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

自古皇權不下鄉。但這話也就是在中國,因爲放在其他國家……大多數情況是皇權不出京!就是在後世,許多國外地方那也是有極大的自主權,甚至有時候地方法院可以裁決上頭的政令爲非法。放在任何一個時期大一統的中國,這都簡直是天方夜譚。

而在如今這個年頭,歐洲那種封建領主制度就不說了,就連同在東亞,號稱制度相仿的高麗和日本,那也從來都做不到真正的集權,所謂專制從來都是不存在的。爲了徹底固化階級,一個只學到了科舉制度的一層皮,一個甚至連選拔人才的科舉制度都沒有。

總之就是貴者恆貴,賤者恆賤。

哪怕現如今的大明,要實現階級跨越,需要極好的運氣,再加上三代人甚至更多代人的努力,但至少是有機會的。不像現如今這個世上的其他國家,精英階層世襲把持着所有的位子,階級流動幾乎完全停滯。

就比方說高麗,所謂的大王動不動就被權臣揭竿而起廢一茬,又或者各種變革折騰失敗而消停下來,大多數時候都做不到一言九鼎,而是不得不受制於人,就連那位號稱手段高超的朝鮮太宗也不例外。都說庶孽禁錮法是太宗因爲自身遭遇,其實還不是爲了限制兩班數量?

看看李氏朝鮮後期滿天下都是兩班,不少兩班已經淪落成貧民,那就差不多亡國了。

至於日本,號稱萬世一體的天皇高高供起,然後幕府將軍執政,但逐漸所謂將軍也被各種架空,地方上先是大名主政,然後換成武士真正掌權,那真是把以下克上演繹到了極致。

故而當那幾個高麗人禁不住盤問透底之後,張壽就覺得,高麗和日本哪個犄角旮旯出了問題,這種可能性最大。其次則是和歷史上的明朝類似,如澳門之類的地方被地方上的貪官污吏和外國人勾結,但考慮到歷史上大明沒什麼海軍,如今的大明卻不然,所以可能性偏低。

然而,當他在公學過了兩天太平安生的日子之後,臨到臘月二十九,再次有人風風火火地趕到了如今這座戒備相對鬆弛的公學,卻是親自跑腿的乾清宮管事牌子陳永壽。他直接把帶來的幾個人都放在外面,獨自到了學廳中見張壽,一發現朱瑩不在就鬆了一口氣。

人甚至還沒來得及站穩,就氣喘吁吁地說:“張……張學士,二皇子……二皇子找到了。人就在……就在那些傢伙當中,楚公公他……他投鼠忌器,所以就……”

見陳永壽欲言又止,張壽只覺得腦袋有點疼,居然是最不想碰到的一種可能……

但他最頭疼的其實不是別的,而是這種事,皇帝居然派人來知會他。他能怎麼辦?他手底下是有一堆學生,可他手上卻沒有半個兵啊,這種事不應該去找趙國公朱涇又或者楚國公張瑞這種類似的強硬軍方人士嗎?

輕輕吸了一口氣,他就完全冷靜了下來,當下不慌不忙地問道:“陳公公你定定神,彆着急,慢慢說,人是拿着二皇子當籌碼談條件,還是挾制二皇子想要脫身,又或者是別的?楚公公是人依舊在那兒,還是趕回了京城報信?”

陳永壽此時終於調勻了呼吸,當下就苦笑道:“那幫人聲稱在海路抵達時,先救了在海上漂流的二皇子,又救了高麗那條送貢品的船,誰料高麗那些傢伙卻狼心狗肺。之所以他們會被先送到京城,就因爲被這些高麗的傢伙所惑,因爲他們哭訴賣慘,到京城又翻臉不認人。”

但具體如何,並沒有跟着楚寬同去的他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故而解釋完這一點之後,他又再次定了定神,隨即就低聲說道:“楚公公當然不會回來,畢竟他可是掌總的。這麼要命的事情,跟他去的那兩百銳騎營,誰能擔這個責任?”

大概明白了事情情勢,張壽就直截了當地問道:“那現在陳公公來見我,又是爲何?正好瑩瑩這會兒帶着湛金和流銀去後頭練劍了,但估計得到消息就會立刻過來。”

一想到那位如同爆炭似的一點就爆的大小姐,陳永壽就不由得心裡發怵。但受命而來,他卻不得不實話實說道:“皇上其實本來已經打定主意,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顧死傷把人全都拿下再說,可太子殿下卻死活把皇上給勸住了,說是如果之前只當二皇子死了也罷了……”

“現在明知道人還活着卻開這樣的口,這根刺會在皇上心裡扎一輩子。而且,所謂的海東華國是否存在,又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皇上不是很想知道嗎?”

“所以太子殿下說,既如此,總共也就一二十個人,插翅難飛,與其強取,不如智取。”

說到這裡,陳永壽就苦着臉,小心翼翼地說:“可皇上還是氣不過,大罵太子殿下婦人之仁,然後差我來問問張學士,可有什麼智取的好主意。”

如果三皇子此時在眼前,張壽簡直很想敲敲這個乖巧小太子的腦袋。你可真是坑老師的好學生啊!你爲你老子着想,可你也不想想,我這主意怎麼出?

慫恿強攻,事後真的可能在時過境遷之後被皇帝遷怒;然而建議姑且虛與委蛇,再帶到京城來問個究竟,可天知道人抵達京城的一刻,還會不會有大風波!

所謂華國使臣,他最初就抱持着深深的疑慮,更傾向於認定現在出現的這些人,要麼潛藏在高麗又或者日本的某個犄角旮旯,要麼隱藏在如今的大明沿海某些島嶼,所以才能這麼巧之又巧地劫下高麗貢品船,又能夠神乎其神地把二皇子捏在手心裡,不然大海撈針嗎?

於是,在陳永壽那期待的目光之下,他就咳嗽一聲道:“楚公公是在哪攔截到這些人的?這會兒該不會是在路上某個驛站裡?”

“是啊!”如果是坐着,這會兒陳永壽已經開始拍大腿了,但現在既然是還來不及坐,他只能使勁嘆了一口氣,隨即小聲說道,“多虧此時歲暮天寒,該進京城的官員也好,貢品也好,全都到了,之前朝廷還嘀咕過高麗貢品船怎麼晚了,但以往也有,就沒太在意。”

“否則,驛站當中全都是來往官員,官道上來來往往都是人,這麼一大堆人先是堵在官道上,然後又佔了整整一座驛站,那可真是不得了!”

“那麼,楚公公應該亮明瞭捕拿之意,而這些人呢?且不說他們捏着二皇子作爲擋箭牌,既然堅稱自己是所謂華國使臣,就沒有說此來大明,到底所謂何事?”

“如果說了,那皇上就不會這麼爲難了。”陳永壽臉簡直快皺成了苦瓜,尤其是算算朱瑩應該就快過來了,要是那時候被這位大小姐遷怒,那可真是無妄之災,因此他只能滿臉祈求地對着張壽打躬作揖。

“張學士,我也知道皇上這有些強人所難,可是,這種時候需要的不是什麼殺伐果斷,雷厲風行,而是劍走偏鋒另闢蹊徑的小手段,小伎倆,就比如你輕易看破那六個高麗人的來歷一樣。你好歹給個讓我能交差的主意也行。”

主意要是這麼容易得,那皇帝還要你來問我?

張壽絞盡腦汁,也不覺得自己能出什麼讓皇帝滿意的主意,乾脆就破罐子破摔道:“這樣吧,既然那也算是私入我朝疆土的人,和我家裡那個金髮小子大概會有些共同語言。陳公公你去一趟我家,讓樑公公帶着那吳大維去走一趟,看看能有什麼收穫。”

見陳永壽赫然目瞪口呆,顯然沒想到自己竟然真的出了這麼一個歪主意中的歪主意,張壽就呵呵一笑,隨即若無其事地說:“讓金髮小子把自己的故事給他們說一說,也許能夠有點可趁之機呢?”

他又不是談判專家,楚寬那種厲害手段的傢伙都投鼠忌器,他上有什麼用?與其如此,還不如讓語言天才樑九城帶上自稱吳大維的金髮小子去走一趟,看看人是不是能沾染一點歷史上屋大維的逆天運氣。

本來就知道找張壽只不過是死馬當成活馬醫,陳永壽雖說這會兒滿心都覺得張壽出了個餿主意,但還是愁眉苦臉地告退離去,結果快到門口時就聽到朱瑩的聲音,嚇得他趕緊上馬疾馳就走。

然而,當他回到宮真的硬着頭皮把張壽的原話稟告了之後,本以爲皇帝要麼心情好,笑罵兩句就算了,要是心情還是如開始那麼糟糕,那麼一定會把按捺不住的火氣撒在他頭上。可他完全沒想到的是,皇帝竟然在沉默了一會兒之後,輕輕嘖了一聲。

“那小子估計確實是黔驢技窮了,但是,這些傢伙要真的是海東來人,那麼理應不是第一次坐船,理應對寰宇天下的瞭解,也繼承了曾經夢天帝的太祖皇帝。就讓樑九城帶人過去,如果他們能夠清清楚楚地知道,那金髮小子所在的佛羅倫薩是什麼地方……”

“那麼朕還有見一見這些人的價值,否則,別說他們扣着二郎,就是說太祖皇帝這會兒還活在世上,朕也不信他們的邪!”

皇帝真的聽了張壽這絕對像是胡鬧的主意,陳永壽吃驚歸吃驚,可還是立時三刻吩咐了下去,而後,之前被皇帝從身前攆走的三皇子和四皇子也都聽到了消息。

對於這說得好聽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說得不好聽那就是急中生智,想到哪是哪的建議,就連素來推崇老師的四皇子,也忍不住拉着三皇子吐槽道:“老師是不是怕這天寒地凍的天氣,父皇突然把他差遣去那邊?父皇哪敢啊,太夫人病稍好些,已經管他要人了!”

三皇子到底穩重些,還不至於在背後說自己的父皇和老師。可是,一想到二皇子還活着,而且還落在一羣身份不明的傢伙手中,想到父皇已經對全天下宣佈了人的死訊,他就覺得就算人若是真的回來,也恐怕會落得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他當然不至於還同情對方,但是,他不得不擔心父皇的威信。

因此,見四皇子自覺揭破之前那幫傢伙是高麗人,於是勞苦功高,正得意洋洋地在牀上滾來滾去,宣揚自己如何如何慧眼如炬,第一時間提供了最關鍵的消息給老師……他就突然開口說道:“四弟,之前我去白家村看你的時候,曾經說動了瑩瑩姐姐和太后幫忙逃宮。”

“你說,如果我這次再來一次,太后娘娘和瑩瑩姐姐會不會再幫我一次?”

四皇子已經聽說了自家三哥上次逃宮的事,此時聽人舊事重提,他不禁目瞪口呆,結果還沒來得及出口,他就聽到了明顯非常惱火的一聲喝:“想都別想!別說太后和瑩瑩這次絕對不會再幫你,就算她們敢,這大冷天的你跑出京城去,想凍死嗎?”

隨着這個聲音,皇帝冷着臉進來,見牀上趴着的四皇子瞠目結舌,三皇子則是一臉的措手不及,他就不耐煩地說:“不過是一羣跳樑小醜折騰出一點事而已,用得着你們兩個小孩子這麼愁眉苦臉?三郎你想去幹什麼,堂堂太子去和人談判,要求他們放人?”

“二郎可不會感激你!朕既然已經通告天下,就已經當作沒有這個兒子!被人說朕爲父不慈也好,偏心偏愛也好,朕不在乎。至於二郎,失陷於賊手卻沒在第一時間有所決斷,那他就怪不得別人了。”

“太祖皇帝曾經傳下來一個少年皇帝一意孤行御駕親征,結果失陷於虜寇,被人所執之後,竟然真的被人威逼喝令開城門的故事。雖說朕遍觀史書,也沒見到這樣一條,可仔細想想,天子入賊手,要麼了斷,要麼學勾踐那樣棲身敵營忍辱負重,自己再捲土重來。”

“以天子至尊去替人叫城……要是朕是那新天子,就叫人……不對,親自一箭射死他!”

三皇子登時變了臉色,而就算是四皇子這種骨子裡有些叛逆的熊孩子,也不禁面如土色。兄弟倆眼睜睜看着皇帝撂下這話就臉色鐵青地轉身離去,四皇子終於忍不住弱弱地說:“三哥,父皇……他不會真的下令……”

“別說了。”三皇子一把捂住自家四弟的嘴,足足許久,這才放下了手。然而,他卻到底沒有追出去再讓皇帝收回成命之類的,因爲皇帝沒有明說,而他也不想在人背後狠狠再推上那麼一把。只是,在想了又想之後,他卻低低開口說出了一句話。

“明天是除夕,老師在公學也沒事,四弟,你說請他和瑩瑩姐姐一塊進宮過年如何?”

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緣天註定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四十章 師徒鬧翻?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三十七章 成雙入對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寬和後患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性情和平常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兩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狀?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碼第四百九十章 將嘴賤進行到底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發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閒居軼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八百二十二章 委託“理財”?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七十五章 葛氏語錄新編(下)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各有志不相同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七百四十二章 柔能克剛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十三章 暫住變長居?第五百七十六章 妖法……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
第三百三十六章 孽緣天註定第四百零九章 教學相長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四十章 師徒鬧翻?第三百八十六章 狗咬狗,人捧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八十九章 衣冠簇新迎聖駕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三十七章 成雙入對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五章 說好的退婚呢?第一百零七章 特招還是統考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五百八十一章 心寬和後患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三百零三章 考試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性情和平常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兩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狀?第三百七十四章 本是同根生,性情各不同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碼第四百九十章 將嘴賤進行到底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發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二百九十六章 閒居軼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八百二十二章 委託“理財”?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四百四十八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矜持,新人設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其罪當誅,其情可憫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三百七十三章 移鎮的背後第一百八十章 設套和再發難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七十五章 葛氏語錄新編(下)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三百九十七章 述而不作?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各有志不相同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七百四十二章 柔能克剛第四百四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二百八十八章 喬遷見聞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六百六十一章 不解風情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七百七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十三章 暫住變長居?第五百七十六章 妖法……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五十一章 救錯人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自誇,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