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

這是蘇東元第二次“召喚”蘇城了。

第一次蘇城從學校畢業的時候,蘇東元對蘇城的選擇不滿。這一次自然是因爲蘇刑的事。不管是哪一次,蘇東元都沒有親自前來,只不過是通知的人,由秘書換成了女婿。

蘇城用難以理解的眼神看着候海青,說道:“我不願意見蘇東元。”

“不管怎麼說,都是你父親。”候海青偷眼看了一下蘇城,見他並未生氣,便用勸慰的語氣道:“你和蘇刑的摩擦,我們不管誰對誰錯,現在來看,你贏了。見一下蘇書記,對你也沒壞處。”

蘇城微笑,道:“但也沒好處不是?”

他並不會真的因爲蘇東元而生氣。畢竟,作爲穿越而來的蘇城,並沒有必要繼承所有的一切,例如這個糟糕而偏心的父親,或者同樣糟糕而偏心的兄弟。

候海青無從得知蘇城的心理活動,以爲蘇城仍在某種憤怒當中,因之說道:“無論如何,還是一家人。蘇書記也許是不高興,但手心手背都是肉,見個面吧。”

蘇城收起了笑容,堅定的道:“我沒有必要見他,大家各走各的路就好。”

“唉,蘇刑被雙開了,說不定還要坐牢,他從政是肯定不行了,以後能不能經商那也是兩說。但你不一樣,你是北大畢業生,幹部身份,在勝利油田做到了正科級對嗎?勝利油田現在是勝利油田管理局了,妥妥的行政編制,而且,你還是中國石油總公司的獨立董事,到時候,我們想辦法運作一下,說不定能騰一個副處級的位置。”候海青換了個角度。

蘇城仍是一笑,道:“我對從政沒有興趣。”

“蘇書記雖然有三個孩子,但蘇珍是個女孩子,能扛大樑的也就是你和蘇刑。現在蘇刑不從政了。你如果也不從政豈不可惜?”候海青作爲蘇家的女婿,確實頗爲看好蘇城。他賣力的說道:“蘇老爺子只有蘇書記一個兒子,所以,你現在是蘇老爺子唯一能從政的孫子。你能憑一己之力從勝利油田殺出來,得到阿拉伯的油田,那你應該知道,這麼好的條件,放棄了着實可惜。”

蘇城堅定的搖頭。說道:“如果要選擇仕途。我不會去勝利油田的。”

“你當年也許做了選擇,現在爲什麼不再做一次選擇?”候海青不死心的道:“你如今也是董事長了,所做的管理工作和做官是一樣的。要我說,你們的工作可能還要難一些。既然都是做管理,爲什麼不做大官?能源部的部長。或者國務院的高級職位,我覺得更適合你,更能發揮你的作用。”

蘇城笑了,側了一下身道:“做企業和做行政,那是兩個概念,既然來了,你可以看看我們在做什麼。”

他將候海青帶進了廠房。

大華實驗室佔據了濟南動力機廠四分之一的面積,也就是1000畝的土地。在這裡,除了四個錯落有致的小型實驗室之外。還有一棟新建成的大型實驗樓,以及兩個並排的廠房。

海運而來的鑽井平臺設備,屬於中大型設備,因此大部陳列於廠房當中,並做倉庫之用。到了要做實驗的時候,則將單獨的零件送去實驗大樓,兩者之間有小型軌道直通底層電梯。非常方便。

兩人走進廠房,就能看到空曠的大廳內,用玻璃和毛玻璃隔成的各個實驗室和辦公室,其中就有那些“廢品”設備和滿黑板的理論研究。

蘇城指了一下姚澤凡的實驗室,道:“這就是我們做的工作。無論是能源部還是國務院。永遠都不會做的。”

“工廠和製造業?”

“重工業。精確到這個廠區所做的事,我們在製造國土。一座海上鑽井平臺的價值超過1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我們有1000座海上石油鑽井平臺,我們等於再建了一個香港。”

“即使你從政,也不影響你製造國土。”

“也許吧。不過,考慮政治的人和考慮工業的人,是兩種人。政治要跳躍性,工業要延續性。搞政治的人搞不好工業,他們最多是利用一下工業進步的好處罷了。”蘇城這樣說是有緣故的,中國其實趕上了海上鑽井平臺的第一波浪潮。1973年,鑑於當時的國際形勢,爲了捍衛國家海洋油氣主權,國家急需一批能夠在較深水域和惡劣海況下開採油氣資源的海上鑽井平臺,中國第一批鑽井平臺就是那個時候誕生的。

而且,經過11年的奮戰,到1984年7月,708研究所、上海船廠和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調查局聯合設計,並由上海船廠建造出了中國第一座半潛式石油鑽井平臺“勘探3號”並正式交付使用。它達到了二代鑽井平臺的水準。

但是,這也就是中國唯一一座自建的海上半潛式鑽井平臺了。自1984年起,整整20年,中國都沒有再造過一艘海上鑽井平臺。3個部門11年的努力奮鬥,其實等於是付之東流了。

現代人都明白,工業生產中,設計和實驗成本是最高昂的,製造成本遠低於此兩者,同樣的產品生產的越多,才能將設計和實驗成本攤平。

如果只建造一艘海上鑽井平臺,除了政治意義,可以說沒有任何價值。它花費的金錢是購買一個海上鑽井平臺的十倍二十倍,它浪費了研究者的時間和精力更是無可估量。

可以說,當日參與“勘探3號”鑽井平臺的工程師和研究者,只是浪費了11年的春秋。

到了20年後,中國再次因爲南海油氣田的爭端,重啓海上鑽井平臺任務。這一次已經是第六代海上鑽井平臺了。橫跨四代鑽井平臺的技術難度,等於是重起爐竈,以前的經驗和積累完全用不上,當年的設計者若是還未退休,由“勘探三號”而來的經驗也不會比剛畢業的學生多多少。

蘇城很難估量第六代海上鑽井平臺花費了多少代價,也不知道是否會有第二艘六代海上鑽井平臺出現。但政治的衝動性,完全抵消了工業進步所產生的利益。事實上,它還是反作用的。

在海上鑽井平臺如此高風險高投入的項目中,蘇城看不到一點點政治成功的跡象。

因此,他對政治利用工業的論斷深信不疑。這令候海青微露吃驚。

國內一向以來的傳統是政治正確,才能創造工業奇蹟。或者說,是政治奠定了工業基礎。候海青就從來沒有自相反的方向考慮過。

只有真正處在工業浪潮中的人才知道,工業進步纔不管你的政治理念,它只做淘汰。

不能適應工業生產的政治就會被淘汰。

考慮到蘇城的語氣,候海青遲疑的道:“看來你下定決心了?”

“是的。”

“這是一個大好機會。”

蘇城搖頭,道:“我走我的陽關道,他走他的獨木橋吧。”

“那我回去了。另外,我聽說你拒絕欠款提貨和延期付款?這可是要得罪人的。”候海青這是純粹的關心了。

蘇城笑笑說:“總比他們欠款不給好。”

“你自己注意就好。”

“楊主任送你出去。”蘇城站在門口,看着楊明將候海青送上車,然後直接返回了廠房。

這些拆解下來的廢品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國外公司來說,他們有很多方法進行交流,中國公司沒有條件,就只能通過維修來進行“交流”了。

日後設計製造第六代海上鑽井平臺的企業,就是由前維修工廠完成的。後發達國家的模仿之路,大抵都是這樣開始的。直接觀看到成套的裝置,和通過書本資料閱讀到的裝備信息,是截然不同的。

蘇城雖然可以呆在辦公室裡,籤簽字,吃點牛排,做一個管理階層。但在80年代末,管理階層是管理不好工廠的,即使是工廠的廠長,也不能每天坐在辦公室裡開會,尤其是他想重視處理的問題。

像往常一樣,蘇城和研究員們一起,撲在了這些“廢品”身上。

再次陷入封鎖的中國,在未來數年裡,也只能得到廢品了。完好的產品,可以運到沙特的沙漠,可以運到南極的冰川,偏偏不能通過南中國海,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不過,對於剛剛起步的海工裝備來說,廢品的價值已經足夠了。

華107號海上鑽井平臺一邊改造一邊建造。以可見的速度,完成了沉墊、立柱和平臺甲板的製造,然後分別送往中遠船務的港口,用大型浮吊把平臺甲板分段調至立柱進行高空合攏,其完成的速度,比記者招待會時,蘇城所言的速度,快了一倍都不止。

當然,中遠船務的供貨商的供貨速度也因此快了一倍都不止,供貨商的供貨商消耗物資的速度同樣如此。

大華實業按期支付資金給中遠船務,但中遠船務卻採取了此時國企最長採用的方式,拖欠貨款。

整條線的資金鍊悄然繃緊

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555章 真相第607章 備份第97章 監控系統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374章 含油層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73章 巨單第206章 暖流第399章 ……造船法第274章 炮灰第387章 定性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47章 配件廠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79章 吃丸子第410章 天變了第58章 廢油田第444章 崩盤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48章 專利要嗎第541章 賄選第279章 戰前第305章 殉道者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358章 新油田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459章 中哈線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94章 技術手段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625章 交易池第279章 戰前第622章 新遊戲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4章 父親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369章 你不懂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347章 外出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9章 東*營市第32章 技術驗證第58章 廢油田第270章 國儲局第15章 靠山吃山第446章 主業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489章 有關係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79章 初探井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127章 井涌第83章 外方要求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166章 回家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6章 化緣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578章 結束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123章 勘探隊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397章 ……應對第170章 石化基地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579章 初探井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445章 拒絕第513章 活棋第244章 破局第530章 干涉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607章 備份第657章 投名狀第398章 ……縫焊機第265章 再增產第301章 銀行股第530章 干涉
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555章 真相第607章 備份第97章 監控系統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374章 含油層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73章 巨單第206章 暖流第399章 ……造船法第274章 炮灰第387章 定性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47章 配件廠第419章 合作生產第79章 吃丸子第410章 天變了第58章 廢油田第444章 崩盤第354章 挖金礦和賣牛仔褲的第48章 專利要嗎第541章 賄選第279章 戰前第305章 殉道者第575章 高開高走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390章 道義制高點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358章 新油田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377章 提撈作業第459章 中哈線第245章 浦東地產第94章 技術手段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625章 交易池第279章 戰前第622章 新遊戲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4章 父親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369章 你不懂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347章 外出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138章 空買空賣第9章 東*營市第32章 技術驗證第58章 廢油田第270章 國儲局第15章 靠山吃山第446章 主業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489章 有關係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79章 初探井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127章 井涌第83章 外方要求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166章 回家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16章 化緣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432章 靜待佳音第578章 結束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123章 勘探隊第501章 情何以堪第397章 ……應對第170章 石化基地六百四十五章 艱難的決定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246章 直接開建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579章 初探井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445章 拒絕第513章 活棋第244章 破局第530章 干涉第600章 繼續下鑽第607章 備份第657章 投名狀第398章 ……縫焊機第265章 再增產第301章 銀行股第530章 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