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

王勝所說的一件事,實際是兩件事。

最快速度的建廠,其實也意味着更多的提前投入。石化基地並不是單獨的工廠,它還有許多的配套。例如道路,港口碼頭,發電站,機械設備,人員培訓,技術準備等等。一味的增加工程建設的資金,只是將更多的資金沉澱到了土地上,並不能產生回報。

因此,早期投入的資金越多,付出的利息成本和風險就越大。

在王勝和衆多的臺商看來,大華實業非得大毅力,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因此證明他們確實有能力將海滄基地繼續下去。

令人跌破眼球的是,蘇城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宣佈加速建設。這是由於雙方的預期不同。在蘇城眼中,招商引資不僅僅是消耗自己一年七八十萬噸的產能,還是令地方政府垂涎欲滴的政治命脈。

是上百家臺企做海滄基地的配套廠,還是上百家國內中小企業做海滄基地的配套廠,對福”建省政府或者海滄縣政府來說,是有着本質區別的。

不管別人怎麼看,國內的大氣候決定了數字比內涵更重要。只要海滄基地能引來上百家臺企,蘇城非常肯定,國內企業乃至央企建廠時遇到的那些狗屁倒竈的破事兒,不會在海滄基地發生。以國內私企的身份接手臺企的海滄計劃,大華沒有了臺商的光環籠罩,至少需要地方政府的保護。

從新聞裡看到蘇城的宣言的第二天,新興集團的張建軍就收到了大華的新合約。和以前的不同,這次以大華集團公司署名,並將海滄項目寫入了其中。自有電站、專用鐵路、公路基建等等都是國企的強項,交給新興集團自然一點問題都沒有,事實上,大華早先爲了爭奪海滄計劃,已經提前做了許多佈置,現在自然全都用上了,這也是兌現Kd元國產化的承諾的手段之一。

進展當然是比語言更有效的說明。

1月20日,蘇城趕赴海滄,對奠基儀式進行最後的調整和檢查。

下了飛機就感覺到氣氛陡然不同,首先映入眼簾的赫然是一條橫幅:計劃經濟講級別,市場經濟講實力,招商引資講服務。

機場跑道上,一溜煙的停着十幾輛政府用車,既有奧迪0等德國車,也有皇冠等日本車。打頭的一輛是奔馳,而且是省政府的車牌,不用說是某位省領導讓出來的座駕。

飛機上的空姐禮貌而堅定的阻止其他乘客移動,然後在舷梯上鋪了紅色地毯,再請大華實業的衆人。

站在飛機下方的,是以廈”門市政府官員爲主的接待大軍。新市長唐安科精神抖擻的站在車邊,與一衆市府官員以接待外賓的禮儀,接待大華實業一行。

寒暄過後,蘇城等人被送上了省政府的奔馳,跟在領頭的警車後面,打着雙閃燈直接衝出機場。

這種行爲,放在任何一個時間裡都屬於囂張行徑,但不得不承認,作爲客人被動的享受這種囂張的服務,感覺還是相當不錯的。

出了機場,能夠看到外間也是一片的秩序井然。

門口以往亂糟糟的出租車陣營也變了樣。出租車一輛又一輛的等在長長的甬道處,乘客依序上車,全部打表收費,沒有了討價還價的麻煩。

如果落在20年後,這樣的情景一點都不稀奇。但在1991年就相當不容易了。

隨着車隊的飛馳,還能看到更多的條幅:

“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人人代表開放形象”。

“走千山萬水,吃千辛萬苦;說千言萬語,想千方百計,引千萬投資。”

舒蘭挽着蘇城胳膊,小臉貼着車窗,訝然中小聲道:“咱們算不算是投資商?”

“咱們是,而且是投資商的骨頭。”

“爲什麼是骨頭?”

“千金買馬骨。不過,咱們這根骨頭,有時候也讓人家恨的想使勁啃兩口。”

“哎呀,說的這麼可怕。”舒蘭輕輕的捏了他一下,睜大了眼睛看着周圍,一水的旅遊心態。

蘇城微微一笑,他是有感而發。他和大華的員工來廈”門很多次了,大部分時間是悄悄的來,悄悄的去。大華實業在海滄投資了50萬噸的甲醇項目,價值數億美元。但是,自從他們露出競爭海滄計劃的念頭以來,和市政府省政府的官員關係就變的微妙-起來。

一方面,政府積極配合,盡力提供資源和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又討厭大華對臺塑的攻擊和排擠。

當年的地方政府,毫無疑問是希望臺塑能繼續海滄計劃的。大華的錢再多,對他們來說也是鍋裡的肉,和外面的野味是兩個概念。吸引外資,或者外商直接投資的名義,要比私企投資好聽太多。

現在則不同了,大華實業確定的拿到了海滄計劃,地方政府已經沒有了臺塑的外資指望,只能將目標放在大華實業和他們引來的臺商身上。

如果將大華看作是臺塑拋棄海滄計劃的理由,地方政府肯定恨不得把大華的骨頭啃下來,以泄心頭之恨。

不[破曉小蕩提供]過,政府官員都是熟悉政治的,不管他們喜歡還是不喜歡大華實業,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他們還是要把大華實業捧在手心,含在嘴裡……

車隊自機場而出,穿過市區,一路不停的前往海滄縣。

每當經過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能夠看到成結隊的交警出現,他們充當了人工紅綠燈的作用,完全無視了真正的紅綠燈,提前許久就擋住了社會車輛,從而讓搭載大華的車隊能暢通無阻。

偶爾遇到車流繁忙的地段,車隊前方的警車還會用大喇叭喊話:“靠邊讓開,靠邊讓開……”

不管是紅色的軍牌車,還是掛着市委乃至省委的車,聽到警車的喊聲,全是慌不擇路的做拐右移。蘇城用膝蓋猜也知道,這些都是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想辦法掛了特權牌。

只用了30分鐘,就看到了海滄縣的縣界牌,比平時快了一半有餘。

市縣交界的公路照例又寬又平。海滄縣的迎接隊伍就等在哪裡,不像是省裡還矜持一番,海滄縣是把縣委縣政府縣人大和縣政協的四套班子全給挪移了出來,而且生怕蘇城不懂,給打上了牌子。

蘇城整了整衣領,準備出去繼續應酬,司機看見了笑笑,說道:“我們不用停的。”

果然,市長探頭出來說了兩句話,縣裡的頭頭腦腦們就像是歸圈的羊似的,紛紛向蘇城這邊招招手,算是打過了招呼,一窩蜂的鑽回了自己的小車,砰砰乓乓的跟在後面。

車隊再次啓動,只是前面又加了一輛警車和兩輛摩托警車,警笛的聲音也更大了。

蘇城坐直的身板又垮了下來,望着路邊“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的標語,不自在的道:“海滄縣增加車輛了?”

此時的普通縣城,四套班子能有8輛車的都少,何況海滄縣開出來的就有十幾輛,而且無一例外是小轎車,比內陸的地級市還豪富一些的樣子。

司機不知得到了什麼樣的指示,緊張的解釋道:“海滄縣的車輛是特批的,省委命令加強海滄縣的班子力量,補充過來的幹部都要帶人帶車帶資金,沒有例外。”

蘇城聽的一笑,轉而又覺得這個想法有趣。如果讓各個地區送海滄縣一輛車,他們必然是不肯的,但若是用調派幹部陪車的方式,對方就不好拒絕了,無形中分化了基層的抵抗力量。

要說靈活,中國的幹部其實是最靈活的。思想解放不解放,其實要怪早期的限制臺嚴格,政治陷阱又太多,聰明人總不會踩着地雷陣往前衝。

車內再無話,直到抵達海滄基地。

以前的紅黑色磚牆被砌上了瓷磚,拔高到三層樓高的大門換上了兩個有氣勢的立柱。

中年禿頂的金書記用殘存的毛髮,從左邊蓋到右邊,勉強遮住中間的枯萎。表面上,這仍然是一個充滿自信的男人,他不等車停穩,就從後面奔跑過來,甚至趕得及給市長唐安科拉開車門,並驕傲的介紹:“海滄基地是國家級的工業基地,我們海滄縣委班子想來想去,要爲投資商做點什麼,於是給重修了門面。”

“蘇董覺得滿意嗎?”唐安科將指揮棒交給了蘇城。他本人是從團委起來的,最熟悉的就是年輕幹部,知道蘇城這種年輕人最在乎的是尊重,因此根本不做表態,一副馬首是瞻的樣子。

人家都這樣了,蘇城也不能說“你們砸了我的大門又換了一個新的”之類的話,只微微點頭,笑道:“令海滄縣委破費了,這裡面的支出,還是由我們大華出。”

“三通一平都是國家做的,我們海滄縣出力,與心不安,請蘇董事長一定接受我們的禮物。”

“太貴重了,禮物收下了,支出還是給我們大華來負責。”

“縣裡是一番好意,蘇董不用客氣。”

“不是客氣,門是我們的,就該由我們掏錢來修。”

見蘇城如此堅持,唐安科打了個眼色,金書記才反應了過來,忙笑道:“是是是,我們糊塗了,您說的對,圍牆以內的您管好,圍牆以外的我管好。您只要提出要求和想法,其餘的交給我們來辦。”

唐安科“哈哈”笑了兩聲,頷首道:“金書記的辦事能力,在省內也是名列前茅的,蘇董您只要安心做生意,搞工業,剩下的雜事,都交給我們好了。政府絕不拖您的後腿。得,現在到了石化基地,就由蘇董您做導遊了。”

蘇城深吸了一口氣,終於有了投資商的明悟。

第28章 電鍍第67章 測井技術第167章 祠堂第230章 供應鏈第308章 狼來了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590章 開門紅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112章 心血第416章 競標日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11章 小玩意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435章 評估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58章 廢油田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231章 拜會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448章 二選一第395章 ……蓄力第126章 壓力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94章 技術手段第106章 漁政船第523章 推箱子第123章 勘探隊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21章 闖勁第253章 請託第211章 山寨化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646章 將軍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347章 外出第373章 完井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3章 敲定去向第569章 競標開始第331章 逆反第103章 外戚第632章 價差第18章 升官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619章 異夢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502章 找人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184章 出國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73章 巨單第512章 金母雞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372章 鑽井第405章 窗戶紙第159章 開標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117章 高科技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376章 替噴法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55章 合資廠第623章 貢獻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496章 設備第313章 要來了第18章 升官第12章 實物獎勵第166章 回家第657章 投名狀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392章 ……媒體戰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62章 分包
第28章 電鍍第67章 測井技術第167章 祠堂第230章 供應鏈第308章 狼來了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590章 開門紅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112章 心血第416章 競標日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11章 小玩意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435章 評估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58章 廢油田第341章 產值規模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231章 拜會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448章 二選一第395章 ……蓄力第126章 壓力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94章 技術手段第106章 漁政船第523章 推箱子第123章 勘探隊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21章 闖勁第253章 請託第211章 山寨化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646章 將軍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347章 外出第373章 完井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41章 黑臉的羊們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3章 敲定去向第569章 競標開始第331章 逆反第103章 外戚第632章 價差第18章 升官第615章 疑慮重重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619章 異夢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502章 找人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184章 出國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99章 控制與斬除第391章 ……中國人自己的第73章 巨單第512章 金母雞第665章 洋蔥剝落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372章 鑽井第405章 窗戶紙第159章 開標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662章 發揚風格第117章 高科技第425章 城裡的土地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376章 替噴法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55章 合資廠第623章 貢獻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417章 時間緊縮第496章 設備第313章 要來了第18章 升官第12章 實物獎勵第166章 回家第657章 投名狀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392章 ……媒體戰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62章 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