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主持課題的代齋長

如果說陸三郎在翠筠間是進一步覺醒了算學天賦,從一個浮浪子弟搖身一變成了皇帝都稱讚的天才,那麼,張琛的那段山居歲月卻是飽受荼毒,不堪回首。而當他隨大流去九章堂中旁聽了一次課之後,他就更加確定了那樣一個結論。

算經那玩意和自己犯衝!

此時此刻,當張琛硬着頭皮踏入九章堂時,就已經做好了被那些出身低微的監生們冷嘲熱諷的準備。他可是聽說,陸三郎這個齋長上任以來沒少接受明裡暗裡的挑戰,最後這才坐穩了齋長的位子,他這個半山堂的齋長突然過來,哪怕是有張壽的吩咐,人家不盯着他纔怪!

然而,當他進門之後卻發現,根本就沒人擡頭,更不曾注意到他這個不速之客。每個人都在心無旁騖地埋頭寫字,有人撥弄算盤,有人掐着手指,還有人唸唸有詞……那一副安靜的場景映入眼簾,對比往日半山堂下課時衆人的喧譁懶散,他不禁覺得有些刺眼。

他下意識地清了清嗓子,可即便如此,依舊沒人擡頭關注他。被忽略的他終於忍不住了,移步到坐在第一排的某個監生旁邊,打算看看人到底寫的是什麼,可當發現紙上赫然是一個個他根本不懂的符號,還有密密麻麻一長串數字,他就頭皮發麻了。

第一個人如此,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還是如此……足足在偌大的房間裡繞着二十多個人轉了一圈,張琛愣是沒有看懂這些人到底在用什麼辦法破解那十四環文字鎖,可腦袋卻有些疼了。他忍不住輕輕揉了揉太陽穴,心情有些說不出的複雜。

四書五經他不感興趣,算經他似乎也不擅長,和謀略出衆的祖父他沒法比,和醉心讀書的老爹他也沒法比,難道他將來就要當個混吃等死的秦國公?就在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張壽曾經在那個叛賊丁亥面前說他正義感過剩,剛剛又說他有領袖潛質,他不禁有點臉紅

既然發現沒自己什麼事,百無聊賴的張琛乾脆在後頭找了個空座位坐了,目光一一掃過前頭那些衣衫寒酸的監生。名門子弟中當然也是有人才的,而這些人要麼通過恩蔭,要麼通過科舉入仕,如今不少已經在朝中站穩了腳跟,這其中,官宦子弟比勳貴子弟要強得多。

就比如陸三郎那兩個哥哥,人品如何姑且不論,讀書卻都很過硬,一個年方三十,去年殿試金榜題名,另一個據說也是明年鄉試的大熱門……相形之下,只要出衆一點,名門子弟確實是機會多多,而寒門子弟如果文采出衆的還能走科場,可如果僅僅是精通算經……

九章堂這地方,也許是這些人的最後一點希望吧?

正在胡思亂想之中,張琛突然聽到了一聲驚喜的嚷嚷:“這一句前三個字,和那六十四組中的第三十四組數字居然對上了!”

頃刻之間,他就只見剛剛都在埋頭苦算的一羣人紛紛擡頭。而他也不自覺地往發聲處看去,就只見嚷嚷的是一箇中年監生,瞧着滿臉滄桑,他一眼看去甚至都分不清楚此人年歲!

說三十歲也成,四十歲也成……說五十六十,竟然也能令人相信!

張琛並不清楚具體的算法,但他知道,以張壽的脾氣,半山堂中除非是考試,否則那是不會輕易打斷一堂課到這邊來查看的。因此,在最初的驚訝過後,好歹當初在翠筠間裡薰陶過一段時間的他就立刻當機立斷地說:“把你認爲匹配上的這一句交給其他人,先驗算一遍!”

他並非是九章堂的齋長,原本這話說出來沒有多少威力,可讓他愕然的是,此刻沒有任何人質疑他沒資格發號施令,那說話的中年監生只是微微遲疑片刻,就坐下奮筆疾書寫了一張字條,緊跟着,這張字條便在二十多個人中間傳閱,緊跟着,屋子裡就再次安靜了下來。

不能確定自己是該留在這,還是該去半山堂中向張壽報個信,張琛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沒有挪動。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就聽到了一個聲音:“驗算過了,這一句確實能對上!”

“驗算無誤!”

“驗算無誤!”

一個個聲音響起,張琛就是傻子,也知道恐怕是真的有了結果。他不是齊良和陸三郎,並不知道具體的算法,可這十四環文字鎖是怎麼回事,他到底還是知道的,因此沉吟片刻,他就直截了當地說:“既然找到了那句詩,那麼,照此推導過去?”

此言一出,最開始驚喜出聲報捷的閻方忍不住再次看了一眼張琛。不同於那些至少還試圖結交其他各堂監生,打算就此拓展人脈的同學,他是實實在在的兩眼一抹黑,九章堂之外誰都不認識,因此張琛是誰,他壓根不知道。

可此時,他卻贊同道:“那就反推吧,大家應該都推導出了那個函數,如此一來,推導剩下四個字,易如反掌!”

想到自己之前還在和張武張陸說,這十四環文字鎖不可能輕易打開,張琛不禁有些心虛。可緊跟着,他突然想到了一個重點,不禁瞪大了眼睛問道:“怎麼只能反推四個字?”

“這一句是七言詩,下句並不是千字文裡的字寫的,所以只能推出七個字。”

張琛這才知道自己鬧了笑話,當下趕緊點點頭道:“那好,就先照着這七言詩推導好了。”

當看到其他人兩兩對視一眼,竟然沒有任何譏笑反對的聲音,真的開始照着自己的吩咐就此推導時,他猶豫了一下,仍然沒有離開。

他想看一看,算經是不是真的那麼厲害,這些人是不是真的那麼出色,能夠把別人全都束手無策的十四環文字鎖輕易解開……不過聽剛剛那話,也許只能推出前七環的文字?

張琛並沒有等太久,他甚至都覺得時間並沒有過去多久,就只聽角落中剛剛那第一個說話,而後又附和他決斷的中年監生匆匆起身,隨即把手頭那張紙鄭重其事地交了給他。而這樣的開頭之後,陸續不斷就有人起身來到他面前交出寫滿字的紙片。

每一張紙上的算式他看不太懂,但打頭第一句,他卻無論如何都不會看不明白。

那是李白《上李邕》的名句——宣父猶能畏後生。當然,後一句丈夫未可輕年少更有名,但卻不在紙上。

張琛來不及想太多,直截了當地說道:“你們暫且等等,我這就去稟告老師!”

他這一走,剛剛安靜的九章堂裡方纔有些喧譁。而如釋重負的閻方揉了揉有些脹痛的腦門,突然出聲說道:“他不會拿着東西去冒充自己的功勞吧?”

話音剛落,旁邊就傳來了一聲嗤笑:“閻兄,你這話幸虧沒在人面前說,否則能被這位秦國公長公子唾沫星子淹死!那是半山堂的齋長,京城有名的頂尖貴公子,從前最是桀驁不馴的人!也就是咱們那位老師能壓住他,換誰都不行,這麼一位貴人,他會覬覦這點功勞?”

閻方見周遭其他人有的善意地笑,有人譏誚地撇嘴,還有人則是替他慶幸剛剛沒說出口,之前算是運氣最好,剛巧分到這句詩,於是率先對上號的他頓時面色通紅,訕訕難以言語。

想當初就因爲他這口快卻又多疑的脾氣,做帳房時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而張琛卻不知道,自己居然被人認爲會搶功勞。他一路小跑到了半山堂,見張壽正好在指導一羣學生們做摩擦起電實驗,三皇子和四皇子玩得不亦樂乎,而張壽笑眯眯袖手旁觀,正好還閒着,他就趕緊從旁邊繞了過去。

到了張壽身側時,他就發現人正好若有所覺扭頭看過來。

“老師,他們說這一句能對得上……”

沒等張琛解釋完,張壽搖手示意人打住,接過紙條一目十行一掃,他卻不像張琛那樣只注意到那一句宣父猶能畏後生,而是看到了後頭的那個非線性二次函數。

f(x)=x^2+3x+3

最初的明文,是宣父猶能畏後生,對應的數字是601,242,349,174,788,866,42。

移位後間隔爲7,13,21,31,43,57,73。對應的前七個字密文,是青、盡、慈、克、煒、倫、黎。

那十四環文字鎖的五十六字,他早就記得清清楚楚。此時只是一看,他就知道,這七個字確實是一到七環文字轉盤上有的字。

因此,微微眯了眯眼睛,他就從袖中拿出另外一張紙,信手遞給了張琛:“你去九章堂,用毛筆蘸水把這六十四組數字按照我給你的格式寫上去,讓他們按照同樣的辦法,試推後半句。”

等到張琛怔了一怔立刻往外跑去,張壽看了一眼半山堂衆人,見除卻三皇子和四皇子年紀小不懂事之外,大多數人都瞧着自己,他卻故意若無其事地隻字不提。

若是十四個字都能解出來,那纔是成功,否則同樣是紙上談兵。

話雖如此,聽到九章堂那邊的“課題”居然已經有進展,百多個貴介子弟無人不驚疑。而和之前傳說中張壽在順天府衙親自解開所謂的密信不同,這一次張壽並沒有親自上陣,竟然只是靠一羣剛剛考進九章堂不多久的菜鳥監生們!

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三章 挾持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一百零五章 不簡單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貨和意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對頭第九十二章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三十八章 最美麗的誤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來談談心吧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約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兩百零八章 曆法是個坑第三百二十章 贈劍,耿直第五百九十章 虛驚和捧哏……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堅鋼意如鐵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從不甩鍋王大頭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五百八十四章 詔告爾字第兩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愛,因人施教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五百五十六章 變味的大考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二十八章 激將第六百一十一章 童言無忌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三十八章 最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點迷津?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僕?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一百零三章 閒極無聊的出題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太過火了!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氣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
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七百零三章 願者上鉤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六百二十四章 賣好,將軍第三章 挾持第八百六十三章 惶惑第七百九十二章 今夜不能眠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一百零五章 不簡單第三百二十八章 不悔第四百七十一章 慈父和嚴師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三百七十五章 吃貨和意外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對頭第九十二章 曹衝稱象和阿基米德定律第三十八章 最美麗的誤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來談談心吧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約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兩百零八章 曆法是個坑第三百二十章 贈劍,耿直第五百九十章 虛驚和捧哏……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三十二章 打擊一大片第三百八十章 自家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堅鋼意如鐵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從不甩鍋王大頭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五百八十四章 詔告爾字第兩百一十五章 各有所愛,因人施教第七百四十七章 恣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敲人頭殼問配方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五百一十二章 深坑第五百五十六章 變味的大考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六十五章 進府之前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二十八章 激將第六百一十一章 童言無忌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三十八章 最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八百三十二章 指點迷津?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第六百九十五章 抱大腿第七百四十五章 孝子,忠僕?第四百三十九章 學生易哄,孺子易懂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八百四十三章 沒完沒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一百零三章 閒極無聊的出題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太過火了!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氣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六百九十六章 陪罰站的小夥伴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