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

“我怎麼覺得,中國人的態度奇奇怪怪的?”巴西大豆種植者協會執行理事希爾瓦回到賓館後,微微皺眉道。

“是嗎?我也有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就是有一種看好戲的感覺。”阿根廷大豆產業協會的主席祖比扎雷塔順口接話道。

話音剛落,兩人對視一眼,空氣中彷彿擦出了幾絲電火花。

他們都是國際大豆種植者聯盟的成員,此次前來中國,正是爲了與中國農業部進行溝通,爭取讓中國農業主管部門在進口轉基因法規審批上加快進程。

國際大豆種植者聯盟,是由美國、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等大豆種植者及行業協會代表組成,代表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大豆出口國的大豆產業利益。

但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訴求也不是完全一樣的。

譬如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出口上就存在着分歧。

阿根廷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建設大豆壓榨廠,當時還都是國有的,如今全部私有化了,產能嚴重過剩。今年整個阿根廷生產的大豆,即使全部留下來榨油也只能滿足60%的需要,這就是爲什麼阿根廷希望中國進口更多的豆油和豆粕,減少進口大豆原豆的原因。

巴西則剛好相反,國內只有很少的幾家榨油廠,所以巴西大力支持出口原豆。

當然,在推動中國加快轉基因品種審批上,他們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南北美洲作爲大豆的重要產地,能滿足了中國100%的大豆進口需求。“得中國者得天下”,在座的所有國家都不會有停止給中國出口的想法。

“但很顯然,中國人並不積極。就我接觸的中國官員來說,他們的態度相當模糊。”巴西的希爾瓦撇撇嘴,說出了自己的遊說結果。

“我這邊也差不多,中國人對於轉基因大豆上市審批的態度很強硬,不要說縮短審批週期了,有人隱隱還透露出延長審批週期的意思。”祖比扎雷塔嘆了一口氣道。

“該死的利益保護!”兩人異口同聲地噴道。

跨國公司在轉基因產品研發上和商業化種植上走得很快,新的產品能很快在美國、南美等地獲批並商業化種植,譬如迄今爲止,美國批准了13種轉基因大豆品種允許商業化種植,這些都爲孟山都、拜耳以及杜邦先鋒所有。

但是在這13種品種中,中國僅批准了3種轉基因大豆允許進口。

這就尷尬了——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轉基因大豆進口國,他們所做的決定不僅會影響到芝加哥大豆的價格,還直接影響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農民種什麼。在中國未獲得進口許可批准的品種,農民是不該種呢,還是不該種呢?

這樣一來,轉基因品種的研發公司也面臨着不小的風險與損失。

“事情可能沒有那麼簡單。”一直保持沉默的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理事米勒沉聲道,“我得到一個消息,據說中國人打算通過鼓勵他們國內的大豆生產,降低進口份額。”

希爾瓦一聽,啞然失笑道:“中國人真是會開玩笑。”

祖比扎雷塔也笑了:“我能理解他們保護國產大豆產業的心情,但是,這真的是一個不錯的笑話。”

中國政府一直有意識地在保護國內的天然大豆經濟,他們是知道的。

譬如禁止國內生產轉基因大豆。

這就造成和他們國家很不一樣的局面——他們國家在短短的十來年中,已經成爲被美國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大豆所完全侵佔的天下,其種植面積已經和美國同樣達到所有大豆的90%以上,而全中國的天然大豆種植面積則基本維持之前的面積。

當然,這還不是中國大豆難言競爭力的關鍵。

大豆生產是佔用相對較多土地和使用相對較少勞動力的農業生產,其單位面積產值較低。它的單位面積產值要遠低於高值農產品——諸如溫室蔬菜、水果和肉魚養殖。

顯然,在人多地少的中國,農業結構越來越多轉向高值農產品,是一個必然趨勢,這也是中國農業越來越依賴進口大豆和穀物的基本經濟原因。

對南北美洲農業來說,地多人少的稟賦讓他們可以輕鬆地劃出大片區域種植大豆;而節省了除草所需勞動成本的轉基因大豆,能使得他們的大豆生產成本相對低廉;加之天氣利好大豆生長,單產水平不斷提高,讓他們有一百個理由傲視中國大豆。

即使是異軍突起的俄遠東地區,他們也並不太擔心。很簡單,俄遠東適合種植大豆的土地面積已經不多了,而且,那貨同樣是不允許種植轉基因大豆。

中國國內的蛋白需求依然呈上升趨勢,但中國國內的種植面積能維持住現在的規模就不錯了,哪裡還有滿足國內新增需求的潛力?

“除非,中國人能讓大豆的產量暴增。”祖比扎雷塔哈哈大笑道。

米勒卻緊繃着臉。

祖比扎雷塔的笑聲戛然而止。

希爾瓦也彷彿意識到什麼,臉色一變:“不會吧,你是說……”

米勒一臉牙疼狀:“我收到的消息,就是中國人培育出了一個大豆高產品種。”

“有多高產?”

“據說每公頃超過6噸!”

“非轉基因品種?”

米勒回以一個“你這不是廢話嗎”的表情。

“這不可能!”希爾瓦脫口而出。

“所以,這又是一個笑話嗎?”祖比扎雷塔也淡定不能了。

迄今,轉基因大豆並沒有能夠實現比天然大豆要高的單位面積產量。也就是說,全世界的大豆產量,都有一個上限,大概在每公頃3噸上下浮動。

每公頃相差幾百千克,雖然對成本也有一定影響,卻不算天差地別。但,產量翻一倍?

大概只有“呵呵”能表現兩人的心情。

但米勒還是沒有笑。

假如消息中的“高產品種”不是與嘉穀公司聯繫在一起,他可能也是同樣的想法,甚至輕鬆地將此事擱置。

畢竟,作爲大豆的故鄉,中國的大豆品種繁多,而且中國人精耕細作的水平也高,小面積的試驗中,大豆產量翻一番並非不可能。

但那是嘉穀公司啊!

一家獨立滿足了中國30%大豆需求的大糧商;一家讓四大糧商掌控中國大豆產業落空的本土糧商;一家在國際上開始揚名的新興大糧商;一家有着無限可能的國際大糧商……

結合中國人的奇怪態度,米勒越發不敢放鬆。

每公頃超過6噸的高產大豆品種,有太多的變數了。如果屬實的話,可能會重塑全球大豆生產格局,不對,不是可能,是一定!

祖比扎雷塔和希爾瓦看到米勒沉重的表情,再次對視一眼。

“你是認真的?”

“只是一次誇張的傳言吧?”

米勒搖搖頭:“諸位,我也希望這是一個笑話。但……還是詳細調查一下吧,中國的嘉穀,並不是一家簡單的企業。”

……

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631章 顫抖吧(2/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34章 生日之夜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80章 合作愉快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507章 轉折點(3/3)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69章 惡臭熏天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581章 功成(1/2)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38章 縱論(下)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7章 坦白
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481章 暗戰與睚眥必報(2/2)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631章 顫抖吧(2/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34章 生日之夜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80章 合作愉快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507章 轉折點(3/3)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69章 惡臭熏天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277章 唯有涅槃,方得新生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127章 西北啤酒花(3/3)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581章 功成(1/2)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224章 牧場與藍莓之都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38章 縱論(下)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7章 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