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

嘉穀這樣的產業鏈模式,最大的桎梏大概就是資金和管理了。

嘉穀發展的資金,在外人眼中一向是霧裡看花。嘉穀發展得這麼迅猛,怎麼會沒有人關注呢?但商界只是大概知道其最大的資金來源是海外,貌似嘉穀在金融市場上有所表現,更多的,就不得而知了。

至於管理……

齊政坦言:“嘉穀一直致力於對生產端進行改造,從種植到銷售全產業鏈參與。老實講,願望很美好,但實操的難度很大。”

這個難度有多大?到目前所有國內的農企中,沒有一家做到對上游種植環節的規模化改造。

他們面前有兩座大山。

一個是人才。“農業科技人才下鄉意願極低,找到技術過硬又能融入農民管理農民的人才太難了。”齊政說道:“爲了吸引人才下鄉,嘉穀農業今年高薪招了幾十個本科以上學歷、農業背景的人放到江右省水稻種植基地。將十萬多畝地,以三四千畝爲單位化成幾十個片區,一個人管一個片區。結果,不到一年,跑了五分之一。”

另一個就是標準化管理了。“進行標準化種植,按照品質標準分級包裝,這些工作不是有錢有人就可以搞定的,最大的難點是管理國內土地和農民,這直接關係企業穩定運營。”

嘉穀前三年主營糧食生產和畜牧養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爲這兩點。

無論是糧食種植還是畜牧養殖,都是農戶相對熟悉的產業,而且容易通過機械化進行標準化管理。

如果是以種植水果開局,恐怕就要不斷地砸錢、試錯了。

這一點霍斌體會最深刻了。

在他的藍莓種植園,爲了讓農民理解,他將操作過程具象化。

比如疏果,藍莓個頭越大價格越高,這需要人工將一部分藍莓花摘掉。兩個果子之間,最合適的距離是8釐米。爲了便於農民操作,技術人員給具體成一個拳頭的距離。

但即便這樣,也沒有達到預期。

“最後發現,每個人的這個手都不一樣,弄完之後,五花八門,長出來的果子有大有小。”霍斌苦笑道。

後期又改成每人發一個8釐米長的尺子,掛在手上去操作,但效果依舊不理想。

“這只是疏花,還有配比肥料、微量元素更爲複雜。你是想科學種植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你會發現,科學在當地的種植現實面前什麼都不是。”他說道。

最後,最好的管理模式還是“承包責任制”。

“就是這塊地承包給你,你怎麼種我不管,我按照我的標準去收,達不到標準的我不要,你看着辦。突然之間,發現變了,管得比誰都好。佳藍果業現在也主要採取這個模式。”

因此,即使十多年後,“互聯網+農業”的風口爆發,從業者們也很快就發現,互聯網能改造的大多是離用戶最近的分銷環節,而真要深入到生產端,打通流通鏈,需要鉅額投入以及漫長的時間等待。這對於喜歡賺快錢的資本和互聯網從業者們來說,並不划算。

齊政在農業領域浸淫多年,在他看來,所謂的互聯網對農業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方便消費者的採購,但是對農業中上游的問題幾乎沒有貢獻。

而相比較下游銷售,農業中上游的問題更爲突出,例如生產破碎化、食品安全問題、批發販運環節過多、標準化缺失、品牌化缺失……

шшш_ ttKan_ ℃o

齊政就對張宣淞和潘華說道:“農業,是現在最需要提升供應鏈效率和質量的產業。而大的資本投入和更好解放生產力的生產方式,纔是提升中國農業運轉效率的真正解題思路。”

“嘉穀集團以後的工作重點,還是放在供應鏈等基礎設施上,通過進一步觸達供應鏈上游,用更好的產品和更具優勢的價格觸達消費者。”

張宣淞精神一震,知道正戲來了。

幾天的參觀,他對嘉穀的實力確實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永惠超市加入嘉穀體系也不是那麼排斥了,現在他是想聽聽齊政對永惠超市的定位。

齊政也不負期望,開誠公佈地說道:“首先,一個人精力有限,一個集團的精力同樣有限。嘉穀現在要做要走的是自己的一條路,而不是去模仿重複別人所走過的路,那樣我的理想也很難被實現。”

齊政想起嘉穀農業的主糧戰略,嘉穀農牧的萬頭牧場和大型養豬場,嘉穀糧油的品牌戰略,嘉穀食品的乳業和啤酒業……這些都處於朝陽時期,要運作起來就需要不斷投入精力、資金,在這個現金爲王的時代,齊政還需要想辦法從老美身上薅羊毛以反哺國內產業,壯大產業鏈,實在騰不出那麼多手來兼顧更多的行業。

“嘉穀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農業發展平臺,一個由衆多農戶、農企和終端銷售商一起組成的一個互相依存的平臺。”

“在產業鏈上游,在種植上提供技術打造示範基地,引導農民生產,實現不同品質、種類和數量的規模化農業產物的標準化生產。”

“在中游,嘉穀將加大倉儲運輸鏈條的投入,打破農產區的銷售半徑和時間限制,實現農產品的低成本流通。”

“在下游,通過制定品牌營銷方案,在銷售提供流量扶持。”

說到這裡,齊政目視三人:“我知道你們能做到什麼事,你們三人都是潛力股,張總你的全品類生鮮超市規劃,潘總你的社區生鮮超市規劃,老霍你對藍莓的執著程度,如果換成是嘉穀,不一定就能夠和你們做得一樣好。”

“但是嘉穀可以爲你們提供一個充分發揮的平臺,你們在深度參與的同時,將享受到農業升級的紅利。而放到更高的層次,農民可以在規劃下知道種植什麼賺錢了,消費者也可以獲取更品質更安全更豐富的農產品,與此同時價格會得到有效壓縮。”

齊政最後擲地有聲:“這個平臺的社會影響力以及社會價值,遠高於我們業務本身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外界對公司的估值!”

“就憑你齊總的看重,如果我幹不好,沒說的,我主動請辭!”霍斌激動莫名,握拳說道。因爲齊政的這份理想,他獲得了與嘉穀合作的機會,怎麼不心生觸動?

錢是生活的保障,是實現夢想,事業成功受人仰慕的基礎。最重要的是,他因此獲得了莫大的認同和一個更大的平臺。

潘華同樣爲齊政的宏大規劃所鼓舞。

張宣淞則爲齊政含義深刻的最後一句話所打動。

多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關於農村問題,這也足以說明解決農村問題本身的社會價值,這很難,需要投入、耐心和時間。雖然農企改造供應鏈的故事不勝枚舉,但嘉穀集團紮根田間地頭的紮實投入,顯然是最值得相信的領軍者,應該沒有之一。

他都不由得暢想,嘉穀的這個平臺,一旦覆蓋全國,將會產生多大的社會影響力?又將會撬動多大的社會資源?

這艘大船,現在有機會不上,他捫心自問,日後真的不會後悔嗎?

答案不言自明。

張宣淞思忖良久,終於擡起頭,對齊政含笑道:“齊總,我想,我們應該談談合作的問題了。”

……

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82章 火爆(上)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82章 火爆(上)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630章 打腫臉(1/2)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
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729章 那家包圍我餐桌的公司又在裝窮(1/2)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1章 不平凡的年份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82章 火爆(上)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726章 如科幻般的農業(2/2)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82章 火爆(上)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168章 值得更大的訂單(3/4)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85章 改變(求收藏!)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630章 打腫臉(1/2)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331章 小小藍莓闖奧運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254章 要做幾十年的基業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