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考覈

馮偉和趙勇上了同一班的火車,同一班的汽車,同時抵達浦東的大華培訓基地。【‘

放眼看去,那叫一個荒涼。尚未平整的土地,不僅有起伏的土包和小樹林,中間還有一些小溪流組成的河塘,以及稍大的川楊河經過,氣味並不好聞。

正門修的尚算不錯,貼了瓷磚掛了紅幡,飄着“大華歡迎你”的紅黃色條幅。不高的廠子圍牆裡,是兩排低矮的平房,還有一排是鐵皮房,外面同樣是紅色和黃色的噴漆。

馮偉拿出大華寄給自己的邀請考試的信封,外皮依舊是紅黃兩色。他這時候才注意到,疑惑的將之交給了門口的大華人事,問:“你們好喜歡紅黃色的?”

“這是企業ci,就是企業形象識別系統。”被選作第一批接待員的都是好脾氣,想一邊拆信封覈對人名,一邊回答他的問題。

馮偉“哦”了一聲,又問:“這個企業形象……ci,有什麼用?”

接待員聽他字母說的準確,擡了一下頭,這年月的文憑是個寶,懂英文就能考文憑,有文憑就能調工作,讀準英語字母對後世的小學生都毫無問題,對80年代末的年輕人來說,卻頗有些困難。

他也沒有多問,扯起自己的衣服,示意道:“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就是讓客戶,消費者一看到咱們的顏色或者圖標,就能想到大華。你看,紅色的北京和黃色的太陽,就是咱們公司的標準色,這種鮮豔的紅黃兩色,就代表了大華實業集團。”

“別的公司也用了紅黃色呢?”馮偉一臉的好奇。

旁邊的的趙勇早就被荒涼給擊潰了,覺得上*海也不過如此,浦東還比不上紅星廠子,不情不願的哼了一聲,隔着馮偉將自己的信函遞了上去。

接待員於是繼續辦理手續,口中道:“我們有設計專利。要是光顏色,就當他們給咱做廣告了。”

ci當然沒有這麼簡單,但也確實難不到哪裡去,而且,它的效果非常的好,60年代在美國提出,70年代在日本大獲成功,80年代末的太陽神集團因ci系統一舉成名。中國大企業就一窩蜂開始搞企業形象識別。ci系統也是中國最早普及的現代企業理念。乾淨利落的效果。是企業家們選擇它的首要因素。

在大門口就聽到了這麼多有意思的東西,馮偉對大華石化公司充滿了期待。同來的趙勇則不同,他不懂什麼ci。也不懂形象識別和設計專利是什麼,他只想找一份高工資的工作,最好別考試。因此顯的煩躁不安,走在路上,不時的還亂踢一腳,濺起沙石無數。

路只有前半段是水泥的,後面只有個路基,但不管是前面還是後面,路面上全是碎石和塵土。

馮偉勸了一句,也懶得再勸,看着報告函上的序列號。找了房間住了進去。報紙上的考試,除了讓一部分人知難而退之外,再就是議定真正的考試時間了。任何一家建築公司都沒能力,在短短的一兩個月裡,建成能容納幾千人的房屋,因此,參加報道和考試的時間也特意拉開了。馮偉和趙勇是第一批。他們會在這裡呆兩天時間,應聘成功的留下,失敗的回家。

胡亂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聽到擾人清夢的號子聲,外面有人高喊:“免費的早餐都來吃了。半個小時,不來的就沒有了。免費的早餐……”

趙勇一腳踢開被子。高興了:“總算沒有全虧。”

馮偉看了下電子錶,才6點30分。

趙勇樂呵呵的道:“還不起來?荒山野嶺的買不到吃的,早餐過了,說不定什麼時候有午餐。”

“我看你是看中免費了。”

“免費了不好?又不是你出錢的。”趙勇哼哼了兩聲,穿了半截袖子想:“你說,大華的早餐,是不是一直免費的?”

“一個早餐才幾毛錢,免費不免費的有什麼影響。”馮偉看不慣趙勇開摩托車的樣子,更看不上他省錢的樣子,不屑的道:“大華實業的工資都開到300塊了,真要是進去了,什麼早餐吃不起。”

“那不一樣,早餐免費,那說明其他福利也好,比如午飯便宜,晚飯也便宜什麼的。上*海這個地方你沒看報紙?人均居住面積不到2平米,人躺倒了睡覺,就得兩平米的地方,你說他們怎麼住?大華的福利要是不好,咱難道住一輩子的宿舍?還結不結婚了。”趙勇買摩托車就是爲了結婚,奈何用摩托車追上了女孩子,女方的家長又閒他敗家,一來二去耽擱了。這事讓他有了心結,因此說什麼都先考慮結婚的事。他來大華,也是因爲大華的名聲好,收入高。

經過長時間的通貨膨脹,1990年的100元早就不夠家庭生活了。全國年平均工資基本在2000元以上,北上廣超過2600元,政府和事業單位月入200元並不稀罕,企業在此基礎上略有浮動。在全國人民的收入水平比較均衡的情況下,多100元的薪水不止是50%的漲幅,而是另一種生活狀態,大華石化公佈的工資標準,就是以挖角工資來確定的,在南方經濟比較活躍的地區,這個工資標準已經打倒了很多技術員和企業管理人員,而且將打倒更多。

馮偉品咂了一下,覺得馮偉說的有道理,卻不願承認:“說不定只是一頓免費早餐呢。”

“你估計就只能吃這一頓了。”趙勇嘴上不饒人,笑哈哈的出門了。

早餐卻是出乎意料的豐盛。滿滿的一海碗肉湯,上面飄着油花,使勁撈一下還有點肉丁。一碗小菜配兩個鬆軟的大饅頭,以早餐的分量,那是綽綽有餘了。

大家都吃的很香。大多數應聘的工人都舟車勞頓好幾天了。

如今,物資困難時期確實過去了,要說敞開肚皮吃飯,很多在崗的工人家庭都能做到,但是,並不是每個工人都在崗的。國企圍牆內的改革夢想正在逐步破滅。武*漢邀請了德國的老專家,河*北誕生中國自己的改革家,然而,這些企業的輝煌持續了沒幾年,隨着90年代的到來,一一落幕,如包產到戶的結果一樣,能溫飽而不能致富。並隨着其他人的富裕而日顯貧窮。最終。曾經輝煌的企業奄奄一息,連中興之志都沒有的企業,停產待產的不在少數。最遲到1992年。那些中小型國企中的政治明星,都會陷入各種破產甩賣的旋窩,來應聘的工人。免不了有受到牽連的。

吃完早餐,稍歇片刻,就有工作人員領着大家去答題,和學校裡的考試差不多,每人一張卷子,兩張草稿紙和一支筆。題目共有10題,正是把報紙上的題目擴展了兩倍,類型難度相似。

考試時間只有60分鐘,監考老師不停的報時。弄的人心緒不寧。

馮偉勉強完成了答卷,外面的號子聲就響了。一個濃黑眉毛的供熱沒有完成,抱着試卷狂寫,監考老師掏出印章,並警告:“再不交卷,我就蓋印了。”

濃黑眉毛的工人只好交卷,出門後纔不滿的說:“一點情面都不給的公司。去了也是被剝削。”

馮偉正好聽見,噓聲道:“你是來旅遊的啊,不想被剝削還抓着卷子不放,你就該把卷子撕了。”

衆人一陣鬨笑,趙勇不屑的道:“都什麼年代了還剝削。國企就不上繳利潤了?你要是能給我300塊一個月。我就給你剝削。”

“你就知道一定300塊了?這些私企老闆,給錢摳門。扣錢爽快。在我們廠,主任要是敢扣我一塊錢試試,我不罵碎了他。得,爺不伺候了。”濃眉毛的工人就做出了5道題,一道還沒寫完,自知通過不了的他一甩手就走了。

工人們看着他的背影一陣嘲笑。90年的國企不比80年了,人們不再羞於談錢,做廠混子也就不是什麼令人得意的事了。

一會兒,大華人事部通知去做測試,大家又坐上了通勤車去新建的廠房中做測試。

到了地方纔看見,裡面全是一排排的鋼木製的鉗臺,每臺鉗工臺上卡着3個老虎鉗,看起來還是嶄新的。

“全是鉗工。”馮偉一下子明白了,怪不得第一批是自己和趙勇,他們兩個都是鉗工。

陳祖年、蘇城以及幾名攝影記者站在車間的一角。在同類車間中,鉗工車間的要求是最低的,鉗工的工作要求也是最低的,因此最先建的就是鉗工車間。與之相反,越先進的機械廠,對鉗工的要求就越高。裝配設備需要鉗工,劃線維修也少不了鉗工,有些部件,只有鉗工才能加工。

理論上,鉗工能加工出任何的機械件,因爲人手是最先進的機器,配合適當的工具,比任何機器都先進,在工廠,鉗工補充了機械的不足,做機器不能做的事。假如有一天,機器人統治地球的時代來臨了,它們首先得有能力取代鉗工。

而在化工基地的建設中,鉗工也是至關重要的。所有的罐子和聯接件,都需要鉗工來安裝,維護時更少不了他們。因此,在不生產甲醇設備的情況下,大華石化首先需要的就是鉗工。

陳祖年做了多年的廠長,很在乎這個培訓基地,主動請纓做了主考官,看人都到齊了,就揚聲道:“大家自己找地方吧,我說一下,你們今天是來參加鉗工考覈的,想要同時定級的,之前都登記過了,請各位好好表現。另外,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們大華招人,並不是只看鉗工水平的,當然,你要是有五級鉗工的水平,通過定級我們就直接收了,四級鉗工也差不多就合格了。達不到?沒關係,我們的考官還會看你們的潛力,爲什麼呢?因爲我們大華有自己的培訓基地了,凡是大華的員工,以後都會在培訓基地裡進修,繼續成長,並陸續進行強化培訓,四級工,五級工,甚至到八級工都有可能。比如鉗工類的八級工,大華實業就有近10人,他們以後都會來給你們上課的。”

“能拜八級工做師傅?他們收幾個人?”趙勇的眼睛都亮了。他們紅星廠當年是兵器部大廠的時候,也沒有一名八級工,遇到解決不了的事的時候,有時候就要去求人,他不止一次見到八級工的派頭,他們副廳級的工廠,普通的副廠長去了,根本請不動,就連八級工的徒弟也是全廠的寶貝,車間主任要安排工作了,只能商量不能命令,反過來被命令的也有,某些主任心理脆弱受不了,自請去當普通工人的有,懲罰高工的絕無僅有。

國企工廠,剛進廠的工人都要做學徒工,三年後才能拿正式工的錢糧。師傅帶徒弟的模式比較細緻,往往能教出出類拔萃的技工。但是,一名師傅能帶的人數也有限,通常都是兩三個,超過五個的就很少了。

做八級工的徒弟,無論技術還是地位都有保障,自然是工人追逐的目標。

陳祖年早知會有此問,呵呵笑了兩聲,道:“我們的培訓基地,不再拜師父,高級技師和老師一樣,主要進行課堂上的指導。你們放心,經過改良以後,效果只好不差。”

下面發出低低的討論聲,趙勇還是覺得有點遺憾。

蘇城這時候站了出來,微笑道:“各位好,我是大華實業的董事長蘇城,歡迎大家參加大華實業的應聘。”

攝影記者們都等累了,衝上來就是一陣狠拍。

蘇城笑了一下,繼續面對工人,道:“在我們大華實業集團,除了八級工制度以外,我們還會依據具體的技術崗位和操作崗位序列,每年設置技能大師和操作大師,給予很高的獎勵和薪酬,讓技術拔尖的人才,成爲企業的明星,並幫助其他工人提高。所以,進入大華實業集團以後,一線成才大有可爲。請大家表現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工作。”

這段話,一半是對應聘者說的,一半是對記者說的。

陳祖年暗暗點頭,只有真正當過工人的,才能每時每刻的記得,工人不僅僅是一顆螺絲釘,還是有血有肉的個體,他們不僅需要薪水,他們還需要承認。最近10年,失去薪水的工人很多,失去承認的工人更多。

去掉累贅,掃去心結,抖擻精神,統一思想。兩彈一星時代的中國工人能做到的,90年代的中國工人也能做到。

……

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19章 吉普第205章 期待第70章 大慶也要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392章 ……媒體戰第457章 阿拉木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569章 競標開始第532章 資助第115章 戶口第617章 保密工作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87章 誘*惑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43章 去機械廠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251章 考覈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610章 金融城第180章 合併第155章 共贏第296章 大富貴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414章 元旦第493章 碳纖維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458章 總統府第20章 話國企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183章 我師父第244章 破局第630章 前菜第388章 落實第633章 延產第265章 再增產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368章 營建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50章 專利費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39章 最強抽油機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375章 井深第515章 登記第632章 價差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446章 主業第30章 採油機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163章 廣告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313章 要來了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569章 競標開始第260章 緊缺第331章 逆反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96章 拉風第434章 打腫臉第378章 泉涌第286章 暴利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582章 展團第2章 另類招聘第454章 裂痕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61章 招工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193章 檢查團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370章 勘探地第47章 配件廠第45章 撒餌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308章 狼來了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265章 再增產第304章 深交所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
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19章 吉普第205章 期待第70章 大慶也要第119章 中石油原始股第392章 ……媒體戰第457章 阿拉木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569章 競標開始第532章 資助第115章 戶口第617章 保密工作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87章 誘*惑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43章 去機械廠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251章 考覈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610章 金融城第180章 合併第155章 共贏第296章 大富貴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414章 元旦第493章 碳纖維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458章 總統府第20章 話國企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183章 我師父第244章 破局第630章 前菜第388章 落實第633章 延產第265章 再增產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368章 營建第389章 那些權貴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50章 專利費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176章 湖畔工廠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39章 最強抽油機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375章 井深第515章 登記第632章 價差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446章 主業第30章 採油機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163章 廣告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313章 要來了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569章 競標開始第260章 緊缺第331章 逆反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628章 還有電子盤第96章 拉風第434章 打腫臉第378章 泉涌第286章 暴利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582章 展團第2章 另類招聘第454章 裂痕第394章 ……領導的“微博”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357章 同質化對手第61章 招工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193章 檢查團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135章 並行工程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370章 勘探地第47章 配件廠第45章 撒餌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308章 狼來了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265章 再增產第304章 深交所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