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外銷

林永貴推開辦公室的門,就感到一陣熱氣,連忙脫下大衣,又抖抖手腳,才坐到椅子上,準備批覆今天的文件。【,

嚴格說來,他也只有早上的兩個小時能批覆文件,再晚一點,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幹部來請見,再沒有一個休息的時間。

他剛坐好,搓搓手準備看文件,電話“叮鈴鈴”的響了。

林永貴登時面色一肅。敢在這個時候打電話的,肯定不是他的下屬,否則就不是辦事是找茬了。

他特意咳嗽了一聲,才接起電話,溫言道:“你好,我是林永貴。”

“老林,我是劉萬海啊。”電話裡的聲音有些震耳朵,像是防空洞中的笑聲似的。

“哎呀,好久不見了……”

一通寒暄過後,劉萬海像是分段似的一陣大笑:“老林,我聽說大華實業的蘇董,是從你手底下出來的?”

“他第一份工作,是在油田上班的。”

“能不能幫我引薦一下。”劉萬海笑呵呵的提出來要求。

“這不像你的作風啊。”林永貴訝異的道:“堂堂華南化工廠,還用得着我來引薦?”

1990年,人們穿的衣服多是化纖的,用的器具多是塑料的。這些全都是化工廠的功勞。以此時的國企分類,化工行業除了有污染之外,待遇地位都是不錯的,此時的私企化工廠尚不成氣候,化工體系的日子還頗爲好過,華南化工廠自不例外。

劉萬海哈哈一笑,毫不勉強的道:“大華的12萬噸甲醇眼看着要投產了,我們華南化工廠眼熱啊。現在的原料緊缺你是不知道,嘿。老林你的油田倒是好處多多。”

林永貴不禁一笑。每噸原油的計劃內價格是400多元。計劃外價格是680元,一進一出是200多元的差價,批給誰不批給誰。除了石油總公司之外,全由林永貴來決定,自然舒心。

華南化工廠是中游廠商。它下面的服裝廠紡織廠或者醫藥廠塑料廠要求着批購計劃內的原料,但化工廠自己也要求購上游的甲醇乙烯丙烯等原材料,自然比不上純上游的油田。

林永貴心想:大華生產出來的甲醇,總歸是要銷售的,華南化工廠也是個大客戶,想來能成。於是,他就笑了兩聲,應承道:“我打個電話,看有機會沒有。”

劉萬海千恩萬謝。

林永貴掛上電話。笑着搖搖頭,要找秘書要號碼的時候,電話又響了。

“你好。林永貴。”

“老林。我是老周啊……”又是一個化工廠的同學。

幾句話說完,林永貴懷疑的放下話筒。這一次,他可沒有絲毫要承攬的意思。沒等他想明白呢,電話再次“叮鈴鈴”的震了。

“你好,我是林永貴。”

“老林啊,我老錢啊。”再一個化工廠的同學。

林永貴一腦門的皺紋,截了一個話頭,問:“老錢,大華又不是今天才開始建甲醇廠,你怎麼現在纔打電話過來?”

老錢立刻緊張了:“怎麼,還有人向你打招呼?”

林永貴苦笑說“是”。

老錢嘆道:“這可真是,無漏偏逢連夜雨。怎麼一個個都想着走歪門邪道呢。”

林永貴把話筒舉的遠了點,好像要看清楚話筒對面的生物,這傢伙不也是在走歪門邪道嗎?他不明說,拐彎抹角的問:“出來什麼事?”

老錢哀怨的道:“大華新建的是12萬噸甲醇,我們考慮着,兩年內能投產就不錯了,誰想到,他年末就要投產了,再去聯繫,想搞幾千噸計劃內的指標,根本不行。”

“都被搶光了?”

“哪裡是搶光了……”老錢咬着牙道:“大華實業是私企,他們就沒有計劃內的指標。你說說,12萬噸啊,又不是年產12噸,竟然是個私企,誰能想得到。”

林永貴無話可說,他也忘了大華是私企的茬了。當然,真的要去想,那是清楚的很,但要把它和其他企業聯繫到一起的時候,很自然的就忘記了大華的私企身份。

國內目前的甲醇工廠,年產1萬噸以上的,就不算小廠裡。年產三四萬萬噸的,產值就能突破1億,以地方的眼光來看,可稱大廠。

大華的12萬噸甲醇工廠,雖然不是全國最大的甲醇工廠,但卻是單設備最大的甲醇工廠。或者說,是設備最先進的工廠。改革開放雖然10年了,像是勝利油田這樣的上游原料企業,卻只會越來越強壯,又哪裡會把私企看在眼裡。便是20年後,大型鋼鐵企業、大型石油化工企業仍然是以國企爲主,何嘗有民企挪移的空間了。

相形之下,1990年尚處在國退民進的當口,大華的私企身份倒也不太扎眼。只是12萬噸的計劃外甲醇,讓林永貴乍舌不已。各大油田爲什麼把石油產量作爲幹部考覈的唯一標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出來的產量可作計劃外物資進行分配。職工的獎金福利和領導的小金庫,都來自計劃外的價值。

相比之下,大華用1年時間建起的化工廠,計劃外的產出比勝利油田還要多了。

林永貴驚訝歸驚訝,握着電話卻不能再應承,拒道:“大華化工是蘇城一個人的,他既然不是國企,那也就不存在計劃內的配額了,該的是沒有吧?如此一來,讓他用計劃內的價格發貨,不是從他腰包裡掏錢?”

“我們哪裡讓他用計劃內價格發貨了,現在是計劃外的價格,他也不賣。所以,才找到了你這裡。”老錢滿嘴的苦澀。

“計劃外也不賣,他賣到哪裡去?”

“出口創匯。”

林永貴釋然,道:“有出口創匯的機會,你找誰都沒用。”

國內工業品的價格雖高,還是有點比不上國際價格,尤其是匯率和出口退稅的關係,國內銷售向來是比不上國外銷售的。地方和中央政府也鼓勵企業出口創匯。別說只是一些企業想要增加產量,即使是嗷嗷待哺乃至命懸一線,政府仍然會鼓勵創匯。

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老錢自然也知曉,解釋道:“其實。12萬噸的甲醇,出口創匯也沒有一口氣賣光的道理,本應該多少剩下些的。唉,結果正碰上國際市場上甲醇大漲啊。這個大華的運氣,不服不行。”

美國國會在11月中旬,通過了清潔空氣法的修正案,頓時讓甲醇的價值倍增。價格因素雖然尚未顯現出來,但供求關係的顛倒是顯而易見的。大華石化趕在這個節點進行試運行,自然引來了雪片般的訂單。

在海滄計劃中,大陸是要求臺塑全部產品100%出口的。大華石化公司以海滄石化基地配套廠的名義建在海滄的地皮上,自然要遵守100%創匯的要求。

對此,大華實業內部曾經有過激烈的爭論。不少人都勸蘇城能減少出口的比例,如80%或60%,以免國外銷售渠道不暢,產生積壓乃至停產。甲醇可不是容易儲存的產品,它的流轉速度越快,倉儲成本就越低,對12萬噸的產量來說,每噸數十元就是好大一筆錢了。

然而,已知歷史的蘇城堅定的否決了這個建議。在未作遊說的情況下,簽訂了100%出口外銷的合同,等的就是美國的情節空氣法案。

甲醇可是能夠作爲燃料添加的。如果用虛擬經濟的手段來分析,一年消費9000噸燃料的地區,添加10%的甲醇,就是900萬噸的用量,遠超世界甲醇的產量界限,別的消費不降,此項消費增長,甲醇哪裡有不漲的道理。

這個時候,蘇城100%外銷的合同,反而變成了一道護身符。進可攻退可守。蜂擁而至的採購員就是明證。國內的化工廠都和老錢是一樣的考慮,12萬噸相當於人家幾個廠的量了,難不成能全賣掉了?或者,總能找到個什麼縫隙,漏幾千噸幾百噸出來吧。

精明的進出口貿易商同樣不少,聚集在海滄縣城內,找尋着機會,有利害膽大的就籤長期協議,不敢搞包銷合同的,就想着提前付定金,用現在價格把貨佔住再說。

王勝看着這些廠商,眼都紅了。

海滄計劃搞到今天,臺塑尚未獲得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呢。反而是大華實業,建廠又投產,一滴甲醇都沒生產出來,竟然有人上趕着送錢。

最讓他憤憤不平的是,上趕着送錢的,蘇城竟然不要。

最最讓他不平的是,臺塑也怕甲醇漲價原料不足,派他上趕着送錢送定金。海峽兩岸最大的化工廠就是臺塑了,他們搞石油煉化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供應自己的工廠。所以,大陸方面堅持100%外銷,臺塑同意了下來,因爲他們自己用原料,就算是外銷了。

甲醇價格上漲,對臺塑自然有不小的影響。找遍全球,將要投產又尚未簽訂銷售協議的,也就是蘇城的大華石化了。

……

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313章 要來了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231章 拜會第448章 二選一第75章 大肥豬第34章 實測數據第653章 投資名單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458章 總統府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439章 氣短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233章 對着幹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364章 物探隊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96章 拉風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83章 外方要求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12章 實物獎勵第226章 掙扎第42章 大領導第29章 可樂加冰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208章 質問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66章 肥油星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82章 跑部進京第105章 漁船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50章 專利費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398章 ……縫焊機第586章 副產品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622章 新遊戲第303章 冤大頭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519章 卡脖子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64章 物探隊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364章 物探隊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276章 看大戲第230章 供應鏈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398章 ……縫焊機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534章 協商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197章 大會戰第209章 會場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265章 再增產第301章 銀行股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512章 小瞧嗎第521章 提高賭注第514章 挖空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531章 金錢雨第305章 殉道者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336章 技術溢出
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313章 要來了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231章 拜會第448章 二選一第75章 大肥豬第34章 實測數據第653章 投資名單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458章 總統府第483章 被寵壞的國企第439章 氣短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233章 對着幹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364章 物探隊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96章 拉風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83章 外方要求第593章 應接不暇第627章 正式交鋒第12章 實物獎勵第226章 掙扎第42章 大領導第29章 可樂加冰第120章 無損換股第157章 知難而退第208章 質問第385章 液化天然氣船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66章 肥油星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82章 跑部進京第105章 漁船第289章 外銷轉內銷第50章 專利費第517章 停止支持第398章 ……縫焊機第586章 副產品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622章 新遊戲第303章 冤大頭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594章 黑色匹練第43章 去機械廠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519章 卡脖子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364章 物探隊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第364章 物探隊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276章 看大戲第230章 供應鏈第562章 信息組織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398章 ……縫焊機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534章 協商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197章 大會戰第209章 會場第258章 國產化準備第265章 再增產第301章 銀行股第510章 專利壁壘第512章 小瞧嗎第521章 提高賭注第514章 挖空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531章 金錢雨第305章 殉道者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336章 技術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