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初五迎客日

“不過是叫你來迎客,怎麼就像後面有狼追似的?”

太平公主真是太給面子了,早飯剛吃了就來了,帶着薛崇胤、薛崇秀、薛崇簡。事先還使人來傳話,只讓張昌宗來迎一迎就好,不需要驚動所有人。

只是,張昌宗收到通報,火急火燎的出來的時候,模樣莫名有幾分狼狽,不禁順口問了一句。

張昌宗一臉滄桑:“若是狼追就好了,大不了動手拼一場就是。可是剛纔是被我娘嚇的,有力無處使啊!”

這話一出,太平公主被勾起了好奇心,問道:“怎地了?”

張昌宗頗有些一言難盡:“我娘她……她想讓我往腦袋上戴花兒。我拼命護住頭臉才逃出來的。”

“噗嗤”——

這是太平公主忍俊不禁的笑聲,薛崇胤、薛崇簡兄弟兩個就比較直接了,直接哈哈哈大笑,連剋制一下的意思都沒有。還是薛崇秀夠朋友,笑得不過分,總算讓張昌宗感到了一絲溫暖,不至於覺得世界對他太殘酷。

太平公主笑着問了一句:“就因爲這個?”

張昌宗一臉嚴肅:“就因爲這個!這已經是很嚴重的事情了!不是,你們別笑,這真的很嚴重,要是我成親,行,腦袋上上別說戴一朵花兒,就是戴一個花環我也樂意。可今天是給阿孃和鄭太太慶祝啊,她倆兒打扮就好,按着我腦袋使什麼力氣啊!”

語氣很十分委屈。只是,除了薛崇秀笑着睇他一眼,沒人給他撥一絲一毫的同情心,反而十分不給面子的哈哈大笑,一點都不理解他的痛苦。說什麼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果然都是騙人的。

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jpg

嘻嘻哈哈、說說笑笑地進去,衆人一起見過禮,太平公主往坐榻上一坐,與韋氏、鄭氏一起慢慢地說話。

薛崇胤、薛崇秀幾個常來往的小輩一起在一邊閒坐,薛崇簡那個小屁孩立即就跑去跟張家的孩子們玩耍去了。

薛崇胤道:“聽說陳伯玉先生新作了一首詩,六郎你也贈了他一首,在文壇,如今可是一段佳話,我想把你二人的詩作刊登到季刊上,可否?”

薛崇胤因爲父親薛紹的緣故,基本上已經斷絕了仕途,女帝當政自然不可能任用他,他自己似乎也知道,這些年一直潛心學問,苦研《易經》,雖年紀輕輕,卻已在季刊上發表了不少文章,在文壇上,作爲年青一代裡踏實做學問的人,頗有些才子的聲望。

這幾年,薛崇秀又掌着貨棧。櫃坊那一攤子,對書坊和季刊難免有些顧及不周的地方,一開始,鄭太太還能在幕後多幫忙,近幾年,鄭太太年紀漸老,精力不如從前,張昌宗捨不得、也不敢叫鄭太太操心太多,看薛崇胤水平不錯,乾脆把他扔了過去,又有鄭太太幫掌控着大方向,書坊、季刊這幾年都做的不錯。

張昌宗問道:“傳得這麼快?這才幾天的功夫呢!”

薛崇胤笑道:“好詩作自然傳得快。”

張昌宗道:“快出的這一期不要登,且等一等。”

薛崇胤和薛崇秀都一頓,齊齊帶着疑惑的看向他。張昌宗解釋道:“陳師的《登幽州臺歌》的創作背景有些不好拿捏,最好等一等。”

薛崇胤和薛崇秀都知道那首詩是跟武攸宜出征時候寫的,聞言立即秒懂,薛崇胤點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說了幾句,張昌宗還要出去迎客。他請的客人並不多,除了陳伯玉和平時一起玩的小夥伴,多是他三位叔叔的同僚、朋友。作爲張家這一代裡最出色的一個,張昌宗直接被張魯客提溜着去門口,和長兄張昌期站在一起迎客,今日他很忙的。

除了兄弟倆兒在門口迎客,一干能來的張家子弟們也沒閒着,來了客人,總要把客人引進去的,這時候就需要小輩們上場了。所以,張家的兒郎們,今天就沒一個是閒的。

“上官修儀到!”

忙得暈頭轉向的時候,上官婉兒終於到了。除了家裡面的人,張昌宗也沒跟人說過上官婉兒會來,倒是驚了一衆客人。

“師父,請走這邊,不瞞您說,太太已經盼了您好幾天了,這一天都不知往門口看幾次了,我們快進去吧。”

依禮見過後,張昌宗引着師父望堂屋走,對於這次見面,鄭太太自知曉後便在期盼,好在,現在有了郡夫人的封誥,以後她可以進宮去看女兒了。

“六郎!”

上官婉兒突然叫了他一聲。張昌宗頓住:“哎,師父有何吩咐?”

張昌宗低頭看他的婉兒師父——

臉上如往常一般掛着微笑,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恰恰剛好,襯得她溫文淡雅。只是,莫名地,今日的步伐聲總感覺有些異常。

上官婉兒凝視着他,眼眸裡有着擔憂,卻只能忍着一字不發,嘆息一聲,道:“無事,母親這些年在你這裡,你一直照顧的很好,我很欣慰,也很感激你。”

張昌宗心裡有些疑惑,不過還是笑道:“師父說這些見外的話做什麼!這些不都是徒兒應該做的嗎?鄭太太多好的人啊,弟子特別喜歡她。”

上官婉兒眼裡一暖,不禁擡手想摸他頭的,一如小時候一般,擡到一半纔想起當年的小男孩兒已經長大了,她現在再想摸他頭,已經有些費勁了。

張昌宗一笑,自己彎腰低頭,眼睛上挑,笑嘻嘻地看着婉兒師父,眼神清澈明亮,一如幼時。上官婉兒一嘆,再次擡手,最終卻沒摸他頭,而是拍了拍他肩膀,笑道:“走吧,莫讓母親久等。”

張昌宗答應一聲,心裡只覺怪異,只是,若是婉兒師父不想說的事情,他也無法追問,此時此地也不是追問的恰當時機和地點,只心裡記下,領着婉兒師父就往裡走。

母女相見,便是鄭氏那般內斂的人,也不禁淚溼衣襟,然而,在這般人多的場合,母女倆兒也只能忍着。張昌宗本想給她倆兒闢間靜室好好敘敘,但是被上官婉兒婉拒了,只拉了母親的手,母女倆兒坐在一塊兒,低聲敘話。

張昌宗正奇怪,蘋果腳步匆匆地進來,附耳低聲道:“郎君,剛纔華爲來報,魏王、樑王、建安王不請自來!”

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254章 寬慰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149章 期許第四十八章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第487章 相請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八十一章 援手第259章 論可愛當世第一第221章第311章 嘲諷第115章 互助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460章 山陵崩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297章 獻策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304章 來了第506章 家宴第190章 暗示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134章 極限挑戰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426章 決斷第128章 小發現第246章 未婚妻同學第156章 入獄第259章 論可愛當世第一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388章第184章 蓮……蓮花?!第326章 宋之問第364章 嘮嗑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268章 相見第498章 開恩科第154章 臨門第388章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234章 留下第262章 賓客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224章 大丈夫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347章 迎親第225章 良心第502章 疑慮第373章 經由第345章 不平第203章 蠢材回朝第445章 來歷第390章 探視第220章 蘋果臉第512章 分紅第367章 回家第373章 經由第231章 敘舊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334章 笄禮第132章 敲定第148章 機遇第395章 母喪第六十六章 暗號第157章 引誘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321章 分析第199章 設擂第508章 良心第190章 暗示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212章 告黑狀第498章 出謀劃策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396章 退意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223章 雙陸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250章 日久見人心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355章 久視第154章 臨門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310章 熊孩子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352章 變化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389章 小人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238章 建言獻策
第170章 鄭氏寬慰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254章 寬慰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149章 期許第四十八章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第487章 相請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八十一章 援手第259章 論可愛當世第一第221章第311章 嘲諷第115章 互助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460章 山陵崩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297章 獻策第492章 另一半修改不滿意明天傳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304章 來了第506章 家宴第190章 暗示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134章 極限挑戰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110章 得償所願第426章 決斷第128章 小發現第246章 未婚妻同學第156章 入獄第259章 論可愛當世第一第322章 論花樣哄師父的100種技巧第388章第184章 蓮……蓮花?!第326章 宋之問第364章 嘮嗑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268章 相見第498章 開恩科第154章 臨門第388章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234章 留下第262章 賓客第401章 太子進宮第224章 大丈夫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347章 迎親第225章 良心第502章 疑慮第373章 經由第345章 不平第203章 蠢材回朝第445章 來歷第390章 探視第220章 蘋果臉第512章 分紅第367章 回家第373章 經由第231章 敘舊第七十九章 “哄口供”第334章 笄禮第132章 敲定第148章 機遇第395章 母喪第六十六章 暗號第157章 引誘第205章 鄭氏威武第321章 分析第199章 設擂第508章 良心第190章 暗示第198章 關懷與分歧第212章 告黑狀第498章 出謀劃策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396章 退意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223章 雙陸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250章 日久見人心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355章 久視第154章 臨門第三十章 東邊不亮第五十三章 歡喜第310章 熊孩子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352章 變化第二十七章 機緣巧合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389章 小人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六十五章 暗示第238章 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