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洺州規劃

房謀杜斷,那可不是說着玩玩而已的,都沒有到一盞茶的功夫,房玄齡就想好了一整套的辦法,李建成不是給他和杜如晦封了官職,要調他們去地方任命麼,他們回到長安之後,直接奏請去說降鄧士政,林士弘,鄧文進,徐圓朗和嶺南的馮盎等人。

而想要這樣的造反軍閥勢力投降,首先朝廷就得善待這些造反勢力的領頭者,如果像劉黑闥這樣曾經叛亂佔領北方十幾州的重犯,朝廷都可以不殺,那麼,他們投降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了。

比如,一心想要在循州做土皇帝的林士弘,在李孝恭和李靖的雙重壓力下,其實已經有投降的意思了,就是怕自己的下場不好。

嶺南的馮盎,根本就不參與中原的爭霸,一早就有降唐的心思,只是沒有具體談條件。

至於新叛的鄧文進,不過是因爲蒙受了冤屈,咽不下一口氣,怒而殺了上官造反,都有說降的可能。

李世民對於房玄齡的計劃十分認可,而如果是由他自己的屬下去說降這些人,等將來他真的發動政變上位之後,這些人復叛的可能也會很小,說不定還會成爲自己堅定的擁護者,總比他們兩個去到一個州縣做閒散官,蹉跎歲月來的強。

在李世民將給長孫無忌的信件發送出去的時候,於秋也正式以洺州都督的身份,接管了洺州的軍政大權,除了李士誠這個李淵派過來的長史之外,於秋對於洺州治下八縣的長官,甚至主簿功曹一類的官員,全部都來了個大換血。

反正之前李世民拿下了洺州之後,只是對這裡實行了軍官,並沒有讓朝廷派官。

於是,一大撥原先在洺州別府或者盧氏門下做管事,掌櫃,十分有經營頭腦的人被於秋任命爲了各縣的長官。

今後,這些所謂的縣令,主薄,功曹,都將以發展商業,振興本土經濟,興修水利設施,做好農耕等爲主要工作目標,治安刑法方面,則全部由駐兵校尉管理,同時還兼職管理縣城守備。

至於財稅,由於整個河北都處於免稅期,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於秋根本沒有安排人管這一塊。

他在洺州都督府坐堂辦公的第一天,就是讓八縣的新任縣令給老百姓上戶籍,分田地。

洺州現在光是州城永年縣,都有將近四十五萬人口,算上週邊幾個縣,總數則差不多達到了五十萬,這些人口於秋根本沒有打算讓他們回到原籍。

而且,也不會給他們很多的田地,因爲洺州原本的土地,是不夠於秋按照李唐朝廷那樣的數量,分給所有人的。

原本農戶種植的永業田,口分田,在於秋大筆一揮之後,全部取消,以戶數爲單位重新分配,下田全面退耕,中田看情況退耕,只保留地勢平整,水利灌溉方便,不需要休耕的上田。

按照於秋初步統計的數據,洺州的中田大概有五百多萬畝,上田有三百多萬畝,以洺州五十萬差不多十二三萬戶的百姓來計算,給所有人均分的話,每戶能分六七十畝地,然而,最後於秋只給原本土百姓制定了每戶四十畝責任田的標準。

因爲,按照於秋的估計,即便是今後給他們配上牛馬牲畜,他們可能也種不過來這麼多地,因爲這個時期四十畝田地已經比後世三十畝田的面積還大了,以後世我國半機械化的種植,都很少有農村的百姓能種植三十畝田的,更加別說,在糧食價格未來幾年會大跌的情況下,於秋會讓治下百姓種植一些技術難度較高的經濟作物。

當然,要是有人說自己家裡人口多,感覺種四十畝田不夠吃的話,沒問題,讓你成年了的子女分家出來單獨立戶,你的子女又可以分到四十畝責任田,不過,今後將會承擔相應戶數的稅賦。

在都督府保證所有農戶種四十畝田足夠全家吃用的情況下,百姓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反彈。

至於那些外地逃難過來的饑民,願意繼續務農種地的,於秋也會將他們的戶籍編到各個以農耕爲主的村子,同樣也給每戶劃四十畝田地。

有願意繼續留在洺州城,以及今後各個縣城開設的工坊務工的,則會分城內的房屋,或者城池周邊十里以內的土地一畝給他們,這些土地可以自由用於建屋,種菜地,養殖牛羊家禽之用。

令人比較意外的是,大部分從各州逃難過來的百姓,都不願再種地了,他們更情願在各個工坊務工,原因是過往的教訓告訴他們,種地沒前途,甚至是死路一條。

而在工坊做事,至少現在頓頓可以吃飽,還有工錢拿。

對於他們的明智選擇,於秋表示了鼓勵和贊同,並且響應了大家的要求,並沒有將選擇在城內務工的百姓劃歸爲匠戶,而是在大唐原有的戶籍冊子上,將所有種田和不種田的百姓分別標註了農村居民和城鎮居民的字樣。

今後,它們的區別就是納稅的方式的不同而已。

在三天的戶籍錄入工作完成之後,最終有五萬戶左右將近二十萬人口,被分散在八個縣的鄉村,成爲洺州農村居民,他們將全部獲得土質較好,水利灌溉方便的上田四十畝,這樣,於秋就分出去了兩百萬畝左右的上田。

在有六萬戶左右,大約二十五萬人口,被分散在以州城爲主的八座城池以及各個烏堡改建的工坊,成爲洺州的城鎮居民,他們擁有城池周邊六萬多畝土地,其中有一些是原本的上田。

還有一萬多軍戶,大約五六萬人口,則獨立於居民之外,他們所種的是整片的軍屯田,吃的是大鍋飯,所住的是集體分配房屋。

沒有分配完畢的一百萬畝左右的上田,就是由他們主要負責打理,平均每戶的耕種面積達到了將近一百畝,但是,軍屯田地不僅僅是由軍戶家屬耕種,都督府會組織集體勞役一起幫忙耕種。

經過一輪裁剪之後,洺州只保留了一萬五千正規軍的編制,這還包括三千鬼面騎士,最終於秋給周邊七縣每城的駐兵校尉分了一千人,洺州駐兵五千人,而且,半數以上配了戰馬,三千鬼面騎士則爲機動力量,可以在外機動作戰,也可以回洺州休養。

之所以給各個戶口不過幾千戶的縣城都駐守一千正規軍,一是因爲於秋要對各縣實行嚴格的防疫,防災控制。

二是因爲於秋接下來將會對洺州所有地區進行一輪大改造,需要足夠多的士兵,做組織管理工作。

秋收之後,洺州可是要進入長達四五個月的霜凍冰雪期,這麼長的時間,如果全部讓百姓們閒着吃飯,那可不是於秋的風格。

洺州大部分區域都是平原,修路倒不急於一時,修建房屋,幫助百姓抵禦寒冬,是第一要務。

可以抗住三尺厚的積雪的磚瓦結構房,是於秋給治下百姓居住的民房制定的硬性標準。

現在洺州境內數十萬畝田地即將收割,各地又在源源不斷的運送糧食過來,短期基本就沒有糧食方面的憂慮了。

積極備貨,做好了與西域胡商的易貨工作之後,再修建好各家的房屋,準備越冬,就是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從八月底,到臘月以前的這兩三個月時間內,必須要全面完成所有農村居民的房屋改造工程,部分完成城鎮居民的房屋改造工程,先讓大家可以安心的住下來,務必不讓寒冬凍死洺州的百姓。

這個任務看似艱難,其實於秋在之前的幾個月裡,已經將任務完成了一小半,而且,已經鍛煉出來了一個能夠快速修建這種磚瓦房屋的團隊,於秋的私人領地內,早就已經修建好了數十個幾百戶規模的村莊。

並且,在洺州城往洺津渡的六十里左右的道路兩側,也全部都做了村莊修建規劃,現在,已經都快完成了一半,在有更多人手投入的情況下,這種一層的磚瓦結構民居,修建起來會更快,畢竟,它的主體除了幾面牆和一個房頂之外,就是兩座火炕和一個竈臺,屋內的傢俱,百姓們可以去傢俱廠採購,或則借貸,實在不行,就先堆在炕,以後再慢慢購置家當。

在磚瓦,樑木,窗戶,門框門扇都有工坊批量製造的情況下,十多人,兩三天就可以砌起一座百來平的磚瓦房屋,晾曬個兩三天,去去泥腥子味,基本就可以居住了,至於刷牆裝修,美觀之類的,可以稍後有空了,自己動手做。

臨近中秋,當於秋的規劃基本都做妥當的時候,褚飛那邊傳來了消息,他帶領了數十個大駝隊,甚至七個國家的使節團,往洺州這邊趕來了,最多五天就能到。

這倒是讓於秋很驚喜,與商人做貿易,自然是沒有與國家做貿易的量大,最關鍵的是,代表國家與於秋做生意的這些人,更加能滿足於秋所需要的一些稀奇古怪的非本土物種的需求,有利於他完成高級物品獎勵任務,得到更好的獎品。

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兩百章 確定細則(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陽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購物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銅錢買魔都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
第三百八十八章 返程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兩百零一章 返程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動對外僱工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三百零六章 洺山書院的教學方向第四百零六章 執政聯盟成立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第兩百五十六章 樂業安居第兩百零六章 新年的軍事計劃第三十四章 殺豬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兩百六十一章 形勢分析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莊的日常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兩百三十三章 人工降雨第七十六章 一出大戲第兩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試驗成功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三百四十七章 聯合執政聯盟提議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三百三十二章 驚人的礦產量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九十一章 神奇的山莊第一百五十一章 談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去山莊第兩百一十六章 徹底籠絡住民心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四百八十三章 給世界制定新秩序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八十九章 正確的打開方式第三百四十章 讓人一頭汗的推測第三百零二章 封王建國的首輪談判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三百零四章 人間處處是洺州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四百六十五章 打通任督二脈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四百零三章 埋下一顆種子第兩百章 確定細則(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十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兩百八十六章 再到河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揭露崔氏第兩百五十七章 洺州的招工計劃第兩百零五章 回山莊過年第三十五章 李三娘拉犁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兩百二十三章 海產養殖產業第三百三十七章 李承乾的選修課目第一百七十一章 投資回水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四十二章 理智的思維第兩百零九章 新年新開局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四百七十章 李世民的深度解析第四百九十一章 步兵軍演競技開始第五十二章 耕種神器問世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國的工業第六十四章 計策開始奏效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四百六十三章 談判的進展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兩百二十八章 成長中的褚飛第四十六章 肉羊第五百一十章 不做蠢事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準備發動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三百四十三章 搶佔商機的時代到來第兩百八十章 抓細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陽第兩百九十九章 賣香水和送禮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早有妙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無工不商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做無用的炫耀第六十九章 於秋所謀的出路第四百二十六章 長安和洺京的差別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兩百六十八章 結下情誼第四百四十四章 洺津渡購物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切向好第三百章 兌換槍械樣品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銅錢買魔都第五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於秋的施政方略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