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

因爲皇帝的吩咐,永和宮貴妃喜得貴子這個消息,自然是讓人飛快地傳往各處宮中,一時間幾家歡喜幾家愁。歡喜的嬪妃們想的是人家能生,自己也能生,無論兒女,日後總能多個倚靠,至於愁的……那卻不是操心兒女的前途問題,因爲她們大多沒有兒女。

她們愁的是,本來只有一個女兒的貴妃如今又多了個兒子,甚至皇帝都親自去了那邊,據說還進了產房,那日後她豈不是真的要獨霸後宮,其他人再也沒有機會了?如今的皇貴妃那可不是昔日的皇后,一萬個不管事,不爭寵!

除卻她,誰能壓得住已經成了貴妃的裕妃?

然而,皇帝高興之下,卻忽視了一個地方,那就是慈慶宮中的三皇子,他沒有讓人去送消息。也不是他故意忘記,而是興高采烈的他只想到要告訴太后和後宮的其他嬪妃,正在讀書的太子,他壓根就沒覺得這消息需要立刻派人去通知。

所以,不但是慈慶宮,就連慈慶宮所在的整個宮城東面區域,恰是全都秩序井然。內閣中的三位閣老大學士,以及其餘內閣中書之類的佐貳,再加上供事於此的內侍,全都壓根不知道宮中又添了一位皇子。

而慈慶宮中的太子以及侍讀們還有講讀官,那就更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了。

因爲在朱瑩的合縱連橫之下,講讀官以及侍讀們雖說沒有聯名上書,但全都送上了言辭激烈的奏表,痛陳太子平日讀書是何等勤奮。而且,講讀官表揚侍讀們盡職盡責,侍讀們宣揚講讀官兢兢業業,反正是彼此大大誇誇了一番。核心意思只有一個,東宮是一個齊心整體!

就連那幾個出身翰林院的講讀官,在得知朱瑩親自走訪了嶽山長等人之後,人家就上了書,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哪怕他們也很想攆走張壽。正因爲如此,今天接在張壽之後到慈慶宮來講讀的那位翰林院出身的侍讀學士,恨不得仔仔細細盯着太子。

然而任性逃課了一次,今天的三皇子全程都很專心,就算那位侍讀學士想教誨,也沒找到機會。等到兩堂課結束,眼看要到了午飯的時辰,他更沒有想到的是,三皇子竟是客客氣氣開口留自己下來一同用午飯。

對於這樣的殊榮,要擱在平時,人一定會表面虛懷若谷,實則欣喜若狂地欲拒還迎,可如今外頭正因爲太子逃學事件而衆說紛紜,人就不得不忍痛謝絕了。而在告辭離開時,他甚至又忍不住苦口婆心地勸了三皇子幾句。

“不管太子殿下到底是怎麼想的,但要知道,外頭一雙雙眼睛都死死盯着,哪怕如今您已經是實際上的長子,素來又有賢名在外,可到底禁不住小人敗壞。要知道,名聲樹立起來難,但要毀掉卻實在是太容易了。”

對於這樣的老生常談,陸三郎這樣素來離經叛道的當然是左耳進右耳出,但三皇子那是何等認真的人,當下自然是恭恭敬敬一揖謝過。

而自覺得到了重視的老先生搖頭嘆息了一聲後,轉身下了慈慶宮前那臺階,結果正好和匆匆上來的一個小內侍錯身而過。可就在下一瞬間,他陡然之間反應了過來,當下皺眉轉身喝道:“你是誰?我怎麼從未在這慈慶宮見過你?”

孔大學士那慈慶宮不許用識文斷字內侍的建議雖說荒謬,但之前慈慶宮也就只有一個楚寬,如今楚寬出去公幹,這裡平日就不見內侍了,幾個學士出身的講讀都覺得這種情況非常令人滿意。所以,對於這等陌生到不像是出自乾清宮的內侍,他自然滿懷警惕。

可不要讓這種閹宦把太子給帶壞了!

那小內侍完全沒料到突然遭遇這麼一聲喝問,一下子就停下步子,滿臉完完全全都是惶恐。而見此情景,小胖子第一時間衝了過來擋在三皇子面前,滿臉警惕地問道:“你是哪個宮裡的,到這幹什麼來的?”

接連被人問了兩次,那小內侍懵的頓時更厲害了。足足好一會兒,他才結結巴巴地開口說:“我……我是萬安宮的。”

一聽到萬安宮三個字,別說那位翰林侍讀學士滿臉尷尬,就連陸小胖子也同樣滿臉不自然了起來。他悄悄後退到了三皇子身邊,不好意思地剛想解釋一下,三皇子就已經從容開口問道:“是母妃差遣你來的?所爲何事?”

太子殿下沒有像之前那兩人一般口氣嚴厲,那小內侍這才心情安定了一點。他很知機地在距離三皇子還有七八步遠的地方就停下了,委屈地行了個禮,隨即就小聲說道:“皇貴妃差奴婢來稟告太子殿下一聲,貴妃娘娘喜得麟兒,母子平安。”

三皇子頓時瞪大了眼睛。朱瑩今天帶着張壽去探望裕妃,那是因爲裕妃再過些天就快生了……而不是因爲裕妃今天就要生了!而且,人才過去了多久,生孩子有這麼快嗎?還有,張壽和朱瑩去了那邊,是正好撞着了裕妃生孩子,還是因爲和他們說話時裕妃動了胎氣?

對這種東西完全沒有常識的三皇子滿臉茫然,而就在他發呆以至於忘記反應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一聲大喝:“太子殿下!”

恍然回神的三皇子見那位一把年紀的翰林侍讀學士正看着自己,臉色不那麼好看,他來不及琢磨對方是什麼意思,趕忙問道:“這麼說,我又多了一個弟弟?嗯,這是天大的好事。”

見那內侍趕緊連連點頭,三皇子就若有所思地說:“中午反正還有時間,不如我去一趟永和宮,給貴妃娘娘道喜?”

“太子殿下,貴妃娘娘剛剛生育,接下來要坐褥,不能見風,您不如到乾清宮去給皇上道喜!”說這話時,那位侍讀學士只覺得今天恰逢其會的自己責任重大,當即語重心長地勸解道,“皇上再添一子,此時正是歡喜的時候,您千萬表現得高興一些。”

我是挺高興啊,什麼叫做表現得高興一些?

一直到目送那位老先生憂心忡忡地離去,三皇子依舊有些不解。然而,他不明白,他身後的陸三郎卻是明白的,那些家裡還有其他兄弟乃至於堂兄弟的侍讀也是明白的。

不是所有兄弟都會如同三皇子和四皇子這般和睦有愛,有些兄弟,生來就要和你爭搶,從父母的寵愛到財產資源,無所不用其極。哪怕那位小皇子剛出生,三皇子也根本沒想到這種方面,恐怕不會明白什麼是爭,但誰知道日後?

就連四皇子和三皇子這般兄弟情深,可誰能說得清楚十年八年,甚至三年五年之後呢?

有些懵懂也有些煩惱的三皇子顧不得吃飯,立刻就依照那位侍讀學士的意思,趕往了乾清宮,然後……完全撲了個空。某老先生的意見從普遍意義上是正確的,然而,皇帝的性格卻根本就不在一般人的意料之中,哪怕已經確證了母子平安,人眼下依舊在永和宮。

於是,不大放心三皇子,帶着其他幾個侍讀特意陪着來的陸小胖子就徹底無奈了。就算他如今通籍宮中,也算是陸家兒郎輩的頭一份,然而,那並不代表他就能夠出入後宮區域。

思來想去,他只能對三皇子鄭重其事地說:“太子殿下就直接去永和宮好了,要是老師他們在那兒,那就無所謂,要是老師他們已經出宮了,您就陪着皇上多說說喜慶的話就完了。”

連着被今天上課的先生以及陸三郎這麼囑咐了一通,三皇子在一個乾清宮內侍陪同下匆匆趕往永和宮時,心情實在是複雜極了。

事到如今,聰明如他,已經隱隱約約察覺到別人說那些話的弦外之音,無非是勸他在父親又有了兒子的情況下小心謹慎,討好賣乖,別身爲太子卻失了寵。可是,他總覺得這樣的思量好像不太對,至少和自己從小到大一貫受到的教導不符。

他的那個弟弟又不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他不該這麼想的!

帶着這種情緒,小小的太子殿下終於來到了永和宮外。雖然裕妃剛剛生完孩子,要坐褥一個月,不可能見外人,但既然皇帝在這兒,嬪妃們自然是一個不落全都來了,就連三皇子的生母,那位皇貴妃也來露了一面。但不喜人多的她也就是略坐了一坐,早就告退了。

而除卻當初冊封太子之後往清寧宮行禮的時候,三皇子可以說很少見到這麼多嬪妃同處一堂的情景,因此行禮的時候不免就有些反應遲鈍,甚至有點呆頭呆腦。

對此,皇帝壓根沒有放在心上,把三皇子拽起來拉到身邊坐下,他就笑着說道:“朕好像忘了派人去告訴你,你怎麼就聽到這喜訊過來了?”

三皇子習慣性地沒有深究皇帝這話,不假思索地開口說道:“是母妃派人去慈慶宮告訴了兒臣一聲。兒臣生怕貴妃娘娘要坐褥不見人,所以先去了乾清宮道喜,聽說父皇沒回來,就到了這裡來!父皇,貴妃娘娘還好麼?兒臣那五弟是胖是瘦,能抱出來看看嗎?”

正高興的皇帝被三皇子這話說得眉飛色舞,當下就立刻吩咐人去抱了小皇子出來。見此情景,早早就來到這裡,卻被皇帝以小皇子尚在酣睡爲由,壓根沒能見到這個剛出生嬰兒的嬪妃們,少不得彼此對視了一眼,大多都有了個基本判斷。

皇帝固然對這個剛剛出生的小皇子很喜歡,但對三皇子依舊一如既往,看得極重。

不多時,乳母就抱了呼呼大睡的小皇子出來。而三皇子從來就沒見過剛出生的孩子,當人抱到他面前時,他探頭看了又看,只覺得稀罕得不得了,尤其是看人臉上有些皺皺的,他不知道是玩性大起,還是一時好奇,竟伸出手指在人那嬌軟的臉上戳了戳。

然後好像不過癮,又戳了戳……這等絕對不符合穩重大氣太子設定的動作,別人看得固然呆了一呆,而皇帝卻在一愣之後,爆發出了一陣大笑。因爲他記得清清楚楚,自己在很小很小的時候,看到剛出生的廬王時,好像也是這樣伸手去戳,然後就把人給吵醒惹哭了。

好在眼下的小皇子顯然睡得非常熟,因此動作和笑聲都沒有驚醒他,已經餵過一次奶的小傢伙依舊在那呼呼大睡。而三皇子直到收回手指,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做了什麼,頓時就有些訕訕的。他不好意思地咳嗽了一聲,這才小聲說道:“父皇,兒臣第一次見剛出生的……”

沒等三皇子解釋完,皇帝就無所謂地大手一揮道:“一時好奇而已,這算什麼,朕當年也和你一樣!”

從前一直都不覺得三皇子像自己,可這次三皇子突然溜出宮去,剛剛又孩子氣地在剛出生的弟弟臉上戳戳戳,簡直就像是普通頑童,皇帝再想到三皇子和平日四皇子好得猶如一體,他竟是平生第一次覺得,這個曾經覺得靦腆羞澀的孩子,骨子裡還是很像他的!

於是,打斷三皇子之後,他就一本正經地問道:“五郎剛剛出生,大名朕還沒來得及想好,你們可有什麼主意麼?”

沒想好云云,這自然是託詞,事實上,皇帝翻爛了幾本字典,無論男女,起出來的名字不下於十幾二十個,但反覆琢磨之後卻都覺得不太好。此時此刻,他乾脆就直接把這個問題丟了出來,結果就只見面前的嬪妃們無不面面相覷,再看三皇子時,他那點煩躁立刻就沒了。

因爲三皇子竟然真的在那皺眉思量了起來,而且看那表情,赫然是冥思苦想,絞盡腦汁……於是,爲了提供參考,他就把自己想到的那些適合兒子的字眼都一一說了出來,末了才嘆了一口氣。

“當初你的鎔字,是火煉真金,因而名鎔;而四郎的鍈字,卻是因爲他出生之時,正逢鐘樓的鐘聲響起,因而名鍈。如今五郎的名字,朕雖然提前想了這麼多,但總覺得不夠貼切。”

被皇帝這麼一說,三皇子頓時猶豫了一下,緊跟着才小聲說道:“父皇,鐸字如何?貴妃娘娘喜歡武事,鐸字的意思是宣示政教法令的大鈴,但也是戰事之鈴……”

這一次,他的話同樣還沒來得及說完,就只見皇帝想都不想就一拍大腿道:“好,就是鐸!鄭鐸,這個名字不錯!”

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撒手掌櫃最輕鬆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客雲集興隆來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六百二十章 教訓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釣魚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勞王大頭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兩百二十二章 恤孤貧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九章 小先生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師充家長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師充家長第八百二十八章 啓智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八百章 證明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氣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八章 嫌棄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九十章 皇帝駕到!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八百二十三章 西北發展基金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五百八十四章 詔告爾字第三十八章 最美麗的誤會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六百零六章 一個都不靠譜!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
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兩百二十四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撒手掌櫃最輕鬆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客雲集興隆來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打不相識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六百二十章 教訓第一百零八章 丈母看女婿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七百七十六章 姜太公釣魚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五百四十七章 腹有數理氣自華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多勞王大頭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六百三十六章 慈心不慈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兩百二十二章 恤孤貧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九章 小先生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六百四十一章 鬧洞房的熊孩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師充家長第五百三十九章 老師充家長第八百二十八章 啓智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八百章 證明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氣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八章 嫌棄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四百五十七章 道不同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一百零六章 尋人司禮監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九十章 皇帝駕到!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八百二十三章 西北發展基金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暗英雄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三百二十七章 觀刑漫話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五百八十四章 詔告爾字第三十八章 最美麗的誤會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六百零六章 一個都不靠譜!第兩百三十章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