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外蒙|獨立事件

遼寧兵工廠大規模開建以來,奉軍的裝備提升到新的層次,奉軍的實力也有突飛猛進,所以皖系也在熱河附近派駐重兵防守。在關內一時無法染指的情況下,如能從北方打開局面,不失爲一着妙棋。

所以在國內事件漸漸平息後,張漢卿的目光轉向了外蒙古。

蒙古高原上從古至今有多個遊牧民族繁衍生息,如匈奴、柔然、回紇、突厥等。中國宋朝時期,突厥勢力淡出該地區,蒙古人遷入。蒙古各部臣屬於金朝,在13世紀初,蒙古人的首領成吉思汗統一了這一地區的所有蒙古部族,建立了蒙古帝國。其後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包括現在中國的大部、蒙古高原、外東北等。

明朝時蒙古殘餘勢力退回塞外,維持北元政權,與明朝對抗。後來滿族統治者與漠南蒙古(即內蒙古)諸部結盟,進入中原,建立清朝。其它漠北、漠西蒙古部族也逐漸成爲清朝的臣屬。至民國政區劃分,其轄下有4部2地區及116旗4牧場36佐領等次區劃。

蒙古各部與清政|府的關係頗有不同。他們或與滿族統治者聯姻,或被武力征服。和清政權距離較近的內蒙古各部與中|央的關係密切,而和中|央政|府距離較遠的外蒙古,即喀爾喀蒙古或稱漠北蒙古,則與中|央政|府關係一直相對比較疏遠。

中|央政|府在庫倫(今烏蘭巴托)設置大臣,以防外蒙割據。對在努爾哈赤及皇太極時代已歸附的稱內蒙古,之後再內附的稱外蒙古,對忠勤有功的可繼續世襲,對忠勤有懷疑的,如察哈爾,就派滿人出任的察哈爾都統治理,土默特由綏遠城將軍統治,達斡爾族用類似方式處置。

從16世紀開始,沙俄經營西伯利亞,與外蒙古地區開始往來。鴉片戰爭以後,沙俄在強佔|中國東北、西北領土的同時,處心積慮地謀求霸佔我蒙古地區,以實現其“黃俄羅斯”迷夢,其先後制定了“米勒爾計劃”、“穆拉維耶夫計劃”、“巴達馬耶夫計劃”,狂妄地提出要佔領從西伯利亞到長城腳下的大片中國領土。

爲達到這一目的,採用了一系列的卑劣手法。但1870年以前的中俄條約中,儘管嚴重損害中國主權,也沒改變蒙古屬於中國這一鐵的事實。

但沙俄仍野心不死!1727年中俄簽定的《布連斯奇界約》和《恰克圖界約》(合稱《布連斯奇條約》),肯定蒙古屬於中國。但沙俄取得了在恰克圖和外蒙古地區通商貿易的特權。

1854年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說“中國一旦發生政變,也不應容許中國新政|府把權力擴張到蒙古,在這種情況下,蒙古應受到俄國保護”。在沙俄和清朝政|府簽訂的多數不平等條約中,都有關於俄國在蒙古利益的條款。在這段期間,俄國極力推進和蒙古各部的經濟、文化和軍事交流。

辛亥革命後,隨着清朝統治的逐漸瓦解,在沙皇俄國駐庫倫領事的策動下,外蒙古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派杭達多爾濟、車林齊密特出使俄國。沙俄認爲分裂蒙古的時機已到,開始培植親俄勢力,並大批發放武器,準備製造外蒙|獨|立。

11月30日俄蒙軍隊包圍了清政|府駐庫倫的蒙古辦事大臣衙門,解除了清軍的武裝,並將辦事大臣三多及其隨從人員押送出境。哲布尊丹巴乘機於12月28日宣佈外蒙古(烏里雅蘇臺)地區獨|立,自任日光皇帝“額真汗”,改元共戴,但未得到廣泛認可。一年後簽定《俄蒙協定》《商務專約》,這兩個條約確立了沙俄實際統治了蒙古。

消息傳出,舉國大譁,從政|府到民間羣情激憤,內蒙也發表了嚴正申明,不承認庫倫僞政|府的一切條約。

1912年10月3日俄國前任駐華公使柯索維茨在庫倫與哲布尊丹巴政|府簽訂《俄庫條約》。1913年沙俄當局迫使袁世凱執政的北洋政|府簽訂了《中俄聲明》文件。聲明規定:外蒙古承認中國宗主權,爲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俄國承認外蒙古自治。中國不得在外蒙古派駐官員、軍隊,不得移民。而沙俄可以,蒙古事務需兩國協定解決。

該條約使中國徒有宗主虛名,而仍由沙俄控制外蒙。1915年再訂《中俄蒙協約》,確認1913年的文件,沙俄對此十分滿意。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在恰克圖簽定《恰克圖協定》,將此聲明具體化。據此,同年6月9日,外蒙古宣佈取消“獨|立的大蒙古國”。

袁世凱冊封八世哲布尊丹巴爲“呼圖克圖汗”,保持了自治王公的地位,並赦免獨|立運動人士,外蒙古實行自治,但實際上爲沙俄所控制。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自治”的外蒙失去靠山,外蒙重回祖國的懷抱。1918年中國政|府以防止蘇維埃主義擴散和西伯利亞局勢動盪爲由,駐軍庫倫。蘇俄政|府雖在1919年初再次發表對華宣言,宣佈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但事實上繼續支持外蒙古獨|立。

同年,駐軍與外蒙上層達成《改善蒙古未來地位的64條》文件,要求取消自治,但此際西北邊防駐軍主力在段樹錚帶領下出蒙與奉軍在熱河交戰,蒙古空虛。

北洋政|府更迭之際,哲布尊丹巴活佛死心不改,蠢蠢欲動。後見段祺瑞政|府因青島問題焦頭爛額,建立“大蒙古國”的念頭又涌上心頭。蘇維埃俄國趁機在7月25日發表對蒙古聲明,複稱外蒙古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要求與之建立外交關係。

但是蒙古三盟(車盟、圖盟、漢臣)王公聯名密呈庫倫鎮撫使陳毅,自願取消自治,恢復舊制。作爲鼓勵,北洋政|府冊封哲布尊丹巴爲博格多汗。

張漢卿清楚地知道,歷史上這一不起眼的舉動,雖然最終被皖系的徐樹錚出兵武力收回,但此舉使中國失去了外蒙古上層王公的人心。後徐軍主力回內地參加軍閥混戰,僅在庫倫和蒙俄邊界買賣城(今阿勒坦布拉格)留有少量兵力駐防。

空虛的蒙古復又在以蘇聯支持的喬巴山等人帶領下於1924年11月24日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正式從中國版圖分裂了出去。中華民國直系政|府雖然一直拒絕承認,但是隨着直奉大戰的失敗,政|府已經無力做干涉,已造成既成事實無可挽回。

繼後又發生日軍侵華,整個國家陷入大混亂,至此已無力迴天。至1945年爲得到蘇聯不幫助中共的承諾,蔣介石國民政|府遂允許在同年10月舉行所謂公民投票(蘇軍亦參加投票),並正式承認其“獨|立”,從此在法理上蒙古已經不屬於中國。

蘇聯亦曾在1921年先唆使原屬外蒙古的唐努烏梁海地區獨|立,於1944年正式將其侵併,而且又將總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瓜分了出去。張漢卿每讀史至此,不禁“長使英雄淚滿襟”!

打開中國地圖,可以清晰地看出蒙古重要的地理位置:它的分裂形同把中國攔腰斬斷,從蒙古國到北京只有600公里的路程,直到張家口長城處一路無險可守。因爲二連浩特到北京之間,只有張家口南北纔有山地做屏障,張家口以北幾乎是一馬平川。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蘇關係緊張的時候,據說前蘇聯部署在中蒙邊境的機械化、裝甲部隊最快3天可打到北京,逼迫中國牛人第一的毛偉人將全國1/3的精銳部隊調集在北京近郊,即使這樣還在全國建立了幾個備用戰備司令部以備遷都後指揮之用。

外蒙古的重要戰略位置也一直爲蘇俄所重視,難怪後來的斯大林乾脆對民國政|府談判代表宋子文說:“老實告訴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軍事的戰略觀點而要這塊地方的。倘使有一個軍事力量,從外蒙古向蘇聯進攻,西伯利亞鐵路一被切斷,俄國就完了。”

而如果中國擁有蒙古,廣闊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數千公里均直接受到威脅。中國軍隊任意斷了一處,將使蘇俄無法對遠東地區進行補給和支援,最終能否繼續守住遠東尚在五五之數。

同樣因爲這個原因,國民黨去勢後,新中國領導人毛爺爺曾主動問蘇聯代表如何對待外蒙和內蒙的統一。蘇聯代表回答說:“我們不主張這樣的統一,因爲這可能導致中國失去一大塊領土。”

毛爺爺認爲外蒙和內蒙可以聯合起來併入中國版圖,蘇聯代表對他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爲蒙古人民共和國已享有獨|立,日本投降之後中國政|府承認了外蒙的獨|立。蒙古人民共和國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文化,以及文化和經濟發展的道路,它早就領略了獨|立的滋味,任何時候都未必會自願放棄獨|立。如果什麼時候它和內蒙合併,那一定是成立統一的獨|立的蒙古。”

當時出席會談的任弼時這時也插了話,他說內蒙有300萬人,而外蒙才100萬,其意味是深長的。鑑於中方的這一信息,斯大林給毛爺爺發了電報,指出:“外蒙領導人主張按獨|立統一的蒙古國的原則將中國所有蒙族地區同外蒙合併,蘇聯政|府表示反對這一計劃,因爲它意味着從中國割去許多地區,儘管這一計劃沒有威脅到蘇聯的利益。我們認爲,即使是所有蒙族地區都統一成一個自治地區,外蒙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獨|立而在中國版圖內實行自治。自然,這事的決定權屬於外蒙自己!”

這已經是明白無誤的威脅了。但是鑑於新中國成立後的國際形勢,當時的中國是不可能在蘇聯手裡解決蒙古問題了。

斯大林逝世後,毛爺爺和周總理又第二次向蘇聯領導人正式索要蒙古又遭到拒絕,最終,外蒙問題留給了後人,至此156.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再歸於中國。

第174章 風骨第683章 裁兵(上)第693章 精神戰第774章 露骨第572章 金融風暴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885章 突圍第996章 雪中情第73章 唯義與利第786章 你是我的皇后第201章 護短第209章 囂張的老戴第935章 作戲第850章 忘恩的代價第31章 戲外第629章 中國向何處去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692章 日中軍事同盟論第674章 和德國全方位的夥伴關係第986章 人民黨的好朋友第761章 暗流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572章 金融風暴第568章 底氣第339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571章 風暴前夕第342章 廉價勞動力第494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645章 長江上的炮擊第947章 口水仗第968章 又見艦載機第28章 入戲第549章 炮擊總統府第328章 波瀾起第814章 金蟬脫殼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98章 家務事第448章 羽翼豐滿第179章 擦屁股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926章 慰問團第12章 君前奏對第986章 人民黨的好朋友第40章 全武行第243章 歸心第307章 示弱第170章 閨房之樂第1003章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8章 吾爲四萬萬人爭人格第999章 全面進攻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726章 英國人要掀起金融戰第409章 三國殺第669章 中蘇新紀元第557章 中流擊水第775章 一次浪漫第999章 全面進攻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213章 另一場較量第124章 馮德麟的胃口第77章 第一桶金第372章 說客(上)第315章 日本要介入中東路第524章 四省聯盟第930章 吃醋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210章 殺機第41章 收斂第495章 災情如火第656章 易幟風波第715章 人民黨萬歲第644章 打過長江去第190章 商業帝國之雛形第172章 喜第446章 筷子的哲學第836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614章 坦白從寬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575章 利好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56章 結義第286章 督軍團天津會議第810章 新一任張女郎第96章 三個有利於第559章 做生意(上)第522章 趙倜的煩惱第109章 恩寵與眼藥第537章 救命的糧食第800章 珍貴的選票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402章 同病相憐第29章 君子與小人第264章 收編第542章 廢督裁兵(下)第2章 角逐第183章 打算賴賬的貸款
第174章 風骨第683章 裁兵(上)第693章 精神戰第774章 露骨第572章 金融風暴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885章 突圍第996章 雪中情第73章 唯義與利第786章 你是我的皇后第201章 護短第209章 囂張的老戴第935章 作戲第850章 忘恩的代價第31章 戲外第629章 中國向何處去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692章 日中軍事同盟論第674章 和德國全方位的夥伴關係第986章 人民黨的好朋友第761章 暗流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572章 金融風暴第568章 底氣第339章 就這樣被你征服第571章 風暴前夕第342章 廉價勞動力第494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645章 長江上的炮擊第947章 口水仗第968章 又見艦載機第28章 入戲第549章 炮擊總統府第328章 波瀾起第814章 金蟬脫殼第950章 將戰爭進行到底第198章 家務事第448章 羽翼豐滿第179章 擦屁股第603章 膠濟線易主第926章 慰問團第12章 君前奏對第986章 人民黨的好朋友第40章 全武行第243章 歸心第307章 示弱第170章 閨房之樂第1003章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第18章 吾爲四萬萬人爭人格第999章 全面進攻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726章 英國人要掀起金融戰第409章 三國殺第669章 中蘇新紀元第557章 中流擊水第775章 一次浪漫第999章 全面進攻第695章 文化人那點事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213章 另一場較量第124章 馮德麟的胃口第77章 第一桶金第372章 說客(上)第315章 日本要介入中東路第524章 四省聯盟第930章 吃醋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210章 殺機第41章 收斂第495章 災情如火第656章 易幟風波第715章 人民黨萬歲第644章 打過長江去第190章 商業帝國之雛形第172章 喜第446章 筷子的哲學第836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614章 坦白從寬第370章 和平談判第575章 利好第461章 借殼上市第56章 結義第286章 督軍團天津會議第810章 新一任張女郎第96章 三個有利於第559章 做生意(上)第522章 趙倜的煩惱第109章 恩寵與眼藥第537章 救命的糧食第800章 珍貴的選票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288章 座次之爭(下)第402章 同病相憐第29章 君子與小人第264章 收編第542章 廢督裁兵(下)第2章 角逐第183章 打算賴賬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