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

“衣食住行,天下百姓誰都離不開的四件大事,只有解決了這四件事,天下才算是真正的富足。”

“而這樣的富足,離不開能選出優良種子進行推廣的能吏,離不開能改造農具,使之更具效率的匠人,離不開能傳播先進紡織技術的巧婦,離不開能建造華屋美廈,舟船大車的巧匠。若非如此,太祖皇帝即位之初,又怎會把衣食住行四個字懸掛在奉天殿屏風上?”

“說回到行,秦時的軌道,曾經讓秦朝能夠用最快的速度將兵力以及物資部署到天下各處,而秦直道直到現在還是陝西一條有名的路。而那時候天下之所以能立郡縣,而不是分封諸侯,何嘗不是因爲這便利的交通,把天下漸漸合爲一體,政令上通下達更加順暢?”

“眼下這小船,看來不過是不值一提的小小玩器,但就如同任何外敵入侵,首先都要確保路途一樣,又怎能武斷地覺得,那些海外異邦小國,不會像這條船一樣,給自己的船插上翅膀,飛過那看似天塹的茫茫大海?現在不能,不代表今後也不能!”

“一夫當關的雄關,並不能完全阻隔外敵,歷史上已經有了太多太多雄關被攻破的例子。大河也不能完全攔阻北寇的鐵蹄,因爲大河也會有封凍的一天,成千上萬的鐵蹄踏破冰面,那種情景已經發生過不止一次。”

“也許有一天,鋼鐵鉅艦能夠航行在茫茫大海,鋼鐵所制的載人鳥兒能夠航行於天際。從前要走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路途,屆時只需要一兩個時辰。如若此等技術掌握在我朝之手,那自然是立於不敗之地,但若是被別人掌握在手,安知不會是巨大的威脅?”

“小國寡民,乍一看固然不足爲道,但看看剛剛的球儀和地圖,這天下尚有廣袤的土地,如若異邦之王有開疆拓土的雄心,不侷限於在陸上開疆拓土,而是把目光投注在海外。”

“然後用高額的懸賞,激勵那些在本國找不到生計的浮民,又或者不能出頭的毛頭小子,那麼會不會有人爲了牟利鋌而走險,出海探險,尋找新的大陸?而一旦發現了肥沃的土地,後續而來的就是堅船利炮武裝到極致的一窩馬蜂,那麼,十年二十年,百八十年呢?”

“想當初箕子身爲殷商後裔,都尚且能夠在朝鮮立國,儼然一國之主,此後國祚雖爲人竊取,但高句麗也曾經是隋唐的邊疆大患。那些西方的異邦人雖窮困,可一旦貪婪的他們放眼宇內,蠶食那些無人的國土,拼命繁殖人口,那麼又是個什麼結果?”

“漢和匈奴必有一戰,唐和突厥必有一戰,只因寰宇之內,容不下兩個大國!而宋和契丹相安無事多年,卻不是一個特例,因爲兩國都絕了進取之心,於是最終相繼滅國,社稷不存!國之興衰,就猶如逆水行舟,如無動力,不進則退!”

當張壽說到最後四個字時,一直都在竭力讓自己顯得平靜無波的三皇子,面上終於露出了激動的潮紅。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忍住了開口稱讚附和的衝動,目光卻看向了一旁的父皇。

就只見父皇看似若無其事的安坐於寶座上,但雙手手指卻在無意識地輕輕搓動,分明是不但聽進去了,而且還在沉吟考慮。至於是不是激賞,三皇子看不出來,可他卻覺得,自己之所以喜歡張壽這個老師,就是因爲人能夠看得很遠。

經史典籍中的聖人之言固然值得學習,但人不能老是在看過去,更需要放眼看未來。

世界這麼大,興衰存亡之談,爲什麼總是放在那些過往的小國身上,不能遍及宇內?

天朝即便是處天下之中,年年萬邦來朝,可那所謂的萬邦,很多都只不過是據有一個小島的蠻荒小國,遠來一趟不過是爲了討些賞賜,太祖皇帝的時候就對此嗤之以鼻。

張壽剛剛講述的,是在地圖上同樣看似小國的一些西方國家,可聽孔大學士的口氣,分明是把這些國家和那些南方茫茫大海上的島國混爲一談,而張壽對此卻不以爲然。

同樣是小國,爲什麼那些西方的國家,和南洋那些小國似乎就截然不同?是更具野心嗎?

三皇子的心裡轉過了一大堆各式各樣的念頭,但很快就被驚醒了過來。因爲在大殿中這片刻的沉寂過後,突然響起了掌聲。那掌聲最初顯得很突兀,可隨着有人加入,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十數人,漸漸就匯聚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洪流。

他循聲望去,看到的是老懷大慰的葛雍以及齊景山褚瑛,看到的是陸三郎和張琛等人,看到的是微微頷首的朱涇和朱廷芳以及朱二父子,看到的是神采飛揚的朱瑩和一羣姑娘們,看到的是正激動不已的四皇子,以及輕輕撫掌,彷彿只是象徵性表示讚賞的太后、

雖然這些人在大殿中佔據不了絕對多數,遠不如那一次張壽在國子監講學時的反應,但三皇子還是一下子高興了起來。

老師在這個世上並不是一個人踉蹌獨行,有很多人支持他的!當然,這也包括……

三皇子眉飛色舞,隨即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撫掌的行列。而看到他的加入,孔大學士原本就陰沉的臉色頓時變得更加嚴霜密佈。可他更加驚怒的是,吳閣老竟然也在那笑眯眯地拍着巴掌,在一羣高官當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可他剛剛在肚子裡罵了一聲馬屁精應聲蟲,卻聽到身邊又傳來了掌聲,再一看,那赫然是陸綰,是工部劉侍郎,是今日天子特召的前兵部侍郎劉志沅,

而除卻他們之外,竟然還有戶部陳尚書——張壽的某位同門師兄,刑部某位侍郎——齊景山的學生,就連一貫反對張壽最爲激烈的都察院中,竟然也出現了幾個“反賊”!

那一刻,孔大學士想到的自然不會是大勢已去,而是張壽巧舌如簧,唬人無數,如今竟赫然大勢已成!果然,緊跟着他就只見皇帝竟然也舉起了手。

就在他以爲皇帝也要撫掌讚賞的時候,陡然就聽到了一聲大喝:“張壽,就算你舌燦蓮花,卻也蓋不住你的身世不明,師承可疑!”

儘管曾經指望大皇子替自己分擔壓力,指望孔大學士這樣對張壽素來抱持警惕之心的高官大佬和人硬頂,但剛剛大皇子和孔大學士竟然被張壽凌厲反擊了回來,而張壽那一通話竟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二皇子終於不得不破釜沉舟了。

他也顧不得此時此刻有怎樣如刀的目光刺在自己臉上,這其中就包括自己的父皇,霍然起身,用盡全身力氣喊道:“你仗着自己和朱瑩,和永平同年同月同日生,散佈謠言,混淆身世,圖謀不軌!”

“你號稱葛老太師門下關門弟子,實則另有師承,否則一個鄉野小子,你又怎可能懂得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奇器淫巧,你又怎有那招搖撞騙的本錢!”

“張壽,你是個騙子,你用花言巧語騙了朱瑩,騙了葛老太師,騙了你這些學生,騙了所有人!你不要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因爲你所圖更大,你要的是這大明的天下江山!”

如果說之前二皇子和大皇子相繼發難,再加上孔大學士,只不過是稍稍把文華殿經筵這一塘子水給稍稍攪混了一點,那麼,此時二皇子這聲色俱厲的指斥,無疑則是往一塘子泥水當中插入了一根攪拌棒,隨即通電之後加到最大功率,剎那之間也不知道多少人被攪暈了。

就連皇帝本人,之前那種穩坐釣魚臺笑看風雲似的淡定也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陰霾。雖然還沒到怒形於色的程度,但只要是熟悉他的人,都能看出來,這位天子是真怒了——只不過,這會兒真的沒幾個人發覺天子這臉色,因爲人人都被二皇子這話給嚇了一跳。

雖然張壽和朱瑩以及永平公主的身世傳言,曾經在京城中流傳過一陣子,但很快就有言之鑿鑿從宮中傳出來的消息,道是張壽的生母張寡婦,在昔日的業王之亂中,救過裕妃和趙國夫人,於是纔有張壽和朱瑩的那段婚約。

三個孩子幾乎同時落地,這樣的巧合確實能夠讓人浮想聯翩,可如今二皇子這樣當衆大放厥詞,原本已經被壓下來的疑問,自然而然又在不少人心中浮了起來。

然而,比所有人反應更快的,卻是此時此刻這文華殿中年紀最大的那個老者。就只見原本優哉遊哉坐在那,笑眯眯地享受徒孫的伺候,看着關門弟子張壽在那言語如刀反擊別人的老太師葛雍,此時不但站了起來,而且竟是一腳踹翻了面前的高几。

這樣的動靜可比之前二皇子跳出來時大多了。這砰的一聲和接下來的杯盤落地咣噹聲就如同驚雷,甚至把原本滿臉義憤填膺的二皇子驚得直接後退了一步。

而老當益壯的葛雍在踹翻高几,任由上頭原本皇帝特意招待他這個老師的瓜果翻了一地之後,就重重冷哼了一聲:“簡直荒謬!”

“我的弟子,我的學生,我知道他還是你知道他?我被人矇騙?我怎麼不知道!”

二皇子料想到有人會跳出來給張壽說話——到了這一步,他已經走出了最大的險招,早已不奢望什麼翻盤,唯一的期望就是把張壽這個死敵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他已經如此落魄可憐,憑什麼對方卻不但春風得意平步青雲,還馬上就要迎娶佳人了?

因此,葛雍第一個出來替張壽站臺,他一點都不意外,剛剛退回去的步子,此時此刻又邁了出去。他毫不畏懼地瞪着這位當朝帝師,四朝元老,一字一句地說:“老太師既然說張壽沒有騙你,那就是說,你想替張壽遮掩了?”

“是,你從前是曾經離京數月,在京郊那融水村小住,甚至還在融水村的竹林中造了一座竹屋隱居,可你就沒有教過張壽一天!因爲他那愚昧不明的養母,根本就和老母雞護雛似的,把那時候身體病弱的他藏在家裡,不讓他接觸外人!”

“你既然從來都沒和他接觸過,就留下幾本書而已,張壽就算是天才能夠無師自通,可他是不是通得太多了一些,比老太師你這個老師更厲害?”

“而且……”

二皇子深深吸了一口氣,本着同歸於盡的心思,陰惻惻地說:“老太師你敢說,你之前流傳於世的那《葛氏算學新編》十餘卷,真是你的手筆,而不是張壽所著,你卻佔個名?”

紙終究包不住火……

這一刻,葛雍不由得在心裡暗歎了一聲,但要說驚惶也好,恐懼也好,不安也罷,那就是純扯淡了。事實上,他早就預料到會有這一天。他呵呵一笑,滿不在乎地說:“那書確實不是我寫的,是我這個老師的佔了學生的著作,我承認!”

葛雍這麼一說,褚瑛和齊景山登時心裡咯噔一下。他們當初打趣葛雍佔了張壽這個學生的便宜,那不過是開開玩笑,可如今二皇子居心叵測地揭露這一點,葛雍卻竟然承認了,這不是要留下一個天大的污點嗎?歷來竊取他人的詩詞歌賦以及其他著作,那是最忌諱的!

可就在他們着急的時候,張壽卻突然開口說道:“二皇子此言簡直是可笑,老師你又何必耍他?要知道,書都是從陸三郎的書坊印的,而那十幾卷書,是葛氏算學新編,而不是葛雍算學新編。至於編書人,並沒有標註,何來所謂的佔名之說?”

“當初之所以用編,而不是用著,道理就更簡單了。老師曾經唾棄過那些異邦傳過來的符號,甚至於那些迥異於我國自古以來傳下來算經體系的異邦算學,也很不以爲然。但尋常人不以爲然,就如同孔大學士這般斥之爲奇器淫巧,一棍子打死,但老師卻不一樣。”

“老師你覺得不以爲然,卻還特意去搜羅了那些異邦之書,親自研讀、研判不說,更是將其都傳給了我這個學生!所以,這《葛氏算學新編》,乃是綜合了歷朝歷代傳下來的算經十書,再加上異邦算學種種優點,再加上葛氏師生的詮釋和解讀,重新編出來的著作!”

“所以才叫做新編!二皇子你明明不學無術,就不要在此丟人現眼了!”

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兩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綿綿情話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二百八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二十二章 竹林深處有難題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六百七十四章 星象爲虛,農事爲實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二百九十六章 閒居軼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三百九十六章 二人轉?第兩百零四章 輩數亂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讀和委培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兩百一十三章 天子賜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兩百一十二章 無趣和有趣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四百三十六章 廢后大贏家第兩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狀?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鬧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四百五十三章 規則是用來歪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四百零三章 小……師孃?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
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兩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綿綿情話第五百一十八章 爲什麼?賠禮呢?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二百八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一百四十五章 做人不能鹹魚第二十二章 竹林深處有難題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敢違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六百七十四章 星象爲虛,農事爲實第三百九十九章 老師常背鍋第四百五十四章 從人蔘果到芋圓第八百零九章 簡單粗暴效果好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八百一十七章 廢物利用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三十六章 狗眼看人低!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二百九十六章 閒居軼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三百二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三百九十六章 二人轉?第兩百零四章 輩數亂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五百六十九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七百二十一章 人小鬼大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讀和委培第五百三十一章 婚期第兩百一十三章 天子賜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一百六十章 真·小黑屋第八百一十五章 弄璋第兩百一十二章 無趣和有趣第三百三十七章 將死之……樹?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五百七十七章 石破天驚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八百八十章 劫後第八百三十一章 好爲人父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商圈和正名第四百三十六章 廢后大贏家第兩百二十八章 御前告狀?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陣仗第七百三十八章 太勤奮,欠收拾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霸王鬧事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六百八十三章 知父莫若女第七百四十三章 早生貴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四百五十三章 規則是用來歪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地圖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四百三十二章 任勞任怨老黃牛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八十六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四百零三章 小……師孃?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八百四十六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