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星魂計劃”

永樂的事情,隋波並不太擔心。

首先,陳曉不是普通人,他是個非常“狡猾”且“精明”的商人!

在前世,國美收購永樂一役中。

雖然形式比人強,但陳曉所採取的一系列舉動,依然堪稱“經典”,各種手段招數齊出。

不但在和老黃的談判中極爲強悍,寸步不讓;

而且在和國美談判期間,還不斷放出永樂向蘇寧拋出“橄欖枝”、美國百思買也“覬覦”永樂的傳聞。

更和大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要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深入合作……

不斷增加談判籌碼。

這才逼的老黃最終讓步,國美還是按照陳曉提的條件,以高溢價的“股票+現金”方式,完成了對永樂的收購。

其次,易趣持有永樂上市後19.5%的股份,是僅次於陳曉的第二大股東。

像併購這種重大事項,也必須召開董事會討論。

易趣目前在永樂董事會有2個席位,同樣擁有很大的話語權……

換句話說,

只要隋波不同意,任何重大事項和交易,都不會那麼容易達成!

所以,永樂的事情倒不是很着急。

…………

隋波在去魔都之前,

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和主管部門溝通,在星河集團的“芯片”和“操作系統”項目上獲得支持!

2006年,在國產芯片領域,是異常慘痛的一年!

先是年初,“漢芯造假”案被曝光。

這無疑是對國產半導體產業一個沉重的打擊!

而漢芯事件後,科技部開始嚴查863項目執行情況。

方舟項目又浮出了水面……

“方舟一號”在01年“橫空出世”時,

號稱獨立研發出國內首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2位實用化微處理器芯片。

也因此被媒體稱爲是:“改寫了中國‘無芯’的歷史”!

與“漢芯騙局”不同,方舟是的確研發出了CPU!

“方舟1號”CPU芯片產品,採用了自行設計的32位risc指令集體系結構體系結構,是面向網絡應用的CPU芯片。

它具有速度快、成本低、集成度高等特點。

0.25微米cmos工藝、cpu核心工作頻率爲166mhz,每秒能執行2億條指令;

具有完整的mmu功能,哈佛總線結構,集成了8k指令高速緩存和8k數據高速緩存;

外部存儲器控制器使該芯片能直接與閃存、主存直接連接;

pci總線控制器可以連接大量的pci外部設備;

其他外部設備,如中斷控制器和時鐘定時器等則進一步簡化了系統的設計……

與當時國外同類芯片相比,“方舟1號”技術性能相當,在嵌入式CPU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但是,“方舟1號”芯片遇到最大的問題在於,

光研發出CPU是不夠的……

缺乏生態體系的CPU,根本無法具備商業價值!

想一想微軟+英特爾、蘋果+AMD的深度綁定,就能明白。

以芯片巨頭英特爾爲例,其做出的不只是一個CPU,而是培育了一整個基於Intel CPU的生態系統:

首先是核心元器件。

其次,是無數小的Design house(設計公司)圍繞Intel做公板、做產品創意、做產品原型、做差異化做優化。

最後纔是面對市場的企業,從Design house挑選產品原型,做商品化包裝。投放市場。做品牌、做銷售、做客戶服務。

一顆芯片從生產完到用戶使用,需要經歷多少的流程?

用戶使用的不是芯片本身。

而是構建在芯片之上的硬件主板、計算機、操作系統以及海量的應用軟件!

所以,方舟團隊要想讓CPU商用,難度可見一斑。

之後,爲了搭建基於方舟1號CPU的軟硬件,方舟團隊急劇擴張。

從一個只負責CPU設計的團隊,

擴充到包含了design house硬件設計團隊、操作系統適配團隊、關鍵軟件移植團隊等等一直到最終用戶服務團隊的“豪華配置”……

同時,爲了擺脫英特爾CPU+微軟Windows系統的壟斷聯盟。

方舟CPU選擇了搭配Linux操作系統運行。

但這套組合的“用戶體驗”如何呢?

四個字:非常難用……

別人發給你的office文檔,你根本打不開,這還怎麼辦公?

還有瀏覽器、播放器等13大類50多項bug,亟待解決……

整個軟硬件生態系統的培育,還需要漫長的過程。

方舟團隊想用區區不到兩千萬,想把整套CPU產業鏈建立起來,顯然是不可能的!

最後,方舟就這樣被“生態建設”給拖死了……

到了2006年,隨着“方舟三號”芯片遲遲不能量產。

科技部嚴查後才發現:

方舟的問題,還不僅是在市場上“無法打開局面”的問題。

還有方舟的負責人李德磊,通過一系列股權操作,已經轉變成大股東;投資方舟大廈也存在可能挪用國家撥款研發資金的問題……

而這時,商人李德磊覺得錢也賺夠了,不願意再爲方舟做軟件生態系統的深度開發。

於是直接宣佈,放棄方舟芯片的後續研發!

這直接導致方舟3號芯片擱淺,黃了……

從01年“方舟一號”破空出世,到06年“方舟3號”擱淺。

六年恍如一夢!

而“漢芯騙局”和“方舟敗局”對中國社會最大的傷害,

不單是坑了國家多少個億那麼簡單……

而是嚴重腐蝕了國人對“中國芯”投注的巨大熱情與期盼!

此後,在國家層面,

對國產芯片、操作系統方面的研發投入資金支持,幾乎徹底停止。

在那之後的多年裡,

“龍芯”等其他默默耕耘的中國企業,也都多少在輿論上受到了負面的質疑……

所以,隋波現在最需要做的事,

就是“力挽狂瀾”!

絕不能讓中國的半導體產業和操作系統的研發,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像前世那樣陷入停滯!

這將是對所有將畢生心血,都投入到中國半導體事業的那些先輩們,最大的“傷害”!

從50年代開始,

一大批年輕科學家學成歸國,投身於半導體科學的研究。

我國半導體事業曾經有過“夢幻”開局:

從1954年,中國半導體的“開山鼻祖”黃昆先生,在帝大物理系開設“半導體物理課”,1977年,黃昆擔任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開創了我國在材料科學和固體物理學的研究工作起。

到被稱爲“八級鉗工科學家”的王守武先生,在中科院應用物理研究所組建國內第一個半導體研究室,1958年就拉出了我國第一根硅單晶……

與兩位先生一起的,還有一連串熠熠閃光的名字:

謝希德先生(中國半導體之母,中國半導體物理學科和表面物理學科開拓者和奠基人);

湯定元先生(半導體學科和紅外學科創始人之一);

洪朝生先生(中國低溫物理與低溫技術研究的開創者之一);

吳錫九先生(中國第一代晶體管、晶體管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的奠基人);

林蘭英先生(中國半導體材料之母,先後研製成第一根硅單晶、第一根無錯位硅單晶、第一臺高壓單晶爐,爲我國微電子和光電子學奠定基礎)……

正是他們從無到有,開創和奠基了新中國的半導體事業!

而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前輩們,也培養出了本土第一批半導體人才。

這些學生中,

就有現在帝大微電子所所長王陽元院士、華晶電子總工許居衍院士等,在七八十年代接棒“中國芯”的主攻手位置。

從80年開始,

爲了在半導體產業進行攻關,改變缺乏產業化和持續更新“造血”能力。

中國又以市場化和運動式集中攻關並行,換取技術進步和產業跨越的機會。

從86年提出的“七五”“531”發展戰略,到90年實施“908工程”,95年確定“909項目”……

中國在探索芯片自主創新的道路上,一路蹣跚,但依然百折不撓。

曾經有人這樣說過:“砸鍋賣鐵”,也要把芯片搞上去!

可以說,

即使目前國內的芯片產業,依然和國外有着巨大的差距……

但這已經是無數科學界和產業界的前輩前仆後繼,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在新中國半導體事業上不斷開拓和努力的結晶!

如果就因爲“漢芯”和“方舟”,兩個失敗案例,

就令國內剛剛起步的半導體產業化進程,受到重挫。

從而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正值快速更新換代的關鍵階段,失去追趕和超越的最佳機會……

那也太可惜了!

更對不起,那些偉大的前輩們,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就在今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發佈。

“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是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並列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史稱“01專項”。

“國產高性能SOC芯片”(系統級芯片)、“面向網絡計算機的帝大衆志863CPU系統芯片及整機系統”、“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芯片設計”等課題,隨之確立。

未來國家在超級計算機上的“申威”CPU芯片(魔都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在北斗衛星等軍工領域的“龍芯”(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都是源自於此計劃。

而“核高基”的重要特徵,就是“企業牽頭主導”。

如何在高度市場化的條件下,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是“核高基”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所以,隋波就想借着,這次星河集團在“移動芯片+移動操作系統+智能手機”的投資佈局……

給主管部門一個“Plan B”方案:

那就是,除了現有“01專項”的國有重點課題之外,

以星河集團這樣的互聯網大型民營集團公司爲主體,通過對產業前沿發展方向的市場判斷(移動互聯網),對移動芯片、移動操作系統、相關軟硬件等領域,進行投資和佈局!

並通過產業鏈上下游整合,以互聯網內容、產品、服務爲生態,

推動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在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向自有核心技術方向轉換!

只要我們抓住時代機遇,和國外同時起步進行研發……

將有很大的機會在下一個十年,實現彎道超車!

換言之,

給予星河這樣的民營企業在芯片、操作系統等產業化研發上,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

資金,星河自己有……

但政策和人才,卻需要相關主管部門給予更多的支持!

這樣一來,對國家而言,

民營企業可以調動大量社會資金,進入相關技術研發領域;

在市場上可以更加靈活,會更注重用戶體驗和生態建設,是國有企業“專項課題”的有益補充。

而對星河集團而言,

想要在自主研發芯片和操作系統領域取得成功……

除了自身資金的投入和國內外優秀人才的挖掘之外,最重要的還是要得到官方的支持!

尤其是一些國內半導體領域領軍人物的“智力”支持。

國內半導體產業的整體落後,並不代表國內最頂尖的那羣科學家在技術上落後……

一切現代科技產品的根基,都是基礎學科。

而這種國家“戰略級”的人才資源,只有國家才能掌握和調動!

…………

隨後的一週時間裡,

隋波陸續拜訪了信產部、科技部等主管部門領導;

並與帝大、水木、中科大、北郵等高校的計算機、微電子、信息工程等衆多研究院和相關專家、學科帶頭人進行了交流。

隋波向他們推介了星河集團即將開展的一項新的計劃——“星魂計劃”!

所謂“星魂”,既寓意這這個項目將會是整個“星河集團”的“靈魂”;

更是針對中國“缺芯少魂”的現狀,面向未來,在移動芯片、移動操作系統領域進行“攻堅”的決心。

而這一番拜訪和交流,才讓更多的高層領導,和相關半導體行業內的專家們,明白了隋波和星河集團,作爲一家互聯網公司,爲什麼會向“上游產業鏈”進軍。

“星河集團將先期投入100億,

用於自有知識產權的移動芯片、移動操作系統,及軟硬件生態的研發!”

這時候,中央財政對“核高基”的專項基金撥付預算,也才328億。

星河集團在這個市場上所有企業,都“萬馬齊喑”的時候,敢於提出這樣一個堪稱“氣魄宏偉”的計劃。

對於隋波這個年輕人的魄力、勇氣、決心。

也讓很多人刮目相看……

隋波現階段,其實也沒有太高的期望。

畢竟星河集團真的想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破局,最終還是需要靠自己研發的產品、生態,和市場競爭!

他只是希望先在有關部門,和一些國內極具聲望,且“桃李滿天下”的院士們面前,“掛個號”。

等到再過兩年,市場機會來臨時,

星河集團將會面臨全球範圍和蘋果、Google等國際巨頭的競爭時,某些關鍵時候,能夠得到官方的支持,不會受到“市場外”因素的影響……

而當一些國企的“課題”研究進展不順利時。

裡面的那些核心研發人才,也能夠第一時間想到,還有星河系這個“希望”。

主動來投!

…………

就這樣,一直到9月初。

隋波才忙完了在官方和學術界的“吹風”之旅,並將現有星河系的互聯網業務梳理完畢。

他乘機飛抵魔都,開始了“新星河”的二次創業之路!

第一百四十六章 隋波的一系列騷操作!第二百五十三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二十七章 那美好而該死的青春!第二百零一章 董事會博弈,恐怖的一票否決!第二十章 易趣“南牆會議”-1第五十五章 覆盤與總結-1第二百八十章 聲東西、擊南北!第九十一章 你比他帥!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OKR和智庫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起波瀾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奇上市!第一百零九章 回國.隱患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雲漸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競合”與“學習”第一百九十五章 Lake Tahoe滑雪第二十一章 易趣“南牆會議”-2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棋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三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佈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題第六十五章 啓動A輪融資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家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大忽悠第二百七十一章 “隋波效應”第二百二十九章 僞.新零售第五十一章 青春無悔第八十八章 護城河理論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貓?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二百九十五章 Moto三劍客第二百六十三章 長城會議-2 前奏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宴.如神第三百八十四章 好久沒裝逼了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二十五章 1997年過去了第七十三章 人生若真能初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隋波的一系列騷操作!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安夜第三百三十四章 準備發動!第四百零二章 暴躁的老喬第二百七十一章 “隋波效應”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三十五章 總結和調整第二百五十六章 老馬崛起第四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三百三十章 “乾坤袋”計劃第六十八章 機構爭搶第三百九十二章 何謂“星河”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條道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起勢!第七十章 融資完成第三百六十七章 “競合”與“學習”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百九十七章 起勢!第四十六章 搜索引擎的研發第三章 特立獨行的隋波第六十八章 機構爭搶第三百零九章 “兩虎之爭”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二百七十章 屬於自己的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波總,你是真的牛!第一百四十五章 冬的冰冷和春的萌芽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三百七十九章 他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佈局文化產業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石三鳥!第八十一章 電子支付問題和新項目第三百二十一章 散心(戀雪ZQ隨風盟主加更)第六十三章 石舫約談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第九十四章 員工培訓、現金流、搬家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巨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騰訊再融資第八章 白衣飄飄年代的浪漫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二百零三章 投資教父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運作計劃第四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一百九十七章 酒莊.歸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安夜第二百五十八章 聚划算
第一百四十六章 隋波的一系列騷操作!第二百五十三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章 提前出現的“校內網”第二十七章 那美好而該死的青春!第二百零一章 董事會博弈,恐怖的一票否決!第二十章 易趣“南牆會議”-1第五十五章 覆盤與總結-1第二百八十章 聲東西、擊南北!第九十一章 你比他帥!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一十一章 OKR和智庫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起波瀾第一百五十九章 傳奇上市!第一百零九章 回國.隱患第一百二十二章 風雲漸起第三百六十七章 “競合”與“學習”第一百九十五章 Lake Tahoe滑雪第二十一章 易趣“南牆會議”-2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棋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易趣年會第三百八十八章 最後的佈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無題第六十五章 啓動A輪融資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家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大忽悠第二百七十一章 “隋波效應”第二百二十九章 僞.新零售第五十一章 青春無悔第八十八章 護城河理論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貓?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內網第二百九十五章 Moto三劍客第二百六十三章 長城會議-2 前奏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一十五章 夜宴.如神第三百八十四章 好久沒裝逼了第一百一十章 《商界名家》訪談第二十五章 1997年過去了第七十三章 人生若真能初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隋波的一系列騷操作!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安夜第三百三十四章 準備發動!第四百零二章 暴躁的老喬第二百七十一章 “隋波效應”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二十四章 平平無奇的隋波第三十五章 總結和調整第二百五十六章 老馬崛起第四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一百八十九章 降維打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天-風雲突變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三百三十章 “乾坤袋”計劃第六十八章 機構爭搶第三百九十二章 何謂“星河”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二百二十四章 另一條道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起勢!第七十章 融資完成第三百六十七章 “競合”與“學習”第二百三十九章 《對話》-解碼隋波的互聯網夢想第三百九十七章 起勢!第四十六章 搜索引擎的研發第三章 特立獨行的隋波第六十八章 機構爭搶第三百零九章 “兩虎之爭”第二百三十六章 勢在必得第二百七十章 屬於自己的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波總,你是真的牛!第一百四十五章 冬的冰冷和春的萌芽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三十六章 統一團隊思想第三百七十九章 他來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資本變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佈局文化產業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石三鳥!第八十一章 電子支付問題和新項目第三百二十一章 散心(戀雪ZQ隨風盟主加更)第六十三章 石舫約談第三百二十二章 初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遊學硅谷第九十四章 員工培訓、現金流、搬家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巨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騰訊再融資第八章 白衣飄飄年代的浪漫第一百二十七章 寒冬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二十章 夢想論和寒冬論第四十八章 小公主第二百零三章 投資教父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本運作計劃第四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湖從未平靜第一百九十七章 酒莊.歸國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安夜第二百五十八章 聚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