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 黯然

“主子,我們去開城過夜吧?“一名親衛看看天色已近傍晚,便對情緒不高的嶽託建議道。

他們都是騎馬的,要去開城的話,縱馬奔馳,估計也就能在天黑時分到達開城。

嶽託聽了,擡頭看了眼天色,而後又轉頭看着路上在艱難跋涉地族人,忽然嘆了口氣說道:“算了,就算去了開城,我也睡不好。“

剛說完,就見到一名年紀大的族人走着走着,就一下撲到地上。他身邊的幾個婦人和小孩立刻過去扶,卻發現那人已經沒氣,頓時都哀嚎了起來。

哭聲都已有氣無力,這一路上也聽得多了,可再一次聽到這哭聲的時候,不管是跋涉的建虜,還是嶽託這些騎馬的建虜,全都黯然失神。

眼前的這一幕幕,曾經何時,他們都有見到,不過那個時候,心情卻完全不同,非但沒有沮喪,反而樂得哈哈大笑,甚至還可能會上前,用鞭子驅趕着停下的人繼續趕路。

“現在才知道,這種趕路真是讓人絕望啊!”有一名親衛情緒低落地說道,“以前的時候,看着那些漢狗趕路,根本就沒這種感覺!”

聽到他這麼說,其他親衛,甚至包括走到他們近前,同樣聽到的那些建虜老弱,也有點相顧失神。回憶起以前,那個時候還是大金國號的時候吧,攻城略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把漢狗劫掠走的時候,纔不管他們路上如何,一路催着他們趕路,稍有懈怠,不是拳腳相加,就是皮鞭伺候,要是心情不好,直接上前宰幾個人也是常事。那個時候,真是不知道這千里跋涉的艱辛!

“我們大清什麼時候淪落爲和漢狗一樣的遭遇了?”有名親衛想不通,發起了騷擾道,“和明國又沒有打多少打仗,怎麼就會這樣了呢?”

“對啊,不知不覺地就這樣,我也想不通!”另外一名親衛跟着說道,“好歹以前的時候,那些漢狗是戰敗被俘要跋涉千里,可我們呢,現在都是自己讓自己跋涉,這一路上看看,不知道要死多少族人,這到底是怎麼了,我們大清是怎麼了?”

……

聽到他們不解地質疑,路過他們身邊的建虜老弱都一屁股坐地上,再也走不動。其中一名年老的建虜有氣無力地,卻又帶點憤恨地說道:“先汗英明,子孫無能啊!想當年,我隨先汗征戰天下,從無到有,勝仗一個接着一個,漢狗都不知道殺了多少,真是暢快之極……”

聽着他描述過往的輝煌,說着當年一言不合就屠城,意氣風發,遼東未有敵手的往事,再看看眼前的這一切,看着官道兩邊不少隆起的土包,幾乎所有的建虜,一個個再次黯然。

不過嶽託此時卻皺了眉頭,擡起頭來對那年老建虜喝道:“不得亂說,皇上嘔心瀝血爲我大清,已經是盡力了!”

“嘔心瀝血?”那年老建虜或者是絕望了,也沒管眼前這人是他主子,更沒在意他在說皇帝的不好,只是憤恨地繼續說道,“他的嘔心瀝血是爲了那皇帝的寶座吧?先汗傳下的八王議政呢?勇猛無敵的莽古爾泰貝勒呢?還有……”

他一件又一件地數落着,控訴着皇太極好像真是隻會爭權奪利一般。最後甚至還質問他的主子道:“這一切,難道不是真的麼?他的心思都放在這方面,對上明國呢,自從當了皇帝之後,敗仗是一個接一個,可有過勝仗……”

“閉嘴,主子面前,如此無禮,不想活了?”有親衛聽不下去,厲聲喝道。不過雖是如此,卻沒動手,顯得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意思,只是嘴皮說說而已。

嶽託倒是沒有發怒,他看着走路的族人都停了下來,聽着那年老族人的說話,不少人的臉上都露出贊同之色。便知道皇太極登基以來的種種事情,最主要的是沒有勝仗,讓族人的人心都有點散了。這個,不是任何手段能阻止的,唯有勝利纔可以。

雖然如此想着,可他看到人羣中那些小孩,大清未來希望的臉色時,便不得不說道:“休得胡言亂語,如果不是皇上,你們連去朝鮮活命的機會都沒有。現在我們大清之所以會如此,不是皇上無能,而是明國這頭猛虎醒過來了!他們擁有的土地,是我們的萬萬倍,他們的人口,是我們的萬萬倍,他們的財富,是我們的萬萬倍……”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掃視着一張張看着他的臉,而後又繼續說道:“他們損失了整個遼東,死了那麼多人,卻根本不會傷及他們的根本,知道明國的新軍麼?這支新軍之所以厲害,就是明國從他們的百萬軍隊中抽調出了精銳,一百個裡面挑選出一個,就有這麼一支厲害的新軍,而我們大清呢?情況你們都知道,這能比麼?”

聽到自己的主子說出如此巨大的差距,以前還不覺得如何,可此時,這些建虜不由得都有點絕望了,這麼龐大的明國,大清還怎麼可能打得過呢?

看到他們的神情,嶽託不由得又有點後悔,覺得不該這樣說,打擊了族人的信心,便又追加補充道:“但是,我們大清,我們滿洲族人也不是孬種!明國厲害又如何,還不是被我們奪下了整個遼東,還讓我們打進了京畿之地,只要我們能聽皇上的話,渡過這個糧食危機,有種就讓明軍來和我們決戰看看,擔保把明軍打得落花流水。我們大清的戰力,天下無敵!”

這個假設,其實很多建虜心中都有過。如今聽他們的主子當衆吼出來,頓時,他們一個個又都恢復了不少信心。對啊,大清戰力無敵,只是肚子裡沒貨而已。要是能吃飽了飯,怕明狗個球!

這麼想着,特別是那些少年建虜,更是激動了起來,當即嗷嗷叫着,發誓將來一定要多少殺漢狗爲這次死去的親人報仇。這筆賬,不再算到皇太極頭上,而是算到了明國身上。

嶽託見此,心中欣慰,他從中看到了大清未來的希望,便下令,就地宿營,甚至還拿出了自己攜帶的乾糧,去分給隊伍中那些年少的族人。

然而,他再怎麼也想不到第二天一早將發生的事情,把他這份希望之火給掐滅了。

1072 他來了530 鴻門宴麼547 強者爲王479 皇太極的規劃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20 皇太極你好陰險1051 請君入甕655 蒙古人好忽悠239 白杆軍到58 朕答應你們602 定位605 消息921 誤會1180 都是坑1001 沙俄東侵109 一頭黑線803 切記不可故步自封769 大清的黴運1049 滿清壯大之跡象1255 前車之鑑130 忠烈堂見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999 洞吾大戰將起863 背景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588 檢閱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1059 舌生蓮花1141 只幹猴子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1047 你就繼續裝1243 是我們大明1335 希望在西邊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43 一起用膳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856 萬戶飛天(第三更)775 誤會(第四更)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226 聊天羣模式切換685 反常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174 聊天羣的威懾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228 互懟(第三更)329 狗官680 放長線釣大魚1134 趁火打劫588 檢閱661 拐了拐825 皇帝背書197 入城796 遠交近攻1328 沙賈汗的笑1246 隱戶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889 天子守國門512 大明劉家將890 鄉長童校506 殺大明使者393 招安張獻忠640 沒到時候1278 揚州瘦馬30 先打了廷杖再說512 大明劉家將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269 合作共贏205 負隅頑辯975 東廠辦案(第三更)147 永平陷落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984 貢生都有150 看來可以21 大明有救了152 糧價369 扯皮(第四更)961 說明身份1029 趁機改土歸流407 意氣風發647 兄弟們,今天給你們報仇了(第四更)303 求助鄉紳1088 登陸12 內閣的反撲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219 既往不咎107 射人先射馬118 少有的大捷853 還想動手打人?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1109 得償所願543 顧全大局514 旗來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1120 吏治429 眼見爲實149 再薦輔臣68 殺駱斬袁354 開洋海議1263 教育司
1072 他來了530 鴻門宴麼547 強者爲王479 皇太極的規劃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20 皇太極你好陰險1051 請君入甕655 蒙古人好忽悠239 白杆軍到58 朕答應你們602 定位605 消息921 誤會1180 都是坑1001 沙俄東侵109 一頭黑線803 切記不可故步自封769 大清的黴運1049 滿清壯大之跡象1255 前車之鑑130 忠烈堂見179 有本事把印第安人也拉進來(第五更)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999 洞吾大戰將起863 背景164 難題不少(第五更)588 檢閱455 反正禮多人不怪1059 舌生蓮花1141 只幹猴子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1047 你就繼續裝1243 是我們大明1335 希望在西邊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43 一起用膳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856 萬戶飛天(第三更)775 誤會(第四更)477 刷屏是要禁言的!226 聊天羣模式切換685 反常677 怎麼有劃痕?(第三更)174 聊天羣的威懾784 瀋陽京師(第三更)228 互懟(第三更)329 狗官680 放長線釣大魚1134 趁火打劫588 檢閱661 拐了拐825 皇帝背書197 入城796 遠交近攻1328 沙賈汗的笑1246 隱戶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889 天子守國門512 大明劉家將890 鄉長童校506 殺大明使者393 招安張獻忠640 沒到時候1278 揚州瘦馬30 先打了廷杖再說512 大明劉家將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269 合作共贏205 負隅頑辯975 東廠辦案(第三更)147 永平陷落649 朝鮮納入版圖的好處984 貢生都有150 看來可以21 大明有救了152 糧價369 扯皮(第四更)961 說明身份1029 趁機改土歸流407 意氣風發647 兄弟們,今天給你們報仇了(第四更)303 求助鄉紳1088 登陸12 內閣的反撲298 撤換司禮監掌印太監219 既往不咎107 射人先射馬118 少有的大捷853 還想動手打人?568 一個大捷接着一個大捷1109 得償所願543 顧全大局514 旗來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1120 吏治429 眼見爲實149 再薦輔臣68 殺駱斬袁354 開洋海議1263 教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