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軟肋

“五星邀五環,北京連四海,中國正開放,長江敞胸懷……光榮的旗幟高高飄揚……告訴藍天,告訴大地,我們奔跑向未來……”晚上六點,工廠的高音喇叭裡,就放出了歌聲,像是學校的鈴聲似的,宣佈當天的工作結束。

換班的工人和下班的工人,像是兩條洶涌的河流似的,迅速的塞滿寬敞的馬路,安靜的車間,也被濃烈的《五星邀五環》的歌聲裝滿。

正在思考間的蘇城和林永貴不自覺的站起來。

《五星邀五環》是七運會的主題曲,也是典型的政治歌曲,是中國第一次申請奧運會的伴奏。

儘管如此,《五星邀五環》的曲風中飽含的昂揚氣勢,卻是非常符合兩人的心情的。

1993年,正是國人最希望證明自己的一年。建國近半個世紀,改革開放十多年,當多年的物資匱乏結束,當多年的艱辛緩解,當睜眼看清了世界……中國人突然無比的希望,有一個人站出來,最好是一個外國人站出來,證明自己多年來的堅持和奮鬥,不是水中撈月,入海算沙……

申請奧運會,正是這種渴望的最終體現。

一首歌即將結束,林永貴忽然像是驚醒過來似的,道:“如果能建成中哈線,獲得一塊中亞的油田,我這輩子,就算是值了。”

蘇城一愣,旋即笑道:“林總太小看自己了,您還有大好的光陰,能做許多事。”

“只要能做成這件事,我就心滿意足了。”離開了自己的地盤,林永貴似乎也卸下了他那嚴肅而威嚴的面具,重複了剛纔的話。

蘇城微微點頭。臉色也變的認真了。

他的目光從車間那並不明亮的窗戶上望了出去,眼睛盯着灰黃色工裝組成的隊伍,一會兒,低聲道:“無論中哈線是否能行,我都會前往阿塞拜疆,嘗試獲得一塊的油田的。”

其實,蘇城遠不必告訴林永貴這個計劃,但這一瞬間,他卻覺得。也許應該讓林永貴知道此事。

盯着阿塞拜疆的油田的公司太多太多了,勝利油田或者國內的什麼公司,遠沒有成爲有力競爭者。他也不用

林永貴並不驚訝,只輕聲問道:“如果中哈線不成,你在阿塞拜疆獲得油田以後。怎麼運輸石油?”

“據說,美國人會建一條阿塞拜疆到土耳其的石油管線,以繞過俄羅斯的控制,假如我獲得了阿塞拜疆的油田,又沒有爭取到中哈線或者安大線,大概會爭取使用這條石油管線。”蘇城簡單的解釋了一句,再次透漏出一條信息。不似他記憶中的訊息,這個消息是信息局自美國公開渠道蒐集的情報,經過分析後得出的結論,與事實相差無幾。

雖然不知道美國人建的管道。每年的通過量有多少,但借用別國的管道,肯定會有種種的不方便的。商業競爭且不提,光是政治變動就夠喝一壺的了。林永貴也做了多年石油。非常清楚失去運輸渠道的窘境。假如大華獲得了一塊阿塞拜疆的油田,那一旦出油。鑽井差不多就是不能停的,運不出去,最好的解決方案,也是廉價出售給美國的中間商,最終只賺個本錢。

這也是石油開發的風險之一。爲了獲得世界上總價最高的液體,石油公司自始至終,都是冒着常人無法承受的風險的。

相比於國企,私企承受的風險尤其巨大。特別是小型的私人企業,往往是前一秒天堂,後一秒地獄……

林永貴摸了摸兩鬢的白髮,籲聲道:“誰都不容易。其實……”

他遲疑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其實,大華不做石油開發,不做石油管道,也能過的不錯。我這輩子,就給了勝利油田了,你不用知易行難。”

“難走的路,被人走的多了,也就變成了容易走的路,好不容易來到這個世界,要是追求享受,就不該做企業。”蘇城半真半假的道。

林永貴眨眨眼,笑了:“也就你這樣,才能石油開發吧。”

“是有了林書記你們開創的基礎,我們纔有了選擇。”蘇城不失時機的捧了林永貴一把。

林永貴笑的歡暢,摩挲着下巴,道:“想一想,我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入黨32年了,要說基礎,我這一代人,也是站在了前人的基礎上。”

不用蘇城迴應,林永貴自顧自的道:“我是61年入黨的,三年自然災害的最後一年。那時候,別說是奧運會了,從國外購買石油的事,我們是想也不敢想。大家早上起來喝一碗野菜粥,再喝一肚子的水,就搖搖晃晃的去幹活,每天憋足了勁,就想能多采1噸的石油,能多換點化肥回來,多換點糧食回來……”

年輕時的記憶,總是最難以磨滅的。

林永貴輕輕的吁了一口氣,轉過身子,背對着蘇城,道:“時代不同了……當年,誰敢想象,有一天,咱們有能力建一條上千公里長的鋼鐵的管道,然後從國外購買石油……”

蘇城被他說的也有些激動,鄭重道:“我們一定能做成的。”

“是一定要做成。”林永貴微微提高了聲量,道:“咱們國家有12億人——要解決12億人的溫飽,要讓12億人吃飽穿暖,過的越來越好,就要比現在多的多的花費,多的多的塑料大棚,多的多的化纖…我想,別的國家,也會有同樣的要求。因此,別看現在的中東石油便宜,總有一天,會不便宜的。通過馬六甲海峽的海上石油通道,也說不上安全。石油資源的爭奪,以後會愈演愈烈的。”

蘇城心裡頭明白了,林永貴似真似假的真情流露,原來都是爲了中東石油在做鋪墊。

90年代的中東石油確實便宜,低硫的甜油一度賣到30美元以下,這樣的輕質原油是國際市場上的熱銷貨,能夠比中亞等地區出產的重油提煉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產品,向來是各大煉油廠的最愛。然而,因爲經濟危機和石油增產,以及世界和平種種影響,90年代前中期的原油都賣不上價格。

在國內,採不如買的論調自然會漸漸盛行起來。

相比動輒上億美元的石油勘探投入,直接購買中東原油,似乎經濟性更好。

但像是林永貴這樣的保守派,他們是不會認同這種論調的。偏偏採不如買的調子日漸高亢,林永貴大概也擔心蘇城改弦易轍。

其實,從純賺錢的角度來說,開採中亞石油,並不能說是一個上佳的選擇。同樣的錢,放入房地產市場,投入商業流通領域,也許能得到更多的回報,風險還更小一些。

林永貴的底牌,只能是信仰和目標。

雖然聽起來有點虛無縹緲,但中國的事業,中國的實業,中國的成功,不正式在虛無縹緲中建立起來的嗎?

身爲副部級的官員,林永貴從不會低估信仰和目標的力量。

人,總是得有些追求。

獲得的越多,追求反而會越純粹。

……

蘇城並沒有給林永貴一個確定的答覆,但他一直陪着林永貴走出廠區。

中哈石油管道,即使是企業行爲,也脫不開國家力量,不是他說辦成就能辦成的,更別說是許諾了。

林永貴想要的,只是蘇城在這個項目上的投入,並不是真的想要一句不負責任的承諾。他見蘇城謹慎處事,反而更加高興。

晚間,林永貴悄然離開濟*南。

蘇城繼續參加了濟柴動力機廠的宴會,第二天和第三天,又分別參加了兩場會議,理順了公共事業部和分公司之間的關係,才施施然的離開。

國內的媒體雖然早就不守規矩了,但他們的嗅覺大多停留在紅包上,還沒有進化到狗仔的水平。沒有哪個工業報刊的記者有留意到蘇城的動作,就算是大慶的張長亭,其實也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林永貴身上,而是投注在了總公司那裡。

官員們的眼睛總是盯着上級領導,至少在國內市場,這是相當有效的。

可遇到大華這樣的私企,就往往會出現遺漏。

蘇城可不像是國企或政府的領導那樣,需要按時參加一些有的沒的會議,或者時不時的做彙報。

他甚至不用向任何人解釋自己的行程和安排。

這樣,當他在巡查旗下企業的過程中,慢慢的消失了,也沒有人意識到問題。

在關注的盲點。蘇城從歐洲轉飛,抵達了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隨行的除了大華集團的專業人員以外,還有特意請來的幾名設計規劃師,。

蘇城從不打無把握的仗。在石油開發的過程中,也不會有碰運氣的人。

綜合信息局提供的消息,以及蘇城自己的記憶,他非常確定,阿拉木圖這座歐洲味濃郁的城市,掛着“哈薩克斯坦首都”的頭銜的日子,屈指可數了。

鐵腕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最感興趣的事情也許是石油,但他最頭疼的事,卻是“遷都”。

是的,用不了幾年,美麗的阿拉木圖就不再是哈薩克斯坦的首都了。

爲了對抗國家內部的反抗,鋼筋鐵骨的扎爾巴耶夫也不免露出軟肋。

(未完待續)

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646章 將軍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465章 計劃C第308章 狼來了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414章 元旦第387章 定性第434章 打腫臉第192章 策劃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515章 登記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528章 擊潰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46章 建房第625章 交易池第303章 冤大頭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395章 ……蓄力第410章 天變了第9章 東*營市第456章 軟肋第590章 開門紅第439章 氣短第319章 畫外音第222章 敗途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276章 看大戲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369章 你不懂第632章 價差第482章 支持第191章 接待第66章 肥油星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62章 分包第444章 崩盤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章 敲定去向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444章 崩盤第499章 宴會場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167章 祠堂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145章 調研員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142章 東京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37章 選戰第446章 主業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42章 大領導第168章 修路第304章 深交所第374章 含油層第180章 合併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434章 打腫臉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639章 國內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301章 銀行股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276章 看大戲第192章 策劃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626章 有消息第66章 肥油星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555章 真相第62章 分包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665章 大案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493章 碳纖維第332章 私掠證第302章 院士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39章 最強抽油機
第423章 汗流浹背第646章 將軍第406章 步步緊逼第465章 計劃C第308章 狼來了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414章 元旦第387章 定性第434章 打腫臉第192章 策劃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515章 登記第599章 殘羹剩炙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528章 擊潰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379章 那些250們第546章 建房第625章 交易池第303章 冤大頭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395章 ……蓄力第410章 天變了第9章 東*營市第456章 軟肋第590章 開門紅第439章 氣短第319章 畫外音第222章 敗途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276章 看大戲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369章 你不懂第632章 價差第482章 支持第191章 接待第66章 肥油星第298章 投入第一第62章 分包第444章 崩盤第76章 最好的肉第3章 敲定去向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648章 富可敵國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444章 崩盤第499章 宴會場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167章 祠堂第229章 我的陽關道第145章 調研員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142章 東京第221章 從《人民日報》開始拜訪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37章 選戰第446章 主業第507章 馬革裹屍還第93章 船用柴油機第42章 大領導第168章 修路第304章 深交所第374章 含油層第180章 合併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434章 打腫臉第383章 複製資料第549章 制定政策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639章 國內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301章 銀行股第561章 經費是哪來的第276章 看大戲第192章 策劃第113章 又是招聘季第626章 有消息第66章 肥油星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555章 真相第62章 分包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665章 大案第1章 一夢到北大第213章 延長時間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493章 碳纖維第332章 私掠證第302章 院士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143章 國外油田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39章 最強抽油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