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戰略要地大淩河城

“記住,一定要轉達給你們王上,一定要堅持住。我大明皇上已經下旨策應,建虜在朝鮮待不了多久的!”在陳繼盛等人的簇擁下,盧大叮囑即將上船的吳達濟道,“我家老爺更是親自上陣,建虜不敢多待朝鮮的,明白麼?”

盧大的老爺,自然是登萊巡撫盧象升了。對朝鮮人來說,盧象升之前兩次戰事,幾乎全殲了建虜,已經給了他們很大的震撼。並且盧象升親自上陣殺敵的威猛氣勢,更是讓旁觀的朝鮮人驚爲天人,多次流傳後,幾乎是神人的代名詞了。

盧象升爲了朝鮮戰事,又將親自出戰,這給了吳達濟很大的信心。因此,他聞言之下,甚至激動地跪下道:“倭寇入侵我朝鮮,多虧了上國才得以保全我朝鮮宗廟。如今建虜又侵我朝鮮,還得累及中丞大人親上戰場,下官代我家王上,多謝上國援手之恩。此恩此德,我朝鮮上下將銘感五內,永世不得忘!”

盧大知道他這一跪,乃是跪大明帝國。因此,他沒有避讓,坦然受了一禮。

吳達濟跪完站起來,依舊還有點激動地保證道:“王上已經做了周全準備,將憑藉南漢山城的險峻地形死守,期待勝利的那一天!”

“好,如此甚好!”盧大點頭,“我家老爺吩咐,最好用堅壁清野之計,如此建虜更難久待!”

吳達濟連連點頭,又囑咐皮島的朝鮮水師聽上國將領的調遣,而後滿意離去。

等他一走,盧大的臉色便沒那麼自信了。建虜大軍攻打朝鮮,就不是東江明軍能抗的了。雖然老爺沒具體說對策,可他大概猜出來,老爺是要襲擊建虜後方。但這種深入敵後的事情很危險,他實在有點擔心。

此時的他,恨不得立刻回到盧象升身邊,護衛老爺的安全。只是很可惜,要等的那人還沒到,他還必須等在這裡,傳達老爺的密令。

當天傍晚,陸地上的夜不收紛紛回島,說建虜大軍動向,且有部分軍隊,沿鐵山一帶,開始封鎖沿海周邊。

負責皮島防務的徐敷奏一聽,不敢怠慢,更是加強戒備。這時候,不管誰都知道,新一輪朝鮮戰事開始了。

讓盧大有點慶幸的是,他要等的人終於在第二天趕到了。

“諸位,這位是登萊水師暫代統領李芝奇。今後包括皮島和朝鮮水師在內,都歸他統領!”盧大介紹新來這個黑不溜秋,一看就知道常年在海上討生活的人道。

李魁奇畢竟是海盜出身,之前還在福建待斬首的罪囚。雖然崇禎皇帝赦免了他,但爲了讓他和以前劃清界限,就給他改了一個字,改爲叫李芝奇了。

在給衆將交代完李芝奇的事情後,盧大又單獨對李芝奇說道:“我家老爺有令,你且在島上待着,儘量整合朝鮮水師,爲防朝鮮有意外,建虜脅迫朝鮮攻打皮島,你要做好水師作戰的準備。”

之所以要做這種打算,實在是朝鮮太爛了,爛到讓人無法相信他們有辦好事的能力。

李芝奇聽了後稍微有些吃驚,不過對於海上的事情,他倒是很有信心,立刻拍胸脯回覆說沒問題。

這一路趕來,李芝奇其實還挺開心的。原本他以爲要翻身和鄭芝龍有一戰之力,至少要五年以後,畢竟造船訓練水兵都需要時間。光靠他手下的老人,那也太少,無濟於事。

可沒想到,登萊就有造船廠,同時也有水師。雖然船少人少,可多少是有個水師基礎在。且來到這皮島上,看到碼頭上停着那麼多戰船,他知道那些都是朝鮮人的,可他打定了主意,這吃進來的就不會吐出去了。

有了這些人和船作爲基礎,李芝奇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鄭芝龍,我李魁奇回去的那一天,不會太遠!

同時,李芝奇也深深地感覺到了,大明這個龐然大物,一旦把資源用起來,真得是很可怕的。由此在他的心中,也明白了鄭芝龍怕是也看到這一點,所以纔在謀取了官身之後,纔對同夥下手的。

盧大交代完了這些事情,便帶着最新的軍情匆匆地離開,去找盧象升去了。

而與此同時,遠在瀋陽的代善,正在發愁。莽古爾泰的急報已經擺在他面前。雖然他還能再派一部分兵力出去,可關鍵是寧錦那一線,乃是打持久之戰。如果派出去的人數多了的話,那糧草問題怎麼解決?

大軍打仗,這糧草的消耗,就遠比平時要多。可偏偏今年少了那些晉商,糧草已是緊張得很。要是莽古爾泰那邊消耗太多的話,就算朝鮮那邊搜刮過來的糧食有一些,也要少不少了。

可要是不派援軍過去,雖然不擔心莽古爾泰會被明軍殲滅,可他能算到,莽古爾泰因爲人數太少的緣故,肯定是要採用誘敵深入之策。可這一策略出來,不但會打擊大金野戰無敵的威信,還會影響接下來的農耕。這可是大汗最在意的事情,如無必要,實在是影響不得。

就在代善無法下決定的時候,莽古爾泰第二封八百里加急文書遞到了他的面前。在信中,莽古爾泰說探馬偵得明軍似乎有修築大淩河城的跡象。

這事其實已經老調重彈了。大淩河城位於錦州東三十餘里,是屏蔽錦州的重要防線。明軍若要穩固寧錦防線,恢復寧錦一線的屯田,就必修此城,扼守要害之地;而建虜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從袁崇煥時起,雙方對大小淩河二城爭奪就非常激烈,已是兩建兩拆。

此時代善一聽明軍竟然又在打這主意,他就不敢怠慢了。一方面,他立刻派出了援軍,並調撥了糧草物資前往莽古爾泰處,這邊的戰事不是一時半刻能打完,因此這糧草物資就必須調撥了;另外一方面,代善把這邊的情況寫了急報,派人前往遼東稟告皇太極知道。

這個動靜不可謂不大,錢富貴當即把這個消息私聊給崇禎皇帝道:“瀋陽的兵力又被調走了一半,被大汗……奴酋勒令在家反省的豪格,也被啓用了。”

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995 南洋按此例241 馬張是你526 當尿壺889 天子守國門236 奴役和殺戮632 劫糧(第三更)506 殺大明使者753 決戰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156 羣起而攻之177 磨刀(第三更)1181 首戰671 救救我(第三更)46 你我皆演員609 搶糧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1070 御駕親征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139 引導1046 一句話的作用1140 第一戰28 公佈身份511 今非昔比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602 定位833 慎之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1198 要想富先修路1140 第一戰457 殺神(加更)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353 開海禁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97 指天爲誓658 不抱着你妃子睡覺來找我幹嘛739 陷阱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770 懷念晉商了969 死中求活之策981 斷子絕戶計697 水師安排943 查探398 橫衝直撞147 永平陷落49 傳奇人生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1285 火拼763 五年平遼802 開民智809 交鋒465 火燒連營860 拜師(第四更)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1258 裝吧1133 值135 死心457 殺神(加更)1207 去山東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837 精忠報國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706 兩把大鉗子390 孫傳庭拍照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591 互利共贏?(第五更)508 第二選擇(第三更)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518 廠公子812 江湖相遇753 決戰1020 范文程的下場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881 定計(第四更)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375 戰略目標初現1204 皇上在行動1332 井底之蛙526 當尿壺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121 一條好狗1309 亮相1310 虎狼之國1124 相愛相殺628 期待(第三更)139 引導548 梟雄的下場1239 豪格的異常表現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692 明國要報大腿457 殺神(加更)77 有種留下廟名584 對策196 密商210 一切完美1027 閹了唐王爲奴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69 宋明財稅對比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
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995 南洋按此例241 馬張是你526 當尿壺889 天子守國門236 奴役和殺戮632 劫糧(第三更)506 殺大明使者753 決戰1028 不愧是鄧子龍孫子156 羣起而攻之177 磨刀(第三更)1181 首戰671 救救我(第三更)46 你我皆演員609 搶糧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1070 御駕親征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139 引導1046 一句話的作用1140 第一戰28 公佈身份511 今非昔比700 雲南的基本情況(第四更)602 定位833 慎之728 定要宰了他們(第三更)1198 要想富先修路1140 第一戰457 殺神(加更)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353 開海禁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97 指天爲誓658 不抱着你妃子睡覺來找我幹嘛739 陷阱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770 懷念晉商了969 死中求活之策981 斷子絕戶計697 水師安排943 查探398 橫衝直撞147 永平陷落49 傳奇人生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1285 火拼763 五年平遼802 開民智809 交鋒465 火燒連營860 拜師(第四更)905 震驚天下的聖旨(第三更)1258 裝吧1133 值135 死心457 殺神(加更)1207 去山東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837 精忠報國844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更)706 兩把大鉗子390 孫傳庭拍照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591 互利共贏?(第五更)508 第二選擇(第三更)922 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是也(第三更)518 廠公子812 江湖相遇753 決戰1020 范文程的下場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881 定計(第四更)1077 王師北定遼東日375 戰略目標初現1204 皇上在行動1332 井底之蛙526 當尿壺314 紙幣的生意(第四更)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121 一條好狗1309 亮相1310 虎狼之國1124 相愛相殺628 期待(第三更)139 引導548 梟雄的下場1239 豪格的異常表現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692 明國要報大腿457 殺神(加更)77 有種留下廟名584 對策196 密商210 一切完美1027 閹了唐王爲奴175 滿桂和曹化淳的反應69 宋明財稅對比694 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