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6 豪格的消息

福王的這個要求並不難,崇禎皇帝微笑着說道:“皇叔有疑慮的,可以讓世子去唐國走一趟,看看唐王那邊到底如何?至於安全問題,朕讓閔閣老負責,不會有問題的。”

說完之後,也不等福王答覆,他就轉頭看向朱由崧問道:“怎麼樣,去唐國的路倒是有一些,世子雖然比較年輕,不知道能不能經得起旅途勞頓?”

這話中隱含了一絲激將,福王一聽,心中苦笑,就知道這個侄兒皇帝不是個簡單的人,說話做事,讓人防不勝防。

如果正常的話,這個事情,其實是要福王來決定的。可崇禎皇帝這麼一問,朱由崧立刻脫口而出道:“回陛下,當然不會了!”

“哦,你去唐國沒問題?”崇禎皇帝立刻確認道。

朱由崧聽了,馬上點點頭,正待開口時,才醒悟過來父王還沒有答應呢!於是,他不由得楞了下,拿眼去看他老子。

這種情況下,福王還能怎麼的,只能點頭同意了。

朱由崧一見,不由得有點興奮。他的年齡比唐王還要大點,但兩人都是年輕人。如今唐王都有了唐國了,如果陛下所言是真,接下來自己也能從老爹那裡繼承一個王位過來,一個真正當家做主的王國。一言九鼎,喜歡誰就提拔誰,討厭誰就拉出去砍了,金口玉言,爲所欲爲……

崇禎皇帝倒沒想到這小胖子在想什麼,而是給福王簡單介紹了下安南那邊的情況,並對他說道:“有一點要事先說明,改封藩國的費用,都得由藩王自己出錢,也就是沿用唐王的模式,這一點,證明是可行的。世子去到唐國後,有什麼疑問,也儘可以向唐王請教。”

福王聽了,皺着眉頭,愁眉苦臉的樣子,正待說話時,崇禎皇帝卻料到他要說什麼,就馬上說道:“朕自然會爲皇叔考慮,能多節約點費用就多節約點費用。因此,朕決定派雲貴川總督朱燮元前往廣西,幫皇叔把安南打下來。皇叔覺得如何,還是需要朕再換個人?”

明末時候,建虜肆虐,明軍一敗再敗,甚至讓建虜打到了京畿之地,還圍攻京師。要論邊地亂事,自然是以遼東爲最。可要說規模,西南的奢安之亂也很大。兩者的差別是,遼東明軍無能,遏制不住建虜;而西南這邊,卻是朱燮元力挽狂瀾。也因此,朱燮元因爲奢安之亂的功勳,從一個西川布政使一直升到了雲貴川總督,還加少師,左柱國。

可能後人對於左柱國沒什麼概念,當要是舉個例子就很清楚了。太祖開國,就李善長,徐達封爲左柱國;正德初,劉健以顧命大臣得封左柱國;另外還有李東陽,楊廷和,樑儲,楊一清,張居正,申時行,這些無不是大明曆朝歷代的權勢赫赫的首輔,纔有這個封爵。

因此,朱燮元的名聲還是很響亮的。就算是隻知道吃喝玩樂的福王,也是知道他的。

此時福王一聽調朱燮元去幫他打安南,頓時就有了信心,心中高興,正待說話時,朱由崧卻先說話道:“陛下,登萊巡撫最厲害了,不知道他……”

從建虜入侵京畿之地開始,盧象升就開始嶄露頭角,對陣兇狠的滿清,不但不像其他人一樣守城不敗,還經常主動出擊,立下一次又一次的功勞。他的名聲,如今正是最響亮的時候,也怪不得朱由崧想選擇他了。

崇禎皇帝剛纔說話,雖然是客氣地問是否要換人。可福王卻是知道,皇帝就指定了朱燮元,客氣地問是否要換人,那也只是客氣下而已。如果真要說換人的話,搞不定皇帝就會不高興了。畢竟朱燮元已經是非常厲害的了,還要挑三揀四算什麼?

然而,這次福王卻想錯了,只見崇禎皇帝聽了後,轉頭看向朱由崧,也不惱,只是微笑着解釋道:“登萊巡撫善馬戰,如今正在遼東戰場,暫時走不開。安南地處南方,氣候炎熱,多山,多雨,樹木茂盛,和北方完全不同。而朱燮元在西南一代的環境,和安南那邊差不了太多。朕以爲,福王府要想節約費用,儘量用最小的代價得到福國的話,朱燮元纔是不二人選!”

福王聽了,鬆了口氣,就怕兒子再冒失,連忙接口說道:“陛下所言極是!”

朱由崧聽皇帝說得也有道理,加上他老子先答應了,他自己就住口不說了。

崇禎皇帝見人選沒有問題,就又和他們討論了下前期要做的事情,比如撥出一些錢財,安插細作前往安南,收集山川地理,官員兵將等等情報。其餘的事情,則要等福王世子從唐國回來之後再說了。

安南這邊,也確實不急。朱燮元還沒有從西北調過去,安南那邊又南北在打仗,由着他們先消耗再說,大明也可以集中心思先把遼東的建虜解決了再說。

等福王父子倆告辭離去後,崇禎皇帝便進入聊天羣去看消息,權當放鬆。

沒想到,他才上線,就看到劉金生有私聊發過來。崇禎皇帝點開一看,不由得嘴角微翹,呵呵,不錯!

這個私聊,其實是鄭芝龍讓劉金生髮的。鄭芝龍的人有從倭國回來,帶回了一個消息,說倭國臨近朝鮮的九州島正在打仗。原來豐臣秀吉的孫子豐臣國鬆突然強勢崛起,已經佔了一半的九州島。他的手下,有一支軍隊非常能打,個子比倭人高得多,個個很勇猛,又善於對付倭國的鳥槍,經常打得敵人全軍覆沒。如今德川幕府爲此非常重視,一邊讓人調查那支軍隊的來歷,一邊集結重兵,準備派往九州去平叛了。

這支軍隊,鄭芝龍有十分把握,就是滿清的軍隊。他讓劉金生請示,是否需要告知德川幕府,或者聯合德川幕府一起對付滿清軍隊。他相信有滿清軍隊先行幫豐臣國鬆造反在前,德川幕府應該會同意和大明聯手,一起對付滿清的。

對於滿清出兵倭國的事情,崇禎皇帝其實是早就知道的。而且他樂於見到滿清和倭國打起來,並且在營造這種趨勢,回頭還要把更多的滿清趕到倭國去。這個時候去通知倭國,和倭國進行聯盟,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麼!

不過鄭芝龍不知道這個戰略,說出和倭國對付滿清的事情,倒也不奇怪。這麼想着,崇禎皇帝忽然心中一動,該派個聊天羣中的成員去倭國待着,隨時反饋倭國的戰況,也能方便自己及時掌握情況。

如今聊天羣中的人數已經很多,在南方的也有不少,完全可以考察一個後讓鄭芝龍的人帶去倭國。這麼想着,他便點了錦衣衛指揮使劉興祚,把這事告訴他,讓他去處理了。

做完這些,崇禎皇帝的目光轉到了遼東建虜這邊。從去年奪取了鞍山驛堡之後,就沒有再打大的戰事,但給遼陽的壓力卻一直保持着。前方不時爆發激烈的斥候戰,勝負倒也是在五五之間。

之所以比海州這邊斥候戰的勝率低,不是明軍不行,而是遼陽是建虜都城瀋陽的門戶,絕不容有失。鞍山驛堡是阿敏負責而已,用的也只是阿敏這個旗的探馬而已。可遼陽這邊,卻是整個建虜六旗(正白旗和鑲白旗都在朝鮮,因此沒有算在內)的探馬。斥候戰能保持五五勝率還是大明士氣高漲,裝備精良,還有歸化城這邊的戰馬和騎士支持的原因。否則的話,以建虜探馬的這些精銳,明軍還是做不到五五勝率的。

瀋陽那邊,因爲豪格暗中投靠了大明,不管他出自什麼原因,至少表面上如此,他一直在源源不斷地通過錢富貴傳達消息。這讓崇禎皇帝知道了皇太極並沒有放棄掙扎,派了軍隊前往北方,一邊掠奪生女真,一邊燒殺劫掠,把北方有人煙的地方都搶了個遍來養活他的軍隊。

另外,皇太極對朝鮮也非常重視,三番兩次地賞賜東西給在朝鮮的皇太弟多爾袞,三天兩頭的一份旨意過去誇獎一頓。掠奪到的生女真,也會賞賜給正白旗和鑲白旗。當然,皇太極也有要求朝鮮那邊運些糧食到遼東。

對於豪格傳過來的這些消息,崇禎皇帝保持了謹慎的態度,並沒有對此採取什麼行動。事實上,之前乃是冬季,這氣候也沒法讓大明軍隊發揮出實力。建虜在北方活動,明軍要想繞過去幹預,那代價太大,不現實。至於往來朝鮮這邊,崇禎皇帝倒是每次都有讓盧象升派夜不收去核實。目前已有三次覈實後的消息傳來,豪格所傳來的那些消息都是真的。

崇禎皇帝正在想着這事時,忽然錢富貴的圖標抖動,一條私聊發了過來。崇禎皇帝一見,便點開看了:“奴酋皇太極估計開春後,大明可能會採取行動,因此派了貝勒阿濟格押着大量生女真並不少財物前往朝鮮,要求在一個月內必須運回儘可能多的糧食。”

崇禎皇帝一見,不由得心中一喜,不過還沒想怎麼處理這條信息時,下一條私聊又發過來了:“奴酋皇太極從朝鮮那邊收到消息,說倭國那邊有運來一大批糧食。而且之前的往來中,皇太極有多次邀請,多爾袞也有鬆口。這次派了多爾袞、多鐸的同父同母兄弟過去,就是爲了多增加一份把握,運來儘量多的糧食。”

崇禎皇帝見了,便等了會,沒見有繼續發私聊過來,那就是這兩條信息了。

冬天過去後,崇禎皇帝其實是沒有立刻發動戰事的打算。他是想在滿清快要收穫之前,那個時候糧食肯定是最少的時候,才御駕親征,應該有事半功倍之效。不過皇太極這麼認爲,要從朝鮮運糧食到遼東,這是不能允許的。或者,這一次,該有動作了!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便點了魏木蘭的圖標,把這個消息通告給盧象升,讓他派出夜不收,前去核實消息。如果真有阿濟格押着生女真和財物去往朝鮮,那就不要打草驚蛇,等着阿濟格從朝鮮返回時,再選擇好的地段動手。

聯繫完了之後,崇禎皇帝再回想了下,感覺有點好笑。皇太極肯定不可能對多爾袞那麼好,應該只是利用而已。但豪格那個蠢蛋卻看不透這點,皇太極越對多爾袞這個皇太弟好,估計他心中就越會恨皇太極,恨不得滿清早點滅亡。皇太極也算是個不錯的對手,不過卻有一個坑爹的兒子,呵呵……

笑了一會,崇禎皇帝捋着這個消息,忽然發現,在朝鮮那邊的消息有點不及時,要是那邊也有聊天羣中的人,那應該會很方便掌握朝鮮建虜的動態。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便靜了下心,瞅了眼聊天羣左下角那一連串的數字,心中微微一笑,便又開始點加人按鈕。按照聊天羣以往的尿性,應該會有合適的新人吧!

一口氣加了十個,當崇禎皇帝看到第十個新人的名字時,不由得覺得有點眼熟。想了一會,聯想到這次加人的目的,他忽然一下記起來了,這個叫吳達濟的人,是朝鮮人,以前曾出使過大明,自己還見過他一次。

這一下,崇禎皇帝有點好奇了,這個吳達濟好像對大明是非常崇拜的,是朝鮮國內對虜的主戰派。現在朝鮮被滿清實際佔領了這麼多年,他竟然還活着?又或者,是改變初衷擁護滿清,才活下來了?

這麼想着,崇禎皇帝又有點擔心,該不會是同名同姓吧?於是,他便直接私聊吳達濟道:“你是朝鮮官員吳達濟?”

不記得他的官職了,這麼問問,應該也能問出來是否是自己記憶中的那個吳達濟。

稍微等了一會,吳達濟纔回複道:“正是,不知羣主乃是何人?”

系統給他灌輸了聊天羣的背景,同時,自然讓他明白了,這個普渡衆生就是聊天羣羣主。不管如何,他好奇是免不了的。

崇禎皇帝一聽確實是自己記憶中的那個,便好奇地問道:“據我所知,你好像是心向大明的,該不會是已經改變初衷了吧?”

感謝漂亮小豬,anniexie的打賞!

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1058 真有內奸49 傳奇人生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522 李定國(第三更)1000 殘殺862 富了崇禎61 配合朕演好這個戲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980 黯然311 好險692 明國要報大腿116 一個瘋子757 看傻了624 多鐸來了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1101 沒有澳門了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407 意氣風發678 請陛下指點(第四更)685 反常1327 圍魏不是救趙762 此戰禍根875 生活總是要調劑下的(第三更)321 全新的新軍1319 崩潰823 莫名其妙471 嚇死了62 京師之亂8 皇帝發瘋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58 朕答應你們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730 驚聞1052 重情重義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582 安撫國人1150 處置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1104 專家會議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1061 陰差陽錯580 恩威並施12 內閣的反撲4 第一個任務299 阿敏佈局995 南洋按此例639 會盟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1217 搶對面的747 目瞪口呆286 人才緊缺1201 倭國局勢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1287 神風助力416 李過的發現530 鴻門宴麼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624 多鐸來了540 這麼慫1123 又是一年734 與虎謀皮192 唐玄宗第二麼1049 滿清壯大之跡象1050 鹽政522 李定國(第三更)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826 心不在焉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102 矛盾547 強者爲王276 都很熱鬧634 無恥215 國旗國歌701 收網(第五更)223 主子心裡苦啊697 水師安排1317 震撼1160 還要練兵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739 陷阱67 冒死彈劾243 反常好多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583 明軍打了一個大勝仗(第三更)294 新的作戰方略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584 對策805 弄巧成拙971 狡猾的皇太極
564 就怕豬一般的隊友(第四更)1058 真有內奸49 傳奇人生337 這事聽着怎麼就是真的呢(第三更)522 李定國(第三更)1000 殘殺862 富了崇禎61 配合朕演好這個戲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696 甕中之鱉(第三更)980 黯然311 好險692 明國要報大腿116 一個瘋子757 看傻了624 多鐸來了267 殺虜祭旗送忠烈1101 沒有澳門了866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407 意氣風發678 請陛下指點(第四更)685 反常1327 圍魏不是救趙762 此戰禍根875 生活總是要調劑下的(第三更)321 全新的新軍1319 崩潰823 莫名其妙471 嚇死了62 京師之亂8 皇帝發瘋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58 朕答應你們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730 驚聞1052 重情重義569 不能是戚大帥和倭寇的版本643 自知之明(第五更)582 安撫國人1150 處置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231 文字模式竟然坑爹419 任由薛國觀折騰去(第四更)1104 專家會議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1061 陰差陽錯580 恩威並施12 內閣的反撲4 第一個任務299 阿敏佈局995 南洋按此例639 會盟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1217 搶對面的747 目瞪口呆286 人才緊缺1201 倭國局勢648 勝利凝聚人心(第五更)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1287 神風助力416 李過的發現530 鴻門宴麼1259 朕付出的代價會很高422 鐵模鑄炮結果出來了624 多鐸來了540 這麼慫1123 又是一年734 與虎謀皮192 唐玄宗第二麼1049 滿清壯大之跡象1050 鹽政522 李定國(第三更)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579 光明未來的基礎826 心不在焉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102 矛盾547 強者爲王276 都很熱鬧634 無恥215 國旗國歌701 收網(第五更)223 主子心裡苦啊697 水師安排1317 震撼1160 還要練兵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739 陷阱67 冒死彈劾243 反常好多252 直言不諱(第四更)583 明軍打了一個大勝仗(第三更)294 新的作戰方略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237 呂宋島總督的建議書584 對策805 弄巧成拙971 狡猾的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