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

什麼叫態度端正,該跪就跪,朱二覺得,眼前這位者山君,還有那位立刻跟着跪伏於地的高麗使團正使某禮曹參議,這就是最好的範本。只不過,和那個年紀小小的高麗王族接觸時間長了,他發現人敏感纖細,其實膽子很小,所以此時見人渾身顫抖,他就有些好笑。

好在他下一刻就接到了四皇子甩過來的一個眼神,連忙上去把者山君強行扶了起來,隨即塞到被子裡——對於笨手笨腳沒做過服侍人這種事的他來說,他那粗魯的動作準確形容起來,確實就是塞。

可就算他的動作簡單而粗暴,禮曹參議仍舊感激涕零。畢竟,雖說者山君只是王族,在大王還年輕的情況下,甚至不可能繼承王位,但要是真的在還沒有進大明國子監之前出了什麼問題,他回國依舊逃脫不了被追責。此時見張陸甚至還送上帕子,他更是趕緊長揖道謝。

而眼見嚇唬人的效果已經完全達成了,四皇子就努力用和自己年齡完全不相稱的語重心長口氣說:“其實父皇已經命人行文高麗王責問此事了,雖說如今是正月天寒,但信使已經日夜兼程出發,據說抵達開京也就是頂多三十日後。”

緊急軍情有日行四百里和日行六百里的分別,如今這雖說算不上緊急軍情,再加上是在正月,從這兒北上遼東然後進入自己國境的路很不好走,但很顯然,要在三十日趕到,信使不但趕得及,而且很可能要冒非常大的風險。

者山君年紀小,不清楚這頂多三十日的時間代表什麼,禮曹參議卻不可能不懂。

於是,他暗自倒吸一口涼氣,隨即就更加小心翼翼地說:“我朝大王若是得知,一定會盡心竭力偵辦。不論是誰包庇那些海盜,屆時都一定會遭到嚴懲!”

者山君卻在心裡想,對於他那位叔父來說,這也是最好的清理異己的機會,也不知道朝中會有多少人頭落地。然而,正在走神的他很快就聽到了一聲驚呼,這才趕緊回神。

“什麼,天朝之前給我國的旨意在我國被人動了手腳,並未要求貢女?也沒有要過婢女和火者?”如果說剛剛就已經嚇得魂不附體,那麼此時此刻,禮曹參議覺得自己立刻就要死了,而且還是死無葬身之地!要知道,四皇子提到的那個行人司行人,當初就是他接待的!

者山君已經發現了禮曹參議的搖搖欲墜,可他剛剛這一走神,恰好什麼都沒聽到,因此只能用求救的目光看其他人。

而四皇子已然發現他只是個空頭王族,此時盯着禮曹參議還來不及,壓根沒注意到他,還是素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張陸好心,低聲複述了一遍。

而這一回,者山君面上驚懼的同時,心裡卻嗤笑了起來。貢女在大明之初很常見,高宗世宗皇帝還曾經納過高麗妃嬪,但這些年漸漸少了,所以得到旨意之後,他那位叔父幾乎是緊急召集了所有他那個派別的大臣,勒令選出最美麗的嫡女送來,指望中間能有人脫穎而出。

畢竟,想當初高宗世宗年間歲貢數量減少,歲賜卻非常豐厚,國中都認爲是拜那位賜號德妃的貴女所賜。當今大明天子尚在盛年,雖說沒人指望本國貴女入了大明宮中,能夠有幸生出個未來繼承人什麼的,畢竟如今東宮有了主,但哪怕生個公主也好。

所以,他竭盡全力低着頭裝緊張,但心裡卻在笑話自己那個叔父只不過是因命好登上王位,一面雄心勃勃,一面卻顧不得昔日在大明京城受辱,還得貌似恭順拼命示好。可是,瞥見禮曹參議那惶恐無比的表情,他那心情卻很快就低落了下來。

從前朝末代名臣鄭夢周,到本朝太祖功臣,卻被太宗所殺的鄭道傳,全都親自來過大明擔當使臣,而恭謹事大的原則也幾乎是如同祖訓一般一代一代傳了下來,所以哪怕當初曾經有不謹慎之舉的叔父,如今在位也不得不對大明恭恭敬敬。

如果換成他是大王,他敢違抗天朝嗎?不,違抗是不可能的,可他能做到陽奉陰違嗎?

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要知道,就因爲大明選擇性無視他們更改國號的國書,這麼多年了,他們仍然是高麗使節,而不是朝鮮使節。

者山君正在低頭裝鵪鶉,可禮曹參議卻很明顯不能。他只能竭盡全力說明本國什麼情況都不知道,甚至都不敢試圖把責任推到那位行人身上,因爲他很擔心大明會藉着所謂濟州島海盜之事,直接派出船隊揚帆過海殺過來。

這不是不可能的,想當初前朝末帝想要襄助蒙元的時候,那時候還未登基的太祖就曾經有過海船直擊的舉動,直到國中幾位眼睛雪亮的大臣拼命阻攔,這才使得前朝的國祚又延長了一陣子。

正因爲不敢推卸責任,他幾乎是把自家大王貢女時,因什麼緣由挑選了哪幾家的嫡女,幾家人在朝中是什麼樣的地位,這些女子的母家出自什麼名門世族,恨不得把每一戶人家的三代都說得清清楚楚。

而雖說他記性極好,但問題是四皇子也好,朱二和張武張陸也好,誰都對高麗官制不瞭解,當然也沒興趣瞭解。所以,耐着性子聽了一陣子,四皇子終於還是不耐煩了,當下沒好氣地打斷道:“別報官職履歷了,我又沒問這個,話說你之前說,還有什麼婢女和火者?”

火者是什麼東西?

四皇子其實很想問的是這個,但他總算被皇帝狠狠敲打了一次,在奉先殿裡跪的兩條腿都快不屬於自己了,因此這會兒非常聰明地改換了一個問題方式,還把婢女兩個字給加上了。

然後,那位禮曹參議的回答就讓他頓時瞠目結舌。

“此次送來的十名婢女絕非賤民出身,父祖也曾經是兩班,只因得罪而被貶爲官婢。她們禮儀嫺熟,大明官話都說得很好,所以才能入選。至於那些火者,也都是父祖見罪之人,幼年閹割,而後調教禮儀,大明文字也能粗通。”

閹割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如今的四皇子那還是懂的。但正因爲懂,此時此刻他只覺得頭皮發麻。就因爲長輩獲罪,兒子就要遭受宮刑,女兒就要淪爲官婢?

父皇對他說過,當初太祖皇帝曾經頒佈律法,官員見罪,大逆謀叛之類的,該族誅就族誅,該流放就流放,但絕對不許籍沒良人爲奴。而無論貪腐還是其他,除非妻兒跟着貪腐,否則只罪一人,抄沒家產即可。

諸如前朝乃至於某些朝代那些皇帝似的,因爲一己之私就將官宦乃至於尋常犯人的子女閹割爲奴,乃至於沒爲宮婢的,不過是泄一己之私憤,壞律法之嚴明。

遼代常有宮變乃至於動亂,就是因爲常把犯官乃至兒女沒入親帳爲奴,將仇者置於身側,豈不是禍亂根源?

當然,皇帝是太祖皇帝的瘋狂崇拜者,而四皇子卻還從張壽那兒聽說過對自家那位老祖宗理念的另一種解釋——非謀逆謀叛大罪,非不戰而逃,戰敗而降,引敵入寇等極惡大罪,不株連家人,這是律法的進步。如果非大罪就要株連家人,這是開歷史倒車。

他還記得張壽說,漢時有動不動就族誅這個大殺器擺着,殺了一個人不解恨,那麼整族誅滅就完了,天子犯不着把那些心存怨念的人留着爲奴,覺得這麼做不夠利落。

就連遭受腐刑後寫了《史記》的司馬遷,據說都在武帝末年被秘密處死,何況他人?

而到了唐時,所謂重臣動輒得罪,處死之外,宮廷受杖而後流放的也比比皆是,但也常有闔家籍沒爲奴的,比如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兒,就是一朝從相門女淪落爲宮中奴婢。

直到宋時,優待士大夫,流放貶死的多,子孫累及不能出仕的也不少,而武將的待遇則是相對要嚴酷很多,但也少見淪爲奴婢之事。

只有遼金元這種夷人的朝廷,方纔有這種動輒將官宦以及良家子貶爲奴婢的惡習。

張壽沒有對四皇子說的是,歷史上那最後兩個王朝。明朝先是開歷史倒車,把殉葬這種極其殘酷的制度從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給重新拎了出來,直到英宗時期才廢除,然後,一代代皇帝不但常因小事處死官員,甚至還累及家屬籍沒爲奴。

朱棣不提,被明代大臣熱烈稱頌爲仁宣之治的朱瞻基,就曾經因爲舊日老師告過狀,做出過殺了老師,然後把老師叔父和族弟一家也給抄了,把人家幼子閹割爲火者這種事。

而到了清朝,那就更加變本加厲了,不但是漢官漢人動不動就與披甲人爲奴,就是滿人自己,那也是昔日金枝玉葉,一朝落魄爲奴,滿天下的主子奴才,那風氣真是聞之惡臭。

可即便只是張壽說的那些,也足以讓四皇子非常反感這樣的做法。他此時眉頭緊緊皺起,哪怕知道這是別國的習俗,高麗只是大明藩屬,高麗人也不是大明子民,他仍然沒好氣地冷笑道:“獲罪的犯官之後就拿來爲奴,高麗還真是好風氣。”

禮曹參議哪會想到四皇子竟然對此不滿,愣了一愣後就連忙解釋道:“四皇子殿下是怕這些人心存怨念,不服管束?那絕對不可能,他們都是自幼便沒官爲奴的,並沒有經歷過家族鼎盛的時光,所以早就能接受自己的身份,而且從小也學習各種……”

沒等他把話說完,朱二就不得不再次咳嗽了一聲。他不像三皇子和四皇子那樣從小受到皇帝某些薰陶,又因爲張壽這個老師,而養成了某種潔癖,所以他覺得高麗貢女這件事還可以商榷商榷,但送來幾個婢女和火者這種小事……那就不用計較了!

所以,哪怕知道今天是四皇子爲主,他依舊不得不開口岔開話題道:“既然知道此次高麗貢女之事是有人從中作祟,那麼,依照正使你的意思,此事應當怎麼辦?”

在國內朝中也算是有那麼一點話語權的禮曹參議,此時卻是汗如雨下。歷來高麗貢女,父祖官職都不是特別高,正三品堂上官之女,那往往是後宮王后乃至於宗室正妻的不二人選,再加上還要在各家當中聯姻,所以也就是在堂下官甚至更低品級的官宦中選。

反正只要漂亮就夠了,隔着這麼遠,天朝的皇帝哪裡會在乎貢女的父祖是什麼官職?

但這一次,因爲行人司的旨意上寫明瞭要三品以上堂上官家中所出嫡女,所以這些女孩子不得不被緊急選出來,而在離京之前,那更是哭哭啼啼,悽悽慘慘慼戚。然而,真的要把她們就這麼送回去,那簡直會更加悲慘!

誰會要被大明天朝退回去的女子?或者更準確地說,誰敢要?而這樣本該作爲聯姻乃至於王后人選的千金卻落得這樣的境地,他們的家族勢必要找人出氣,到時候他這個禮曹參議豈不是千夫所指?

所以,可憐的禮曹參議大人見四皇子小大人似的負手站在那兒不說話,他只能可憐巴巴地說:“四皇子殿下,三位公子,此番使團來京,萬水千山,路途艱辛,幾位千金甚至還有在路上病倒的,能抵達京城很不容易,如果就這麼回去,別人只會覺得她們婦德有虧。”

“我國習俗,女子一旦定親,哪怕尚未真正歸嫁,也往往要守望門寡,而她們這等情況,只怕回去之後連家門都進不了。還請天朝能夠體恤一二,哪怕留在宮中灑掃,亦是她們的福分。還請四皇子殿下垂憐。”

要我垂憐幹什麼,我可不想沾惹高麗女!

四皇子眉頭皺成了一個疙瘩,對高麗那風俗簡直是反感到了極點。太祖皇帝一貫是非常鼓勵失去丈夫卻又沒有子女的寡婦再醮,而有子女的寡婦,則聽從自便,一度特別反感所謂貞婦二字。所以直到如今,大戶人家的媳婦,如果喪夫之後沒有子女,再嫁的很多。

他正要痛斥這樣的繁文縟節,卻瞥見朱二在那頻頻對自己使眼色,最後只能沒好氣地說:“父皇曾經爲大哥二哥選妃的那些女子,如今也有人定下婚約,更何況你們高麗貢女根本就是事有蹊蹺,說什麼垂憐不垂憐?實在不行,回頭送去女學當女史好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勝古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音,兄弟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內強國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兩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愛,因人施教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二百九十六章 閒居軼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兩百零四章 輩數亂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書達理?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魚腦袋要靠砸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四百九十章 將嘴賤進行到底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六十一章 我只是路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題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七百三十章 虛驚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
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勝古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驚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音,兄弟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五百二十八章 宇內強國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兩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愛,因人施教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二百九十六章 閒居軼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兩百零四章 輩數亂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七百九十五章 神坑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三百一十六章 確實有問題!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八百六十六章 知書達理?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魚腦袋要靠砸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四百九十章 將嘴賤進行到底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五百八十章 爲老不尊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七十六章 沒功名沒出身?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六十一章 我只是路過……第四百八十六章 天子出題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四百六十一章 祝壽第八十章 告慈母第四百二十二章 秋風未到蟬先知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六百九十四章 動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七百三十章 虛驚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