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參觀團

臨6月,80多名畢業生陸續與大華實驗室簽約,他們差不多全都選了私企編制,300元的工資與70元的工資比起來,實在不值一提。

八十年末到90年代初,也是白領最逍遙的時候,拿着最少四五倍於普通公務員的工資,又多身在沿海的大城市中,着實不將區區編制考慮在內。其實,到了後世亦如此,只是被小白領們攪渾了市場。

同時簽約的還有三次採油委託研發合同,將大華實驗室與三次採油所的職責與利益註明在書面文件中。說明大華實驗室擁有全部的專利,而三次採油所能夠免費使用這些專利。

做完了這些,林永貴等人又在蘇城的帶領下,從頭到尾的參觀三次採油所。

隨同的除了研究院的領導,還有分管技術的朱副書記。

他們都迫切的感覺到三次採油的重要性,自然想看看蘇城掌管三次採油所之後的成績如何。

走進三次採油所大院內,就見裡面又起了一幢二層小樓,外牆漆成了藍白色,自下而上漸變,異常漂亮。

蘇城介紹道:“這是我們大華實驗室捐助三次採油所的大華樓,等到明年,還會有更大的樓建成。”

三次採油所後面是一片舊果園,有不長蘋果的蘋果樹和不長橘子的梨樹……如今只留下道旁的一排,剩餘的全部挖出來,正在平地起樓。

林永貴饒有興趣的看了蘇城一眼,還是先走進採油所的二層小樓。

每一間物資,都是兩兩成組的研究員在工作,從牆壁上,就能看到進度表。

朱副書記好奇的翻看,就見裡面寫着“1988年2月3日,完成軸向測試……並申請專利。”

整整一頁,全是軸向測試的參與人與器械的詳盡記錄,但沒有具體的測試內容。

朱副書記好奇的問道:“這個申請專利,是怎麼回事?”

“三次採油是一系列的專利,不是說最後完成了纔去申請專利,那樣的話,別的國家早就領先一步了。所以我們是一邊完成工作,一邊申請專利。”

“申請給大華了?”朱副書記狀似不在意的問。

“大華實驗室。”大華實驗室是又一個獨立實體,只有蘇城一個法人,300萬的註冊資金。作爲一家純研究公司,投資和產出都將獨立結算,例如大華實業和濟南動力機廠要使用專利,也將進行議價和付款的流程,畢竟,大華實業中還有49%的油田股份,現在可以做做樣子,以後有了職業經理人,自然是各走各的路子。

朱副書記輕輕的“哦”了一聲,問:“那麼,三次採油所的職工創造,是怎麼體現的?”

蘇城看看林永貴,見他笑眯眯的,就知道朱副書記是油田反對者的代表了。

於是,蘇城擡擡眼皮,道:“爲了做這個軸向測試,我們一共購買使用了價值160萬元的設備,支付了7000元的加班費,還有10萬元左右的材料費。申請一個專利,要1000美金,爲了把這個軸向測試的附屬專利全部申請出來,我們用了7萬美元。如果油田願意掏錢,並且支付這段時間的利息,我可以轉讓給油田。朱副書記,你怎麼看。”

“怎麼會有這麼多!”

“孫立憲,把實驗記錄拿出來。”

蘇城喊了一句,孫立憲立即從桌子下面,抱出一個方便麪箱子,裡面全是裝訂成冊的實驗記錄。

幾名畢業生將實驗記錄在桌面上攤開,自有人擠在那裡觀看。

只見一項項儀器購買的記錄,以及使用方式和記錄,還有加班時間和加班費的支付,都羅列其上。

蘇城聳聳肩,道:“如果正常8小時上班,自然省去了加班費,不過,這項技術估計要明年纔出來,到時候,咱也不用申請什麼專利了,人家小日本早就申請了。”

他面向林永貴,拱拱手笑道:“林書記魄力非凡,我們這次領先小日本完成了實驗,已經填補了國內空白,並且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

朱副書記臉色紅了,隨便看了一項,道:“你們新購入的工具顯微鏡在哪裡?”

“哦,這裡。”蘇城帶着大家到相鄰的房間,道:“這裡一排放着四種顯微鏡,全都是國際上的尖端產品,這個就是我們新購進的工具顯微鏡。”

工具顯微鏡除了顯微鏡的外觀之外,還有一個箱子大的外操作面板在旁邊列着,以80年代的眼光來看,還是相當高科技的外型。除了蘇城這種以前用過的人之外,其他人是有錢也想不起來買的。

蘇城站在顯微鏡邊上,介紹道:“工具顯微鏡主要是用來計量的,與一般顯微鏡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在工作臺上的運行精度非常高,配有幾種特殊的目鏡,可以進行平面,或者三維數據的測量,後一種尤其厲害。”

林永貴興致勃勃的使用了一下這個顯微鏡,笑道:“這個器械,和我在上*海的醫院裡見到的儀器很像,要多少錢?”

“20萬。”蘇城微微笑着。

“20萬元人民幣?”

“是。它的鏡頭比較貴,有幾種是從國外買回來的,但是用途非常廣泛,除了普通的長度角度測量以外,還能做輪廓測量和極座標測量,能夠檢查各種孔徑、螺紋和齒輪的形狀,我們正在試製三次採油設備,這方面的需求很高。”

林永貴轉過頭來,似笑非笑的問朱副書記道:“這筆錢,我們油田能不能出?”

朱副書記是管技術的,手上能批1000塊就了不得了,林永貴自己不說批錢,轉而問他,自然是擠兌的意思。

遲疑了片刻,朱副書記無奈道:“我們的預算年前已經批了,沒有這筆經費。”

“這樣看來,將專利讓出來,對我們並沒有損害吧。”

“自然是沒有的。”朱副書記的話也流暢了起來。

林永貴含笑,轉身問蘇城道:“你們這次三次採油技術的投資額,總計有多少?”

“1200萬元,現在樣機快出來了。”

“1200萬?”連有所預料的林永貴都小吃一驚,問:“我們給三次採油所撥了多少錢?”

下面很快有人回答:“一年17萬。”

“好幾十倍的投入呀。老朱,我們油田和民間企業進行技術合作,既加快了油田的技術革新的速度,又減少了油田投資,在成本方面,也幾乎沒有增加,這樣的方式,我們應該推廣纔對……你怎麼看?”

“林書記說的對,這種新模式,對於提高油田的競爭力很重要。”朱副書記的回答非常官方。

兩人的話,馬上被隨行工作人員給記錄了下來,等回去之後,這些話經過一定的修飾和刪改,就會變成文件下發出去。

朱副書記是管技術的,自然是希望技術留在自己手裡,不過他也清楚,油田沒有這麼大一筆錢。他暗歎一聲,道:“蘇廠長還真是下得了成本,1200萬,連油田都拿不出來!”

“這次實驗用後,儀器終究是要用到的,當然,一些實驗材料是無法收回了,這個,只能在賣給其他油田聚合物驅設備的時候,想辦法回本了。”蘇城笑笑,道:“我們和勝利油田定了協議,這次三次採油技術的成果,向勝利油田免費提供。這樣的話,1200萬的投資,就得從別的地方找回來。”

“大華的設備,準備怎麼賣?”

“我們的設備成本估計在6萬到8萬之間,賣50萬吧。”蘇城早就做了計劃。

6到7倍的利潤,讓兩位書記都瞪大了牛眼,朱副書記突然覺得舒服了一些。

想到自己能用不到10萬元的價格,就買到其他油田要花50萬才能買到的設備,他笑笑道:“大慶那邊的矮駝子可不好糊弄,50萬,他們肯買嗎?”

“他們買100臺設備回去,也就是5000萬,我估計一年能多產出100萬噸的原油,這最少是1億的利潤吧,以後每年還能有這麼多……怎麼算都合適。”蘇城停了一下,用開玩笑的語氣道:“他們要是想自己開發,我估計着3年能成功吧,到時候,咱們第二代的設備都研究出來了。”

“被你這麼一說,還真有造不如買的感覺……”

“肉爛在鍋裡。”蘇城保持笑容,道:“我猜,如果不買咱的設備,他們最終也會買外國人的。”

如果不是蘇城的話,勝利油田最終也會買外國人的。這個計劃,其實已經做了出來。

國內八九十年代的科研能力是非常弱的,尤其是自主研究的能力,幾乎沒有——因爲缺乏資金和投入。一毛錢都不撥的情況下,科研所可種不出研究成果來。

事實上,如果計算某種科學研究的成本的話,國內的成本比國外還高,這就像是六七十年代的國內工廠生產成本一樣。雖然科研人員的工資很低,但材料和設備的投入是相同的。如果因爲水平和經驗的關係,國內的項目組多做了兩組實驗,多浪費了兩份材料,那成本一下子就躥上去了。

朱書記對此心知肚明,適才的一絲不爽,立刻煙消雲散,反而建議道:“你們的試驗機什麼時候能做出來,我們可以邀請別的油田的領導和技術骨幹,來咱們油田參觀嘛,順便幫你們做一下推銷。”

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3章 紅酒牛肉第233章 對着幹第299章 爭取第375章 井深第431章 股份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397章 ……應對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166章 回家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62章 分包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387章 定性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233章 對着幹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231章 拜會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126章 壓力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492章 脾胃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76章 最好的肉第286章 暴利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116章 參觀團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58章 廢油田第473章 從容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42章 大領導第192章 策劃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8章 維修工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83章 外方要求第499章 宴會場第51章 酒宴第153章 大借款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455章 密談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168章 修路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142章 東京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155章 共贏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60章 自噴井第181章 長寧基建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10章 天變了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12章 實物獎勵第537章 選戰第115章 戶口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126章 壓力第647章 大賺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23章 明星工程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169章 老同學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72章 這貨是誰?第620章 封閉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192章 策劃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359章 競速勘探
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453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33章 紅酒牛肉第233章 對着幹第299章 爭取第375章 井深第431章 股份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397章 ……應對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166章 回家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100章 結束喧囂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62章 分包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387章 定性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233章 對着幹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144章 步步逼近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231章 拜會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126章 壓力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492章 脾胃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76章 最好的肉第286章 暴利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116章 參觀團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215章 全面檢驗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58章 廢油田第473章 從容第181章 長寧基建第42章 大領導第192章 策劃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8章 維修工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83章 外方要求第499章 宴會場第51章 酒宴第153章 大借款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455章 密談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124章 滴油不下海第168章 修路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142章 東京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155章 共贏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60章 自噴井第181章 長寧基建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10章 天變了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12章 實物獎勵第537章 選戰第115章 戶口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126章 壓力第647章 大賺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23章 明星工程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587章 內部福利第169章 老同學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72章 這貨是誰?第620章 封閉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192章 策劃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359章 競速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