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穿過薄霧,爲清澈的湖面灑上了一層金波,粼粼灼灼,煞是好看。
六七艘樓船像條長龍一般,緩緩的向着琉璃島駛去。
那站在甲板對過的羞怯的女子,一直站在那,根本就沒有離開的意思。偶爾偷望阮紅俏一眼,卻在接觸到阮紅俏的視線後,又慌亂的轉了開去。
實在是太奇怪了!按說這樣的官家小姐,沒有認識自己的人才對啊!何況自己還是女裝裝扮?!
阮紅俏堪堪想不透,搖搖頭不願去想。
“寧兒,你那琴是‘天闕’嗎?”符婉儀指着小七手中抱着的琴囊,問道。
“呃?”阮紅俏倒是一驚。
那確實是‘天闕’沒錯,只是她一個官家小姐怎麼會識得‘天闕’的?
符婉儀看出她眼中的疑惑,笑着道:“我見過介紹名琴的圖樣,‘天闕’、‘欺霜’、‘鳳吟’我都瞭解一二。‘天闕’的琴囊鐫以硃紅的掐金絲繪牡丹富貴圖案,鐫刻手法和琴身上圖畫的手法一致。”
阮紅俏看了看她手中的琴囊,這才釋然的道:“的確是‘天闕’,我一個朋友送的。”
“你那朋友真大方,這可是價值連城的寶物,有錢也不一定買的到!”符婉儀豔羨的說。
“呵呵,這只是他的一番心意罷了!”
是的,是一番心意!阮紅俏心說。
那是四年多前,離開楚京那天早晨,渚晗遣人送來的。
阮紅俏本不想要這麼貴重的物件,那送琴來的人卻說:皇上口諭,如若將琴再帶回去,必將要他的腦袋。
呵,她是不會相信渚晗那麼宅心仁厚的一個人會因此要那人腦袋的,他只不過是以此來表決心罷了。最終,在厲王的勸說下,阮紅俏欣然接受。
當時在琴囊裡,附了一張小箋,上面只短短的以隸書書寫了七個字——寶琴贈予知音人。
只是,她算是一個知音人嗎?或許,這“知音”二字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吧?!
說話間,琉璃島已在眼前。
阮紅俏特意等在那羞怯的女子身後下了樓船。
沒想到看起來這樣一個乖巧膽小之人,竟是獨自赴會。
礙於符婉儀在身側,阮紅俏傳音道:“十九,盯牢了她。”
“是。”
這琉璃島,不愧是皇帝的御用小島,被打理得不見一顆雜草。放眼四處,單單隻栽種了牡丹花卉。單瓣的、重瓣的、重臺的,夜光的、藍田的、趙粉的、姚黃的、豆綠的……可說是花色繁多,種類齊全。
許多從來不曾見過的牡丹花卉,在這裡都可以見到,堪堪就是一個牡丹花展。
寶島之上,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鱗次櫛比,錯落有序。
那些個剛纔還嘰嘰喳喳、不顧形象大笑的女子,自踏足琉璃島時,個個都變得端莊淑雅起來,竟是對這許多名貴的花色與別緻的精緻,表現得目不斜視。
在宮人的帶領下,一行到了一個佔地頗廣的廣場。
衆人踏上這廣場,看着腳下的白色琉璃地板,個個唏噓不已。那地板之下,引了水流,竟能看見游魚在腳下嬉戲;陽光灑在地板之上,折射出炫目的光芒,再反射到衆女子身上,隱隱鍍了一層霞光。
在廣場的東面,搭了一個三尺高、兩丈寬、四丈長的木頭高臺,大約就是衆女子用來比拼才藝的地方;在高臺的後面,是一個氈布搭建的碩大的棚,應該是用來讓這些個官家女子化妝、整頓的地方;而在高臺的前面,亦是呈半弧形狀的氈棚,氈棚又被氈布隔斷,分爲幾個小的空間,裡面擺了桌椅,桌椅上已是擺滿了茶果、糕點,毫無疑問,這是供那些個男子觀客觀禮的地方。
不遠處,一衆官家男子已陸陸續續向廣場走來。
有的女子並未見過這許多男子,斜睨了一眼之後,已是滿面紅霞,嬌羞不已。
呵,還真是不經世事啊!
看着這些個女子,早已失了剛纔的從容,一會還怎麼在衆目睽睽之下展現自己?阮紅俏搖搖頭,心裡腹誹着。
宮人將一衆女子帶到了高臺後面的大氈棚裡。
阮紅俏這時才粗略數了一下,來參加此次比拼的官家小姐,竟然有上百人之多。
環肥燕瘦,應有盡有。或端莊,或賢淑,或高貴,或嬌媚……在這百來人中,無不被盡顯得淋漓盡致。
甫一坐定,一個看上去溫柔大方、慈眉善目、嘴角噙笑、環佩叮噹的高貴婦人在幾個宮婢的簇擁下,款款來到了棚內。
一宮人尖細着嗓子叫道:“這位便是今日的主持,茹妃娘娘,爾等快快見禮。”
一衆女子連忙起身跪了一片,高聲唱諾道:“娘娘吉祥。”
茹妃淡笑着以極盡溫柔的聲音道:“各位小姐,我有幸得皇上擡愛,主持此次盛會,實在是我這做妃子的前世修來的福氣。實話道來,此次盛會,實乃相親大會,汝等的父親都是我大燕的能人之士,皇上爲了答謝汝等父親數十年來忠君愛國,爲國爲民,勞心勞力,特此舉辦此次盛會。汝等得了此等良機,一會兒比拼之時,萬萬要盡力展現自己的才藝,覓得如意郎君,倒也是美事一件。汝等實在該感謝我大燕天子的恩德。”
衆女子再次唱諾道:“吾皇萬歲,娘娘千歲。”
茹妃虛扶一把,道:“都起來吧!”
“謝娘娘!”
衆女子恭敬有佳,拿捏有度,不愧是官家女子。
接着,有宮人端着一個盛有紙團的托盤過來,一一抓了鬮,確定一會上臺的順序。
待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茹妃微微點頭,便走向外面的高臺。
但聽見男子見了禮,茹妃又是一番歌功頌德之詞之後,接着便宣佈此次盛會開始。
第一個上臺的,居然是那魏家小姐!
當三十多歲的司儀——大鴻臚的從官費清原,報到“魏嬌顏”時,她一個箭步便衝上了高臺。
哈哈,她居然叫“魏嬌顏”!棚內的好些女子無不是掩嘴竊笑起來。
而棚外那些個男子早已是目瞪口呆,與燕藜坐在中間一個棚內的尋夜離歡、韓笑、小越、小成、魏衍、十三等,那張大的嘴巴更是合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