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

他笑的出來,是因爲油價總體是上漲的,偶爾有幾十美分的波動,只是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判斷正確。?

歷史的慣性,總是比人們預想的強大一點點。?

黃廳長撫着肚子,微笑道:“風雲變幻,只有少數人才能抓住機會。我年輕的時候,想都不敢想這樣的好事。”?

嶽政宇樂道:“外國人打仗,中國人賺錢,你說咱咋這麼開心呢,就像是送錢一樣。”?

四個年輕人都嘻嘻哈哈的。爲了發戰爭財,他們湊了50萬美元,可謂是不菲的鉅款。但放在石油期貨市場上卻不夠看。以10倍的槓桿計,才能買16萬桶原油,只能掛靠到國儲局的名下。?

當然,他們對期貨其實似懂非懂,只知道這個能賺錢而已。國儲局不僅要幫忙交易,指不定還要幫他們兜底。?

10倍槓桿是很危險的事,有時候幾分鐘就賠掉了,若是需要追加保證金的時候,衙內們沒錢了,就只能請國儲局出面了。?

黃廳長看着信奉的衙內們捫心自問,人家要是開口了,自己恐怕是必須要幫這個忙了。?

但他轉念一想,衙內門買的方向和國儲局是一樣的,真要是賠錢的話,大家都要賠了。到那個時候,國儲局也自顧不暇了,哪裡有空管他們。?

不過,這樣的情況應該不會發生吧。?

黃廳長看了看屏幕上的數字,33.2美元,比昨天又多了1美元。?

他不乏惡意的想:如果大華實業買空的價格再低一點,現在就要追加保證金了吧。?

十倍的槓桿,意味着利潤是十倍,風險也是十倍。相當於用一成的首付購買了石油期貨。如果價格向相反的方向變動10%,就必須增加作爲首付的保證金。否則銀行會強行平倉,彌補自己的損失。作爲交易人,自然是賠個底掉。?

黃廳長想到這裡,又看了看四個衙內,暗道:他們應該知道這個規則吧。不知道也沒關係,只要油價上漲就沒關係。?

油價又漲了8美分,到了33.3美元,大家淡然處之。?

黃廳長腦筋一轉。走到面色輕鬆的朱恩波身邊。親切的道:“小朱,那邊大華賠了不少吧??

朱恩波明顯空閒了下來,回身看了看。見是直屬老大,馬上算了一下,低聲道:“還沒到賠的時候呢。他們以前的空單是35美元以上的時候買的,陰跌到現在還有賺1美元多些。不過,他們今天一共買了3個100萬桶,均價32.6美元,浮虧0.7美元,少了70萬美元。”?

“才70萬美元啊。”黃廳長不知怎的有些失望,自然而然的說出這句話,馬上閉嘴。大華的交易員,離他還不到五米呢。?

朱恩波其實想笑的。悄然忍住了,小聲道:“重點不在後來買的300萬桶,在於他們之前買的2億的單子。等油價漲到36美元,大華就要有大麻煩了,最少賠1200萬。37美元就要賠1800萬。”?

黃廳長嚇了一跳,道:“幸好咱們選對了方向,1200萬就麻煩了。”?

朱恩波特批多得了500萬元。全部資金也就是2500萬美元,勉力支撐2億美元的網絡,頗爲艱難。若是損失1200萬,將陷入進退維谷的糟糕境地。?

黃廳長甩了一下腦袋,拋去這種想法。又問:“今天能不能到35?”?

朱恩波抿了一下嘴脣,道:“看樣子差一點。漲的很慢,估計大家都在等開戰。”?

“哦,那我明天晚點來。”?

朱恩波一愣,問:“爲什麼?”?

黃廳長恨鐵不成鋼的道:“小朱,你這個政治頭腦!你以後是要主持中心的。唔……你看看大華實業,一個私企和咱們坐在一起,還有毛主任的態度。大華萬一虧損嚴重來找我借錢,請國儲局幫襯,我怎麼辦?明天,你好好的操作,沒事我就不來了。”?

朱恩波想到了蘇振國的態度,不自覺的點頭。?

黃廳長滿意的擡起頭來,就聽不遠處的蘇城在問:“給我華盛頓時間。”?

“華盛頓時間8點10分。倫敦13點10分。北京晚間21點10分。”大華的員工回答的極快,手上還同時操作着電腦。那裡連接着新華社、美聯社、路透社、塔斯社等各國通訊社。在網絡世界以前,它們是世界最大的新聞源,各國的電視臺和報紙,不管是否自己派駐記者,多多少少都會轉載通訊社的報導。?

在1991年,除了軍事和商業情報機構以外,通訊社就是最快最準確的信息來源了。?

各國通訊社的消息數量極多,每分鐘都有幾百上千條。它們雖然經過了重要性排序,但還是需要人來分辨。?

大華戰略事業部尚無能力像日本財團那樣,全世界的派遣情報人員,他們能做的,就是盯緊各國通訊社。因此,久經訓練的員工熟練度很高,面對紛擾的外文信息,絲毫不亂。?

事業單位模版的國儲物資調節中心就不行了。他們雖然也學習國外機構設置了通訊員,但真的是將之當作通訊員來用的,只做些送信記錄的工作,英文雖然看的懂,又哪能分析了山海一般多的信息。?

因此,國儲物資調節中心主要參考也就是新華社一家的報導,合併在一起工作,黃廳長很不好意思。?

如果不是油價漲了,面對流暢的大華團隊,他真的會感覺羞愧的。?

“買空,100萬桶。”蘇城的話,打斷了黃廳長的思緒。?

“還買!”嶽政宇的語氣清亮,並不是幸災樂禍。?

蘇城微笑的同時,也提醒了一句道:“你們現在也賺到了一些,我建議落袋爲安,想賺等明天也可以。”?

他根本沒想到,油價能上升到33.3美元。他不知道具體的歷史細節,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已經是極高的價了。換成蘇城自己,他是不敢在32美元以上買多的,天知道油價的極限是32.1還是33.3。?

不待嶽政宇說話,高個兒先跳了出來,大聲道:“你是想讓我們跟着你賠錢吧?前面說到極限了,現在都漲了70美分了,怎麼還沒到?要是聽了你的,現在就虧了……虧了多少?”?

“10萬美元。”另一人的聲音沙啞。手上還拿了個計算器。他根本就是一直在算收益。?

“10萬美元!少說能換60萬人民幣呢。一人15萬,你不是耍人玩嘛。嶽哥,別聽他的。”高個兒害怕失去賺錢的機會。跳的又高,聲音又大。?

蘇城無心爭辯,笑道:“你們要是不相信就算了。不過,賺到10萬美元也不少了。”?

“我們兄弟脾氣急躁。”嶽政宇心有所感,表示了一下歉意,問:“蘇董,現在有什麼利空的消息嗎?”?

“暫時還沒有。”蘇城搖頭,又多加了一句,道:“這次戰爭,美國的準備很充足,延遲了將近半年時間。又穿梭全世界做外交,不會容忍第三次石油危機了,所以,戰爭前會有一撥很大的行情。你們滿倉運作,有爆倉的危險。”?

爆倉就是價格波動超過了槓桿的比例。?

對嶽政宇他們來說,價格下跌10%,或者8%的時候。銀行就會要求追加保證金。一旦不能追加遭到強行平倉,就算是爆倉了。50萬美元血本無歸。?

高個兒聽着不高興,要跳出來說什麼,被嶽政宇給攔住了。?

閉目養神的戴教授睜開了眼睛,朗聲問:“蘇董覺得美國會做什麼樣的準備?”?

蘇城沉吟道:“向市場投放石油。穩定石油公司的情緒,並且儘量保住中東的盟國。比如沙特。然後發佈安民告示,爲戰爭做準備。”?

“國際能源組織11號不就投放原油了嗎?我記得,他們說的是,一旦發生戰爭,將每天投放250萬桶原油,對吧?市場反應的很冷淡,也就是2美元左右的陰跌,沒有什麼效果。”戴教授對這些信息瞭如指掌。?

蘇城勉強道:“國際組織是國際組織,美國是美國,意義不同。而且,投放原油和準備投放原油,也有巨大的差別。”?

戴教授卻若有所思,道:“這麼說來,你覺得今天會投放石油?而且不是許諾,是直接投放?”?

“最近兩天。”蘇城點頭,並道:“美國人決定戰爭的進城,所以,他們準備好打仗了,就會投放原油。”?

朱恩波完全不相信,立刻反駁道:“每天幾十上百萬桶的石油,於事無補,戰爭就是戰爭,外交做的再好也要看戰場上的情況。等到戰爭結束,我們早就平倉了。現在的情況是,戰爭一旦爆發,局勢就很難控制。如果像兩伊戰爭一樣打8年,油價非得飆升到40美元以上,50美元也不稀奇。我估計,很可能是美國出手,蘇聯交涉,然後退還科威特了事。”?

此時的伊拉克軍隊,剛剛經歷了兩伊戰爭的洗禮。就世人看來,伊拉克的兵員素質不錯,指揮員也有一定的技戰術水平。伊拉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軍火進口國之一,買來的美式和蘇式裝備不知多少,各國的頂尖裝備都能在伊拉克找到,從防空導彈到坦克不一而足,加上本土作戰,看起來比越南厲害多了。?

越戰般的泥潭不止是中國人這樣想,美國人也有同樣的顧慮和擔心。?

雖然有不少人已經聽說了美國“非對稱”作戰的概念,但這種東西就和“信息高速公路”一樣,聽聽也就罷了,有幾個人真的關心它的實現。?

戴教授隨身帶着一本書,裡面夾着一些小紙條。他找出其中一個,看了看道:“蘇董,你已經買了快3億美元的空單了。如果產生虧損的話,會很嚴重的。”?

“如果漲過40美元,我就止損。”蘇城笑着道謝,國務院政策研究中心是純粹的第三方,國儲局賺了虧了,大華實業賺了虧了,與他們都沒有關係,戴教授的勸說也是好心好意。?

嶽政宇見蘇城竟是真的不緊張,忍不住翹起了大拇指,道:“哥們真膽大。3000萬美元棄之如流水!嘿!”?

蘇城拱拱手,笑道:“勉力爲之。”?

“事不可爲則棄,男子漢大丈夫,拿得起放不下,像什麼樣子。”一聲斷喝,從門那邊傳了過來,卻是蘇東元。?

他的身邊,還有妻子王麗珍和兒子蘇刑。王麗珍怨念十足,蘇刑眼神渾濁。蘇東元的前方是蘇振國一行,毛主任不知什麼時候流竄了出去,陪同在蘇振國的右側,在一票蘇系大員中如魚得水。?

黃廳長認出了蘇東元和蘇振國,連忙招呼讓座,小心臟砰砰的跳,心想:這個蘇城都是些什麼關係。?

蘇振國臉帶微笑,擺手道:“你們忙你們的,我就是來看看情況,慰問一下國儲局的同志。”?

說着,他與房間裡的工作人員一一握手。?

蘇城覺得有點奇怪,石油價格確實重要,它表現出來的就是中東局勢,或者說,大家最關心的中東局勢也就是石油價格了。要是沒有這些黑油,誰在乎沙漠裡的土坯房子。?

不過,蘇振國親自來看,還是有些讓人莫名其妙。?

在場的,只有少數幾個人明白,蘇振國是來看蘇城的。人的品性,在數億乃至數十億美元的起落中,最能顯露無疑,誰要是賺到了1億美元,或者虧掉了1億美元,無論如何也會表現出真實的想法吧。?

在蘇刑廢掉之後,蘇振國對蘇城期待也日漸增加了。?

無論蘇城是否接受,蘇振國自己首先要有所準備。?

此外,蘇東元、段遠光、曹繼元等蘇系大將也圍坐一圈,興致勃勃的像是準備看大戲似的。?

朱恩波等國儲局的幹部都去做事了,嶽政宇等人縮着脖子,躲在不易察覺的角落中。?

只有戴教授大大方方的打招呼。政策研究中心是正部級的單位,他平日裡也沒少見大領導。?

蘇振國微笑,道:“你們說到哪裡了,繼續談,我們聽聽。”?

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47章 配件廠第55章 合資廠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19章 吉普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326章 完工獎第80章 生產標兵第643章 收網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43章 去機械廠第410章 天變了第339章 登記第70章 大慶也要第358章 新油田第534章 協商第601章 射孔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574章 開標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145章 調研員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73章 巨單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274章 炮灰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104章 船廠第127章 井涌第209章 會場第191章 接待第290章 10%的希望第6章 去油田第150章 包銷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14章 自制淋浴第402章 跳槽第547章 門檻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387章 定性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302章 院士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537章 選戰第74章 誇街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639章 國內第456章 軟肋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161章 聯絡第127章 井涌第95章 顧問第127章 井涌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358章 新油田第458章 總統府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79章 吃丸子第522章 堆錢第358章 新油田第164章 簽約第620章 封閉第468章 設局第555章 真相第126章 壓力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123章 勘探隊第413章 橄欖枝第115章 戶口第478章 被卡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32章 私掠證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553章 作弊日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444章 崩盤
第516章 雄厚資本第47章 配件廠第55章 合資廠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19章 吉普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638章 隱秘的利潤第382章 憶苦思甜第326章 完工獎第80章 生產標兵第643章 收網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43章 去機械廠第410章 天變了第339章 登記第70章 大慶也要第358章 新油田第534章 協商第601章 射孔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574章 開標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145章 調研員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73章 巨單第86章 中國企業家形象第611章 做吃肉者第274章 炮灰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104章 船廠第127章 井涌第209章 會場第191章 接待第290章 10%的希望第6章 去油田第150章 包銷第642章 血流成河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14章 自制淋浴第402章 跳槽第547章 門檻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387章 定性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65章 採油尖端領域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302章 院士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537章 選戰第74章 誇街第462章 先拔頭籌第639章 國內第456章 軟肋第658章 水到渠成第329章 計委報告會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255章 國產催化劑第161章 聯絡第127章 井涌第95章 顧問第127章 井涌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358章 新油田第458章 總統府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79章 吃丸子第522章 堆錢第358章 新油田第164章 簽約第620章 封閉第468章 設局第555章 真相第126章 壓力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第123章 勘探隊第413章 橄欖枝第115章 戶口第478章 被卡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332章 私掠證第237章 紅頭文件第553章 作弊日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316章 會心一笑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151章 石油特許權第444章 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