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胡爲

..

中宗下葬後,新君繼位,人心浮動,金吾衛管着京城的治安,這種時候,張昌宗根本就走不開,連續許多日吃住都在金吾衛裡。

老婆、孩子早就到了京城,鄭太太沒來,鄭太太年紀也大了,畢竟婉兒師父是假死,她老人家想低調些,這幾日天氣正熱,等天氣涼下來些,老人家打算回島上去,跟女兒好好地團聚,

連續忙了許多日,錘子使了個小廝來,稟告張昌宗太平公主相召,想與女兒、女婿一家好好吃頓飯。張昌宗得了訊,看着京城的局勢已然盡在掌中,正好回家休息休息。

“六郎。”

“阿耶!”

張昌宗回到家,立即得到老婆、孩子的熱烈歡迎,

張昌宗笑哈哈的一把抱起胖閨女拿鬍鬚扎她,這是當爹的福利之一,趁着小,得抓緊時間享受,等大了就不行了。

胖閨女被他扎得哈哈哈笑,一邊笑一邊伸手推他:“耶耶,臭!”

張昌宗瞬間石化,備受打擊,自己聞了聞,臉上還是不敢置信的表情:“真的臭?”

薛崇秀一臉笑,倒不嫌棄他,不過,閨女很嚴肅的點頭:“臭,阿耶快去沐浴更衣!”

張昌宗咧了咧嘴,認命的去沐浴——

薛崇秀得了下人的通報,知道張昌宗今日回來,早命人給他準備了熱水,在金吾衛衙門待了這許多日,不得好好洗漱,感覺整個人都是餿的,是該好好洗一洗。

洗澡換衣裳,還把頭髮都洗了洗,坐着等人幫忙擦頭髮,修理鬍鬚,順便跟老婆、女兒聊聊天,溫柔地問女兒:“祖祖留在莊上,你自己讀書可吃力?阿耶送你去族學讀書好不好?”

寶寧眨巴眨巴黑漆漆的圓眼睛,問道:“祖祖說,阿耶學問好,阿孃是音律大家,爲何阿耶和阿孃不自己教,反而要女兒去族學呢?”

張昌宗笑起來,揉揉她紮成兩顆圓球的髮髻,道:“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句話的意思你懂嗎?”

寶寧就是普通聰明的孩子,自然比不上她爹孃僞神童的童年,但是,她性子像她娘,打小就個能安靜下來的孩子,現在還不到十歲,鄭氏給她啓蒙的,除了基礎的啓蒙讀物,典籍只讀了《孝經》、《論語》、《詩經》這些,然後,鄭氏便帶着她讀史,別的典籍反而放到後面纔讀。

寶寧想了想,答道:“是說不能只聽一個人的意見,要多聽取大家的意見,聽得多了,才能選出最好的答案,只聽一個人的答案是不夠客觀的?”

張昌宗笑着點頭,道:“就是這個,所謂道理,不止做人、做事上可以擇用,便是讀書、做學問也是可以參照的,互相映照之下,總有收穫。你現在還小,讀書要的廣博,增廣見聞,增加眼界,只跟着阿耶做是不行的,阿耶的學問只有一家之言,你現在基礎有了,是時候看一看別家的學問了。”

寶寧有些疑惑:“那是要學別家的,放棄我家的嗎?”

張昌宗笑着捏捏她的小包包髮髻,笑道:“這個不急,你可以先讀,然後再想,可以跟阿耶和祖祖、你娘教的對照一下,若有疑惑的地方,不妨可以請教,等你讀得多了,想的多了,有些東西,自然就會有自己的見解。便是自己的見解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年齡、閱歷的增長,對萬事萬物的看法,也會改變,世事洞明皆學問,慢慢來吧,不着急。”

寶寧想了想,面上似有迷惑,但還是答應着:“喏。”

那乖萌的樣子,逗得她爹老懷大慰,笑道:“讀書嘛,只要記着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音律一道,那就只需要跟你娘學就好,藝貴乎專,等你把你孃的本事學得差不多了,才需要增加音律的見聞。”

寶寧面上迷惑之色更濃了,不解的跑向母親,在她身邊坐下,仰頭問道:“阿孃,阿耶說的,女兒不明白。”

薛崇秀摸摸她頭,笑道:“你父親的意思是,學問的積累要的是廣博,而音律是說白了還是技藝,技藝的沉澱卻需要長時間專心的苦練,只精通一門便需要付出許多刻苦和時間,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不要妄想成爲全才,那不現實。而我們還是希望能隨你自己的喜好來學,音律雖是必備的修養,卻不一定要你成爲什麼大家,還是看你自己。你喜歡讀書便讀,你若喜歡音律也可去學,只是,只要決定了卻不得半途而廢,明白嗎?”

寶寧聽得似懂非懂,兩夫妻教導了一番女兒,張昌宗的鬍鬚也修理好了,頭髮還沒幹,依舊披散着,不想女兒養成個書呆子,便讓她在院子裡玩耍,薛崇秀與張昌宗坐在廊檐下看着她玩耍。

“宮裡平靜了?”

薛崇秀問了一句,張昌宗搖搖頭,道:“你覺得以太后的性情,能平靜嗎?”

薛崇秀訝然:“她又作什麼妖了?”

張昌宗嘆了口氣,道:“太后待陛下極爲嚴苛,時常責罵,並無半點慈愛之心,甚至,她連裝樣子也不屑,根本不把陛下放在心上。陛下不過是個小孩子,本來性情就懦弱,現在就更加的綿軟,言行畏畏縮縮,毫無一國之君的氣度。”

韋后這個人啊,極度缺乏政治敏感度和才幹,野望卻挺大的,依附她的韋溫和韋巨源又不是能臣,豬隊長領着一羣豬隊友,做出來的事情,時常叫人有啼笑皆非之感。你便是不喜歡李重茂,好歹他也是名義上的國君,身爲太后,總要做做樣子,結果,也不知韋后怎麼想的,竟把不屑示於人前……也是叫人無語。

張昌宗道:“或許,太后以爲這樣能顯示她的權威,然而,權威並不是靠鄙薄人能得來的,如此只會讓人看透她的淺薄、無知、任性妄爲,只要是不想亡國,不想天下因爲亂政而發生動亂的人,都不會支持她的。”

薛崇秀點點頭,若有所思的道:“或許她是想效法則天皇帝?”

張昌宗頭疼的捏捏眉心,嗤笑道:“她只看到武皇任用酷吏的冷酷手段,卻沒看到武皇數十年如一日在朝中的耕耘和謀劃,人貴自知之明,只可憐陛下那個小孩兒。”

說了一陣,張昌宗頭髮也幹了,使人去公主府傳話,一家子收拾收拾,準備過去拜訪。到了長公主府,卻不幸正好遇上太平公主在發脾氣,而發脾氣的對象卻是薛崇簡。

第385章 撿到寶第129章 鄭屹上門第116章 營生第175章 算計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251章 厚賜第363章 聲譽第390章 探視第190章 暗示第348章 逗比新郎第十三章 重視第176章 人望第361章 種子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四十七章 老實的張樑客第102章 來意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102章 來意第224章 大丈夫第380章 怒斥第102章 來意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425章 希望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527章 添丁第318章 失望第200章 其人神勇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128章 小發現第351章 甜蜜第361章 種子第335章 時光如蜜亦如刀第428章 進宮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第452章 計成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220章 蘋果臉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338章 冬天第334章 笄禮第343章 敏於行第226章 平凡的真實第104章 義子第510章 布公第536章 密議第411章 天后第249章 無奈第439章 後續影響第393章 公主之怒第498章 開恩科第292章 兇名第399章 託付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300章 胡蘿蔔第220章 蘋果臉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178章 坦然以對第179章 行卷詩第453章 起航第392章 擔憂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146章 講道理第530章 來了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一百章 枉然第456章 言明第104章 義子第381章 歐皇附體第297章 獻策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480章 計劃通第三十二章 上陣親兄弟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411章 天后第396章 退意第221章第300章 胡蘿蔔第385章 撿到寶第509章 開誠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八十二章 妖女上官第512章 分紅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206章 經年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351章 甜蜜第276章 敕封第479章 定計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349章 花燭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280章 準備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124章 經濟第174章 面對
第385章 撿到寶第129章 鄭屹上門第116章 營生第175章 算計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251章 厚賜第363章 聲譽第390章 探視第190章 暗示第348章 逗比新郎第十三章 重視第176章 人望第361章 種子第256章 新的一頁第四十七章 老實的張樑客第102章 來意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102章 來意第224章 大丈夫第380章 怒斥第102章 來意第309章 母子衝突第425章 希望第455章 長遠之計第527章 添丁第318章 失望第200章 其人神勇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128章 小發現第351章 甜蜜第361章 種子第335章 時光如蜜亦如刀第428章 進宮第七十二章 太平進宮第452章 計成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220章 蘋果臉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338章 冬天第334章 笄禮第343章 敏於行第226章 平凡的真實第104章 義子第510章 布公第536章 密議第411章 天后第249章 無奈第439章 後續影響第393章 公主之怒第498章 開恩科第292章 兇名第399章 託付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300章 胡蘿蔔第220章 蘋果臉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第178章 坦然以對第179章 行卷詩第453章 起航第392章 擔憂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146章 講道理第530章 來了第七十一章 笨拙的勉勵第一百章 枉然第456章 言明第104章 義子第381章 歐皇附體第297章 獻策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505章 恭賀新禧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480章 計劃通第三十二章 上陣親兄弟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422章 公主岳母第411章 天后第396章 退意第221章第300章 胡蘿蔔第385章 撿到寶第509章 開誠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八十二章 妖女上官第512章 分紅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206章 經年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351章 甜蜜第276章 敕封第479章 定計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349章 花燭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280章 準備第232章 廬陵王府第124章 經濟第174章 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