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

從國子監趕到外城公學,江都王當然不會和年輕人似的騎馬——雖然比他大的皇帝即便微服出宮,也常常喜歡騎馬招搖過市,但他生性怕冷,又愛享福,所以寧可擁裘抱着手爐舒舒服服坐在車裡。等到外間傳來隨從稟告已經抵達的聲音時,他竟是小小眯瞪了一覺。

他和徐黑逹先去了國子監,這邊雖沒親自來,卻也派人來公佈了考題——至於公佈考題的人是誰……那還用說嗎?當然是他剛剛在國子監裡對人說的,他那不成器的未來女婿!

一點都不覺得自己任人唯親,江都王打着呵欠踩了車蹬子下馬,卻發現那大門前連個鬼影子都沒有,壓根不像國子監之前那學官盡出,大張旗鼓迎接自己的場景。

雖說他一向就不是計較虛禮的人,可好歹也是個郡王,這樣被人怠慢,他心裡當然也絕不會痛快。他左顧右盼,很想問一句這竟然連個看門的人也沒有嗎,終於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岳父大人,您這麼快就來啦!”

腳下生風竄出來迎接的不是別人,正是宋舉人。見江都王似笑非笑地瞄着他,他就趕緊解釋道:“張學士正在上課呢,畢竟這公學又不僅僅只有半山堂,其他教師也正在上課。劉詹事和陸祭酒這就來了,絕不是不把您這位大宗正不放在眼裡。”

這下子,江都王頓時心氣順了。尤其是看到劉志沅和陸綰真的一塊出來時,他立時換成了一副笑臉,哪裡還看得出半點責難表情?

幾句寒暄之後,他就問起了半山堂中的考試狀況。果不其然,他就看到了陸綰臉上露出了相當微妙的表情,緊跟着,人那眼神就明顯飄忽了起來。

“太子殿下那三道考題着實出得相當精到,半山堂的那些小傢伙,只怕能做出一題就很了不起了,能做出兩題的估計沒幾個,更不要說三題。”說到這,陸綰頓了一頓,旋即不無苦笑地說,“這題目若是放在九章堂,那道算經題自然不值一提,但其他兩道他們估計也難。”

“半山堂我不知道,但那道以論語中‘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爲題的時文,對九章堂那些學生來說,估計很難,能寫好這篇時文的人確實可能沒幾個,但絕不至於一個都沒有。”

反駁陸綰的不是別人,正是宋舉人。他沒注意到江都王在聽到這話後饒有興致地摩挲着下巴的表情,自顧自地說:“因爲陸高遠那書坊印書很多,其中就有時文集子。像三年無改於父之道這種四書題,那範文就多得很,據說他曾經爲了推廣算經,將時文集子白送。”

“而九章堂的學生在公學兼職多少能掙幾個錢,如今算經課本大多有能力買,不再是之前的借用,也就是說,他們十有八九多少有幾本時文集子。就算有些人沒翻過,甚至還因爲缺錢轉賣,但肯定也有人翻過,而翻過的就算大多沒記住,但說不定就有人記住了。”

陸綰見宋舉人說得煞有介事,他頓時氣樂了:“如果九章堂來考,就算是把範文囫圇背下來抄到卷子上,難不成那就算是寫好這篇時文了?你當閱卷的那幾位講讀官都是死人嗎?”

“講讀官未必是死人,可他們未必就看過如今市面上風行的那些時文集子啊!”

宋舉人卻一本正經地反駁陸綰,見人頓時啞然,他就加重了語氣說:“時文就是塊敲門磚,考上進士之後的那些官員,多半將其不知道扔哪去了,更不要說去買時文集子,時時刻刻再去揣摩那些時文大家有什麼新範文了。別說這些都不知道多少年前考中進士的講讀……”

“想當初我在廣東參加鄉試的時候,曾經鎩羽而歸的那一次,主持當年鄉試的主考官就沒看出有人抄了大半篇範文,取了某人爲第七名亞元,結果最終被人揭破,那真是丟了絕大的臉,事後灰溜溜不說,還被朝廷申飭罰俸降級。人還是主考官呢!”

見陸綰那臉色真是平生僅見,江都王只覺得實在是有意思極了,明知道不該笑,卻還是最終哈哈大笑了起來:“賢婿你說得對,這些讀書人沒出仕之前勤勤懇懇磨礪制藝,出仕之後就把這敲門磚扔一邊去了……哎,端尹大人,我可不是說你!”

明明已經致仕了,這次卻被皇帝特地重新啓用,甚至還硬塞了一個詹事府詹事,劉志沅本來就覺得詭異,而此時被江都王這一聲端尹一叫,他頓時滿心彆扭。

可剛剛宋舉人和江都王用這種戲謔的口氣說制藝時文是敲門磚,敲開門之後隨手就扔,他縱使部分贊同,可卻不能在外人面前露出這樣的態度,否則讓人知道他堂堂狀元卻竟然這樣鄙薄八股文……那真的要亂套了!

只不過,他確實對八股文深惡痛絕……他中狀元的時候都年過五旬了,人生最好的歲月除卻治學,就都在研究這沒用的玩意,即便最終殿試奪魁,那又如何?

當下他只能冷着臉岔開話題道:“好了,江都王既是來了,就請到半山堂中好好看一看,省得日後有人質疑,道是有人給這些考生行方便。對了,半山堂之前雖說已經分堂,但現在還沒決定他們上什麼課,這些人就讓他們多教一教這些民間小兒好了。”

“不是爲了讓他們知道什麼民間疾苦,純粹是磨礪一下這些小子的性情。不求他們出將入相有什麼絕大的出息,哪怕當個富貴閒人也好,但只求一點,別成了禍害!”

江都王對劉志沅那當然是絕對服氣的,這麼大年紀的老頭兒卻被皇帝啓用輔佐太子,這若是沒有足夠的能耐,怎麼可能!

他當即一個勁地贊成,甚至還興致勃勃地說,回頭宗學中的宗室子弟也不如到公學來當個教師鍛鍊鍛鍊,結果卻被劉志沅冷笑堵了回去。

“宗學那些宗室一個個都嬌生慣養,上外城這種地方,家裡老子娘誰能放心?這些老爺們還是好好歇着吧。不像是半山堂,在家裡大多是爹不疼娘不愛的半吊子貨色,其他的不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照本宣科,總歸還勉強能行。”

見劉志沅反對,江都王打了個哈哈,卻是收回了自己一時興起的話,卻不由琢磨着是不是把自己家裡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丟過來磨礪磨礪。不求成才,只求他們幾兄弟日後能夠把擔子挑起來,別弄得家業崩頹。

爲了彌補剛剛一時嘴快的那個不切實際建議,他接下來就笑容可掬地上前攙扶着劉志沅,那種虛懷若谷好宗室的模樣,就連陸綰都看得有些呆滯。

而剛剛首先挑起那個話題的宋舉人縮了縮腦袋,跟着陸綰走在後頭時,他就忍不住輕聲問道:“陸祭酒,我這未來岳父大人瞧着好像挺尊師敬老?”

屁的尊師敬老!想當初江都王和皇帝,還有廬王,那簡直是京城三害!只不過有到現在都特立獨行的皇帝擋在前面,有後來自己的找死的廬王吸引視線,江都王就顯得溫和無害了!

陸綰很想拆穿這位此時變身賢王的大宗正,可想想人一把年紀,早就是當爹的人了,也已經被宋舉人口口聲聲叫做岳父,他最終還是決定給人留點面子,只是不鹹不淡地對宋舉人告誡道:“你岳父性子有點隨皇上,你日後可要心裡有數。”

隨皇上這三個字雖說聽着平平淡淡,但宋舉人哪怕被阿六戲稱爲笨笨,可到京城這麼久,經歷了御廚選拔這種平生不敢想的事,那滿肚子不合時宜,如今也已經漸漸凝結成了一團玲瓏心,只不過絕對沒有九竅,頂多是勉強九竅通了兩三竅而已。

可即便如此,他想到皇帝那隨心所欲的性情,再想到當日去江都王府,最初時被江都王父子當成洪水猛獸,但等到海陵縣主把話說清楚,江都王又在他的刻意討好之下轉怒爲喜,最終認下了他這個女婿,他此時慌忙在心裡往這位未來岳父的身上貼了幾個標籤。

喜怒無常、變幻莫測、特立獨行……總之日後他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扶着劉志沅到半山堂巡視了一圈,發現那些正在答題的小子果不其然哭喪臉的居多,江都王也顧不得這是在考試的時候,竟是出聲訓誡了兩句。

話裡話外無非是和他之前在國子監時同一個意思。太子給國子監六堂和半山堂出的是同樣的三道題,若是最終答題的結果都不樂觀,那麼,所謂名額一筆勾銷,寧缺毋濫。

面對這樣一個猶如晴天霹靂的消息,遽然色變的張大塊頭也同樣完全忘了這是考試,竟是忘乎所以地起身問道:“那敢問大王,若是最終我們半山堂答題結果更好呢!”

江都王詫異地看了張大塊頭一眼,卻不認識人,聽到劉志沅解說方纔知道那是襄陽伯的兒子,當即就笑了起來:“哎喲,你這小子心氣挺高嘛?不錯不錯,我可以承諾你,要是你們半山堂真的能有更多的人把這三道題答得漂漂亮亮,而國子監六堂卻沒有……”

“那他們的名額就讓給你們!”

面對這一錘定音似的表態,底下其他人先是興奮到發生了小小的騷動,但隨即就陷入了一片死寂,也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自己抄錄下來的三道題目,恨不得把那墨跡淋漓的紙給吞下去。雖然江都王是給出了這樣的表態,可他們實在是不會做啊!

算經題看上去好像挺簡單的,但細細琢磨,卻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當然也有一些曾經在融水村那翠筠間中跟着張壽學過一些算經的學生,此時有了些思路,但那種極笨的思路改換成真正的解題方法,還需要時間。

至於時文,他們要是能寫得好八股文,之前還用得着在半山堂中混日子嗎?農事就更不用提了,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別說根本沒下過地,大概連稻子和小麥都分不清楚!

於是,在沉寂過後繼續伏案苦思的時候,有人是真心卯足了勁想要拿出最大的本領,比如張大塊頭,卻也有更多的人是試圖用盡量寫滿卷子的方式來彰顯自己的學習態度——哪怕是寫一些亂七八糟的玩意……

而江都王顯然也沒心思一直在那看着這些人絞盡腦汁答題,卻是又在衆人的陪同下,悄然視察了其他課室。

眼見得有年紀不同的孩子正在那上《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之類的啓蒙課,也有人正在引導孩子們背誦九九歌,甚至還有的正在講加減法,甚至還有明顯出自九章堂的學生,在講解着最粗淺的自然知識,他不禁嘖了一聲。

“怪不得別人說,公學就是學一點粗淺的東西,但我看這粗淺好。又不是人人都能考進士當狀元,能寫會算的話,哪怕是讀衙門公告,算賦稅,卻也不會被人輕易矇騙了去!”

話雖如此,他卻在心裡想,聽說東南也是認字的人多,懂大明律的人更多,於是訟棍雲集,不少地方官都深惡痛絕,私底下甚至把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搬出來說。

想當初皇帝就對他提過,歷代天子都自詡爲明君,但凡出錯就都是奸臣的過錯;而官員們都自詡爲賢臣,若有差池那就是奸吏爲害,刁僕作祟;而小吏僕役之流,雖說很難再把責任往下推,但被逼到實在沒辦法,也會把責任一股腦兒都推在奸民遊民身上。

卻不知道所謂的奸民遊民,當最終爲害時,那便猶如巨浪覆舟!不識字就不會覆舟?那古往今來的那些造反暴動從何而來!只要天下承平,人人溫飽,都知道一些粗淺的道理,鄉民哪來閒心造反?

想着這些有的沒的,江都王終於來到了九章堂前,恰是聽到了張壽的聲音。

“之前我們已經從海上行船進港先見船帆和正午時分高木留下的日影長度變化之道理,證明大地很可能是圓的,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如若不是天圓地方,而是大地是圓的,那麼在這樣的大地上,姑且認爲我們在上方,於是不會掉下去,那麼……”

“那麼,在圓球下方的人呢?爲什麼不會掉下去?爲什麼水往低處流,爲什麼果子成熟了會從樹上往下掉落?爲什麼上次在張園觀星樓做的實驗,大小不一的鐵塊幾乎同時落地?”

聽着這一個個爲什麼,江都王只覺得腦袋一團漿糊,再一看陸綰和劉志沅,那竟是比他好不到哪去。他輕輕嘬了嘬牙,隨即輕輕舒了一口氣道:“幸虧張學士離開國子監,否則就他講的這些,簡直就會讓國子監砰然炸鍋!”

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尾聲1 兄弟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一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陸三胖求萌妹子第六十一章 我只是路過……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四百六十九章 顛倒的兄弟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養媳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兩百二十九章 理直氣壯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約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四百九十七章 肅然起敬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二百六十一章 從不甩鍋王大頭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九十八章 拯救陸三胖第二十八章 激將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變味的大考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事疑雲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碼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三百六十九章 閒人不閒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
第八百二十六章 吃人嘴短,村人趨利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尾聲1 兄弟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一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二十九章 陸三胖求萌妹子第六十一章 我只是路過……第五十六章 演技不過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四十一章 葛門徒孫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四百六十九章 顛倒的兄弟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子妃和童養媳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三百一十九章 羞辱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狗屁不通!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五百零二章 巧言令色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兩百二十九章 理直氣壯第六百八十六章 求助,劫持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不亂第八百三十三章 高麗貢女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八百二十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約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四百九十七章 肅然起敬第八百八十二章 餘韻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二百六十一章 從不甩鍋王大頭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九十八章 拯救陸三胖第二十八章 激將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五百五十六章 變味的大考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事疑雲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碼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三百六十九章 閒人不閒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八百五十五章 除夕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八百一十六章 戳戳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