一波又起第409章 圍魏救趙第43章 長孫無忌第7章 拳法切磋第238章 挖牆角第145章 派系立場第556章 逍遙行第356章 化蝶第562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143章 做客第142章 王府赴約第214章 法則第566章 一起私奔第540章 歸途第399章 爲騅子死,爲萬人屠
第455章 天不絕人,忠不負義第135章 一波又起第548章 一念不生,八風不動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248章 託孤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559章 將我埋葬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469章 玉門雄兵第537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222章 魔高一丈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390章 八方雷動(五)第325章 妖孽紅杏第214章 法則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470章 西域大計第29章 龍旗之爭第420章 驚豔火神第110章 能者多勞第85章 皇宮急召第176章 龍爭虎鬥第212章 異鄉遇故知第474章 風雲突變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523章 長相思,再相見第270章 送瘟神,迎死神第19章 異變鬥生第472章 當局者迷第367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下)第421章 上兵伐謀第204章 階之下囚第385章 英雄志,梟雄膽第285章 秘密武器第334章 徹頭徹尾第28章 萬里挑一第124章 大開殺戒第319章 引爆長安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502章 巍巍崑崙第480章 輕狂依舊第279章 別襄陽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122章 勝南侯第268章 高陽的決擇第326章 無理可講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91章 找尋第325章 妖孽紅杏第367章 弘文館,粉墨衆生相(下)第385章 英雄志,梟雄膽第210章 強龍VS地頭蛇第34章 先入爲主第509章 驚濤弄險第378章 無野心,不誅心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第113章 好戲開臺第158章 戀愛假期第85章 皇宮急召第19章 異變鬥生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228章 痛並快樂着第178章 熱鬧的秦府第98章 引以爲戒第93章 皇帝出招第158章 戀愛假期第503章 西域雄風第304章 扼其喉第9章 御駕親臨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452章 天殺之罪,何錯之有!第236章 坐地分贓第127章 欲擒故縱第16章 一紙婚約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90章 失蹤的高陽第478章 吳王回京第431章 布達拉宮第311章 帝心已老?第50章 兄弟聚首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131章 真相大白第39章 西市偶遇第135章 一波又起第409章 圍魏救趙第43章 長孫無忌第7章 拳法切磋第238章 挖牆角第145章 派系立場第556章 逍遙行第356章 化蝶第562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143章 做客第142章 王府赴約第214章 法則第566章 一起私奔第540章 歸途第399章 爲騅子死,爲萬人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