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併購案

.????祁蒙的報告,在體改委和上層引起了極大的重視——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國有許多大型國企,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它們中的少部分能夠通過自救求生,大多數卻只能依靠國家撥款和國家政策來尋覓一線生機.

這種方式,顯然是成本最高昂的復甦方式。除此之外,與國外公司合資,用國外的技術和資金盤活國內的大型企業的方式,越來越受到國家上層的關注。這歸根結底還是一種以大換小的無奈之舉,同時也產生了一個悖論,既然國外企業能夠收購中國的大型企業,爲什麼國內私企就不能收購國家的大型企業呢?

爲此,整個體改委內部,進行了相當激烈的討論。

蘇城對此裝作一無所知。體改委的同志可以談體制改革,談“爲什麼”,他既然在做企業了,再談這些就有逾越之嫌。

趁着在天*津的機會,蘇城和舒蘭兩人,遍嘗美食……或者說,是蘇城看着舒蘭遍嘗美食……十八個褶的狗不理包子,吃上一籠也就膩了;十八街麻花號稱酥脆香甜,蘇城吃上半根就直接飽了,剩下的燒餅、果仁張、糖炒栗子、喇嘛糕,就只有舒蘭能吃的下去了。她一路走一路尋覓,很快又發現了新的目標,興奮的跳腳,指着“八大碗”的招牌,嘴裡發出“唔唔”的聲音……

“吃貨吶。”蘇城也不知道八大碗是什麼,進門找了個位置坐下,見沒有活計來招呼,又返身到門口去買票。

蘇城點名要了“八大碗”,售票員就懶洋洋的問:“要細碗還是粗碗?”

“有什麼區別?”

“細碗還是粗碗?”售票員不耐煩的樣子,像是人家欠了他的錢一樣。

蘇城愣了一下神,才意識到什麼,問:“你們是國營的?”

“買還是不買啊?後面還有人等着呢。”

蘇城往後看了一眼,真的沒人。

售票員眼角一塌,道:“怎麼。後面沒人就可以浪費時間了?不買就別處吃去吧。”

穿越以來,吃的都是大鍋飯。無論是油田還是工廠,大家擡頭不見低頭見,總歸是有點服務態度的。油田食堂的大師傅,還經常性的送牛排給他,真正的野蠻服務,蘇城見的真不多。

此刻終於領教了,蘇城也服氣了。乖乖掏錢。道:“就細碗吧。”

售票員刷刷兩下,把錢找了,隔着玻璃窗丟出一張木板。就不理他了。

蘇城拿起木板,只見正面是大寫數字“壹拾伍”,背面是“細碗”兩個字。簡單明確。

想到售票員說的話,蘇城又暗自咋舌,心想:8個人吃的菜,讓舒蘭一個人吃,不會出事吧,怎麼看她都不像是能裝滿的樣子。

蘇城心虛的往後看了一眼,卻詫異的看到另一夥人進了店,領頭的正是臺塑王勝一行。陪同在側的大約是天*津市府官員,中遠船務建新廠的時候。蘇城狀似見過。

比起在臺灣的時候,王勝的派頭更足了,渾身都是外企投資者的範兒,再看旁邊市府官員恨不得把他捧在手心的架勢,蘇城頗有些好笑。

愣神間,王勝首先驚訝的喊道:“蘇董事長?”

蘇城醒過來似的,迎上去笑道:“王總來了。”

王勝笑容滿面。快人快語的道:“蘇董事長什麼時候來的天*津?我還準備去大華拜見呢。”

有“大華”兩個字,認識不認識的人都知道對面是誰了,於是一陣假笑揚起。

蘇城和他輕輕握手,道:“我纔到不久,你是來看地方的?”。

王勝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是”。

臺塑的70億美元石化基地仍在初步談判中。選址初步確定,但並不妨礙他們多看幾個地方。尤其是地方官員極其主動的情況下。就算最終沒有確定投資,也是一個很好的認識途徑。

不過,蘇城也算是臺塑的合作伙伴,而且同樣要投資甲醇廠在臺塑的石化基地中,沒有提前通知卻遇到了,讓王勝有些赧然。

蘇城笑了兩聲,撇過此事,道:“你們是6個人?正好我點了八大碗,一起吧。”

“那我就不客氣了。”王勝笑哈哈的道:“我就是來嘗天津美食的,本想一個人來,結果怎麼說都不行,就只能一羣人來了。”

蘇城深以爲然的笑了,心想:你要是一個人來了,受得了這樣的國營飯店嗎?說不定,還能衍生出一套管理不嚴的理論。

跟在最後的市府秘書非常機靈,從蘇城手上要過木牌,回到售票員那裡,說了兩句話,售票員的態度馬上就變了。

八大碗上的極快,也就是八個海碗,裡面裝滿了食物。王勝和蘇城吃了個新鮮,其他人裝模作樣的吃了幾口,就不再動筷。只有舒蘭,暢快的將每個海碗都吃成了底朝天。

王勝看的眼暈,轉過頭來,對蘇城笑道:“你是來看中遠船務的廠子的?聽說哈利伯頓很下本錢。”

“我其實是來搞另一個收購項目。”蘇城也不隱瞞,就把津石總廠的事給說了。

天*津雖大,副部級的工廠也是稀罕的,聽說蘇城要兼併津石總廠,幾個政府機關的傢伙都投放了注意力。

王勝也驚訝的道:“你的動作真不小。津石總廠有學校和醫院吧?有點像是bp的規模了。”

“主要是技校和研究院,醫院和療養院,我準備出售出去,或者給他們留下。”國企的技校水平相當不賴,由於工作任務重,工作任務的技術含量高,工廠擁有的高工數量又多,技校生往往能得到充沛的鍛鍊,與後世花錢上的學校有一定的差別。

當然,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技校生是不值錢的,在此期間,包括工廠在內,重視的都是大學生。這完全是供需關係所導向的。

王勝沉吟了一下,道:“多少錢?”

“總價在5000萬到1.5億人民幣之間吧。”蘇城笑了一下,道:“津石總廠的債務多,光是銀行的貸款,就接近2億了,欠供應商的還有好幾千萬。”

“三角債。”市府的官員也知道。

蘇城微微點頭,道:“我準備購買80%以上的股份。4000萬到1.2億元人民幣之間。當然,債務也是要共同承擔的。”

“承擔債務?他們能願意?”王勝也熟悉了中國的官場生態,知道從政府手裡掏錢有多難。

蘇城輕笑,道:“津石總廠要是不願意賣了,我就買別家好了。”

他有自信,體改委會願意嘗試一下私企併購。津石總廠只要有國家支持,就能撐住,但畢竟是苟延殘喘罷了,國家目前恐怕也拿不出上億元的資金去解套。也許到了10年或者20年後,津石總廠能通過賣地的方式浴火重生,用大筆的資金,到別的城市建一個新廠,經營的好的話,興許還能和民企繼續競爭。

這樣的工廠,在此時的中國大地上並不鮮見。除非再獲壟斷資源,否則擁有2萬名工人,數千名退休工人的津石總廠,根本甭想從高成本低產出的泥潭中活過來。

蘇城承諾將津石總廠打造成一家海上裝備企業,光是這一點,誘惑力就不小了。

王勝見蘇城有了計劃,就不再多說。臺塑向大華實業提供了大量的資金用於開發阿布扎比的瑟坦油田,屬於大債主之一。不過,他們也不能干擾大華實業的正常經營,這也是債務和股份的不同之處了。

掃了一通美食,蘇城的bp機響了,正是祁蒙發來的消息。

王勝饒有興趣的問:“怎麼了?”

“估計有結論了。”蘇城平靜之中略有緊張,轉而笑道:“王總,一起去津石總廠看看?”

“你要是不說,我還真不好意思去。”王勝也不謙讓。這麼大的事,能掌握到第一手資料是挺重要的。

市府官員們互相看看,也趕緊跟上,並主動提供座駕。

一行人風馳電掣的前往津石總廠,只有舒蘭,優哉遊哉的品着麻花。

到得津石總廠,已是下午的時間。

霍昌、黎渙祥等人早就等在了津石總廠門外,並將考察報告交給蘇城。

大家都顯的有些緊張,這可不比濟南動力機廠的合併。後者是零投入的買入,津石總廠雖然經營不善,終究沒到資不抵債的程度。

“進去再說吧。”蘇城擡起頭來,首先看到的就是門前的高聳建築。相比上一次陪同劉秉,他的心情截然不同。

進入廠區,就見廣闊的空間裡綠樹成蔭。沿着邊際,甚至有兩片小小的天然林,一直連上遠山。

大家走走看看,纔在津石總廠行政人員的帶領下,進入小禮堂。

王勝的出現讓杜利軍有些心驚膽戰。

很快,他的目光又轉向蘇城。

後者眼神平靜,看不出心思。

祁蒙、丁志鵬等體改委成員,以及郭部長等能源部官員,都坐在了主席臺上。兩側讓給了大華實業和津石總廠。

很快,一位不認識的老頭兒,坐在了主席臺的正中央。他沒什麼客套話,打開面前的文件,就道:“我們今天討論大華實業對天*津石油機械總公司的併購案。對咱們來說,這還是個新鮮事哦。”

第421章 分紅第197章 大會戰第71章 領導路過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106章 漁政船第142章 東京第19章 吉普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140章 b計劃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296章 大富貴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487章 細則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378章 泉涌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16章 競標日第548章 捐款第105章 漁船第32章 技術驗證第89章 挖坑第514章 挖空第489章 有關係第573章 疑探第164章 簽約第4章 父親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98章 紅燈綠燈第292章 掀桌子第68章 高水平第375章 井深第528章 擊潰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32章 資助第193章 檢查團第534章 協商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532章 資助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78章 求包養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251章 考覈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434章 打腫臉第163章 廣告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第643章 收網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403章 再培訓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259章 外銷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22章 標的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209章 會場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654章 回京第42章 大領導第167章 祠堂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347章 外出第661章 船業速度第193章 檢查團第44章 蘇廠長第376章 替噴法第557章 預備第70章 大慶也要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78章 求包養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374章 含油層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24章 自由人第15章 靠山吃山第492章 脾胃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63章 肉丸第3章 敲定去向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154章 覲見
第421章 分紅第197章 大會戰第71章 領導路過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106章 漁政船第142章 東京第19章 吉普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140章 b計劃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296章 大富貴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487章 細則第294章 環保標準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378章 泉涌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416章 競標日第548章 捐款第105章 漁船第32章 技術驗證第89章 挖坑第514章 挖空第489章 有關係第573章 疑探第164章 簽約第4章 父親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98章 紅燈綠燈第292章 掀桌子第68章 高水平第375章 井深第528章 擊潰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32章 資助第193章 檢查團第534章 協商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532章 資助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78章 求包養第621章 第一口保密油井第251章 考覈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434章 打腫臉第163章 廣告第129章 海洋採油廠第643章 收網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403章 再培訓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259章 外銷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22章 標的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209章 會場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217章 外載荷計算第654章 回京第42章 大領導第167章 祠堂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347章 外出第661章 船業速度第193章 檢查團第44章 蘇廠長第376章 替噴法第557章 預備第70章 大慶也要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136章 燃氣熱水器第78章 求包養第563章 儲量報告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374章 含油層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24章 自由人第15章 靠山吃山第492章 脾胃第659章 辭職的研究員第63章 肉丸第3章 敲定去向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154章 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