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停當,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前往御書房,那華蓋之下,皇后妝容精緻,神色如常,依舊的高貴典雅,端莊貴氣。只見她手輕扶在一個女婢的手臂上,步履輕盈,亦步亦趨。那保持得極好的體態如若少女的身段一般,完全看不出一絲老態。
若不是眼角有幾絲褶子出賣了她的年齡,任誰也看不出這女人竟是年屆不惑!
穿過永壽門、福壽門、德壽門,這纔來到御書房前。
阮文蕊輕咬嘴脣,望着那緊閉的朱漆大門,心裡滿是不甘與怨懟。
守在御書房門口的李德海公公眼尖的看見她,提袍便跪了下去,尖聲尖氣的道:“老奴見過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歲!”
“起來吧!”皇后阮文蕊淡笑着道:“李公公,皇上可在小憩?”
李德海站起身來,弓着身子,畢恭畢敬的道:“稟皇后娘娘,皇上正和逍遙王在對弈,老奴給你通傳吧!”
一聽見“逍遙王”三個字,阮文蕊隱在袍袖下的手當即緊握成拳,牙齒幾不可見的打着顫。
哼!對弈!指不定在商量怎麼對付本宮吧?!
一切動作與思維不過只是轉瞬間的事,阮文蕊收回思緒,淺淺笑道:“如此,多謝李公公了。”
李公公推開厚重的木門,走了進去,不多時便折了出來,道:“皇后娘娘請進。”
阮文蕊點了點頭,獨自走了進去,便見燕藜與文景帝盤腿坐在矮榻之上。
文景帝蹙眉觀望着矮几上的棋局,右手擲了一子,想落下卻又不願放下,一副舉棋不定的樣子,彷彿真是被一步棋子給難住了一般。
燕藜聽見腳步聲,趕緊下榻,面向皇后,滿臉敦厚謙卑的表情,提袍跪下,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以慣常溫潤的聲音道:“燕藜見過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歲!”
阮文蕊眼中陰毒之色一閃而過,旋即恢復常態,淡笑着虛扶了一把,話中有話的道:“逍遙王何必多禮?快快請起,你這逍遙王爺連你皇帝伯伯都不跪,如今卻跪我這皇后,這不是折殺本宮嗎?”
文景帝一聽這話,這才從棋局中回過神,心頭閃過一絲不豫,旋即將棋子放入几上的碧玉棋盅內,看也不看皇后一眼,兀自穿着龍靴。
燕藜笑若春風的道:“皇后娘娘可是比燕藜的皇帝伯伯金貴多了,燕藜可以不跪皇帝伯伯,卻不能不跪你啊!”
那言下之意便是,如若敢不跪你,只怕小命也要交代於你手上了。
“你——”阮文蕊氣得不行,欲發作,睨了一眼皇帝后,終是隱忍了下來。
燕藜不理會她,轉向皇帝道:“伯伯,您有事,藜兒就不打擾你,先行回府了。”
文景帝看向燕藜,道:“這樣也好,這棋局伯伯吩咐人給封好,改天你再來陪伯伯下完。”
“好。”燕藜答着,斂袍退了出去。
恨恨的目送燕藜出了殿門,阮文蕊才轉向文景帝,微微屈了屈膝,算是見禮。
文景帝望着她,擺了擺手,淡淡問道:“皇后尋朕何事?”
“皇上,臣妾久不問世事,今日才得知皇上將在拜月佳節舉辦什麼才藝比拼大會,且把這事交予茹妃去打理。”阮文蕊自顧自在矮榻上坐了下來,繼續道:“皇上,您這不是告誡世人,我這個皇后不作爲嗎?”
你就裝吧!久不問世事?久不問世事會遣那許多人去取藜兒性命?今日才得知?誰又不知道整座皇宮中到處都是你布的眼線?
想是這樣想着,嘴上卻道:“皇后多心了,你打理朕的後宮已是煩心事一件,這等小事哪用勞煩皇后?”
哼!小事?小事卻能讓你這皇帝如此上心?阮文蕊心中鬱結至極,卻始終裝着若無其事的樣子。“皇上,話是這麼說,可這事傳出去臣妾哪裡還有顏面見人?皇上不如將這事交給臣妾去主持吧!”
又要玩什麼把戲?文景帝蹙着眉,睨着阮文蕊,半晌才道:“皇后這話太過嚴重了吧?皇后身爲中宮,且隨帝側二十多年,難道還要朕來告訴你君無戲言是何意思?聖旨早就下了,你要朕做朝令夕改的昏君?”
果然,他是擔心自己對那小雜種不利的!只怕是早已猜測到派人誅殺燕藜之人便是我了。
“皇上教訓的是!是臣妾不懂事了。”阮文蕊當即站起身,微微躬身道:“臣妾有個不情之請,還望皇上成全。”
文景帝挑眉道:“你先說說是何事。”
還真是提防得緊啊!阮文蕊心裡恨極,卻又不能表現出來,吶吶着道:“臣妾有好些年沒回過阮府了,甚是想念親人,如今恰逢碧煙剛剛臨盆,臣妾想回府瞧瞧,還望皇帝恩准!”
“這事啊?!朕就準了吧。”
阮文蕊裝着一副欣喜的樣子,道:“臣妾多謝皇上。”
“嗯。”文景帝淡淡嚶嚀一聲,再道:“皇后若沒別的事,回了吧,朕累了,休息一會。”
“是,臣妾告退。”
皇后回府省親的事,原本是要交由太常定好日期,着手下屬官准備好儀仗,安排好一應事宜,方纔得以出行。
然,皇后心急於見自己的親人,一切事項從簡,着朱嬤嬤稍稍安排了一下,便啓程了。
雖是一切從簡,可那陣仗還是不容忽視的——
斧鉞開道,旗幡飄展,寶頂華蓋,皇后端坐在六匹高頭大馬駝駛的金碧璀璨的馬車上,接受着百姓的膜拜,八十侍婢侍行馬車兩旁兩旁,上百宮人隨行,五百騎馬護衛斷後。
整支儀仗隊伍上千餘人浩浩蕩蕩的前往司馬府而去,場面不可謂不壯觀!
司馬府巍峨的大門前,阮文淵昨日便得了消息,率領着幾房夫人,公子小姐,丫頭僕人早早的就恭候在門前。
待儀仗隊伍映入眼簾,由阮文淵帶頭,幾百人就這樣齊刷刷的跪了一大片。
圍觀的百姓,過往的路人亦是全數跪了下去。
馬車趨到近前,皇后阮文蕊由朱嬤嬤和一個宮婢攙扶着下了馬車,亦步亦趨的走到阮文淵跟前。
阮文淵領頭高聲唱道:“臣阮文淵恭迎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歲!”
“皇后娘娘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