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

張壽從來就沒奢望過,這年頭的統治階級會出現叛逆——沒有系統的學習和思想教育,在如今這種年頭,就算有人同情黎民百姓之苦,也頂多只能濟貧扶弱,又或者在做官時儘量清正廉明,再過線就很有可能做出一些蠢事。

沒有發生頭腦風暴似的思想變革,縱使才子名士也不可能高屋建瓴地看問題。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這話可以完美用在普通人身上。指望從來沒有受過教育的普通百姓有覺悟,那還是洗洗睡了吧。所以,他對者山君說了那麼多,唯獨隻字不提教育兩個字。當然,其實他提了,者山君也沒有解決的辦法,李氏朝鮮兩班子弟都談不上應學盡學呢!

高麗報喪的正式信使到了,而接下來的那位信使到得卻比皇帝以及羣臣料想得要早。卻原來是高麗上下被那道興師問罪的奏疏給嚇壞了,一面派人卑詞請罪,一面號稱要派大軍前往濟州島清剿,只請天朝寬宥……總之就是一句話,他們自己會處理。

對於這樣的表態,皇帝直接呵呵一笑。這一日在召見幾位部閣重臣時,隨手把這封國書一扔,繼而就沒好氣地說:“若不是北面港口大多封凍,而從南面那些港口出發,風向不利,事倍功半,朕早就派水軍直擊了,還費神勞力等他們回覆?”

但凡文官,尤其是高官,一心一意想着開疆拓土的人很少,多的是號稱老成持重的,而此時此刻在御前的,一多半都是這樣的人。於是,孔大學士就率先說道:“就算是風向有利,貿然勞師遠征,也不是上策。由着高麗先查,這纔是正理。”

他話音剛落,朱涇就淡淡地說:“最近這日子,於我則風向不利,於高麗則風向有利,孔大學士就沒有想過,海上劫掠高麗貢品船的,應該絕不止一艘船嗎?而既然他們能夠輕易到秦皇島,則沿海各地都能輕易到達!”

“所以,不是如今大明是不是派兵的問題,而是他們若是派船騷擾,則大明邊境各地,無所不在戰火之下!”

“而且,這些打着太祖皇帝后裔幌子的賊子,未必就不是曾經肆虐高麗,打得他們苦不堪言的倭寇!”

最初被朱涇駁斥的時候,孔大學士還死板着一張臉預備反脣相譏,然而,聽着聽着,他的臉色就漸漸變了,都最後更是暗自心驚。如若真是朱涇說得那樣,可不是防不勝防?可要他立刻支持用大舉進攻來代替被動防禦,那卻也是萬萬不能的。

在他看來,怎麼能夠因爲一時猜測,就擔負那大軍出動,錢糧耗費無數的後果?

可是,吳閣老卻搶在他前面,用不緊不慢的語調開口說道:“大司馬所言極是,如今風向不利我朝水軍,但高麗也好,日本也好,他們那邊船隊跨海而擊,卻是非常便利的。萬一那些逆賊喪心病狂,豈不是戰火直接燒到了我國?”

孔大學士不自覺地擡起頭來看天子,在他看來,這很可能是因爲皇帝提前和朱涇以及吳閣老通過氣,所以這兩位方纔說這樣的話。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皇帝並沒有趁勢附和,而是露出了微微有些得意的表情,隨即就目視朱涇,用一種興致勃勃,或者說唯恐天下不亂的口氣說:“朕早先就讓兵部行文江南各地水軍,開始臨海水軍演練,現在應該差不多開始了吧?”

“這要是他們這些每年砸下去無數錢糧的水軍大營,還會被區區叛賊佔據上風,那還不如裁撤了!”他說到這裡頓了一頓,口氣越發不容置疑,“如今三月都快到了,北邊的港口也逐漸解凍,通告各地漁船,下海的時候小心些個,再有就是……帶上朴刀之類的武器!”

孔大學士不禁微微錯愕,漁民也就算了,什麼水軍演練,他之前怎麼不知道?他這才猛然想起,因爲年底二皇子被殺,各種各樣的善後以及相關方面的處理堆積如山,都是他領銜去做的,而至於那些牽連到問罪高麗以及相關問題,則是吳閣老擔綱。

所以,他這個不是首輔的首輔,方纔居然都被矇在鼓裡!

而皇帝見孔大學士面色陰沉,卻也沒有繼續刺激人,而是收起了剛剛那姿態,語重心長地說:“太祖後裔四個字之所以能夠輕易糊弄住人,也是因爲這些年來,水軍的船隻也就是在近海遊弋,查禁走私,卻不再遠洋四海,走得最遠的反而是商人,是商船。”

“朕無意像太宗年間那樣,派出無數大船鋪天蓋地地滿世界轉悠,由此虛耗錢糧無數,畢竟,太宗皇帝末年也醒悟到了這種做法實在是有些不妥,於是就有了你們心裡知道,嘴上不說的那些船。”

聽到這裡,孔大學士也好,吳閣老張鈺也好,甚至就連趙國公朱涇和幾位尚書,那表情都有些尷尬和微妙。

皇家那船隊,看似是隱秘,而且一直都有明面上的東主,奉公守法,按時納稅,當然在外國是不是有什麼亂七八糟的幺蛾子,這誰也不知道,可總體來說,在場的這些人,哪怕其中有人不知道具體是哪個船隊,但都影影綽綽聽到過這生金蛋的母雞。

見其他人都不說話,孔大學士只能硬着頭皮說:“皇上的意思是,不只是水軍演練,還要派船出海?多少船?多少人?多少開銷?對民間又怎麼說……”

還沒等孔大學士把這些問題一一羅列完,皇帝就聲音冷淡地說:“對民間就直截了當一點,傳聞太祖皇帝於海東建國,因此有叛賊居心叵測,暗地籌謀,於是有之前蘆臺馬驛那件事。爲防再有此事重演,既然大明號稱天朝,當重新繪製天下輿圖,遍訪天下風情!”

“不是大明天下的疆域,而是這寰宇天下的疆域!不是大明天下的風情,而是這寰宇天下的風情。太祖皇帝當年夢天帝留下的球儀上,既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標註了海東大陸,也有船到過,那麼就去找找看!哪怕找不到太祖後裔,卻也未必不可以在海外建立藩屬!”

“既然被屬國稱之爲天朝上國,那麼,就該有天朝大國的擔當,固步自封,困於號稱中央的球儀之一隅,算得上什麼天朝上國!”

如果張壽在這裡,那麼聽到這樣慷慨激昂的話,一定願意脫口而出叫一個好字,當一個最合格的捧哏,然而,在場的部閣大臣們,此時卻大多眉頭緊鎖,就連號稱天子應聲蟲的吳閣老反應都慢了半拍,反而是朱涇率先開了口。

然而,身爲兵部尚書的他卻沒有頌聖,口氣也非常冷靜:“皇上想要將此事公諸於衆,然後派船遠洋四海,宣揚國威,自無不可。而海東大陸既然有許多高產作物,如若能適合大明土地,日後也可以盛世無飢餒。然則,單單如此,支出龐大,不知要從何處擠出這些開銷?”

孔大學士簡直是又驚又喜,他從來都沒有想到朱涇竟然有朝一日會站在自己這一邊,而只不過是須臾之間,他就只聽吳閣老慢慢吞吞地說:“皇上這藍圖着實讓人心折,然而,臣想請教,那些遠洋的大船和如今各地水軍大營的船截然不同,是要新造嗎?”

再接着,大學士張鈺和其他幾位尚書,也各自提出了他們的顧慮——無非是,船從何來,錢從何來,人從何來。

而面對這一系列質疑,皇帝卻依舊和最開始一樣,不慌不忙地拋下了石破天驚的話:“船自然就是當年皇家那些船,人就是這些年皇家用的那些人,至於錢,也不用從國庫中走!”

頃刻之間,在場這麼多人,除卻不動聲色,其實卻爲皇帝當了一回託的趙國公朱涇,其他人個個倒吸一口涼氣。這麼多年了,那支船隊素來是宮中禁臠,也不是沒有強勢的首輔想把手伸過去,然而,哪怕再懦弱再不管事的天子,在這一點上卻是態度極其強硬。

當然不強硬也就有鬼了!天子手頭有錢,就不用看大臣們臉色,聽那些御史們痛心疾首地勸諫,而宮中嬪妃不管賢德與否,在這一點上也極其一致,因爲她們都得到了數額龐大的脂粉錢!

而現在,皇帝竟然打算把這從來都是在臺面下的東西拿到檯面上?

真的假的?要是真的,這件事當然做得!做成了,他們就名垂青史了,誰不想限制內庫!

孔大學士和其他同僚交換了一個眼色,隨即深深一揖問道:“皇上此話當真?”

就知道你們會上鉤!皇帝得意一笑,若無其事地說:“君無戲言!”

面對這樣擲地有聲的承諾,不用孔大學士帶頭,吳閣老就第一個附和道:“若真的如此,朝廷無需靡費就能威揚四海,而且船和人都是現成的,之前又是熟手,這自然是可行!而且,之前那支船隊固然相當隱秘,但朝堂民間也不是沒有議論,如今這樣一來……”

“天下臣民必然會讚頌皇上不愛虛華,正是我大明聖君!”

孔大學士簡直覺着自己酸得牙都快掉了,這種赤裸裸的頌聖之詞,當着這麼多朝中頂尖大臣的面前說出來,卻還能理直氣壯不羞不愧的,也就是吳閣老了。

然而,還不等他堅持一下自己的風骨,卻發現緊跟着便是戶部陳尚書以掌管朝廷錢袋子的大掌櫃身份入手,也煞有介事地表達了自己的支持——陳尚書之後便是大學士張鈺,張鈺之後便是另兩位尚書……最後他發現,只有自己和朱涇兩人站着沒動。

他知道自己不能和朱涇這個勳戚相提並論,當下只能不情不願地開口說道:“皇上有此心,便是我朝太祖太宗之後最英明的天子。然而,乍然從商船改成軍用,只怕也不止一天兩天能夠成形……”

這一次,他還是沒能把話說完,因爲剛剛沒有吭聲的趙國公朱涇便淡淡地說道:“掌管軍器局的渭南伯張康,這些日子一直都在督造船用火炮、火銃以及撞角等各色接舷戰的武器,如果需要,大概他那邊提供的武器,足夠裝滿二十條船。”雖然那些船本身就有武器……

我怎麼不知道!

當孔大學士從乾清宮出來的時候,他那張臉簡直黑得如同鍋底盔。而不僅僅是他,好幾個大臣都是如此,哪怕他們之前才盛讚過天子的高風亮節。可是,當各自回到自己的官衙時,其中大多數人的心氣已經平了。

說是君臣一心,天下大興,可古往今來,君臣之間哪有真正其樂融融,一點博弈都沒有的?董仲舒那天人感應,說是給皇帝臉上貼金,可也不是爲了給人套上枷鎖嗎?否則,當天子的完全沒了敬畏,那豈不是動輒就會造就昏君?

從前的太祖皇帝便是那樣,威望太高,所以很多制度歷朝歷代聞所未聞,很多事物歷朝歷代也從未得見,大臣瞠目結舌卻無法制之。而到了太宗,更是憑藉登基得早,有一批功臣擁護,於是搗騰出一個獨立於戶部府庫之外的龐然大物來,內庫供給一應自足。

當朝臣們沒有辦法從源頭卡住天子的開銷,當天子不用橫徵暴斂也能維持奢華的生活,那麼很多時候就沒辦法制衡了。之前英宗和睿宗那兩次奪位看似水到渠成,可何嘗不是宮裡頭那些完全瘋狂的皇子忘記了敬畏之心,於是方纔有大臣裡應外合,迎立新君?

可現在,皇帝願意自斷一臂,今天受氣就受氣吧!

空空蕩蕩的乾清宮正殿中,皇帝卻突然沒頭沒腦地說:“這一次的風似乎颳得太猛烈了一些,好些人都直接暈了,大概所有人都覺得,朕是自斬臂膀,從此之後,就能把肆無忌憚的皇家關進鐵籠子裡,畢竟哪怕是天子,沒了錢也不能爲所欲爲。”

正殿中此時看似沒有人,可在皇帝這話說完之後,屏風後卻悄然轉出了一人,正是傳說中因爲二皇子之死而觸怒皇帝,於是不知所蹤的楚寬。人在皇帝身後站定之後,就低聲說道:“各位老大人們大概還會想着在船上安插官員,把所有人都收歸朝廷管束。”

“是啊,他們想這一天很久了。”皇帝若無其事地聳了聳肩,繼而就一字一句地說,“你預備好隨船出發。再有,告訴楚國公張瑞,朕又要用他了。回頭還得在兵部之下設海事司,”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談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二百九十章 舉一反三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嘴甜心明最機靈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一百零二章 禮遇和麻袋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啓智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七百八十二章 誘之以利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課題的代齋長第兩百二十一章 新式紡紗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四百六十九章 顛倒的兄弟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來談談心吧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第五百零六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獨行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八百零四章 侃侃而談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二百八十二章 郎舅(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二百九十章 舉一反三第四百零八章 鐵公雞第一百八十六章 你賠我美人!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兩百一十七章 選婿之後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嘴甜心明最機靈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一百零二章 禮遇和麻袋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七十四章 各尋長輩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啓智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六百四十七章 萬鈞第二百三十九章 女生外相第七百八十二章 誘之以利第九十六章 表決心和不知道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課題的代齋長第兩百二十一章 新式紡紗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四百六十九章 顛倒的兄弟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來談談心吧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八百三十七章 突發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上保鏢團?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挾持者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第五百零六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獨行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所求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一百五十五章 男女有別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三百九十四章 姑爺和育種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三百三十四章 跋扈,蠢哭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轎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