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

之前朱瑩的婚禮,沒有送請柬給宮中那些公主,所以,永平公主理所當然地沒去參加,因爲她有一個最好的藉口,她死了哥哥,還是兩個。哪怕她知道四皇子偷偷去了,父皇也帶着三皇子悄悄去了,可父皇沒帶她,她也就只當不知道。

而且她明白,父皇絕不是因爲什麼偏愛,而是怕她和朱瑩自小就是冤家對頭,什麼東西都愛爭一爭,搶一搶,所以她見了朱瑩那風光大嫁的場面,於是心裡不痛快。他擔心的是她因景生情,自傷恨嫁。

當然,她其實一點焦急待嫁的心思都沒有——更準確地說,她根本就想不出放眼所及之處,有什麼男人是值得嫁的。然而,她卻終究不想讓人拿來和朱瑩做比較。只不過,朱瑩在婚後三天,張壽都已經放完婚假回去復課之後,邀請了她們齊聚一堂,她也不得不來。

不過,在看過那張名單之後,她就發現,除卻朱瑩之外,其餘女夫子們不是未嫁之女,就是孀居的寡婦,這樣的格局,反而朱瑩這樣一個新婦夾在其中,其實會顯得突兀而尷尬——雖然以她對朱瑩的瞭解,橫衝直撞的朱大小姐大概就根本不知道所謂尷尬爲何物。

永平公主沒去參加張園那場婚禮,但洪氏接到了請柬,她自然去了。然而,她只是陪着張壽的養母吳氏說了一會兒話,沒有像葉氏那樣,貿貿然親自去朱瑩和張壽的新房。

畢竟,她和朱瑩其實並沒有那麼熟,而且也不能說是什麼相見恨晚的知己,與其對坐之際要拼命找話題來試圖裝作熟稔,還不如陪着吳氏待客。

而陪着吳氏的她也確實幫上了很大的忙。所以,今天她和永平公主以及朱瑩在選定的女學這座軒敞院子聚首的時候,朱瑩就撇下永平公主,笑意盈盈地特地感謝了她一番。對此,洪氏見永平公主一言不發,一副你們就當我不存在的架勢,她也只能連連自謙。

雖然是冤家對頭,但人逢喜事精神爽,如今的朱瑩也不再如當年一般,爲了一丁點小事就會和永平公主爭個沒完。永平公主不吭聲,她也沒有喋喋不休在那炫耀自己的婚禮,反正該有的風光她已經全都有了,只是饒有興致地和洪氏商討着各家有意送過來的女學生們。

而對於這件事,就連身爲金枝玉葉的永平公主,卻也還是第一次聽說,她也只能看着朱瑩在那津津樂道於誰家的女孩子靦腆,家裡人預備送她到女學來,希望人能開朗性情;誰家的女孩子太羞澀,連一句囫圇話都不敢說;又是誰家的姑娘不善於計算,管家不行……

聽到最後,永平公主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你這說來說去,全都是些官宦乃至於勳貴千金,這距離洪娘子之前說的,希望天下女子能夠在自重自愛之外,還學會自強自立的本事,這好像相差太遠了吧?”

“難道女學只是單單惠及這些原本就不愁沒有老師教導的官家千金嗎?這些有家世背景的姑娘,她們就算不上女學,也自然有家裡人撐腰。”

“不比天下很多看似殷實小康之家重男輕女,家裡哪怕供出了舉人秀才,女孩子卻目不識丁,嫁人之後也是任人宰割,有苦不能訴,洪娘子你不是一直都想爲這些人張目嗎?朱瑩你不是說希望這些人學會自立自強嗎?”

此時此刻,葉氏等幾個朱瑩親自去請的女夫子們正好陸續抵達,發現永平公主竟然和朱瑩以及洪氏爭執了起來,她們不禁面色各異。她們大多也就是和朱瑩打過交道,對永平公主根本就不熟,只知道人從前主持月華樓文會,有京城第一才女的美名。

所以,她們彼此對視了一眼,絕大多數人非常謹慎地沒有貿貿然插話,只有葉氏皺了皺眉,竟是率先開口說道:“想當初東漢權臣樑冀的妻子色美而善爲妖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爲媚惑,然而,封國乃至於天下婦人卻以爲美,於是羣起仿效。”

“由此可見,很多風尚,本來就是從官宦貴族之家傳出去的。女學也不例外。”

葉氏竟然如此直接地爲自己說話,朱瑩頓時神采飛揚。她卻沒有順着葉氏這話頭繼續往下說,而是笑吟吟地側頭看向了洪氏,果然,洪氏也微微點了點頭。

“我之前是沒有想到,居然真有這麼多官宦勳貴之家的千金願意到女學來,所以只打算從殷實小康之家中招收一些女學生。因爲她們既然生計不愁,家裡父兄長輩肯定會希望她們藉此機會學會一些東西,將來嫁得更好,甚至帶挈親友更上一層樓。”

“但是,我沒想到朱大小姐的名聲和影響竟然這麼大,竟然有很多人家衝着她的名聲,就願意把家裡的千金送來。如若真的因爲我那點宏願就不收,那豈不是把她們排除在了天下女子之外?我想,官宦之家都肯送女入女學,消息傳揚出去,很多普通人家一定趨之若鶩。”

“而只要能教好這些學生,各位女夫子也自然名聲在外,受人敬重。”

今天來的這些女夫子們,除卻兩個是在京城確有才德之名的孀居寡婦,但其餘包括葉氏在內的四人,全都是因爲皇子選妃而在宮中經歷了不止一次遴選,而等到大皇子和二皇子敗落之後,選妃暫停,她們一時處境尷尬,於是權衡再三,方纔答應了朱瑩的邀約。

而即便是這樣的邀約,也不是她們能夠自主的,很多人爲了說服家裡人,甚至還想出了各種的說辭招法,所以,眼下洪氏這名聲在外,受人敬重八個字一出,葉氏也就罷了,其餘三人卻是無不心中振奮。

都是花信一般的好年紀,又能在選妃中過了複選,無論性情還是才學,不說第一流,那也是相當不錯的,誰會真的甘心孤老終生?

而朱瑩之前登門拜訪時,口口聲聲說皇帝並不希望耽擱了她們的終身,可她們家裡卻有各種各樣的顧慮,又或者家人倒是想給她們另外找好人家,宗族鄉里卻阻力重重,她們當然也希望能在女學中做出一番成績,闖出一點名聲,也免得終生爲人所制,不得自由。

因而,當下清苑陳氏就第一個贊同道:“沒錯,尋常人家多數會看着官宦人家行事,一旦有衆多官宦千金入學,其他人自然也會羣起效仿。”

“路要一步一步走,急不來。自上而下地收人入學,這也是一個辦法。”

“女學和公學不一樣。貧寒之家的兒子們也許還能少做一天工,少種一天地,擠出時間去入學。可貧寒之家的女孩子,卻根本等不到這一天,因爲她們早就被父母長輩賣了換錢!”

說這話的是和葉氏一樣來自通州的胡氏,她聲音尖利,明顯帶着幾分旁人沒有的凌厲,最後竟是直接抒發了自己的怨氣。

“就和我族中那些所謂親長捶胸頓足,大爲遺憾我沒能給他們掙回一個皇子妃的名分一樣。要知道,家裡小一輩的男孩子都不會讀書,在科場上考不出什麼名堂,這希望就放在女孩子身上,所謂婚姻,也不過是最好能賣一個好價錢!”

“所以,女學也是這樣,只要有名門千金入學,多少人家擠破頭也想把女兒送來。不是爲了讓她們自立自強學本事,而是希望她們攀龍附鳳,好帶挈自己!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這樣的道理!”

儘管胡氏這話犀利到有些刻薄,但衆人聽在耳中,大多卻覺得非常贊同。而剛剛第一個出言爲朱瑩說話的葉氏,此時卻覺得有一種不那麼妥當的感覺。

不是因爲胡氏這話不對,就是因爲人這番話實在是太對了。

果然,下一刻,她就只見永平公主哂然一笑道:“就是因爲世人常常喜歡東施效顰,一味盲從,所以我纔不願意招收太多官宦人家的千金。這些女孩子難免會自恃出身,萬一她們不服女夫子們的管教,反而倒是居高臨下,炫耀家世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四面八方想要攀龍附鳳的人家要是全都把家中女兒送過來,那時候怎麼遴選?怎麼保證公平?到時候外間本來就看不慣女學的人再煽動一二,屆時流言蜚語亂傳,那是個什麼結果?”

“公學有陸綰和劉志沅這樣的老臣,有朱瑩你家相公張九章這樣的能人,尚且都要常常靠葛老太師出面,甚至有時候還需要太子來做後援,女學呢?”

“女學充其量也就是我一個沒什麼分量的公主,加上你這個身世顯貴的趙國公千金,再加上洪娘子的書香門第名聲,還有這些女夫子們的才德之名而已。但相較公學,單薄何止幾倍,禁得起別人衆口鑠金嗎?”

“最重要的是,被你們本想教化的女孩子在背後戳着脊樑骨罵,你們不會覺得委屈嗎?”

永平公主這突如其來的反擊,不論是剛剛滿腔怨憤的胡氏也好,還是兩個斟酌利弊沒有貿然開口的孀居女夫子也好,又或者最先開口的陳氏和另兩個點頭的也好,全都不禁愣住了。而剛剛已經有所預料的洪氏頓時大爲棘手,想了想就打算開口緩和一下氣氛。

然而,她卻沒有想到,朱瑩竟是不慌不忙搶在了她的前面:“女學初開,不可能面面俱到,如官宦千金,我打算只收那些家裡官職不大,權勢不顯的,也就是說,勢要之家的千金,一概不收!想來各位女夫子也不希望被達官顯貴拐彎抹角找來求照應,隨後束手束腳吧?”

朱瑩說着看了衆人一眼,見葉氏首先點頭,胡氏等人對視一眼,猶豫片刻,也大多點頭表示贊同,她就笑看了一眼如釋重負的洪氏,又氣定神閒地站起身來。

“至於民間女子,女學也絕不能送上門來就照單全收。有道是,寧缺毋濫,就和公學一樣。哪怕不能如九章堂那樣貼出考題,任憑人交上答卷作爲初試篩選,也可以另尋他法。我既然應了皇上來做這個督學,那麼,我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訪查。”

說這話的時候,朱瑩嘴角一翹,恰是顯得神采煥發:“趙國公府當然有的是人手,但是,這並不是我的憑恃,因爲如今我是出嫁的女兒,沒道理什麼都要麻煩孃家的人。我家有個打遍京城三教九流的阿六,所以只要阿六出馬,有的是人去奔走,去摸清楚報名各家的底細。”

這下子,就連永平公主也不由得愣住了——居然三教九流之徒能這麼用的嗎?

今天朱瑩特地要求,把朱宏等人打發去跟着張壽去公學了,卻把阿六給帶了過來。因此,這會兒朱瑩在裡頭炫耀似的把自己拿出來說事,阿六先是一愣,隨即就有些哭笑不得。

他之前打遍了京城各處三教九流,那也是因爲最初和王之子鄭承恩鬧出來那件事的教訓,於是想着爲了給張壽打造出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順帶也好廣佈眼線,留意各方動向,所以很多事情他事先都能有所準備——可現在聽朱瑩這麼一說,他突然發現眼界一下子開闊了。

這次因爲大皇子和二皇子的事,朱廷芳所領的五城兵馬司和秦國公張川掌管的順天府衙正在整個京城內外開展打擊,很多三教九流之徒都嚇得不敢冒頭,號稱都快餓死了。

如果能開發出這些傢伙的新用途,那麼很多人也就可以有一份正經營生了……這就好像是自家少爺曾經說過的,所謂金盆洗手,上岸做好人?

阿六在外頭浮想聯翩,朱瑩則是在裡頭侃侃而談自己的收人準則。除卻小官宦以及無名宗室家的千金之外,她的招人目標確實就和永平公主以及洪氏最初的設想一樣,放在小康殷實之家,但並沒有對家境以及家人的特別要求。

用朱瑩的話來說,閒着也是閒着,如果有那種父兄長輩重男輕女,貪得無厭,把家中女兒當成奇貨可居的家庭,而那位姑娘又有自強自立之心的話,她倒很樂意把人招收過來,爲此要和人家大戰三百回合也在所不惜……

當然,她是這麼說,永平公主和其他人誰都只當耳旁風就是了,就連洪氏聲稱想要替天下弱女子張目,卻也不想在一開始就開啓困難模式,自找麻煩。而外間阿六更是暗自發誓,絕對不會讓這種極品之家的姑娘進了女學。否則朱瑩跑去戰天鬥地了,張壽怎麼辦?

就在這時候,守在門外的阿六突然捕捉到了外間似乎有動靜,他毫不遲疑地悄然離開,等到了出了這個院子,快到大門口時,他就只見一個熟悉的人影從容舉步而來,恰是楚寬。

第三百三十九章 沒出路的武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四百四十六章 太過火了!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音,兄弟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訓熊孩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二十九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六百一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五百章 今夕何夕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三百一十章 鮎魚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七百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奇心害死貓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魚腦袋要靠砸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間運行之理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七百五十章 釵橫鬢亂,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第六百七十四章 星象爲虛,農事爲實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四百零三章 小……師孃?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第三百三十一章 鹹魚發威,賞錢開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
第三百三十九章 沒出路的武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四百四十六章 太過火了!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四百二十章 兜來轉去坑自己第六百三十五章 冊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六百五十章 嫁妝,土木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音,兄弟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三十一章 孝子頂罪?第一百章 二進制?第四百七十三章 教訓熊孩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教子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有多高,心有多大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調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一百九十章 杜撰第二十九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三百二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八十一章 浪子回頭今成才第四百一十一章 風景這邊獨好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七百三十九章 美人棰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六百一十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五百章 今夕何夕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三百一十章 鮎魚第八百一十三章 輕鬆和緊張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七百八十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奇心害死貓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八百四十章 張生借書說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魚腦袋要靠砸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五百三十三章 跟蹤和會面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間運行之理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六百三十一章 負重前行第七百五十章 釵橫鬢亂,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九十一章 太祖題匾藏密卷?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七百六十三章 擇日不如撞日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三百一十四章 公子落難記第六百二十九章 今非昔比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四百二十五章 奉旨試吃?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六百零三章 不走尋常路的大戲第三百六十五章 官民不同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八百七十章 捨棄第六百七十四章 星象爲虛,農事爲實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二百三十七章 母子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母親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七百六十七章 會客,師生第四百零三章 小……師孃?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第三百三十一章 鹹魚發威,賞錢開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