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

我國每年生產的秸稈有9億噸,加工副產物有5.8億噸,這些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率平均不到40%,60%以上的副產物被隨意堆放、丟棄或用作肥料還田、生活燃料,這相當於7億畝土地的投入產出和6000億元的收入被白白損失掉。

這種情況在糧食主產區更爲突出。

以齊政等人如今所處的東北來說,“玉米秸稈綜合利用”一直是東北地區的老大難問題。

東北地區是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是全國最大的玉米主產區,每年可收集的玉米秸稈量超過1.1億噸。

可是,東北玉米秸稈的總利用率不到50%,大部分秸稈被廢棄或燃燒掉,在浪費大量農業資源的同時更造成了嚴重的霧霾污染。

齊政要陳建章帶隊前來,是爲了選育優良的大豆品種。

щшш•ttκΛ n•℃o

但很顯然,攜着實驗室最新成果而來的陳建章,從中看到了更大的機會。

“我們在東北,不應該將目光侷限在大豆上,東北的農業資源對我們來說是個大寶藏,利用好我們的優勢,嘉穀不出幾年就能更上一個臺階。”陳建章的眼裡透露着雄心壯志。

齊政從實驗室成果帶來的驚喜中回過神來,將注意力集中到陳建章的話裡。

看着陳建章一副“我有個大計劃”的模樣,齊政差點一句“請開始你的表演”就脫口而出了。

他定了定神,示意陳建章開始“推銷”他的“大計劃”。

陳建章迅速進入了角色,開口說道:“那我就從頭說起吧。”

齊政點頭。

“首先回到我們的國產大豆扶持戰略上,有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國糧食安全依然是以糧食產量爲綱,主要作爲油料的大豆的地位下降。在東北,作爲糧食主產區,政策導向上必然會偏向於種植玉米,因爲同等面積的玉米產量高於大豆產量,農民也樂於選擇前者。”

齊政頷首,這個無法反駁,前世的歷史清楚地證實了這個趨勢。

“在大豆單產水平短時間內得不到太大提升的前提下,要充分發揮我國傳統大豆資源優勢,加強大豆種質資源研究和新品種培育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要強化大豆生產與精深加工的科學研究,開發新型大豆食品,推進大豆製品規模化生產。”

陳建章分析道,進口大豆榨油之後的豆粕,理論上可以用來加工各種豆製品,但在實際操作中,進口大豆需要從政府取得許可證,要備案大豆的用途,被批准的都是大豆直接進榨油廠,然後豆粕送去做飼料。

國產大豆在榨油方面的成本是很難跟進口大豆比拼的了,既然拼不過,就要轉變思路——那些看不清形勢的頭鐵娃,只會在市場浪潮中被淹沒。

對國產大豆而言,雖然國內油用大豆競爭力弱,但國產大豆蛋白含量高啊,又是非轉基因,不是隻有國人才排斥轉基因的,日、韓和東南亞鄰近國家都更青睞於我們的非轉基因大豆。

即使在歐、美等地及其他發達國家,人們首選的也是高價格的非轉基因大豆食品和大豆油。

“因此,國產大豆應在高營養、純天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綠色大豆系列產品,其國際市場前景廣闊。其中大豆蛋白是高端大豆產品中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它的加工也是大豆精深加工中最具潛力、最有前途的領域,其產品的市場容量亦不可小覷。”

“那麼現在問題又回到綠色大豆的發展上了!怎樣發展好綠色大豆業呢?”

“實驗室微生物組的這三個成果無疑是給我們找到了突破口。”

說到這,齊政也大概跟上了他的思路。

果然,陳建章目光灼灼,“我們在東北大豆主產區建立聯合基地吧!”

“建立大豆生產加工基地、畜禽養殖基地和農作物秸稈能源化基地:按照企業需求種植生產適銷對路的專用特用大豆;以優質畜禽養殖集中區消化豆粕等健康飼料,轉化豆企產品;將畜禽和東北閒置的農作物秸稈發酵利用,產出生物質能源和有機肥,反哺綠色大豆種植……”

齊政眨眨眼,看着滔滔不絕的陳建章,無語。

只能說,不愧是未來的工程院院士種子——實驗室那羣掛逼們只是搞出了一些了不起的東西,他們的老大直接將這些東西提升到影響嘉穀甚至是影響整個東北的戰略地位,簡直是牛叉。

齊政還只是着眼於大豆種植基地,最多加上個畜禽養殖場,就是原先嘉穀在東北的大體佈局了。

陳建章呢?他的方案是以秸稈能源化爲紐帶,連接大豆生產加工和畜禽養殖,構成一條能覆蓋大東北的完整的生態循環鏈。

聽起來貌似也不怎麼石破天驚是吧。

但只拿最關鍵的秸稈能源化來說好了,爲什麼說秸稈能源化的附加值最高呢?

看它的產出,生物燃氣加上有機肥,這兩者都是絕對的高附加值產品。

那麼對東北最直接的影響是什麼?

不敢說翻天覆地,但面貌煥然一新是很有可能的。至少天空可以恢復湛藍了,黑土地可以更加肥沃了——這兩點恰恰是當前東北農業科技主攻的當務之急。

對嘉穀本身來說呢?經此佈局後,嘉穀甚至是從農企進化成了一家能源企業,對標國際的話,那就是ADM了——一家最像石油商的糧食企業。

僅僅將東北的閒置玉米秸稈利用起來,每年就能得到至少200億立方沼氣。無論是用於燃氣還是發電,都是綠色的可再生能源。

以前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

沒有實驗室的最新成果,最關鍵的秸稈能源化根本無從談起——其中超級白腐菌和纖維素分解菌又是最最關鍵的。

終端產品(主要指沼氣)競爭力不強是影響秸稈氣化能源利用最主要的制約因素,而產品競爭力不強又受限於秸稈轉化爲沼氣的效率。

在秸稈轉化爲沼氣的過程中,多種非產甲烷細菌和產甲烷細菌混合共同發酵完成四個階段:水解作用-發酵作用-產乙酸和氫作用-產甲烷作用。

水解是第一步,也是當前限制秸稈轉化爲沼氣的一個桎梏。

天然狀態下的秸稈由纖維素、木質素及部分蛋白質等組成。由於天然木質纖維素結構的複雜性,進行生物轉化的難點在於如何高效將它降解成爲可發酵糖。

之前就是缺乏對農作物秸稈這種天然木質素、纖維素完全降解的高活性菌株。

超級白腐菌和纖維素分解菌的橫空出世打破了這一桎梏,使得農作物秸稈的水解過程加快成爲了可能,後續的發酵和產甲烷也能同步提升,投入產出的效益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

說好的種大豆呢,怎麼重點進化到生物質能源生產了?

即使是齊政,對此也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呀!

……

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664章 崇拜(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9章 嘉穀公司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80章 合作愉快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77章 策略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646章 要上市?(2/2)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
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8章 令人欽佩的認真(求收藏!)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664章 崇拜(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9章 嘉穀公司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80章 合作愉快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737章 世間事非你弱你有理(1/2)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401章 雙管齊下共“吸金”(1/2)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467章 奠基的年份(1/2)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77章 策略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677章 沙漠水庫,後備耕地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423章 如何戰勝他們(3/3)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646章 要上市?(2/2)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210章 再反轉之狂風突飈(除夕快樂)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718章 大型廣告“連續劇”(2/2)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338章 多了一羣駱駝夥伴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715章 曾經的溫水煮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