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要啃硬骨頭了

然而,距離太遠,這些弓箭和火繩槍在全副武裝的建虜面前,幾乎就沒什麼威脅力。

箭支有一大半都落在了軍陣前面,至於那些鉛彈,都不知道飛哪裡去了。只有偶爾幾支箭射中了建虜。可前排的建虜都穿着盔甲,那少得可憐的幾支箭不是掛在盔甲上,就是反彈落到了地上。

巴布海看到這情況,心中很是鄙夷,明軍還是一如既往地怕死,還未到有效射程就開始放箭了。他估算了下,對面進攻的明軍有將近兩千人,再次轉頭四顧,看了下週邊山上的動靜,並沒有再發現伏兵。算起來也差不多,明軍和朝鮮人都露面了。

之前那支護糧隊就死在這些人手中?巴布海有點難以想象,雖然他們的人有點多,可都是烏合之衆啊!看來大金軍隊中其他族的戰力還是不夠強,要說戰鬥力,還是要看女真的軍隊才行!

他這麼在想着,明軍和朝鮮人的混合軍隊又衝近了不少,開始進入有效射程了。於是,建虜的弓箭手再次開始了攻擊。

一如之前,幾輪箭雨之後,不管是朝鮮人,還是明軍全都慌了,一個人轉身逃跑,立刻引發連鎖反應,其他人也跟着逃跑了。

“看你們往哪裡逃!”巴布海一聲冷笑,立刻下令騎軍追擊,步卒跟進。

護糧隊伍中的一百來名騎軍頓時驅動戰馬,分兩邊包抄驅趕。而四百名步卒則列陣前進,就成一個“凹”形戰陣前進。

那些逃得慢的明軍和朝鮮人被騎軍趕上,騎刀揮過,不是人頭飛起,就是背後一道長長地口子,鮮血飛濺,撲倒在地。有些逃得慢的明軍和朝鮮人眼見逃不走,便紛紛跪下投降。騎軍倒也沒管他們,繼續往前追趕,可步卒跟上後,絲毫不留情,全都被他們殺掉。

幸虧官道的這一側只有一段地勢較爲平坦,上山後多少都有樹木,且不利戰馬騎行了。大部分明軍和朝鮮人如鳥獸散入山中,瘋狂往山上逃去,騎軍追到山腳之後,就不容易追了,否則明軍和朝鮮人死傷更多。

眼見勝利在望,還贏得如此輕鬆。巴布海不由得心中嘲諷阿敏是嚇破了膽,還想讓自己堅持到援軍到來,呵呵,需要麼?

他沒下令收兵,就是要剿滅這些膽大包天的明軍和朝鮮人,看下次,還有誰敢再來打大金的主意,這就是下場!

步卒到了山下後繼續追着往山上爬,不可避免地,原本的陣型不可能再保持嚴密,慢慢地越散越開。眼見着前面的敵人猶如兔子般就光顧着四散而逃,如果再保持陣型追趕的話,就要追不上了。而且就算追上,能抓幾個?於是,建虜隊伍中的頭目下令,也開始分散地往山頂上追去。

山下官道側的巴布海見了,已經沒有興趣再看戰局了。這種情況下,一般戰局已定。他掃視了下官道兩側的戰況,對那些死了的明軍和朝鮮人視而不見,只是看到那幾輛破碎的糧車時,那眉頭才皺了起來。

於是,在騎軍轉回時,他又下令騎軍出擊,沿着官道兩側的山腳,去抓捕朝鮮人和明軍,準備讓戰俘背那些散落在地的糧食。至於其他建虜,則還保持着警惕,但已就地坐下休息,另外則有人收拾死傷的同夥。

有樹木擋着的原因,對面山上的戰況已經看得不是很清楚了。不過巴布海也不操心,他只是在想,是現在派信使去通知呢還是等打完統計出了戰果再通知。

最終,巴布海還是決定等戰事結束,結果統計出來後再通知。就這些烏合之衆而已,要是讓阿敏知道,還以爲自己膽小想要救援呢!

他等了好長一會時間後,忽然覺得有點奇怪,對面山上的動靜怎麼還是那麼大,那些明軍和朝鮮人逃跑所發出的慌亂聲音也不見有低落,這是在山上轉圈不逃遠還是怎麼的?

奇怪歸奇怪,他倒沒有想過自己派出的手下會有問題。畢竟這種潰逃之勢已經形成,就算是諸葛亮在世,也沒法挽救了。

忽然,對面山上終於鑽出了一個人,驚慌失措地往回跑。巴布海定睛一看,卻是他的一名手下,頓時大爲吃驚。還沒等他有反應,又繼續鑽出了一個,兩個,三個……,這些建虜無一例外,全都驚慌失措地往回逃。

“不好了,有埋伏!有埋伏……”逃到山下的建虜一邊跑,一邊大聲喊着示警。

就在這時,從山林中“嗖嗖”地飛出箭支,準確地射中那些逃跑建虜的後背,“撲通撲通”倒地。

這種情況,都不用巴布海下令,原地休息的建虜全都站了起來,再度嚴陣以待。只是他們想不明白,怎麼還有伏兵?朝鮮人和明軍不都出來了麼?

山林中,盧象升一臉嚴肅,對身邊的魏木蘭道:“你留在這裡觀戰便可,接下來是一場硬仗,本官須得親自上陣了!”

“大人千萬小心!”魏木蘭看着穿重甲的盧象升,很是擔心地叮囑道。

“沒事,就六百不到的建虜了,只要能擊穿建虜戰陣,以多打少,就能大獲全勝。”盧象升這時倒是露出了一絲笑容,安慰了魏木蘭一句,而後便大步而走。

他身邊的盧大立刻緊跟而上,巡撫標營的軍卒全都跟上,沒人猶豫,沒人害怕。昌黎之戰中那麼驚險的局勢都經歷過,又怎麼會怕如今這種場面。

魏木蘭還是有點擔心,這些建虜比之前那批難打多了。想了想,便進入聊天羣,私聊崇禎皇帝道:“伏擊戰開始,朝鮮人進攻,死傷慘重,所扮明軍出戰,亦是死傷不少,不過誘入四百建虜大部分已殲滅。中丞大人親自領軍,去山下攻擊剩餘六百不到的建虜了……”

崇禎皇帝一聽,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仔細考慮了一會,而後馬上回復魏木蘭道:“盧象升親自上陣,就等於沒了全局的指揮了。你盯着戰局,特別關注下時間,切記不可拖之太久,以防建虜的增援部隊趕到。對於官道兩側也要時刻注意,就只是讓朝鮮人阻攔官道並不安全……”

他儘可能地從局外人的角度,根據自己所瞭解的一些知識,對魏木蘭做出了提醒。

708 人心之策174 聊天羣的威懾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765 無用功(第四更)153 京觀1041 今非昔比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85 信不信(加更)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769 大清的黴運1134 趁火打劫62 京師之亂439 老鼠出洞402 同性相斥是個僞命題(第三更)630 趁火打劫551 神一魁的疑惑143 要過年了257 作繭自縛273 大明路橋公司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436 各取所需1127 再次微服南巡1084 凱旋1242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32 士氣大振604 施維拉1124 相愛相殺396 朕要微服私訪275 大明建設銀行2 垃圾系統987 大展拳腳1070 御駕親征192 唐玄宗第二麼286 人才緊缺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104 昌黎危急831 將計就計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1051 請君入甕885 好狠961 說明身份664 沒想到的結局695 決斷1007 淚流滿面617 後會有期609 搶糧49 傳奇人生1330 大明的敵人只有來自外太空1090 怎麼辦?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518 廠公子1185 搞什麼鬼944 致命出擊1206 周皇后的心思545 瘋了(第三更)750 朕應該也能看到登萊巡撫的首級了662 和鄂爾勒克550 一定要御駕親征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934 氣勢(第三更)555 誰能想到692 明國要報大腿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913 期待討價還價850 各種傳言751 薑是老的辣8 皇帝發瘋802 開民智240仇深似海646 殺虜(第三更)1323 農科伯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61 配合朕演好這個戲185 不以賺錢爲目的麼810 主場980 黯然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563 捷報(第三更)832 套中套822 脆弱的信任253 悔之晚矣1243 是我們大明346 晉地災情541 一隻虎的提醒979 布大局152 糧價606 下馬威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531 隆重登場294 新的作戰方略895 服舍違式488 這是我二叔209 一整套計劃1264 幸福的煩惱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
708 人心之策174 聊天羣的威懾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513 精銳與否不是朕覺得765 無用功(第四更)153 京觀1041 今非昔比103 師夷長技以制夷85 信不信(加更)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769 大清的黴運1134 趁火打劫62 京師之亂439 老鼠出洞402 同性相斥是個僞命題(第三更)630 趁火打劫551 神一魁的疑惑143 要過年了257 作繭自縛273 大明路橋公司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436 各取所需1127 再次微服南巡1084 凱旋1242538 沒有穩重老臣的勸諫啊132 士氣大振604 施維拉1124 相愛相殺396 朕要微服私訪275 大明建設銀行2 垃圾系統987 大展拳腳1070 御駕親征192 唐玄宗第二麼286 人才緊缺268 大明皇家水泥公司104 昌黎危急831 將計就計154 這都是小意思(第四更)1051 請君入甕885 好狠961 說明身份664 沒想到的結局695 決斷1007 淚流滿面617 後會有期609 搶糧49 傳奇人生1330 大明的敵人只有來自外太空1090 怎麼辦?1023 安南之未雨綢繆518 廠公子1185 搞什麼鬼944 致命出擊1206 周皇后的心思545 瘋了(第三更)750 朕應該也能看到登萊巡撫的首級了662 和鄂爾勒克550 一定要御駕親征554 讓謠言來得再猛烈一點(第三更)285 朝鮮義兵的歡呼934 氣勢(第三更)555 誰能想到692 明國要報大腿768 這個主意好(第三更)913 期待討價還價850 各種傳言751 薑是老的辣8 皇帝發瘋802 開民智240仇深似海646 殺虜(第三更)1323 農科伯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61 配合朕演好這個戲185 不以賺錢爲目的麼810 主場980 黯然1238 對倭策略的改變563 捷報(第三更)832 套中套822 脆弱的信任253 悔之晚矣1243 是我們大明346 晉地災情541 一隻虎的提醒979 布大局152 糧價606 下馬威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531 隆重登場294 新的作戰方略895 服舍違式488 這是我二叔209 一整套計劃1264 幸福的煩惱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