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如沐春風

清晨是上*海港最舒服的時間,溼潤的空氣將昨日的塵土飛揚蓋了下去,騎着自行車來上班的人羣,像是去湖邊消食的鴨子,慢悠悠的唧唧喳喳,跟着前面的車隊,不急不緩。

國企的班就是這樣,按時間上班,按時間下班,用不着費腦筋,仈激ǔ不離十就行了。什麼主觀能動性,什麼主人翁精神,只在佔公家便宜的時候才用。

雖然國企撐不住了,員工們的做派仍然沒什麼改變。想要改變也不行,工廠就是一部大機械,每個工人都是一顆小齒輪,工廠的速度有多快,工人就轉多快,如果工廠的速度慢了,工人的速度快了,這不機器就要卡殼。到最後,倒黴的還是轉的快的那顆小齒輪。

一來二去,國企內也就沒有了轉速不勻的齒輪。

榮尚國在辦公室裡熬了兩天兩夜,凌晨3點才趴着睡了一覺,早晨出來想吃點東西,看到這些慢悠悠的工人,突然有些不適應。

工會活動中心裡面的會計們,在巨大的工作量下面,已經練成了小便小跑,大便大跑的能力,不光是工作時的動作,就是平常,身體的動作都要麻利許多。

有了對比,再次面對之前習以爲常的上班場景,榮尚國不禁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國企的工人,不是不能適應快節奏的生產和生活,只是缺乏快節奏的生產和生活的動力而已。

20年前的江南造船廠的生機勃勃,比今日的大華船業有過之而無不及。

默默的吃了早餐,榮尚國順着林蔭道往回走,準備回到工會活動中心,繼續敦促會計們做評估。

江南造船廠的家業,最早能延續到李鴻章時期。就是建國以後,也是國家級重點企業,得到了各方的資源支持,名下的產業多如牛毛。大量的三產公司的存在。又再度加深了江南造船廠的賬目混亂。

加上計劃經濟時代的會計制度和市場經濟時代的會計制度不同,連續兩個星期的盤點,竟然只完成了目標的20%。

實際上,就是20%的數字,也是不確實的。

榮尚國站在路邊,忽然有點茫然。

真要是把三產公司的賬目盤點清楚,2個月都算是快的,到時候。大華實業是否能等的住呢?

就算是盤點清楚了,如果他們堅持不要三產公司,那又當如何是好。

紛繁的思路,一下子涌過來,榮尚國愁容滿面。其實,經過這兩個星期的盤點,他已經發現了三產公司的許多問題。

然而,江南造船廠的百年曆史,也意味着百年的盤根錯節。即使是轟轟烈烈的紅色革命,也不能徹底的打斷船廠內的筋骨。曾經的骨幹工人。仍然是船廠的骨幹工人,他們的兄弟子侄。朋友徒弟也依舊在船廠工作。不算前面的五六十年,後面的四五十年,也足夠三代人的經營了。

榮尚國在江南造船廠的經營問題上,可以一言九鼎。但要是觸及到大家的根本利益,指不定會有誰跳出來罵娘。

以目前的國企風格來說,這個罵娘,是真的堵住了罵娘。

90年代初的三產公司。不同於80年代末的三產公司。80年代末的三產公司,主要是解決職工家屬和子弟的待崗問題,企業日日虧損。年年賠錢。90年代初的三產公司,卻大都開始了盈利。趕上了股權改革的三產公司,說不定還歸了個人所有。

江南造船廠和其他的大型企業類似,雖然允許三產公司的承包,但企業的大部分股份仍握在手中,要盤點這些股份,很難。要賣掉這些股份,也很難,要買回失去了股份,更難。

榮尚國希望乾淨利落的轉讓股份,沒想到剛在評估價格上面,就給卡住了。

他又不敢讓大華的會計師幫忙,只能一個勁的催促本廠的會計。半個月下來,整個工會活動中心裡面,都是魔症的狀態。

“你好,請問船廠的辦公樓在哪邊?”

怪聲怪氣的中文,引起了榮尚國的興趣。榮尚國順着聲音望過去,是兩個身着正裝的男人,一個大約30歲,一個大約40歲。

被問路的工人大概也有些奇怪,笑嘻嘻的指了方向,竟要幫忙領路。

兩人亦不客氣,就跟着他往前走。

一邊走,一邊還聽見他們小聲討論。

榮尚國離的遠,有些聽不清楚,於是快步追了上去,這才發現,他們兩人說悄悄話,竟然用的是日語。

“日本人?到辦公樓做什麼?”榮尚國沒有繼續往工會活動中心去,而是腿一扭,先抄近路去了辦公樓。

外國友人,萬一真的有什麼事,總不好不接待。

沒多久,兩名日本人就到了辦公樓,遇到了早有準備的羅秘書。

榮尚國遠遠的看着他們交流,隨時準備出面。

沒多久,羅秘書轉身回來,臉上帶着苦笑。

“怎麼了?”榮尚國訝然。

“他們在問大華用6個月完成船隻的事。”

“怎麼問到我們了?”

“大使館那邊沒有弄清楚,聽說是船廠,就把他們介紹到了中船集團。他們又因爲與我們有過業務關係,所以找了上來。”羅秘書很無語的道:“南部聯合造船廠,我們給他們提供過一些管道和輪軸。”

“聽起來不像是一家大船廠?”榮尚國對國外的大型船廠都有印象,日本的船廠更不用說,他們可是離中國最近的船業波ss,不管是東南亞的訂單也好,東北亞的訂單也好,免不了要和日本船企競爭。

“就是一家小船廠,我問了,大約800多人的樣子,以前給三井之類的大船廠做零配件。看他們的樣子,是想做一個巨型總段工廠,話裡話外,都是在問我們巨型總段製造的成本,需要的時間,用那些設備什麼的……這我哪知道啊。”羅秘書說着說着,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榮尚國“哼”了一聲,說不出的嫉妒,臉上不露,道:“他們想做總段工廠,你就介紹給大華好了。”

世界最先進的船運大國的企業,想給大華實業做配套廠。這樣的故事,大約只存在於榮尚國的夢境中。

榮尚國沒有想到,夢境竟然有實現的可能。唯一的問題在於,主角是蘇城。

知道了對方的來意,榮尚國也就沒有了見面的興致,等兩個日本人被打發了出去,說道:“讓小劉準備一下車,我去趟集團。”

“去總部?”

“嗯,我不回活動中心了,你給小王說一聲,賬目要加緊算。我問問其他幾個廠,怎麼處理三產公司,咱們有麻煩,他們也利落不了。”榮尚國也知道閉門造車不行。他始終沒有聯絡其他船廠,是不想落在下風,把自己的急切暴露給“競爭對手”。

日本人的來臨,給他提了一個醒,“競爭對手”不會永遠都是中國企業的。他想借着去集團的機會,和其他船廠聯繫一下,這種做法,總是要比直接去找,來的委婉一些。

然而,榮尚國剛剛抵達中船總部,首先看到的卻是蘇城在與幾個外國人談笑風生。

所謂的外國人,既有日本人,也有韓國人,再仔細看的話,還能分辨出馬來人。

日本的船業集團,勢力覆蓋了整個東南亞。這樣做的結果的是大家的交流增加了。

爲了獲得日本的訂單,或者爲了以更便宜的價格下訂單給日本企業,許多東南亞船期都有在日本蒐集信息的要求。大部分是公開消息,少部分是通過日本的調查公司,購買的消息。

由於伊藤船業的首席,前田工程師的疏忽,伊藤商事並沒有就他們的調查報告簽訂專屬協議。

調查公司隨手轉賣的信息,不光落在了日本人的手裡,還落在了許多東南亞企業的手裡。

巨型總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的結合,所產生的生產率提高,特別是超過30%的利潤,饞的各家船企全都坐不住了。

他們可不會像是中國的國企那樣,一門心思的光想着自己的好處,捨不得丁點的付出。

對於利潤率常年難以突破10%的企業來說,30%的利潤簡直是天籟之音,沒有人會捂住耳朵的。

大的船廠希望得到巨型總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小的船企對巨型總段工廠,以及平地造船法本身,也有着濃厚的興趣。

蘇城向來注重培育供應商,留給製造總段的工廠的利潤也相當豐厚,超過了10%的標準——這可是製造整船才能達到的船企標準,許多小型公司,年復一年的收穫着5%的利潤也無怨無悔。

增加一倍的利潤,根本是大家難以拒絕的。

榮尚國在旁聽了一陣就明白了。蘇城竟然是被孫道孚給叫過來的。因爲來訪的外國企業太多,以至於中船領導不厭其煩……

想到孫道孚不厭其煩的樣子,榮尚國有點想笑的衝動,轉瞬又收了回去,他突然發覺一個問題。

孫道孚都不厭其煩了,自己竟然不知道這個情況?

剎那間,榮尚國就有種脫離權力中心的落寞。

“榮總來了。”蘇城不知什麼時候,看到了榮尚國,於是隔着老遠,打了一聲招呼,露出輕輕的微笑。

不知怎的,榮尚國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

第3章 敲定去向第529章 回饋第299章 爭取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557章 預備第171章 甲醇第344章 體力活第378章 泉涌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610章 金融城第409章 大優勢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89章 挖坑第105章 漁船第434章 打腫臉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482章 支持第530章 干涉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348章 讓他們來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560章 公關第76章 最好的肉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84章 直供產品第455章 密談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33章 紅酒牛肉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362章 拜訪第533章 迷霧第126章 壓力第515章 登記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18章 升官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319章 畫外音第95章 顧問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481章 新徵程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564章 弊案第48章 外匯吶第61章 招工第358章 新油田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15章 靠山吃山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156章 困難第311章 開刃劍第480章 勢力第74章 誇街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92章 策劃第273章 截止日第541章 賄選第80章 生產標兵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42章 大領導第4章 父親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376章 替噴法第226章 掙扎第192章 策劃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489章 有關係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333章 來考察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150章 包銷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403章 再培訓第33章 紅酒牛肉第7章 採油隊第280章 平倉第612章 夜宴第302章 院士
第3章 敲定去向第529章 回饋第299章 爭取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557章 預備第171章 甲醇第344章 體力活第378章 泉涌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610章 金融城第409章 大優勢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89章 挖坑第105章 漁船第434章 打腫臉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147章 獨自競標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482章 支持第530章 干涉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348章 讓他們來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560章 公關第76章 最好的肉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84章 直供產品第455章 密談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33章 紅酒牛肉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362章 拜訪第533章 迷霧第126章 壓力第515章 登記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504章 合作與競爭第18章 升官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319章 畫外音第95章 顧問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481章 新徵程第272章 做好自己的事第564章 弊案第48章 外匯吶第61章 招工第358章 新油田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15章 靠山吃山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156章 困難第311章 開刃劍第480章 勢力第74章 誇街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192章 策劃第273章 截止日第541章 賄選第80章 生產標兵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42章 大領導第4章 父親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376章 替噴法第226章 掙扎第192章 策劃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01章 查扣物資第489章 有關係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333章 來考察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150章 包銷第178章 併購船業公司第403章 再培訓第33章 紅酒牛肉第7章 採油隊第280章 平倉第612章 夜宴第302章 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