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賞雪文會(上)

大雪天對普通的百姓來說,那是難得清閒的日子,對於達官貴人們來說,卻是附庸風雅的日子。沒錯,張昌宗覺得他去參加文會就是附庸風雅去的,本來嘛,他作詩不太行,別人不知道,他自己心裡清楚,都是靠抄的,所以,文會什麼的,他其實不太感冒。

本來還想着參加科舉,如今看來,科舉都不用再去參加了,以他現如今的品階,他去參加科舉,即便再正直的考官也要考慮人情,就算有所顧忌不給他狀元,也肯定會把他放在十甲以內。他想了想,乾脆不用去了,安安心心地帶兵,好好地刷軍功,以立足朝野。反正有唐一朝以來,文武的界限並不像兩宋那麼涇渭分明,現在,他還是傾向手裡有兵。

賞雪文會定在白天的時辰,沒喪心病狂的定在晚上,不然,這麼冷的天氣,大晚上的不窩在溫暖的被窩裡摟着軟軟的媳婦兒,還要進行所謂的戶外賞雪,還要開動腦筋吟詩作詞……張昌宗會覺得這些人腦袋被凍壞的。

張昌宗心裡在瘋狂的吐槽,愁眉苦臉的任由媳婦兒和她的婢女打扮自己,表情並沒有樂意去的意思。薛崇秀給他整好裘衣的毛領子,擡頭瞥見他哀怨的臉,不由一笑,擡手摸摸他臉,笑問:“就這麼不想去?”

張昌宗猛點頭,語氣鄭重:“非常不想去。”

薛崇秀“噗嗤”一笑,軟聲寬慰他道:“可是,你必須要去呢。”

“對啊,必須要去,真是叫人好生蛋疼。”

語氣十分的惆悵。薛崇秀笑了笑,看他身上已然穿戴妥當,應該不會冷到凍到了,揮揮手讓侍女們出去,只小兩口留在屋裡,拉着他的手坐下:“我知道你是不想再抄詩了,對吧?”

張昌宗握着媳婦兒的小手,摸啊摸,嘆氣:“知我者,媳婦兒也!”

薛崇秀笑了笑,溫柔地看着他:“沒關係,我不也在抄曲譜嗎?我們是一樣的,不用羞恥,不用不好意思。”

張昌宗驚訝至極:“所……所以,你記譜是爲了陪我一起做抄襲黨嗎?”

薛崇秀笑着搖搖頭:“不是。”

“那是爲什麼?”

張昌宗追問着,薛崇秀笑了笑,傾身親了他一下,笑問:“你想聽那些樂曲嗎?”

“想!特別想聽薛老師你的演奏。”

有人聽古典樂、民樂是因爲喜歡,有人是想受點兒藝術薰陶,有人是純粹爲了裝逼,張昌宗是真喜歡。他聽過很多演奏家的演奏,但最喜歡薛老師的風格。張昌宗目光湛然的看着她,由衷的道:“在聽你的演奏以前,聽別人說什麼藝術的魅力,藝術的感染力之類的,我都覺得那是很抽象、很虛幻的東西,可是,聽了你的演奏以後,我突然就懂了什麼叫藝術的魅力,心裡對藝術的美的標準突然就有了具象,突然就感受到藝術那種撼動人心的感染力了,我特別特別喜歡你的演奏。”

薛崇秀笑了,笑得雙眼晶亮,笑得眼睛都快眯起來了,雙手捧起他臉,說:“所以,我演奏給你聽了。”

張昌宗又驚又喜,整個人差點跳起來:“所以,你是因爲我喜歡纔去做嗎?不對,不對,應該先問你怎麼知道我是你迷弟的?不對,應該說我以前是你的迷弟……也不對,我現在也很喜歡聽你演奏……唔,這個說法貌似又不太準確……我想想,我想想,彆着急。”

驚喜得有些語無倫次。薛崇秀笑着握住他手,靜靜地等待着,等待着他冷靜下來,等待着他看入她的雙眼,這才微微一笑,道:“我知道的,都知道。以前就知道,上輩子就知道,我知道我所有的彈奏,所有想要表達的東西,你都聽懂、聽明白了,你就是我的鐘子期。”

張昌宗“嘿嘿”笑,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薛崇秀拉着他的手,雙眼脈脈地凝視着他,道:“因爲是你想聽,所以,我想演奏給你聽。”

“嗯嗯!”

張昌宗忙不迭的點頭,心裡別提有多美了。常有人在強調公平,不要特殊對待,但真的被特殊對待的時候,才能知道那種感覺有多棒!薛老師真是好愛人啊,能娶她做老婆,真是張昌宗活了兩輩子最幸運、最幸福的事情了。

被媳婦兒寬慰了一通,張昌宗一臉愉快的帶上錘子出門參加文會去,一路上想起薛老師方纔的話語,她說話時的眼神和動作,心裡還美得不得了,不時傻笑上兩聲。笑着笑着,突然纔想起來——

不對啊!抄詩的問題,貌似根本沒探討一句,但他莫名其妙地就被薛老師安慰到了,心理壓力沒那麼大了……所以,這到底是薛老師洗腦功力強大還是他立場不堅定臉皮厚呢?

emmm。。。。。

張昌宗想了一陣,他果然還是不太喜歡在文會上作詩,如非必要,還是少出風頭的好。心裡默默下了決定。

“張將軍到!”

張昌宗是按照帖子上註明的時間到的,他非常守時。進去才發現已經到了許多人,有老有少,有衣冠華貴者,也有衣着貧寒者,刺史郭正庭也是一身便服的到了,見他進來,齊齊向他行禮:

“下官(學生)見過張將軍。”

一羣人齊齊施禮,自稱下官的都是幽州地界的官員,自稱學生的都是身上有功名的,自稱草民的都是白身。

張昌宗手裡拿着摺扇,這個天氣拿着個,純粹就是爲了風度裝逼之用,自從摺扇被他媳婦兒做出來並且推廣開,裝逼的用途便大於扇涼,讀書人不管貧寒貴賤,幾乎人手一把,互相寫扇面互贈之類的,已然是一股潮流。

張昌宗手裡拿的這把,扇子是薛老師做的,扇面是婉兒師父和公主岳母兩人合寫的,婉兒師父畫畫,公主岳母寫的字,扇墜子是鄭太太給的,套子是他老孃韋氏的針線,可謂是長輩們的一片心意。每次需要用扇子的時候,張昌宗都只用這一把,一直十分愛惜。

“諸位免禮,今日既是文會,實不用如此多禮。是故,今日莫若只論文,不論官職如何?”

張昌宗提議道。郭正庭聞言,連忙道:“這如何使得?將軍,恐與禮不符。”

張昌宗笑起來:“所以,這幽州地界風氣如此,原來都是郭刺史的功勞,因爲有一個知禮明禮的刺史,方纔有幽州如今之氣象。”

這是在捧他了!

郭正庭笑着謙辭道:“將軍過獎,愧不敢當。”

寒暄笑談了幾句,張昌宗纔在郭正庭的做陪下,緩緩地逛起園子來。

第212章 告黑狀第415章 難圓第333章 日常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508章 良心第224章 大丈夫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396章 退意第200章 其人神勇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220章 蘋果臉第487章 相請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五十章 被欺負的小孩兒第495章 勸諫第223章 雙陸第254章 寬慰第397章 敘舊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319章 班師回朝第423章 傷懷第158章 報訊第410章 展望第175章 算計第七十七章 千金公主第117章 師徒交心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112章 巍巍武氏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454章 師徒共商第395章 母喪第240章 過房州第512章 分紅第213章 三武第228章 竹石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510章 布公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371章 文會(下)第439章 後續影響第358章 道別第311章 嘲諷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175章 算計第225章 良心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219章 吟詩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415章 難圓第392章 擔憂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140章 誠與意第145章 嫌棄.JPG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296章 命運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429章 婉拒第431章 師徒鬥氣第156章 入獄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十二章 驚喜第228章 竹石第191章 夢想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156章 入獄第217章 提親第349章 花燭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379章 臉面第443章 揚州大商第189章 有所求第378章 山匪的消息第六章 爲保護貞操而讀書第334章 笄禮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十三章 重視第176章 人望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239章 刺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316章 深藏的堅持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212章 告黑狀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133章 教誨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146章 講道理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418章 百年大計
第212章 告黑狀第415章 難圓第333章 日常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508章 良心第224章 大丈夫第十九章 話果然不能亂說第五十四章 人窮志短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396章 退意第200章 其人神勇第八十九章 譽滿京城第220章 蘋果臉第487章 相請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五十章 被欺負的小孩兒第495章 勸諫第223章 雙陸第254章 寬慰第397章 敘舊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319章 班師回朝第423章 傷懷第158章 報訊第410章 展望第175章 算計第七十七章 千金公主第117章 師徒交心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112章 巍巍武氏第一章 張氏六郎第454章 師徒共商第395章 母喪第240章 過房州第512章 分紅第213章 三武第228章 竹石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510章 布公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371章 文會(下)第439章 後續影響第358章 道別第311章 嘲諷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175章 算計第225章 良心第281章 開拔與定計第219章 吟詩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五十六章 教做人第415章 難圓第392章 擔憂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140章 誠與意第145章 嫌棄.JPG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296章 命運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429章 婉拒第431章 師徒鬥氣第156章 入獄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517章 世情偏見第十二章 驚喜第228章 竹石第191章 夢想第267章 尷尬的坦白第156章 入獄第217章 提親第349章 花燭第五十五章 當頭棒喝第379章 臉面第443章 揚州大商第189章 有所求第378章 山匪的消息第六章 爲保護貞操而讀書第334章 笄禮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十三章 重視第176章 人望第二十八章 多臉懵逼第239章 刺第269章 韋氏生病第316章 深藏的堅持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212章 告黑狀第356章 重生的意義第133章 教誨第341章 太子的孝心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146章 講道理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418章 百年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