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組團參展(1/3)

春城博覽會上,展示的內容主要包括農業生產資料展、農產品、食品展銷、檢驗檢測設備展、農林水牧漁機械展等,是國內規模最大、農業科技水平最高、參展人數最多的農業博覽盛會。

爲了體現參展企業和產品較高的技術含量和質量水平,春城農博會對參展企業的生產規模、產品質量堅持嚴格的標準和要求。

經過三年的發展,嘉穀已經成爲岷省的農業產業化市級重點龍頭企業,旗下也有多款農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綠色食品認證、地方名牌農產品等稱號,總算具備了參加春城農博會的資格。

這也是嘉穀第一次參加大型的農博會,旗下各農業項目的負責人無不蠢蠢欲動。

鹿園的王老就仗着老資格,率先定下了鹿產品的參展名額:“我們鹿園今年可算出頭了,也是時候到外面闖出點名氣來了!”

林江鎮今年的養鹿業迅速發展,梅花鹿存欄數同比去年增長了一倍,個體養鹿戶增至千戶,全鎮梅花鹿數量達到4萬頭。

全鎮年產鹿茸約35噸,年產鹿副產品達到800噸,鹿業年產值達到5億元,鹿業經濟已經成爲林江鎮名副其實的特色經濟主導產業。

林江鎮鹿業以嘉穀鹿園基地爲核心,在王老的帶領下,鹿產品加工設備、加工工藝都有極大的進步。

鹿茸加工方法已由過去的水煮爲主然後風乾、烘烤而轉變爲現在以遠紅外微波烘烤爲主,水煮爲輔;同時圍繞鹿產品開發應用,研製出鹿血酒、安神補腦口服液、骨生長因子營養液等系列保健產品,對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都有着明顯功效。

目前鹿產品的銷路,還是集中在國內市場。王老顯然是想通過這次農博會,將鹿產品銷往海外市場——春城農博會主要吸引了東盟十國以及日韓等國家的外國採購商參展。

這沒說的,鹿園預定了一個名額。

大嶺村養殖場的成叔也不甘示弱:“我們的綠頭野鴨和麻雞,已經在越港澳地區備受推崇,總不能落下它們吧。”

嘉穀的綠頭野鴨和麻雞,經過三年的科學選育,已經較普通品種有了不少改進,肉質更鮮嫩,味道更鮮美,營養更豐富。

隨着普誠縣的山地牧草種植大規模鋪開,除了滿足養豬場所需外,其餘基本用來養殖蝗蟲,作爲綠頭野鴨和麻雞的主要蛋白飼料。

成叔近年來的成長也讓人刮目相看。他以大嶺村養殖基地爲中心,建立了種場提供種苗-擴繁場提供種蛋-孵化場生產雛苗的良種繁育體系;同時採用“公司+基地”、“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在全市建有四個大型養殖基地,配合仙茗大米的“鴨稻共生”模式,年可出產供應300萬隻綠頭野鴨,600萬隻麻雞,4000萬枚土雞蛋,合計產值達到6個億。

嘉穀出產的綠頭野鴨和麻雞,在越港澳地區的中高端餐飲業中已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港島,已經成爲國內外遊客的必點菜品,名氣頗盛。

因此,綠頭野鴨和麻雞也毫無疑問佔據了一個參展名額。

至於養豬場的李東亮,一點都不着急。

今年,嘉穀的養豬場再次擴大了規模,年出欄規模達到45萬頭,又因爲豬肉提價了——出欄價從兩年前的7元/斤漲到了今年的11元/斤,年產值超過了十個億,是嘉穀旗下第二個年產值達到十億規模的農業項目。

今年生豬市場價格低迷,普通養豬戶不賺錢甚至還賠本,但作爲嘉穀出產的高端豬肉,價格不降反升——因爲有南韓的旺盛需求。

不得不說,通過南韓三星系企業的採購,嘉穀的高端豬肉徹底打進了南韓的市場,雖然出口價格比國內高了至少60%,但抵擋不住他們對嘉穀豬肉的追捧。

同樣的原因,在靈陣的滋潤下,經過優生選育,新一代的豬種品質更優,味道更鮮美。李東亮不敢說自家的豬肉是世界上最好的豬肉,但肯定是杜長大三元商品豬中品質最好的豬肉。

但他還不滿足,我國是養豬大國,地方上有很多優良品種,各有各的特色。他已經向集團打了報告,要引進優秀的地方豬種質資源,打造嘉穀自身的繁育場,爭取做到有一天,嘉穀能生產出世界上最好的豬肉。

嘉穀的豬肉可以說已經暢銷國內外,如果沒有資格參加博覽會,誰還有資格呢?

鍾華志更是淡定自若。

他手中的仙茗大米,可以說是嘉穀的一張名片了。

去年全市種植規模達到150萬畝,獲得大豐收,產量達到150萬噸,產值更是驚人,達到300億。

南開市的“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取得了一個開門紅,第一個百億產業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培育了出來,市府高興得都要發瘋了。

這麼大的一塊蛋糕,各方都受益不少:農資供應商笑歪了嘴,他們的農業機械等銷量大增;農民笑爛了臉,收入翻了一倍都不止;政府也樂開了懷,利稅上漲了一大截……

當然,最大的一塊蛋糕肯定是屬於嘉穀的。

即使前期品牌營銷和銷售渠道建設的投入巨大,鍾華志估計,嘉穀至少也能從中得到15億的利潤,這無疑是集團全年收益的大頭了。

今年,嚐到甜頭的政府要在全市推廣仙茗大米的種植,但反而是嘉穀謹慎了起來。

仙茗大米同樣漲價了——在仙茗大米的食療作用得到更廣範圍的驗證後,嘉穀不提價都對不起“奸商”的操守。

12元/斤的售價,在這個房價物價尚未徹底飆升的年代,消費得起的有錢人還真不少,已經出乎嘉穀的意料了。

饒是如此,主攻的珠三角以及岷省市場也基本已經飽和了。

再擴大種植規模的話,就要靠打開全國市場或出口了。

因此,仙茗大米肯定是不會缺席這次農博會的——還有比這更合適打開全國市場的良機嗎?

幾大農業項目確定參展了,剩下嘉穀乳業的楊業和清源啤酒的何長川,就只能相視苦笑了。

……

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9章 惡臭熏天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663章 崇拜(1)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34章 生日之夜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19章 分歧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658章 勾人(1/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615章 “豆”爭(下)第194章 真·“嘉穀”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646章 要上市?(2/2)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96章 不要浪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219章 分歧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77章 策略第664章 崇拜(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646章 要上市?(2/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
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349章 第二戰:糖業角力(4/4)第530章 有錢,任性(二合一)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5章 俱樂部圈子(求收藏及推薦!)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9章 惡臭熏天第330章 一杯敬健兒,一杯敬觀衆第663章 崇拜(1)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197章 聯合殺蟲,滅子絕孫(3/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92章 頭鐵的科學家(求收藏!)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608章 嘉穀之鞭(2/2)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34章 生日之夜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219章 分歧第633章 優越與幸福(1/2)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658章 勾人(1/3)第659章 放衛星(2/3)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191章 主糧攻略(2/3)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5章 大循環農業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652章 太張揚(2/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615章 “豆”爭(下)第194章 真·“嘉穀”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646章 要上市?(2/2)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96章 不要浪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242章 被凍萎了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219章 分歧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77章 策略第664章 崇拜(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646章 要上市?(2/2)第497章 變革無處不在(1/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463章 炒作!炒作!(2/3)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