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

於秋從來都不會做無用功的事情,在散席之後,他就安排人給大家分配了居所,除了李建成喊了李世民去房間說話之外,其它的大臣和隨同李建成而來的世家子們,基本都是在房間匆匆的放下行李,就涌到了洺津渡的大街上。

他們剛纔在街上看到了芙蓉香皂,一箱裝的居然只賣四百二十貫,要知道,按照芙蓉香皂的箱裝標準,一箱可是有四十八塊,平均算下來,一塊芙蓉香皂還不到九貫錢。

而芙蓉香皂在長安長孫氏商鋪裡的零售價是十貫一塊,而且由於限售原因,有錢都還未必買的到,零散買的話,很多人出十一貫能買到一塊都算不錯的了。

再有就是各種吃食,和傢俱,皮貨,且不說價格的差距,光是精緻美觀度,就讓他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你們這裡的雪花鹽,真的只賣兩貫錢一斤?”一個長安來的官員去到了專門賣鹽的鋪子之後,一臉不可置信的模樣看着標價牌問掌櫃的道。

由於河北的戰亂結束,物價在一個多月前就呈斷崖式下跌,原本虛高的鹽價也是跌了一大半,之前在關中能夠賣到七八貫錢一斤,在河北能賣到十貫錢一斤的青鹽,現在只能賣到兩貫多一點的價格了,雪花鹽比青鹽的價格略高,由於是長孫氏獨家出貨,在長安的零售價一直穩定在三貫錢一斤,而洺津渡這邊,居然比長安的價格要便宜三成多,簡直叫人不敢相信。

“是的,如果整石買的話,我們還能再便宜一些,一石給您算二百三十貫。不過,將這些鹽運出了洺津渡之後的稅賦和運輸的費用,須得您自己出。”掌櫃的笑容可掬的道。

“我如果要一百石雪花鹽,你能給到什麼價?”那官員估算了一下自己這次從長安帶來的錢財之後,再度詢問道。

那掌櫃的考慮了一下之後,答道,“每石再給您再降十貫,總價兩萬兩千貫。”

這麼算下來,哪怕這個官員按照朝廷的規矩,承擔十稅一的商稅,到手的均價,也沒有超過兩貫錢一斤,而如果他用自己的官方座船將其運回長安的話,多半是不會交一文錢的運費和稅費的,也就是說,到了長安之後,他只需要照市價出手一半左右的鹽,剩下的就全都是賺的。

近萬貫的盈利空間,直接讓他腦門子衝了血,當即拍板道,“我要一百石雪花鹽,你現在有這麼多貨嗎?”

掌櫃的笑道,“有的,有的,您只需要告訴我在那條船上貨,我們會有夥計馬上幫您裝船,貨款他們也會當麪點清之後帶回來。”

“上萬貫的買賣,你們就這麼隨意的交給一個夥計打理?”那位官員有些不信的道。

“您只管驗貨收貨就成,一兩萬貫的貨款,對於我們批發鹽的鋪子來說,還算不得什麼,淮南那邊的船隊過來,一般都是千石起運。”掌櫃依舊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樣道。

那官員聞言,算是徹底的感受到了洺津渡的大氣,兩萬多貫的交易,對於他們來說,居然都只能算是小生意,很快,他就見識到了這間鋪子的強大,一百個一石裝的麻布袋子,在一盞茶的功夫內,被裝成了十車,開始拉向碼頭的方向,帶隊的人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小夥子。

當然,鹽鋪子這裡成交的,可不是洺津渡今天的第一筆生意,批發芙蓉香皂的鋪子纔是最熱鬧的,短短半個時辰,就已經銷售出去了十幾萬貫的貨,其它各個鋪子,也都是幾千到上萬貫不等,而這些交易,絕對不會是一杆子買賣。

當他們知道在洺津渡可以用低於市場的價格,批量的拿到貨之後,今後他們想賺錢,想用這些東西,就都會想到來洺津渡拿貨,於秋故意拖延兩天時間,就是要讓這些人體驗洺津渡的商業交易模式,便捷高效的商業環境。

入夜時分,去了一趟山莊的魏徵回來了,此時,他的腦海裡,全是山莊水庫旁邊那塊麥田和那塊水稻田的畫面,高產小麥和水稻的祥瑞,絕對不是假的,於秋安排了五千軍士在山莊防禦有人破壞這些糧種,也是非常合理的,等到他將這些情況彙報給了與李世民交談了一下午的李建成之後,臉上一臉陰霾的李建成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宣佈召集衆人開宴。

就在剛纔,李世民拒絕了李建成調河北軍去山東平滅徐圓朗的要求,所用的理由很簡單,北方邊境各州需要兵力防禦,抽調不開。

而且,他沒有收到來自李淵調自己所領的軍隊去平叛的旨意,不能夠私自將兵權交給李建成帶去山東,即便是李建成非要帶兵去山東滅徐圓朗,也得等他押解劉黑闥回長安交旨以後,看李淵有沒有命令讓自己把軍權移交給他。

涉及軍權這個犯忌諱的東西,李世民又死咬着規矩不放,李建成也不好太任性,便只能暫且作罷,只是摧李世民快些押解劉黑闥回長安交旨,畢竟,高產糧種祥瑞的事情,李淵是交給他來處理的。

晚宴的菜式,與午宴完全不同,甚至宴會廳上面的桌子,都全部換成中間掏了洞的火鍋專用桌,時近八月,晝夜溫差較大,在微涼的夜晚,吃火鍋,喝奶酒,看歌舞,纔是宴會的正確打開方式。

反正於秋有從盧氏接手過來的班底,門下歌姬舞姬都不缺,在宴客方面,直接讓文武百官感受了一次當世頂尖規格,讓李建成很是滿意。

要說於秋爲什麼這麼大方,還不是因爲他賺了錢,僅僅一個下午的時間,洺津渡各個商鋪的成交額,就達到了近兩百萬貫,這至少能給於秋本人帶來五十萬貫以上的純利潤,區區一頓酒宴,又算的了什麼。

而且,這還只是一個開端,今天有很多世家子已經寫書信回家族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更多拉着錢財的船隻出現在渡口,因爲這些人大多是掌握了一州一縣,甚至幾州幾縣的商業的世家豪強,他們把這些貨物弄回去,會在當地獨家出售,從而牟利賺錢。

這就是於秋將自己的商品快速打入所有富人之家的一種手段了,高產的糧種只是將他們吸引到這裡來的一個噱頭,當然,即便只是個噱頭,它也是個價值萬金的噱頭。

酒宴之上,於秋就開始鼓吹這個噱頭的價值了,而且,是魏徵幫他創造的機會。

“於都督,下官有一事不解,你是如何確定這些高產的小麥和水稻種子,在其它田地裡也能種出這樣高的產量的?它又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如果這只是一種偶然的現象的話,它可並不能改變我大唐缺糧食的現狀。”魏徵藉着向於秋敬酒的機會問道。

於秋笑了笑向他朗聲解釋道,“這就不得不提到一些關於我師門的學問了,在我們靈鷲宮,有很多先輩,在數千年以前的時候,就在探索這個世界,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物種瞭解,遠超一般人。

在坐諸位應該知道漢時在嶺南沿海設立的日南郡吧!那邊有一種水稻,門中先輩起名爲占城稻,這種水稻耐旱,不擇地而生,而且生長期短,不足兩月,便可收割,在當地,一年可以自然三熟,畝產亦能達到兩石餘,當地百姓哪怕完全不耕種,糧食也多到吃不完。”

於秋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頓時席間就響起嗡嗡嗡的聲音,許多人對於這樣的稻種,可是聞所未聞,在他們的認知中,糧食多到不需要耕種,也能吃不完的地步,簡直是人間仙境一般的存在,世界上真有這樣的地方,他們甚至願意舉族遷過去。

只是他們現在還不瞭解,在那邊生存需要面對無數的毒蟲猛獸,和高溫天氣產生的疫病。

“那麼,於都督種出來的這種糧食,就是取自嶺南沿海的占城稻咯?”想要搞清楚情況的魏徵繼續問道。

於秋搖了搖頭道,“非也,剛纔我只是告訴大家,世界上存在很多種稻種,占城稻,是其中生長期最短的一種,相比於我們長江流域差不多要半年才能一熟的本土水稻,有很大的物種優勢,而我種植的這種水稻,只是吸取了它一部分生長週期短的優勢。”

“物種之間,還能相互吸取優勢?”魏徵知道於秋後面還有話要說,但還是忍不住道。

於秋點頭道,“當然,不僅是植物,動物,人也是一樣,魏洗馬如果納一個西域胡姬做小妾,生出來的孩子,一定會擁有咱們漢人和西域胡人的兩種特徵。”

這種胡漢通婚產生的混血兒在這個時代簡直是太多太多了,於秋只是這麼簡單的一提,大家就搞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畢竟,古代讀書人,也未必是什麼都不懂的,他們知道植物生長是需要交花才能結果的,兩種不同的稻種交花,可能長出特性不同的水稻,也不算奇怪。

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兩百一十章 張喜兒的希望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來戰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十九章 再見劉黑闥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會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現狀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十八章 採購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一百九十章 裁軍和選兵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二坑姐第四百二十八章 參觀銀樓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三百五十七章 搶救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十三章 進城前的準備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五百一十二章 衛星發射試驗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
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山莊第三百六十章 倭島問題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判的意向第三百九十四章 組建維和部隊第四十七章 小樹林會談第一百一十三章 全是套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使團到長安第兩百一十章 張喜兒的希望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服來戰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一百五十章 晚宴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究竟要到哪一步纔算好?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十九章 再見劉黑闥第一百二十六章 討債第二十一章 於秋的商業謀劃第兩百七十九章 連鍋端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七十三章 救人從來都不簡單第兩百七十五 長孫無忌的構想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三百五十章 瘋狂爆積分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四百七十三章 任命皇帝第三百六十四章 難以抑制的好奇心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兵白狼谷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三十九章 打開研究創新的大門第三百三十九章 接待宴會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六十八章 招攬羅士信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告一段落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兩百三十六章 長安的迴應第一百零五章 領取牲畜養殖任務獎勵第一百四十三章 當列爲貢品第三百七十四章 定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世界之主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現狀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十八章 採購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四百六十章 不夠強的陸地之王第一百九十章 裁軍和選兵第兩百六十四章 孩子們的成長環境第四百九十九章 完美奪冠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活環境改造工程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五百一十四章 走在前進的道路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都有好算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二坑姐第四百二十八章 參觀銀樓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二章 系統獎勵第三百二十三章 拿下田襄子第兩百八十七章 放開手腳幹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九十九章 局勢第三百五十七章 搶救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一百二十章 行軍途中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十三章 進城前的準備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四百五十六章 外交談判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一百九十二章 爭辯第兩百五十章 新的禮儀模式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走訪慰問第八十四章 孩子們的變化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廁所裡的學習討論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兩百五十二章 經營原則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三百五十九章 夏國的四大工程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八十七章 掐準心思第七十四章 物品獎勵任務線開啓第一百六十二章 收編闞棱第五百一十二章 衛星發射試驗第四百五十五章 樹立形象和破滅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