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建學

“請太太過目。”

跟兄長們爭了兩天

當然,主要是兄長們在暢所欲言,張昌宗就堅定立場不放鬆,霸總範兒十足的放出一句話,說服我!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他被兄長們合起來圍毆了一頓,就連大哥都下手抽了兩下,可見招人恨的程度。所以,一般外面傳什麼消息的時候,聽過就好,誰知道內裡是啥樣兒呢!反正張昌宗第一天是黑着一隻眼圈回來的。

想他堂堂鎮北將軍,名字在突厥能止小兒夜啼的人物,被揍了黑眼圈還不能還手上哪兒說理去!更悲慘的是,回到家以爲就要得到溫暖的關懷,結果,一個兩個的,鄭太太和薛崇秀這倆兒誰都沒關懷他,反而笑得不能自己,最扎心的是他閨女,伸着根食指,老想往他的黑眼圈上戳,不給戳還不樂意,多把她小手拉下來兩次,大眼睛裡立即就一包淚,威脅的意思十分明顯了,給戳就笑,不給戳就哭。

鄭太太那個有了重孫女就不要徒孫的偏心人,看心肝小寶貝兒哭了,立即飛過來一個威脅的眼神,張昌宗還能怎麼辦?張昌宗也很絕望啊,只能把黑眼圈湊過去讓閨女戳!

說多了都是淚。

張昌宗心裡已經給自己滾動播放好幾遍了!

總之,外面傳得再好,內裡其實對張昌宗個人而言還是很悲傷的一件事情,任由兄長們爭吵,他則默默奮筆疾書,把對建立書院的構想和對書院的規劃,以後書院運行的結構,甚至各種規章制度都仔細寫了出來,然後,請鄭太太過目。

老太太見多識廣,閱歷豐富,出身又好,滎陽鄭氏能傳承數百年屹立不倒,人才輩出,自然有它的獨到之處,若能學到一星半點的辦學經驗那不是跟中了大獎一樣幸運嗎?張昌宗把寫的策劃給鄭太太看,心裡暗戳戳地未嘗沒有朝滎陽鄭偷師的想法。

鄭氏是什麼人,只一看他遞過來的東西,便明白了他的心思,也不急着看了,且先把紙放到桌案上,笑瞥他一眼,看他立即坐姿端正,乖巧中透着心虛,不由含笑搖頭道:“臉皮這麼薄可無法成事。”

“太太,求放過,求指教!”

張昌宗知道肯定瞞不過心明眼亮的鄭太太,果斷認慫。鄭氏微微一笑,重又拿起稿紙看起來,爲了照顧她的眼力,張昌宗字寫得挺大的,看起來不費勁。

鄭氏看了一遍,面上看不出有什麼想法,並沒有急着發表看法,而是凝目靜坐了片刻,才又重新看了一遍,這一遍比方纔還慢些,看得更仔細認真不說,時不時的還停下來想想。良久,鄭氏才放下稿紙,望向張昌宗:“六郎這是在爲家族謀傳續?”

張昌宗恭敬的點頭,道:“太太明鑑,張氏一族,說是文公後人,然這麼多代過去了,不過出了一個行成公,連郡望都評不上,說是名門之後,不過是往自己臉上貼金。”

這直白的說辭,逗笑了鄭氏,也表明六郎其實並不怎麼在意,若是真在意門第,也不會這樣說了。鄭氏笑着頷首,示意他繼續說。

張昌宗正色道:“弟子幼時受家族供養多年,叔叔們待我一如親子,兄長們待我謙讓,我無有什麼可以報答的,想來想去,唯有在後代教育上下功夫。趁着現在有餘力,先立下規矩,自今往後,只要是想讀書的,能讀書張氏子弟,我都要給他提供讀書的條件和環境,至於成材與否,那就不是我能做主的事情,我所能做的是營造環境和條件,剩下的,就是孩子們的事情了。”

鄭氏含笑讚了一句:“你倒豁達。只是,你可知,五大姓氏,七大世家,何爲世家?”

張昌宗笑答:“所謂世家,世卿世祿之家爾。”

鄭氏問:“所以,你張氏欲效仿之?”

張昌宗搖頭:“很難。如今是唐,非是兩晉以血脈姓氏論官位門第的時代,要世卿世祿,還要從讀書上下功夫。何況,王侯將相,管不住子孫浪蕩。太太,弟子非是要子孫後代累世顯宦,我所願者,子孫後代皆能讀書明理,明理修身,修身爲人。富貴權勢這種東西是最不牢靠的,唯有學識才能是自己的,我希望我的子孫後代都能有一技之長,哪怕一朝落魄,也不用擔心餓死,如此,做祖宗的也就滿足的,旁地到時候我都沒了,輪不到我管了!”

“促狹話!”

鄭氏嗔了一句,面上卻笑着,笑看着張昌宗,讚道:“卻也是真知灼見之言,有遠見,也足夠豁達。世人只看見世家的門第榮華,卻不曾看到世家中人的付出,也看不到世家世代的積累。你給我看這計劃,若是衝着世家去的,那我定不會置喙半句,只會打你一頓,扔出去醒醒腦子再來說話!即便算上你家行成公,不過區區三代,何來與世家數十代積累比擬的信心?那不是志氣,那是頭腦發熱的妄念。”

老太太說的真不客氣,但也是這種不客氣,纔是真心話。張昌宗忙不迭的點頭:“太太說的是。”

鄭太太道:“我看你說的對,什麼都比不上讀書明理重要。讀書識字與不讀書識字,天差地別!或有那等真正的聰明人,不讀書也不比讀書的人差,然而,那等人少之又少,萬中無一,且要天賦、運氣缺一不可,然而,世間最不可捉摸的便是運氣,何不抓住只要付出便可唾手可得的知識呢?”

鄭氏這話說的,不免讓張昌宗想起後世網絡上曾流行過一陣的讀書無用論。支持這一論斷的,不是蠢就是壞。豈不知讀書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走,也最容易收穫的路,只要用心讀了,終歸不會比原來更壞,總能有提升。

張昌宗笑道:“太太說的是理,只是啊,人大多抱着僥倖心理,覺得自己肯定就是那萬中無一的天才,對自己缺乏客觀認識。悲劇往往來源於此。”

鄭氏聽得撫掌大笑,言道張昌宗說得精闢,並興致勃勃地與張昌宗討論了半天讀書到底有沒有用,怎麼有用這些話題。

張昌宗前世網絡泡得多啊,網絡這個東西,隔着屏幕,有個鍵盤,有些人什麼話都敢說,什麼奇言怪論都有,鄭太太這樣一位古樸長者,即便是眼界、見識再非同一般,一時間也被張昌宗充當反派說出來的那些言論驚了半晌兒,有時候張昌宗引用的觀點過份奇葩,還惹得她老人家頻頻以眼刀射之,若不是還端着幾分長者的風度和辯論的規矩,怕是要上手打的。

不過,她老人家忍了半天,最終還是在讀書無用論下破功,伸手想也不想的脫了鞋子就往張昌宗身上砸,張昌宗哈哈笑着一把接住,恭敬地捧着還回去,樂道:“太太息怒,弟子不過是引用旁人之言,可不是弟子持這個想法。”

鄭氏嗔怒:“你要是敢這般想,我便立即代你師父先打你一頓,打不死再逐出師門!”

一老一少說了半天,鄭氏聽明白張昌宗建學的目的和想法後,倒也對張昌宗說了不少,兩人都認爲,要建族學,要建書院,說什麼學風建設之類的,都及不上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說白了,張昌宗就是外儒內法的支持者,鄭氏嘛,跟這個時代大多數學者一樣,並不拘泥於一門一派,頗有博採衆長之風範,可是當一代大家,不愧是教出上官婉兒之人。

第284章 志得意滿第476章 定計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301章 同窗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472章 夜談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123章 打算第276章 敕封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329章 賽詩會第413章 局勢第220章 蘋果臉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420章 兄弟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453章 起航第七十七章 千金公主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十四章 事發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411章 天后第157章 引誘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262章 賓客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494章 姚崇進京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352章 變化第533章 病休第317章 驚變第427章 籌備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117章 師徒交心第266章 驚嚇第481章 報訊第十一章 打賭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271章 安慰第五十三章 天賦異稟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339章 志願第472章 夜談第482章 母女情深第452章 計成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364章 嘮嗑第233章 會面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308章 喜訊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127章 名帖第十三章 重視第260章第479章 定計第437章 王佐之才第206章 經年第173章 心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153章 夏末第150章 “無證駕駛”第319章 班師回朝第396章 退意第250章 日久見人心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80章 怒斥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380章 怒斥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506章 家宴第364章 嘮嗑第九十八章 綢繆第498章 開恩科第140章 誠與意第414章 勸說第304章 來了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463章 長歪了第107章 綠樹陰濃夏日長第219章 吟詩
第284章 志得意滿第476章 定計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301章 同窗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472章 夜談第三章 張氏兒郎第514章 安慰與訴苦第123章 打算第276章 敕封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329章 賽詩會第413章 局勢第220章 蘋果臉第489章 鄭氏南下第420章 兄弟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453章 起航第七十七章 千金公主第 368章 再立新功第十四章 事發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169章 臨別託付第411章 天后第157章 引誘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262章 賓客第111章 宗族榮光第494章 姚崇進京第430章 氣氛拯救者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352章 變化第533章 病休第317章 驚變第427章 籌備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117章 師徒交心第266章 驚嚇第481章 報訊第十一章 打賭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271章 安慰第五十三章 天賦異稟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339章 志願第472章 夜談第482章 母女情深第452章 計成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七十八章 交心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265章 良言相勸第137章 上官才女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364章 嘮嗑第233章 會面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四十五章 想不明白的事兒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308章 喜訊第511章 共議未來第127章 名帖第十三章 重視第260章第479章 定計第437章 王佐之才第206章 經年第173章 心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153章 夏末第150章 “無證駕駛”第319章 班師回朝第396章 退意第250章 日久見人心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80章 怒斥第182章 物是人非第380章 怒斥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十六章 讀書吧,少年第506章 家宴第364章 嘮嗑第九十八章 綢繆第498章 開恩科第140章 誠與意第414章 勸說第304章 來了第325章 全城矚目第463章 長歪了第107章 綠樹陰濃夏日長第219章 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